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醫護人員心臟按壓5小時 患暴發性心肌的孩子痊癒了(3)

2021-01-07 健康一線視頻網

就小雨的病情而言,目前擺在陸國平和鄒國錦兩位教授面前的困難是:一般心肺復甦給予ECMO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而此時從上海趕到常州市兒童醫院需要3小時,加上設備搬運和操作,起碼需要5小時,這5個小時,小雨的生命能等得起嗎?

兩位主任在電話裡緊張地討論後一致決定,「小雨的暴發性心肌炎起病急,心臟及其他臟器沒有發生器質性病變,即使希望渺茫,但面對一個鮮活的生命還是要拋開習慣思維,必須一搏。」

「考慮該患者可能需要行ECMO,所以我們這邊在給小雨做中心靜脈置管的時候選擇用了股靜脈,特意把頸部的大血管預留下來。」

另一邊,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副主任醫師、ECMO專家閆鋼風醫生收到了陸國平主任的派遣, 14:20左右,閆鋼風率領著上海的ECMO轉運團隊已經火速出發,120救護車在高速公路上向江蘇省常州市兒童醫院飛馳而去。

然而,下午就在轉運車剛從上海出發後不久,小雨的病情卻突然急劇惡化,血壓直線下降至無法測出,心跳呼吸停止!

已經康復的小雨正在畫畫感謝將自己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醫護人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

轉運前,30個醫護人員完成心臟按壓5小時30000次

陸國平教授事後對記者解釋,暴發性心肌炎就是這樣猛烈襲擊,所以病死率可以達到50%~80%,是導致兒童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診斷與治療上稍有延遲,患兒即會失去救治機會,或出現嚴重的器官功能損傷,尤其是大腦的嚴重損害。

而快速、有效的現場心肺復甦技術(CPR、除顫),進行體外膜肺氧合(ECMO)、緊急安裝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救治途徑。

常州市兒童醫院小雨的床位醫生倪永成與小雨父親進行了溝通,小雨爸爸表示,只要有一絲生的希望,就決不放棄!

在ECMO到來之前,常州市兒童醫院整個急診科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都投入到這場緊張的現場心肺復甦搶救當中。但,還是不夠。畢竟,胸外心臟按壓對醫務人員的體力是個極大的考驗,每分鐘100~120次的按壓,並且按壓的深度、手法都必須到位,一般按壓1~2分鐘就要換人,才能保證按壓的效果。可是,從上海到常州,路上至少要3個小時,孩子能撐到那個時候嗎?而同時,為了確保胸外心臟按壓的質量,醫護人員的體力也面臨考驗,鄒國錦把這一情況向院部匯報,請求人力支援。

了解具體情況後,常州市兒童醫院院長薛鵬、副院長王秋偉來到小雨的床旁。當時由醫務科緊急調集了全院近30名醫護人員,在急診科重症醫學科患者病床邊排著隊,以便保證可以輪流進行不間斷胸外心臟按壓。

「呼吸科、神經內分泌科、感染科、普外科、心臟科、麻醉科等科室都有醫生護士趕過來。」急診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亞民介紹:「醫護人員在按壓的時候,我們就在這邊一直做評估,看血氧飽和度,看血壓,因為要保證每一次按壓都是有效的。」

「大家排著隊,差不多兩分鐘,前面一個人也覺得自己已經體力不支了,又或者心電監護上面看到效果不太好,馬上就會講『下一個準備』,後面一個人就會馬上頂上去,中間換手的時候基本5秒左右。」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張群介紹。

「暴發性心肌炎確診還沒多久,醫生就告訴我孩子呼吸心跳已經停止,進入緊急搶救狀態。這種看著孩子的生命一點點流失,卻完全無能為力的心碎感,一般人體會不到,而且還夾雜了身為父母卻什麼都幫不了孩子的無力感。」小雨爸爸坦言自己當時已經崩潰了。

而那時,小雨的媽媽已經在門外受不了了。「當時聽到孩子再次心跳呼吸驟停的消息,小雨媽媽在門外崩潰了,一下子昏了過去。」

李亞民說:「當時,院領導和醫務科、護理部都在這邊坐鎮協調。大部隊人馬在這邊搶救孩子,我就臨時抽出來去安排救治孩子的媽媽,急診科護士護送著小雨的媽媽到了急診科搶救室。」

下午6時許,下了夜班沒有休息,已經持續工作44小時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閆鋼風,率領著ECMO專家團隊衝進常州市兒童醫院。

