男子心臟間歇跳停三小時 十幾位醫護人員輪流做心肺復甦 緊急手術...

2020-12-09 浙江在線

2020-12-04 06:01 |樂清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露露 通訊員 林曉秋

家屬送錦旗給醫生。市人民醫院供圖

11月30日,陳先生的家屬將一面錦旗從福建送到市人民醫院,感謝該院急診科、心內科、ICU、腎內科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的醫者仁心和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的執著,才讓陳先生有了第二次生命。

時間回到兩個多月前,9月25日上午,陳先生感覺有些不舒服,肚子疼,胸口悶。當天中午,他到市二醫看病,但在醫生檢查過程中,12時30分許,他突然心臟跳停,醫生為其搶救,卻始終沒有好轉。經醫生緊急判斷,該患者需要儘快送到上級醫院搶救。

「救護車從虹橋開往市區的路途中,一名醫生一路給他做心肺復甦。」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吳鑫虎回憶當天的場景時記憶深刻。為保障縣域急危重症救治的有效銜接,樂清依託市人民醫院建立了以胸痛、卒中、創傷等重點病種為主的全縣域救治微信群,患者從市二醫出發後,胸痛救治微信群立即公布了陳先生的情況,市人民醫院馬上啟動胸痛多學科救治流程,醫護人員在患者到達醫院前已在醫院急診搶救室待命。14時20分許,救護車一到,立刻有醫生接手患者並繼續進行心肺復甦。

由於心肺復甦十分耗體力,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團隊6名醫護人員輪流進行心臟胸外按壓,然而陳先生的心跳總是在恢復自主跳動後又跳停,在進行了十幾次除顫後,始終沒有好轉,情況十分危急。

「但幸運的是,在一次心臟恢復自主跳動後,醫生們搶到了這短短一兩分鐘的時間,為他做了心電圖,判斷出他是急性心梗。」吳鑫虎說,當時陳先生的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心臟無法恢復自主跳動,連手術的機會也很渺茫。

「他還這麼年輕,我們都不願意放棄,只想搏一把,跟死神拼一拼!」當時,陳先生的家屬還沒趕到,醫生一邊繼續搶救,一邊請專人聯繫患者妻子,告知現在要立馬開始做心血管造影和心臟支架手術,但這種手術一般是在心臟恢復跳動後做的,如今在他心臟未恢復自主跳動的情況下做,風險很大,但如果不做,陳先生連一絲機會都沒有了。

「也要感謝他妻子的果敢,聽到如此駭人的消息後,沒有一絲猶豫,很快就答應做手術,不僅給丈夫爭取了搶救時間,也給醫護人員很強的信心。」手術是由心內科主任醫師戈睿佗團隊為其做的,這也是他們做過的很驚險的一場手術。當天15時許,陳先生被推進介入手術室,五六名醫護人員持續為他做心肺復甦,手術也同時進行,手術難度和風險異於往常。

好在手術非常順利,15時30分許,陳先生的情況終於穩定下來,但這距離他心臟第一次跳停已有3個小時了,長時間的心臟停跳會導致大腦損傷和重要臟器器官衰竭,手術雖然成功,但他也很有可能變成植物人。

出了介入手術室,陳先生立刻被送進ICU進行腦復甦和臟器功能支持。經過ICU陳樸主任團隊的精心救治,原以為最差的情況沒有出現,反而迎來了「奇蹟」,陳先生不但清醒了,而且大腦沒有出現不可逆的嚴重損傷。雖然在住院期間,他還是出現了腎衰竭等情況,但通過後期腎內科虞旭光主任團隊竭盡所能的治療,10月30日,陳先生平安出院。

陳先生是福建人,是一名工程師,在樂清灣港區工作,家中有兩個孩子,還都年幼,他是家裡的頂梁柱。「如果這次沒有搶救成功,對我們家庭的打擊太大了,真的非常謝謝醫生們沒有放棄。」急診科吳鑫虎、葉克儉,心內科戈睿佗、張利勇,ICU陳樸、鄭宇,腎內科虞旭光……陳先生心裡默默記著這段時間為他搶救、診治的每一名醫護人員的名字,總想找機會感謝,於是特意讓妻子製作了這面寫著「團隊合作 恩同再造」的錦旗,從福建送到樂清,表達自己的謝意。

