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射線!射頻消融新武器,三維超聲助力「綠色」消融

2020-12-06 瀟湘晨報
▲資料圖

來自長沙跳馬鎮、56歲的曲阿姨近一段時間內經常發生胸悶、心悸、頭暈、呼吸困難的症狀。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檢查,心電圖提示「室上性心動過速」,醫生診斷為「陣發性室上速」,其發病原因是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但因為害怕手術輻射,曲阿姨心生退意,考慮到患者這一顧慮,11月16日,心血管內科為曲阿姨施行了首例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術後1天曲阿姨就出院了。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蔣路平介紹:「這是醫院『綠色電生理』零的突破!」 傳統射頻消融術依賴X射線透視輔助,不光患者會受到射線輻射,醫護團隊也需要穿上重達20多斤的鉛防護服。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運用先進的三維標測系統,手術全程患者零射線損害,醫護團隊也可以「輕裝上陣」,是那些有X線照射禁忌但又有心律失常的特殊人群的福音。

患者曲阿姨就是一名心律失常患者。據曲阿姨自述,每次發病她會感到一陣一陣的胸悶、心悸,還有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心率均在170~230次/分。蔣路平解釋,患者「陣發性室上速」是因為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

正常人的心臟只有一條通路,「竇房結」發出命令,中轉站「房室結」接收命令後傳達給心室。而當心臟內多出一條電傳導通路時,「竇房結」的命令就會在兩條通路之間折返形成一個環路,導致心律失常。其症狀表現多樣,包括心悸、胸部不適、胸悶、呼吸困難、頭暈、先兆暈厥,還有多尿、胸痛、大汗等,極少部分還會造成猝死。「射頻消融治療可以通過射頻能量把心臟內多出的一條通道消除掉,徹底根治心律失常。」蔣路平說道。

傳統射頻消融術是在X線血管造影機的投照下,把電極導管插入心臟,進行標測和治療,醫護人員和患者均需接受X線照射,儘管常規情況下的放射劑量並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但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青少年、育齡期婦女等還是存在一些潛在風險。而零射線射頻消融術在手術過程中放置標測電極和操作消融大頭電極等均採用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指導,完全不用X射線透視,但會對手術醫生技術的熟練程度、導管的操作技術、對心臟解剖三維理解要求極高。

