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石市愛康醫院在黃石地區首次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成功治療一例患有「頻發室性早搏,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
今年剛滿 44 周歲的茅先生(化名),近一年來間斷出現心悸不適。今年 9 月,茅先生突發暈厥數秒。家人緊急將他送往武漢的醫院,查 Holter 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房性早搏,頻發室性早搏並見連跳,短陣性室性心動過速。如果未得到有效幹預,極易出現室顫、猝死等惡性事件,預後極為兇險。
考慮到費用和便利等因素,茅先生決定返回老家黃石就醫,入住愛康醫院心內科。他的主治醫生朱治國做出結論:符合惡性心律失常的診斷。
如何為茅先生安全有效施行心臟電生理醫療方案?心血管技術團隊進行了反覆討論,同時向湖北省人民醫院楊波教授多次請教,最終定下方案:施行射頻消融術消除異常心電,恢復正常心電生理。
對於茅先生這類惡性心律失常,要想根治,不得不說是一項挑戰。要知道,普通二維消融極為不易找到靶點,因而心內科技術團隊將首次採用國內領先技術——三維標測下心臟射頻消融術。
三維標測系統是利用 GPS 技術原理,可以立體、形象地把心臟解剖重建在電腦中,直觀地看到消融導管在心臟的準確位置,還能記錄曾經消融過的地方,術中使用射線量少,不僅能準確診斷疾病,定位病灶,還可以指導手術治療,成功率達到 95% 以上。
10 月 18 日上午,在省人民醫院楊波教授的現場技術指導下,由愛康醫院介入專家蔣明建、專科主任張靜施行手術。在介入導管室內,計算機屏幕上精準構建出了茅先生的三維立體心臟圖像,蔣醫生和張醫生聚精會神,協同將電極導管經股靜脈送入冠狀靜脈竇、高位右心房及希氏束、右心室等部位,刺激心房和心室,誘發出心動過速,定位出心動過速起源點,然後將消融用的電極導管送達已定位的起源點,與體外的射頻發生器相連。
術中,茅先生反覆發作心動過速,依靠 X 射線下的輔助,定位導管在體內的位置,結合心內電生理檢查,準確找到致病部位,醫生應用點對點、激動標測等方法,發現心臟存在異常徑路,當即給予消融阻斷,利用射頻能量轉換為熱能,引起此處心肌細胞電生理發生改變,一步步實現著根治心律失常的目的。
10 月 18 日中午,當醫療團隊對茅先生最後一次重複電生理檢查,三維立體顯示屏及心電監護儀中,茅先生的心臟經過誘發,不再出現心動過速,消融成功了!
10 月 22 日,茅先生終於出院,複查 Holter 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室早室速均消失。朱治國醫生溫馨提醒他,出院後更要戒菸酒,清淡飲食,適當運動,並約定 3 月後再來複查。
蔣明建主任也欣慰地講道:「此次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進行心臟射頻消融術的技術引進,具有著技術完整、定位準確、射線量少、創傷小等優勢,為眾多心律失常患者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