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

2021-01-1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

患者臨床資料

心內一科副主任醫師陳彥波診治一位特殊病人:患者男,32歲,因「心慌、胸悶5月」就診,行心電圖示心房撲動(如圖1),進一步精確分析心電圖為非典型房撲,即非臨床常見的「三尖瓣峽部房撲」,結合患者曾因「心臟三尖瓣脫垂」行「三尖瓣機械瓣置換+臨時起搏器植入術」,考慮房撲為瘢痕相關性房撲,給予口服藥物及靜脈轉復藥物均無效,患者症狀無緩解,心率在120-180次/分。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

圖1 可見規則房撲F波

手術過程——電生理檢查

完善術前準備上臺後:

第一步行電生理檢查術:心房撲動表現為周長260ms,冠狀竇CS9-10早於CS1-2,初步判定房撲折返環來自右心房(如圖2)。

圖2 心房a波CS9-10早於CS1-2

第二步三維標測系統下行房撲三維標測,三維標測激動順序圖如圖3。

圖3 可見房撲傳導沿紅→橙→黃→綠→青→藍→紫方向傳導(藍色圓點為標註雙電位瘢痕區,白色實線為手術瘢痕後形成的電阻滯線,白色圓點為三尖瓣環)

第三步分析激動標測圖,標測出右心房游離壁存在一條細長雙電位形態a波為外科手術切口瘢痕,上腔靜脈、下腔靜脈分別標測出環形雙電位形態a波為上下腔靜脈插管瘢痕;結合三維顏色激動順序可見到兩個折返環:圍繞白色瘢痕線的折返環,圍繞三尖瓣峽部的折返環(如圖4)。

圖4 兩個折返環標測圖

第四步存在兩個折返環,會有一個主導環,一個副導環,必須明確分別出主輔環,根據此時情況決定行高頻率起搏拖帶確定主導環。進行拖帶標測:分辨在疤痕兩側,阻滯線與下腔之間,三尖瓣峽部進行240ms拖帶,三點的PPI-TCL均小於30ms;三尖瓣峽部進行拖帶PPI-TCL 35ms,提示圍繞疤痕的折返環為主導環,三尖瓣峽部折返環為副導環(如圖5)。

圖5 拖帶PPI-TCL間期決定主環

手術過程——射頻消融

第一步消融主導環:決定將游離壁的疤痕消融連接至下腔靜脈,截斷圍繞瘢痕的折返環,消融約5個靶點後,房撲速度減慢,心動過速周長從260ms左右變成了310ms,說明主導環已截斷,但是心動過速並未中止,表現為典型三尖瓣峽部房撲特點,此時房撲由副導環三尖瓣峽部折返環維持(如圖 6)。

圖6 消融主導環,心動過速周期改變

第二步消融副導環:自三尖瓣瓣環6點鐘位置消融至下腔靜脈,在消融到第三個點的時候心動過速中止,轉為正常竇性心律(如圖 7)。繼續消融鞏固消融線,三尖瓣峽部拉斷後,分別在線的兩端起搏大頭和冠狀竇CS9-10結果均顯示S-A間期大於120ms,三峽線雙向阻滯。

圖7 房撲終止,轉為竇性心律

手術過程——誘發驗證

反覆給予S1S1遞增刺激誘發,S1S2多程序刺激誘發,均不能誘發房撲發作,考慮消融成功,結束手術。

術後隨訪

患者術後症狀完全消失,行心電圖檢查為正常竇性心律,如圖8。

圖8

背景知識

心臟射頻消融術是一種介入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方法,這種方法不開刀、創傷小,成功率極高,目前已經成為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選方法。操作原理是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臟、心腔的特定部位,釋放射頻電流導致局部心內膜及心內膜下心肌凝固性壞死,達到阻斷快速心律失常、異常傳導束和起源點的記錄性技術。

