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成功開展零射線下心臟介入射頻消融術!

2020-12-05 湖南24小時

現年11歲的女孩小蔣同學是株洲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三年前起因反覆出現陣發的心悸不適,到醫院就診,診斷為「心律失常: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由於症狀反覆發作,導致小蔣一直不敢參與體育鍛鍊,上體育課對於其他同學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快樂,但對於她卻是一種奢望。

醫院多次建議她做射頻消融手術根治此病,雖然手術創傷很小,風險也不大,但手術需藉助X線完成,X射線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影響,小蔣的父母親始終未能下定決心。

就在近段時間,小蔣心悸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越來越頻繁,儘管有一些顧慮,但是父母親還是帶著愛女來到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就診,接診她的是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符孝磊,符醫生詳細詢問了小蔣的病情,同為人父,很了解她父母的心情,符孝磊醫生對女孩父母說:「放心,我來給她完成射頻手術,不用接觸X線」。

11月18日,在心內科三病區主任謝秋平帶領下,該科起搏與電生理小組負責人符孝磊副主任醫師和江平主治醫師藉助Ensite三維標測系統,零射線下成功為小蔣完成了射頻消融手術,當天符孝磊還為另兩位同患此病的患者完成了手術,徹底幫患者解除了病痛。

三臺手術全程在Ensite三維導航標測系統指引下完成,X射線量為零,真正實現了「綠色電生理」,開創了株洲地區心律失常零射線射頻消融治療的先河,為以後開展零射線下房顫射頻消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心律失常可通過介入手術得到根治,但應用傳統的介入治療技術對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和心房顫動等各種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頻消融術時,必須在X線透視下引導,透視幫助醫生看清導管在體內運行的整個過程。但X線對患者會造成一定劑量的輻射,特別對一些特殊人群,如正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備孕或懷孕婦女、白細胞較低屬於手術相對禁忌症的患者以及對X線影響存在擔憂的人群。而「零射線」綠色電生理技術能夠實現「低害,安全,精準,高效」的治療效果,這種新理念和新方法學代表著心律失常領域的技術創新。

符孝磊副主任醫師說:隨著心電生理射頻消融治療技術的發展,「零射線」綠色電生理技術,已成為目前心電生理醫生進行心律失常射頻消融介入治療中追求的最高境界。該技術的應用可有效避免術中射線對孕婦、患兒造成的傷害,同時降低介入手術醫生的累計射線接收量。

該項技術對術者的技術要求非常高,這類手術的難度在於,術者要有極其嫻熟的操作技術和臨床專業積累,才能在開始「不可視」的情況下讓導管在心臟中「走對路」。

「零射線」射頻消融技術的開展給那些不能接受X射線照射但又患有心律失常的特殊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相信綠色電生理技術可以惠及更多株洲地區的患者。

專家推薦

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符孝磊

醫學碩士,心內科副主任醫師,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心電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青年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全科醫師轉崗培訓指導老師。