相關焦點

  • 男子心臟間歇跳停三小時 十幾位醫護人員輪流做心肺復甦 緊急手術...
    市人民醫院供圖11月30日,陳先生的家屬將一面錦旗從福建送到市人民醫院,感謝該院急診科、心內科、ICU、腎內科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的醫者仁心和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的執著,才讓陳先生有了第二次生命。時間回到兩個多月前,9月25日上午,陳先生感覺有些不舒服,肚子疼,胸口悶。
  • 兒科醫生的夢魘——暴發性心肌炎,該這麼治!
    一、暴發性心肌炎(FM)新認識 FM被定義為突然發生的心肌嚴重炎症,產生心肌細胞壞死、水腫和心源性休克。FM需要和其他心源性休克進行鑑別,在成人中應特別與急性冠脈症候群進行鑑別。
  • 45歲男子臨床死亡3小時 醫生按壓又復活(圖)
    兩個星期前他突發心梗合併肺栓塞,心臟停跳長達三個小時,差點就進了太平間,是北京安貞醫院的醫生用雙手按壓胸腔的辦法,竟然將他搋活了。  在一家公司開車的張建國平時身體特別好,從沒生過什麼大毛病。8月7日傍晚準備晚餐的時候,他跟妻子說,我到樓下採點野菜回來炒著吃吧。當晚,他家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碧綠的炒野菜。可晚飯之後20分鐘,張建國就開始感覺難受,並且想吐。
  • 10歲小壯漢患上爆發性心肌炎 冒汗嘔吐差點猝死
    當時家裡人以為孩子是腸胃感冒,誰知第二天孩子依然沒有好轉,壯壯媽媽帶孩子去了日照當地醫院檢查,這一檢查,孩子直接被收入了監護室。  小患者感謝婦兒醫院專家的辛勤付出  10歲「小壯漢」患上了爆發性心肌炎  山東日照的壯壯(化名)今年10歲,身體很結實,平時壯得像頭牛,體重已達60公斤,學習成績很好,生活規律且富有朝氣。
  • 1.5萬次按壓 84支腎上腺素 加上人工膜肺 28歲生命起死回生
    3. 為救治李燦,醫護人員總共為其注射了84支腎上腺素。對於急性心源性猝死帶來的那種瀕死感,年僅28歲的廣東青年李燦有了一次切身的體會。3個多月前,臺灣明星高以翔在有醫療保障的情況下,依然死於這一疾病。綜合各種統計口徑,我國每年死於心源性猝死的人數多達55萬。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廣為人知的人工膜肺ECMO,在這次的救治過程中同樣發揮了「起死回生」的作用。醫護團隊成員在總結經驗時呼籲,ECMO的應用應該擴大適應症,建議建立基金會解除醫生在搶救治療中使用ECMO的後顧之憂。
  • 頭暈嘔吐、心臟驟停!13歲孩子命懸一線!這些「感冒」症狀要警惕
    頭暈嘔吐、心臟驟停!13歲孩子命懸一線!誘發暴發性心肌炎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傳導系統受損二是心肌瀰漫性損傷因暴發性心肌炎可能會導致休克或心衰,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治療,會導致心臟猝死,引起患者死亡。
  • 28歲小夥心臟驟停,1.5萬次按壓救活,這個瓜怎麼吃
    看到南都的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28歲年輕人李燦在醫院照顧住院的父親時,突發心臟驟停,醫護人員給予2個多小時的心肺復甦,還緊急使用體外人工膜肺ECMO治療,最後小夥子醒來。相當珍貴的一個急救案例,展現了醫護人員不拋棄不放棄的職業操守,也體現了ECMO在心臟驟停急救中的巨大價值。
  • 她心跳驟停,醫生持續按壓兩小時……
    郭濤趕緊衝進不遠的急診科借來推車,幾個人將張玲放在推車上,不間斷進行心臟按壓,一路送到了搶救室。當天值班的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王毅軍主任醫師回憶說,但他和同事們沒有放棄一線可能,採取了搶救措施,並持續進行心肺復甦,「當時只覺得她才30多歲,年輕的生命就此逝去實在太可惜,特別想把她救過來。」五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希望卻越來越渺茫。「她一點心跳都沒有。
  • 男子參加婚禮突然心肌梗死 20針強心針搶回一命
    20針強心針3000次按壓,使63歲的陳鵬摶師傅有驚無險奇蹟般的撿回了一條命。昨天,已能下床走路的陳師傅連連感嘆自己很幸運。像他這樣的心臟「電風暴」病情,從醫30多年的心內科專家表示只碰到過3次類似情況。
