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突發心梗去世,心臟健康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15家廣州東部的醫療機構,60餘名專家成員參與該聯盟
11月28日,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嶺南醫院、廣州開發區醫院共同牽頭的廣州東部心臟急救中心聯盟正式成立。15家廣州東部的醫療機構,60餘名專家成員參與該聯盟,共同推廣心臟救治新理念和新技術,提升心臟急危重症救治水平。
活動現場
心梗搶救「黃金120分鐘」
不久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東院」)接診了一名53歲的男性患者。有一天,他在打羽毛球的時候,突然感覺心臟很不舒服,一直冒冷汗,於是立即驅車到該院看急診。
沒想到,剛進入急診室,他就發生了室速室顫。醫生們立即給予電擊復律,反覆5次,心電才穩定,診斷為「急性前壁心梗」,立即送導管室行急診PCI治療,並安裝經皮主動脈氣囊反搏泵(IABP)輔助心臟做功。經過積極治療,患者恢復正常,還可以回去正常上班了。
最快速度反應,最短路程到達,最高效率救治。接診醫生說,這個患者各個環節都沒有耽誤,才從死神手中搶回了一條寶貴的生命。
中山一院東院心內科副主任、CCU負責人鄭東誕教授介紹,急性心梗搶救的黃金時間為120分鐘,如能在120分鐘開通梗死血管,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心臟的急危重症雖然危及生命,但是,多數情況下都是可逆的,只要得到及時恰當的處理是可以恢復的,時效性是心臟急危重症救治成功的關鍵要素。
活動現場
胸悶胸痛速打120
然而,55歲的胡先生(化名)卻沒有這麼幸運。他是一位足球迷,看起球賽來常常激動得手舞足蹈,助興吶喊也幾乎聲嘶力竭。有一天,他在看球賽時,突然覺得呼吸困難、胸悶、全身冷汗,家人帶他打車到中山一院東院急診求醫。
從胡先生家到醫院,有20多公裡的距離。送到醫院時,他已經全身發紫,呼吸極度困難,診斷是「急性左心衰」,醫生們立即給予相關搶救措施。但是,因為發病後到醫院時間較長,已經並發多臟器功能衰竭,最後搶救無效死亡。
「哪怕再早幾分鐘……」胡太太哭成了淚人。醫生提醒,出現胸悶胸痛應該立即撥打120,就近送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前面案例中的患者雖然救治成功,但自行開車到醫院仍有風險,萬一在路上病情加重,後果無法想像。
鄭東誕指出,心臟急救講究的是時間與技術,這兩個患者的案例值得深思,也印證了區域心臟急危重症急救水平提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這也是廣州東部心臟急救中心聯盟成立的初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董籲鋼教授表示,廣州東部心臟急救中心聯盟的成立,一方面是讓各醫院及專家間能進行學術交流,達成醫療上的共救共治,促進本地醫療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真正意義上促進心臟急救技術的普及以及急救水平的共同提高,為患者心臟急救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鄭東誕介紹, 隨著未來聯盟的建設與發展,聯通一二三級醫院共通共享的區域協作體,將成為人民心臟健康的共同守護者。相信在臨床交流、教學幫扶、科研突破、技術助推這「四管齊下」的措施下,廣州東部「心臟守護者」能力將全面提升,更好地救助患者。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鄭亦楠 何旭鵬
報導連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1/30/c4369525.html?colID=0&firstColID=59&appversion=7000
日期:2020-11-30
【來源: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