經導管向心腔內導入的射頻電流損傷範圍在1-3mm,不會造成機體的危害,主要適用於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房性心動過速、室性期前收縮、室性心動過速、房顫等。

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致力於射頻消融術20餘年,先後開展二維、三維、零射線、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術,率先在本地區獨立開展房顫、房撲等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目前已完成相關手術千餘例。此項技術已入選醫院「登峰計劃」,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將進一步提高複雜心律失常手術成功率、安全性、舒適度,為患者解除病痛。

相關焦點

  • 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
    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患者臨床資料心內一科副主任醫師陳彥波診治一位特殊病人:患者男,32歲,因「心慌、胸悶5月」就診,行心電圖示心房撲動(如圖1),進一步精確分析心電圖為非典型房撲
  • 濰坊市人民醫院:超聲眼一瞅 房顫不再有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11月7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電生理團隊李秀芹、徐海年副主任醫師運用SoundStar心腔內超聲導管(ICE)和ST SF消融導管,結合Carto3三維系統,成功完成1例持續性房顫的高效射頻消融術,手術零射線,消融時間僅用時18分鐘。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我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12月1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首例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的35床戴某和行「心臟射頻消融術」的22床阮某同時出院。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11月29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和介入團隊在開展2000多例心臟介入治療後,成功將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到一名「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體內。至此,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
  • 湖南首例|心內科完成肥厚型心肌病合併房顫「一站式」射頻消融術
    她生活中總是反覆暈厥,平日稍微多動一下就得馬上休息,輾轉湖南多家知名醫院,均未找到解決辦法。最終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律失常心衰專科診斷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並心房顫動」。左:正常心臟右: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簡稱HCM)的心臟張志輝教授帶領的心律失常介入團隊經充分討論和研究,制定了「一站式」射頻消融解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並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案。
  • 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成功開展零射線下心臟介入射頻消融術!
    就在近段時間,小蔣心悸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越來越頻繁,儘管有一些顧慮,但是父母親還是帶著愛女來到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就診,接診她的是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符孝磊,符醫生詳細詢問了小蔣的病情,同為人父,很了解她父母的心情,符孝磊醫生對女孩父母說:「放心,我來給她完成射頻手術,不用接觸X線」。
  • 黃石市愛康醫院首次完成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
    近日,黃石市愛康醫院在黃石地區首次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成功治療一例患有「頻發室性早搏,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今年剛滿 44 周歲的茅先生(化名),近一年來間斷出現心悸不適。
  •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首例心臟射頻消融術
    為患者實施心臟射頻消融術。紅網時刻婁底11月24日訊(記者 李響炮 通訊員 鄢婷)11月22日下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在湘雅附二聯盟醫院專家的指導下,為一名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實施了心臟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手術歷時40分鐘,過程順利。據了解,這是該院心血管內科首例正式實施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
  • 全國縣級醫院首例!高密市人民醫院完成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
    8月11日上午,高密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介入團隊順利將一粒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g的無線起搏器成功植入一名竇性停搏的患者體內。整個手術僅耗時30分鐘,患者目前術後反應良好,已轉入病房進行術後觀察。這是全國縣級醫院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該技術目前代表起搏植入領域的最高水平。
  • 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
    8月7日,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臟科在主任易容松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心律失常的9歲男孩實施了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根治了折磨患兒多年的「心病」。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廣西婦幼系統三維射頻消融術的空白,使常規手術難以消融的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治療,大大提高了射頻消融的成功率,造福一方百姓。
