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長沙跳馬鎮、56歲的曲阿姨近一段時間內經常發生胸悶、心悸、頭暈、呼吸困難的症狀。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檢查,心電圖提示「室上性心動過速」,醫生診斷為「陣發性室上速」,其發病原因是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但因為害怕手術輻射,曲阿姨心生退意,考慮到患者這一顧慮,11月16日,心血管內科為曲阿姨施行了首例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術後1天曲阿姨就出院了。
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蔣路平介紹:「這是醫院『綠色電生理』零的突破!」 傳統射頻消融術依賴X射線透視輔助,不光患者會受到射線輻射,醫護團隊也需要穿上重達20多斤的鉛防護服。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運用先進的三維標測系統,手術全程患者零射線損害,醫護團隊也可以「輕裝上陣」,是那些有X線照射禁忌但又有心律失常的特殊人群的福音。
患者曲阿姨就是一名心律失常患者。據曲阿姨自述,每次發病她會感到一陣一陣的胸悶、心悸,還有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心率均在170~230次/分。蔣路平解釋,患者「陣發性室上速」是因為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
正常人的心臟只有一條通路,「竇房結」發出命令,中轉站「房室結」接收命令後傳達給心室。而當心臟內多出一條電傳導通路時,「竇房結」的命令就會在兩條通路之間折返形成一個環路,導致心律失常。其症狀表現多樣,包括心悸、胸部不適、胸悶、呼吸困難、頭暈、先兆暈厥,還有多尿、胸痛、大汗等,極少部分還會造成猝死。「射頻消融治療可以通過射頻能量把心臟內多出的一條通道消除掉,徹底根治心律失常。」蔣路平說道。
傳統射頻消融術是在X線血管造影機的投照下,把電極導管插入心臟,進行標測和治療,醫護人員和患者均需接受X線照射,儘管常規情況下的放射劑量並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但對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婦、青少年、育齡期婦女等還是存在一些潛在風險。而零射線射頻消融術在手術過程中放置標測電極和操作消融大頭電極等均採用三維電生理標測系統指導,完全不用X射線透視,但會對手術醫生技術的熟練程度、導管的操作技術、對心臟解剖三維理解要求極高。
蔣路平介紹,當前我院心血管內科團隊成功開展各類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和其他心臟介入新技術,常規開展陣發性室上速、房速、房撲、房顫、室早、室速等多種心律失常的治療,此項目的開展將射頻消融由「二維」時代轉化為「三維」時代,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健康。接下來,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將推廣,讓「綠色電生理」技術惠及更多患者。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 通訊員李祥 秦璐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