蔣路平介紹,當前我院心血管內科團隊成功開展各類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和其他心臟介入新技術,常規開展陣發性室上速、房速、房撲、房顫、室早、室速等多種心律失常的治療,此項目的開展將射頻消融由「二維」時代轉化為「三維」時代,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健康。接下來,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將推廣,讓「綠色電生理」技術惠及更多患者。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李祥 秦璐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南日報丨邵陽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開啟心臟電生理全三維時代
    曾就診於湘雅醫院,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得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也能做這種手術,他立即轉到該院治療。4月28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Carto 3三維系統指導下,為他成功施行邵陽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療效確切,手術效果好。「沒想到邵陽也能完成如此高端的手術,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心悸問題,非常感謝心血管內科的全體醫務人員。」他高興地說。
  • 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成功開展零射線下心臟介入射頻消融術!
    11月18日,在心內科三病區主任謝秋平帶領下,該科起搏與電生理小組負責人符孝磊副主任醫師和江平主治醫師藉助Ensite三維標測系統,零射線下成功為小蔣完成了射頻消融手術,當天符孝磊還為另兩位同患此病的患者完成了手術,徹底幫患者解除了病痛。
  • 龍德勇:每年完成1600餘例射頻消融
    龍德勇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名非常年輕的主任醫師,43歲的他在醫院房顫團隊專職從事室上速、室速、房顫、房速等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每年完成1600餘例,為國內此領域個人手術例數最多的青年專家。    2003年,龍德勇滿懷憧憬來到北京安貞醫院,攻讀博士學位。
  • 冷凍消融 VS 射頻消融,誰更勝一籌?
    射頻消融(「火」)和冷凍消融(「冰」)是最常見肺靜脈隔離的2種方式。 此外,射頻消融可至多處心臟解剖機構,適用於包括肺靜脈或非肺靜脈起源的房顫,還有精準的三維標測系統加持。 但「逐點式」消融手術時間較長,對術者的操作水平要求也較高,至少需要操作50-100例,才能掌握這一治療技術。
  • 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
    8月7日,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臟科在主任易容松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心律失常的9歲男孩實施了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根治了折磨患兒多年的「心病」。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廣西婦幼系統三維射頻消融術的空白,使常規手術難以消融的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治療,大大提高了射頻消融的成功率,造福一方百姓。
  • 肝癌射頻消融術後各種影像學評價應用與進展
    作者:任衍喬,鄭傳勝,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放射科 目前射頻消融CEUS 由於肝癌RFA術後消融灶周圍血流十分緩慢,常規能量都卜勒超聲顯像或彩色都卜勒超聲血流顯像信號微弱乃至無信號,加之RFA術中產生微氣泡為高回聲,這些均對超聲醫師鑑別消融是否完全帶來一定困難。
  • 非肺靜脈起源的陣發性房顫導管射頻消融一例
    患者於2018年12月因陣發性房顫首次行導管射頻消融術(肺靜脈電隔離),術後1個月復發。服用「胺碘酮、美託洛爾」等藥物,症狀不能緩解,動態心電圖複查結果仍示為陣發性房顫。既往體健。心臟超聲檢查未見異常;食道超聲檢查,心房未見血栓。擬再次行導管射頻消融術。
  • 孕28周寶媽,30小時心率210次/分 ,「零射線」出招
    當「孕28周」「雙胞胎」「持續心動過速30小時」這次關鍵詞集合在一起,治療非常棘手:藥物治療,怕影響胎兒發育;物理刺激,效果不明顯;導管射頻消融治療,孕婦及胎兒又不能接受X線曝光……據新華醫院心內科主任李毅剛介紹,如果採用藥物治療的話,擔心對胎兒的影響,只能選擇對胎兒影響較小的藥物,但療效會大大受限,而不用藥的話,心動過速持續發作,對胎兒也不利;如果不用藥物治療,採用電復律等物理手法刺激,效果或不明顯;通常,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會放在最後考慮。如果採用導管射頻消融治療,孕婦及胎兒又不能接受X線曝光,手術難度會大大增加。
  • 11歲女孩1分鐘心跳近200次 醫生零射線治「心」病