  • 射頻消融術:不開刀除男子一年「心」病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護心團隊精準施術,成功地為一預激症候群男子行心臟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幫他根除一年「心」病。  51歲的葉先生是貴溪市人,一年前,他突然出現心悸、胸悶不適,休息後好轉。「心臟跳得特別快,喘氣難受!」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葉先生仍記憶猶新,因不發作時跟正常人無異,大意的他就沒有去醫院檢查。
  • 寶雞市首例一站式三維下房顫射頻消融術十左心耳封堵術成功完成
    9月15日,寶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一科成功為一名67歲男性房顫患者完成了一站式三維下房顫射頻消融術十左心耳封堵術,這是我院首次應用最新技術聯合治療,同時更是寶雞市開展的首例此類手術。一方面解決患者房顫症狀問題,另一方面預防房顫卒中風險,將卒中和出血風險降到最低。
  • 在患者心腔內放入一雙「火眼金睛」,醫生精準除「心病」!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律失常治療團隊在黃女士心腔內放入了一個超聲裝置,清晰獲取了她心臟的結構圖像,精準解決了黃女士的「心病」。據介紹,這是該院首例經心腔內超聲(ICE)指導下的室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
  • 鄭大二附院首次獨立成功開展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房顫射頻消融術
    日前,鄭大二附院心內三病區萬大國主任帶領科室介入團隊成功獨立開展一例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的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這是我院心內科首次獨立開展此類手術,也標誌該院心臟電生理介入治療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記砥礪奮進中的太原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
    還完成了心律失常的導管射頻消融治療,臨時起搏器及永久起搏器植入術、埋藏式自動心臟復律除顫器(ICD)治療惡性室性心律失常,頑固性心力衰竭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周圍動脈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逆嚮導絲技術開通 CTO、IVUS、旋磨及藥物球囊治療支架內再狹窄、高血壓腎動脈消融等多項技術。
  • 105歲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這種心律失常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治療?
    105歲的紀國輝老人成功完成房撲射頻消融術之後,老人主動要求和我們握手留下的珍貴照片。原來,老人雖有高血壓、心律失常等疾病,但平時還是行動自如。但最近這一段時間,紀老伯卻出現了反覆出現心慌、胸悶、氣喘和下肢浮腫,在家自行服藥無法緩解,2018年5月25號,紀老伯在家人陪伴下住進了我院心血管內科。
  • 心臟介入治療不再「吃」射線 成都市二醫院一個多小時完成根治手術
    人民網成都5月11日電 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副主任張文勇在carto三維立體標測下,為13歲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羅鵬(化名)成功完成無射線射頻消融術,這也是張文勇近期應用該技術完成的10餘例手術中的一例。
  • 射頻消融新武器,三維超聲助力「綠色」消融
    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檢查,心電圖提示「室上性心動過速」,醫生診斷為「陣發性室上速」,其發病原因是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但因為害怕手術輻射,曲阿姨心生退意,考慮到患者這一顧慮,11月16日,心血管內科為曲阿姨施行了首例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術後1天曲阿姨就出院了。
  • 濰坊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經食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
    近日,在濰坊市人民醫院內鏡中心的支持下,超聲科心臟組成功開展了經食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使濰坊進入了經食道超聲檢查的無痛時代。  病例1  付先生,57歲,高血壓3期,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因房顫擬行射頻消融術。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ECMO輔助射頻消融手術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多學科團隊合作運用ECMO(體外膜肺氧和技術)護航射頻消融手術,讓她心跳恢復了正常。61歲的王女士2016年曾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進行支架植入手術,近半年又頻繁出現心慌心悸症狀。醫生檢查發現她患上陣發性心房顫動、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發病時心就像跳到嗓子眼,頭暈胸悶很難受。幾次去醫院急救,進行心臟電除顫才救回一命!」她說。
  • 湖南日報丨邵陽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開啟心臟電生理全三維時代
    近日,在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患者李某終於綻放笑臉。一年多來,48歲的李某因反覆陣發性心悸、心慌,以致寢食難安,苦不堪言,嚴重時伴氣緊、頭暈、乏力。曾就診於湘雅醫院,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得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也能做這種手術,他立即轉到該院治療。4月28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Carto 3三維系統指導下,為他成功施行邵陽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療效確切,手術效果好。「沒想到邵陽也能完成如此高端的手術,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心悸問題,非常感謝心血管內科的全體醫務人員。」他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