  • 嚴厲打擊:這6種假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臟專家闢謠這些冠心病
    今天上午門診來了一位老人,66歲,最近心臟部位總是疼,每次就一兩秒種,像針扎一樣,有人說是心肌缺血,讓他吃藥,開了3種藥讓他吃。今天是孩子不放心又來看門診。這些假冠心病心肌缺血,,一定要排除,不能隨便按照冠心病心肌缺血亂吃藥:1、心前區一個點針刺樣疼痛我們在醫院總能遇到這樣的情況,尤其年輕女性,「患者」心前區一個點針刺樣疼痛,就針尖那麼大,有人就給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讓人長時間吃這藥吃那藥,甚至讓人做心臟造影。
  • 在抗疫一線病倒垂危的小鳳護士,今在茂名市人民醫院痊癒出院
    備受社會廣泛關注的電白抗疫護士李小鳳經過救治,現已痊癒。5月10日上午,李小鳳滿懷感激噙淚告別醫護人員,從茂名市人民醫院離院返家。據主治醫生透露,當時她出現發熱、胸悶、呼吸困難,心源性休克,反覆心室顫動,被診斷為暴發性病毒性心肌炎。醫生回憶,李小鳳病情持續加重,六個重要臟器基本都出現了衰竭,當時尿量越來越少,隨時繼發腎功能衰竭,病情兇險,生命可能隨時終止。
  • ...源性猝死 一群廣州醫生堅持1.5萬次胸外按壓 2020-03-07 20:00:55
    1分鐘100次有效心臟按壓  這群醫護人員按了1.5萬次2月24日下午6點08分之前,李燦是一個身體健康,高大帥氣的年輕人,從陽華開始進行心臟按壓算起,到最後停止心臟按壓,這群醫生、護士們一共堅持了兩個半小時,合150分鐘。前前後後持續的有效心肺復甦,超過1.5萬次。
  • 從死神手中「搶人」:女青年心跳驟停 醫生胸外按壓兩小時不放棄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心臟一旦停跳,各個器官會因為缺氧而迅速衰竭,大腦細胞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而此時,張小姐沒有呼吸和心跳的時間已經過去了20多分鐘,成功救治的希望非常渺茫。然而,急診科值班醫生王毅軍和在場醫護人員都沒有放棄,果斷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搶救。
  • 孩子心肌酶水平升高了,就是得了心肌炎嗎?
    彤彤是個9月齡的寶寶,半個月前由於肺炎住院治療時發現心肌酶有升高,醫生懷疑她得了心肌炎,使用了很多營養心肌的藥物,但是孩子的心肌酶指標卻遲遲不見好,複查發現甚至比住院時更高了。
  • Nature:揭示心肌纖維形狀影響心臟功能和心力衰竭發生的分子機制
    對於人類而言,心臟是第一個發育的功能性器官,其在受孕僅四周就開始自發跳動了,而在發育早期,心臟會生長出一種複雜精細化的肌纖維網,即心肌小梁結構(myocardial trabeculae),其能形成心臟內表面的幾何圖樣,同時心肌小梁還被認為能幫助心臟供氧,但自從16世紀以來,該結構在成年人機體中所扮演的角色就一直是一個謎題。
  • 深潛30米患上減壓病 2小時內沒急救腎臟衰竭
    5月9日凌晨,在福建附近海域潛水的王先生因從30米深的海底上浮速度過快,得了「減壓病」,按照王先生的病情,需要在減壓艙治療5~7個小時,還需要有醫護人員陪同,治療時,減壓艙裡的壓力相當於海下50米的壓力,正常人在裡面,稍有不慎,脾、肺、心臟等器官就會喪失功能。  這隨時危及人命的「減壓病」究竟是何物?
  • 世界心臟日:呵護生命 「用心愛心」
    心臟也是全身最會休息的器官,根據統計它的工作與休息的時間比約為3:5,即1天的休息時間長達15小時,而且心臟在感到疲勞前還會進行自我調整。這種靠一縮一舒的間歇休息方式可以說十分巧妙,也因此心臟似乎永不疲倦。
  • 如何早期識別心臟受損?
    (4)QT間期延長:30%的患者會出現QT間期延長。(5)心律失常: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縮最常見,還可出現心房顫動和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4)2個以上以R波為主的導聯的T波倒置、平坦或降低(<R波的1/10)。(5)頻發房性過早搏動或室性過早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