    近日,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專家符孝磊率領的團隊為她成功施行株洲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術後,小蔣心跳恢復了正常。此前,醫院多次建議她做射頻消融手術根治此病,雖然手術創傷很小,風險也不大,但手術要藉助X射線完成。考慮到X射線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會有一定影響,小蔣的父母始終未能下定決心。
  • 純超聲引導的左心耳封堵技術——「綠色」無射線
    我中心自2015年起陸續開展了內外科一站式房顫射頻消融治療、經皮經導管造影引導下左心耳封堵術。其中內外科一站式房顫射頻消融治療為上海市首例,術後隨訪結果效果十分顯著,成功率接近90%,並且無一例患者死亡,也無肺動脈、肺靜脈破裂而緊急開胸等嚴重併發症。不僅總例數市內最多,即使在國內總例數及效果也是遙遙領先。
  • 超聲引導下腎癌微波消融治療:滅活病灶同時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腎功能
    今天介紹的病例,是一例超聲引導下腎癌分次微波消融治療術。 患者常先生,59歲,一年前體檢時首次發現左腎佔位,超聲顯示左腎實質存在低回聲腫物,腫物直徑大於4釐米,當時沒有給予足夠重視。一年後複查超聲發現腫物明顯增大,最大徑超過5釐米,超聲造影考慮為腎癌。
  • 射頻消融助患者 走出「電風暴」旋渦
    射頻消融成功「平息」心臟電風暴  相關連結  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是集心血管疾病的診療、教學及科研為一體的專業科室,是梅州市醫學重點專科。科室現有主任醫師4人,副主任醫師8人。開放病床224 張,能為心血管危重患者提供準確及時、完善的監護及治療。
  • 雅培推出射頻消融設備,可治療慢性疼痛
    最近,雅培開始在美國推出公司開發的首個射頻消融系統,該系統旨在利用熱能靶向燒傷特定的神經,以防止疼痛信號到達大腦。這種微創設備先前已在歐洲獲得批准,並且最近獲得了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其實早在2019年,雅培電生理前沿科技就在國內首次使用,包括三維標測系統(EnSite Precision)、消融導管(TactiCath SE)和標測導管(Advisor HD Grid SE),並成功運用到醫院,造福了心臟病患者。
  • 射頻消融治療房顫的效果如何?哪些人群適合做?
    藥物治療指用抗心律失常藥將房顫恢復為竇性心律,以及控制心室率兩種;非藥物治療分為內科消融治療和外科消融治療,消融治療失敗還可做左心耳封堵術。其中,射頻消融治療房顫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它利用電極導管檢查心臟內部,找出病灶的確切位置並消除,以此達到根治房顫的目的。但一提到手術,患者難免會感到害怕,尤其是擔心手術的成功率。
  • 【典型病例】原發性甲狀腺癌熱消融治療後再手術2例分析
    病人於3 周前體檢發現雙側甲狀腺結節,無其他不適。1 周前超聲檢查提示右側甲狀腺上極結節,最大徑為0.7 cm,左側甲狀腺近峽部結節,最大徑為0.6 cm,氣管旁見腫大淋巴結。於外院局麻行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送檢後立即行超聲引導下經皮雙側甲狀腺結節RFA:射頻針35 W 消融左側葉近峽部結節共50 s,射頻針35 W 消融右側結節共46 s。
  • 做肝部射頻消融遭罪嗎?別著急,身體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此,在患有肝臟疾病的情況,可通過射頻消融的方式,更好地針對肝臟多餘的息肉以及囊腫做相關的治療後,從而取得有效治癒的效果,後期就不用擔心肝臟組織會持續出現異常損害。一般情況下,肝部在進行射頻消融治療期間,肯定會造成肝區組織的明顯不適。在射頻消融這個過程中,肝區組織也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性,並且這種疼痛影響,也會造成身體上的明顯受損。
  • 「一把刀」聚焦超聲波精準殲滅癌細胞-射頻消融 微創治療 海扶...
    原標題:「一把刀」聚焦超聲波精準殲滅癌細胞  據《勞動報》報導,射頻消融、海扶刀,在治療肝癌、胰腺癌或轉移性腫瘤領域,「第四種武器」正日益崛起。  腫瘤醫院微創治療中心主任孟志強教授和他的團隊自2013年起,每年開展以海扶刀、射頻消融為代表的腫瘤微創治療5000餘例,在對已建立的肝癌治療隨訪數據統計後發現,對於腫瘤位置良好、直徑3cm以下的「小肝癌」行射頻消融,可達到與外科根治切除同等的療效;對於那些大於3cm小於5cm的肝臟腫瘤,無需「開膛破肚」也能達到1年92.6%、3年66.6%、5年61.8%的生存率,療效與傳統手術治療相當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ECMO輔助射頻消融手術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多學科團隊合作運用ECMO(體外膜肺氧和技術)護航射頻消融手術,讓她心跳恢復了正常。61歲的王女士2016年曾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進行支架植入手術,近半年又頻繁出現心慌心悸症狀。醫生檢查發現她患上陣發性心房顫動、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發病時心就像跳到嗓子眼,頭暈胸悶很難受。幾次去醫院急救,進行心臟電除顫才救回一命!」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