陳先生說,再休養一段時間,等身體恢復得再好一些,他就可以回去上班了。

1607032895000

相關焦點

  • 30個醫護人員心臟按壓5小時 患暴發性心肌的孩子痊癒了(3)
    就小雨的病情而言,目前擺在陸國平和鄒國錦兩位教授面前的困難是:一般心肺復甦給予ECMO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而此時從上海趕到常州市兒童醫院需要3小時,加上設備搬運和操作,起碼需要5小時,這5個小時,小雨的生命能等得起嗎?
  • 江山一溺水男子休克 消防員做了2分鐘的心肺復甦將其救醒
    在距離岸邊10米處,發現有1名男子溺水,且有另一名群眾已跳入水中救援,但由於體力不支,無法將溺水男子救上。吳俊輝見狀,立即下令實施救援,將水中兩人抬上橡皮艇。在艇上,曾經有過相關急救經驗的吳俊輝對溺水男子進行初步檢查,發現溺水者雙眼翻白、休克、四肢抽搐、無意識,在心肺復甦的「黃金4分鐘」內需要立即展開救援。
  • 青島社區醫生偶遇老人暈倒街頭 做心肺復甦緊急搶救
    原標題:老人昏倒街頭幸好遇他急救  躺在人行道上的老太太呼吸心跳驟停,臉色蒼白,一位40多歲的男子跪在老人身邊的地上,雙手摁在老人胸口,一遍遍重複著胸外按壓的動作,旁邊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和兩位保安關注著老人的身體變化,等待著120救護車趕到。
  • 惠民縣人民醫院護士商夢菲緊急心肺復甦救助休克路人
    商夢菲緊急跑往停車場查看病人症狀惠民縣人民醫院護士商夢菲大眾網·海報新聞惠民4月2日訊(記者 王君彩 孫凱 通訊員 彭學英 王吉濤 李玲)4月1日下午,惠民縣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商夢菲向往常一樣交接完午班下班回家,途徑惠紡小區門口時突遇一路人休克暈倒,出於醫護人員的本能反應商夢菲立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成功幫助病人恢復意識,用行動彰顯了醫者仁心。
  • 45歲男子臨床死亡3小時 醫生按壓又復活(圖)
    兩個星期前他突發心梗合併肺栓塞,心臟停跳長達三個小時,差點就進了太平間,是北京安貞醫院的醫生用雙手按壓胸腔的辦法,竟然將他搋活了。  在一家公司開車的張建國平時身體特別好,從沒生過什麼大毛病。8月7日傍晚準備晚餐的時候,他跟妻子說,我到樓下採點野菜回來炒著吃吧。當晚,他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碧綠的炒野菜。可晚飯之後20分鐘,張建國就開始感覺難受,並且想吐。
  • 院外成人心肺復甦術(CPR)步驟口訣
    這就要求實施急救的人員必須熟練掌握心肺復甦術的步驟和技術,本文對院外成人心臟驟停心肺復甦術歸納總結了以下口訣,以便公眾在學習和實踐中應用。一心肺復甦救命術我們都要學會它心臟驟停能救命救人一命功德高。二搶救成人心臟停,八個步驟要記清,第一現場要安全,上下左右來觀察,觸電墜物都不行,危險環境不能救。
  • 男子被高壓電擊中暈厥 心臟停跳73分鐘後生還
    11月8日,接送官某到杭州武警醫院進行高壓氧艙進一步康復治療的救護車停在了金華磐安縣人民醫院病房大樓門口。官某張開五指,和10多天來朝夕相伴的醫生護士們說再見。目送救護車的遠去,急診重症醫學中心主任陳健良感嘆:「真是醫學上的奇蹟!生命的奇蹟!」
  • 天津康婷家人醫院開展心肺復甦技術比武活動
    為全面提高康婷家人醫院醫護人員急救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水平,正確應對緊急情況的發生,康婷家人醫院開展了為期近兩個月的心肺復甦急救理論知識培訓及實際操作演練活動,以廣泛提高家人醫院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與水平。
  • 現代心肺復甦之父——麻醉醫生Peter Safar
