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近日,江蘇南京34歲的張小姐心跳驟停長達兩個小時。生死關頭,有一群人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在經歷了失望、絕望和全力以赴之後,昏迷了整整15天的張小姐奇蹟般地醒了過來。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就一起去了解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4月25日,好久沒有鍛鍊的張小姐決定到健身房去健身。然而,在經過一個小時較為激烈的運動之後,張小姐突然倒地不起、心跳呼吸驟停。
健身房工作人員立刻將她送往附近的江蘇省中醫院。在距離醫院不遠的路邊,他們恰巧遇到了急診科的兩位醫生——郭濤和張峰。
緊急情況下,在場的人一起把仍處於昏迷狀態的張小姐送進了搶救室。
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王毅軍: 她進到搶救室的時候沒有任何的生命體徵,從她倒地到送到我們搶救室大概20分鐘左右,一般來說可能搶救的這個成功的希望就不是很大了。
通常情況下,人體的心臟一旦停跳,各個器官會因為缺氧而迅速衰竭,大腦細胞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而此時,張小姐沒有呼吸和心跳的時間已經過去了20多分鐘,成功救治的希望非常渺茫。然而,急診科值班醫生王毅軍和在場醫護人員都沒有放棄,果斷採取相應措施進行搶救。
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王毅軍: 當時就覺得她才30歲出頭,這麼年輕一條生命就沒有了,就覺得特別可惜,也特別想把她救過來。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醫生的胸外按壓搶救仍在持續,然而張小姐依然沒有任何反應。
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 王毅軍: 一般來講搶救過程中,監護上面哪怕出現一點點心電活動,有這種室顫波,對她這個預後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她這個一點點心電活動都沒有,而且我們查了幾次血氣,都是呈現一個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血都是黑的,然後乳酸值也遠遠高於這個極限值。
此時,持續的胸外按壓搶救已經接近兩個小時,就在王毅軍和同事們有些失落的時候,奇蹟出現了。
醫生採訪時候都連說了好幾個「特別高興」,我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搶救了兩個多小時後,患者有了反應的時候醫護人員的那種喜出望外的感覺。 然而,這樣的興奮狀態僅僅維持了一小會兒,很快就又出現了新的狀況。儘管張小姐恢復了心跳和血壓,但卻依然處於昏迷狀態。加上長時間的缺血、缺氧,心肺功能水平非常差,血壓也非常不穩定。怎麼辦?
在心電監護有了反應之後,醫生們把張小姐從搶救室轉移到重症監護室,然而,各種險情仍在不斷出現。
江蘇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周海琪: 她全身的皮膚黏膜,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包括穿刺的部分,到處都在滲血,出血非常非常大、非常非常厲害。
醫護人員採取了局部按壓止血的救治措施,並安排專人看護在張小姐病床旁邊加強監測,隨時調整用藥和輸血量,有效改善了心臟功能狀況。
為評估心臟驟停後大腦的損傷情況,需要做頭部CT,由於張小姐全身仍然連接著管路和儀器,移動檢查風險很高。為此,重症醫學科調派十幾名醫護人員,全程跟隨患者進行CT檢查,確保安全。
經過十天的精心治療,張小姐各項生命體徵終於趨於穩定。然而,隨後複查的情況又讓大家的心懸了起來。
江蘇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蔣華: 但是這時候做的一份腦電圖並不是特別樂觀,提示她有可能變成植物人。
這樣的消息也讓患者的家屬感到萬分悲痛和絕望。醫護人員選擇一邊盡力治療,一邊安慰患者家屬。終於,大家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換來了好消息。
5月10日母親節那天,昏迷了半個月的張小姐終於甦醒了。隨著她的身體機能逐漸恢復,氣管插管成功拔除,實現自主呼吸後,她的意識也進一步恢復,可以與人正常交流。目前,張小姐已轉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對張小姐來說,這可以說是遭遇了生死劫難。幸運的是,她在第一時間遇到了兩位醫生,他們用最專業的醫學態度和醫學品德爭取來了最寶貴的急救「黃金時間」。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長時間不運動不要突然間做劇烈運動,更不要帶病運動。如果在運動中出現眩暈、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不舒服先趕緊停下來。量力而行,這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也是健康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