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一線工作16餘年,臨床經驗豐富,曾在中國知名的電生理團隊之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進修起搏與電生理介入。擅長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各類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各類危急重症的搶救處置,尤其擅長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和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率先在株洲地區獨立開展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和經皮腋靜脈左束支區域起搏術,填補了該類技術在株洲地區的空白。能常規開展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技術、三維標測下陣發性室上速、特發性室早、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顫動等複雜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技術。參編著作2部,近5年發表核心期刊論文5篇。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坐診地點:門診二樓C區心臟中心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零射線!射頻消融新武器,三維超聲助力「綠色」消融
    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檢查,心電圖提示「室上性心動過速」,醫生診斷為「陣發性室上速」,其發病原因是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但因為害怕手術輻射,曲阿姨心生退意,考慮到患者這一顧慮,11月16日,心血管內科為曲阿姨施行了首例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術後1天曲阿姨就出院了。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我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12月1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首例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的35床戴某和行「心臟射頻消融術」的22床阮某同時出院。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11月29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和介入團隊在開展2000多例心臟介入治療後,成功將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到一名「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體內。至此,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
  • 湖南日報丨邵陽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開啟心臟電生理全三維時代
    近日,在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患者李某終於綻放笑臉。一年多來,48歲的李某因反覆陣發性心悸、心慌,以致寢食難安,苦不堪言,嚴重時伴氣緊、頭暈、乏力。曾就診於湘雅醫院,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得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也能做這種手術,他立即轉到該院治療。4月28日,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Carto 3三維系統指導下,為他成功施行邵陽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療效確切,手術效果好。「沒想到邵陽也能完成如此高端的手術,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心悸問題,非常感謝心血管內科的全體醫務人員。」他高興地說。
  • 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首例心臟射頻消融術
    為患者實施心臟射頻消融術。紅網時刻婁底11月24日訊(記者 李響炮 通訊員 鄢婷)11月22日下午,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在湘雅附二聯盟醫院專家的指導下,為一名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實施了心臟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手術歷時40分鐘,過程順利。據了解,這是該院心血管內科首例正式實施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
  • 鄭大二附院首次獨立成功開展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房顫射頻消融術
    日前,鄭大二附院心內三病區萬大國主任帶領科室介入團隊成功獨立開展一例CARTO三維標測系統指導下的經皮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這是我院心內科首次獨立開展此類手術,也標誌該院心臟電生理介入治療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
    8月7日,柳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心臟科在主任易容松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心律失常的9歲男孩實施了廣西婦幼系統第一例三維心臟射頻消融術,根治了折磨患兒多年的「心病」。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廣西婦幼系統三維射頻消融術的空白,使常規手術難以消融的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治療,大大提高了射頻消融的成功率,造福一方百姓。
  • 湖南首例|心內科完成肥厚型心肌病合併房顫「一站式」射頻消融術
    她生活中總是反覆暈厥,平日稍微多動一下就得馬上休息,輾轉湖南多家知名醫院,均未找到解決辦法。最終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律失常心衰專科診斷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並心房顫動」。左:正常心臟右: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簡稱HCM)的心臟張志輝教授帶領的心律失常介入團隊經充分討論和研究,制定了「一站式」射頻消融解決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並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案。
  • 黃石市愛康醫院首次完成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
    近日,黃石市愛康醫院在黃石地區首次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成功治療一例患有「頻發室性早搏,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今年剛滿 44 周歲的茅先生(化名),近一年來間斷出現心悸不適。
  • 11歲女孩1分鐘心跳近200次 醫生零射線治「心」病
    近日,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專家符孝磊率領的團隊為她成功施行株洲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術後,小蔣心跳恢復了正常。此前,醫院多次建議她做射頻消融手術根治此病,雖然手術創傷很小,風險也不大,但手術要藉助X射線完成。考慮到X射線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會有一定影響,小蔣的父母始終未能下定決心。
  • 射頻消融術:不開刀除男子一年「心」病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護心團隊精準施術,成功地為一預激症候群男子行心臟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幫他根除一年「心」病。  51歲的葉先生是貴溪市人,一年前,他突然出現心悸、胸悶不適,休息後好轉。「心臟跳得特別快,喘氣難受!」回想起當時的情形,葉先生仍記憶猶新,因不發作時跟正常人無異,大意的他就沒有去醫院檢查。
  • 身披20餘斤鉛衣,分秒之間跑贏死神——記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團隊
    他們是山東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團隊。多年來,在主任張春盛的帶領下,山東省胸科醫院心內科在心病介入治療領域,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攀登著一個又一個的高峰。老人下樓溜達,突發「瀕死的感覺」今年入伏後,家住王舍人的劉大爺,經常一陣陣的胸悶、氣短,自覺是天氣悶熱的緣故。下午6:00左右吃完晚飯出門透氣,然而這平常的一次出門,卻與死神擦肩而過,過程可謂是驚心動魄。
  • 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
    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
  • 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完成一例複雜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10月16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電生理團隊成功為一位心臟瓣膜置換術後雙摺反機制心房撲動患者實施三維標測射頻消融手術,患者術後轉為正常竇性心律,於第二天順利出院。考慮患者瘢痕相關房撲藥物轉復可能性小,電復律存在風險及復發可能性大,決定給予「微創介入射頻消融術」治療。圖1 可見規則房撲F波手術過程——電生理檢查完善術前準備上臺後:第一步行電生理檢查術:心房撲動表現為周長260ms,冠狀竇CS9-10早於CS1-2,初步判定房撲折返環來自右心房(如圖2)。
  • 【醫療動態】蓋州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CT引導下肺腫瘤射頻消融術
    9月5日,蓋州市中心醫院胸外科成功為一名70歲男患者開展首例CT引導下肺腫瘤射頻消融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院腫瘤射頻診療技術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 記砥礪奮進中的太原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
    2018年,心臟外科更名為心胸血管外科,對主動脈夾層患者提供24小時內解決方案,同年成功完成各類主動脈夾層術38例,居全省前列。在省內獨家開展靜脈曲張局麻下射頻消融手術,年平均手術量100餘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在省內領先,18年開展19例,無一例併發症。此外,實施糖尿病足血管開通55例,並發率1.8%。
  • 心臟「電路」異常 寶寶心跳每分鐘240次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蔡櫻柳通訊員劉雲芳)每分鐘心跳最高達240次,出生2個月的寶寶小彥有一顆瘋狂跳動的心臟。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近期,醫生通過射頻消融術為小彥消除了這一困擾。
  • 孕28周寶媽,30小時心率210次/分 ,「零射線」出招
    圖:李毅剛教授指導施行導管消融術新華醫院心內科導管室李毅剛教授團隊,在沒有使用射線的情況下,成功施行精準射頻消融術,挽救了母親的生命,保障了胎兒的健康發育。目前,張女士已經康復出院。由於張女士的情況特殊又緊急,治療非常棘手,新華醫院產科、心內科召集全院多學科大會診。據新華醫院心內科主任李毅剛介紹,如果採用藥物治療的話,擔心對胎兒的影響,只能選擇對胎兒影響較小的藥物,但療效會大大受限,而不用藥的話,心動過速持續發作,對胎兒也不利;如果不用藥物治療,採用電復律等物理手法刺激,效果或不明顯;通常,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會放在最後考慮。
  • 心臟介入治療不再「吃」射線 成都市二醫院一個多小時完成根治手術
    人民網成都5月11日電 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副主任張文勇在carto三維立體標測下,為13歲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羅鵬(化名)成功完成無射線射頻消融術,這也是張文勇近期應用該技術完成的10餘例手術中的一例。
  • 寶雞市首例一站式三維下房顫射頻消融術十左心耳封堵術成功完成
    9月15日,寶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一科成功為一名67歲男性房顫患者完成了一站式三維下房顫射頻消融術十左心耳封堵術,這是我院首次應用最新技術聯合治療,同時更是寶雞市開展的首例此類手術。一方面解決患者房顫症狀問題,另一方面預防房顫卒中風險,將卒中和出血風險降到最低。
  • 50歲男子一活動就胸悶,醫生:我只好在他心內裝一個「探頭」
    而心血管內科介入團隊為餘先生實施了「心腔內超聲(ICE)指導下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經皮室間隔射頻消融術」,在餘先生的心臟內安裝了一個「探頭」,手術過程中,醫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心內的情況,讓手術微創且精準。該手術在福州市尚屬首例。心室間隔太肥厚,男子一活動就胸悶餘先生今年51歲,出現胸悶的情況已經快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