    心肺復甦•哈爾濱推出了中國麻醉周系列報導,旨在讓更多人了解麻醉學,理解麻醉學科的重要性。我們採訪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麻醉科韓非教授,他一直致力於心肺復甦的研究工作以及心肺復甦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他在美國匹茲堡大學Safar復甦研究中心完成了有關心肺腦復甦研究的系統培訓及博士課題。韓非教授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現代心肺復甦之父」——麻醉醫生Peter Safar。
  • 「黃金搶救時間」是啥 紹興市民上陣學「心肺復甦」
    黃金搶救時間內,該做些什麼?做心肺復甦該掌握哪些要領?5月15日上午,紹興市紅十字會、紹興市衛計委、紹興市文明辦、紹興市急救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心手相連、點亮生命」——大型心肺復甦公眾普及培訓活動在紹興城市廣場舉行。儘管烈日炎炎,但市民們仍興趣濃厚,他們認真觀摩省紅十字應急救護一級培訓師、紹興市人民醫院大外科護士長、主任護師周菊珍的現場示範,並用人體模型模擬學習心肺復甦的「救命大招」。
  • 科學生活:氧氣對於心肺復甦有積極意義
    但是當她在網上搜索急救方法時,在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卻發現了這樣一個新聞——研究發現作為傳統心肺復甦術的方法之一的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可能有礙心臟急救。帶著這樣一個疑惑,筆者採訪了專家,希望給讀者一個滿意的答覆。
  • 心肺復甦ABC變CAB
    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e)—胸外按壓(Circulation),ABC本來是傳統的心肺復甦的正常順序。但如今,這個順序應該調整一下了,《2010心肺復甦指南》最關鍵的一項變化,就是把胸外按壓放在了開放氣道前面,作為心肺復甦的首要步驟,ABC變成了CAB。
  • 準媽媽心臟主動脈撕裂 專家手術12小時救回母子
    3月8日,懷胎8月的準二胎媽媽佳麗(化名)突發兇險無比的A型主動脈夾層,心臟大血管一旦破裂,母子二人隨時可能性命不保。緊急關頭,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十個學科的多名專家聯手,經過連續12小時的手術及術後精心治療,成功挽救了這對母子的生命。
  • 男子痔瘡手術後突然死亡 醫院稱手術成功死因不明
    14日,夏張鎮的李先生在泰安市中醫二院進行了痔瘡手術,16日上午11點多,李先生下床活動時突然暈倒,醫生搶救無效死亡。家屬認為,做個手術人沒了,醫院應該賠償。醫院方面回應,李先生突然死亡可能是由於肺栓塞或者心源性猝死,建議家屬進行醫學鑑定或者走法律程序,但都被家屬拒絕。
  • 安貞醫院康雲鵬:普通人怎麼做心肺復甦?
    我們要好好呵護心臟,即使因為各種病因發生了心臟驟停,也要用科學的辦法維持正常循環,這就是我們今天講解的心肺復甦急救培訓最主要的目的。二、經驗總結:猝死容易發生在這些場所第一:遊泳池因為溺水會出現心臟的驟停,所以對於溺水的人,進行即刻的心肺復甦是非常有幫助的。
  • 心臟突遭「電風暴」 人工心肺助陣救命
    原標題:心臟突遭「電風暴」 人工心肺助陣救命 60多歲的關伯退休後喜歡在家養花種草,平日裡走路時間長或爬樓梯後容易氣喘,自認為是年紀大的緣故,一直都沒有在意。 日前一天,關伯吃過午飯後照舊去臥室休息,剛躺下就覺得心臟一陣狂跳,伴著胸悶和陣陣噁心。老伴看到關伯臉色蒼白、滿頭大汗,連忙打120求救。
  • 她心跳驟停,醫生持續按壓兩小時……
    揮灑了一個小時的汗水,正準備結束課程時,她突然倒地,心跳呼吸驟停。健身房工作人員慌了神,趕緊把張玲送往附近的江蘇省中醫院。此時,該院急診科副主任郭濤和張峰醫生恰巧路過。「患者看起來非常糟糕,情況危急。」郭濤立即在路邊開始了搶救,與張峰輪流實施心肺復甦。「然而按壓了五分鐘,患者情況並沒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