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ECMO輔助射頻消融手術

2020-12-06 瀟湘名醫

新華網武漢7月28日電(呂惠、黎昌政)年過六旬的王女士心臟常常跳到200次/分鐘,藥物也無法控制,「瘋狂」的心跳讓她隨時有猝死風險。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多學科團隊合作運用ECMO(體外膜肺氧和技術)護航射頻消融手術,讓她心跳恢復了正常。

61歲的王女士2016年曾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進行支架植入手術,近半年又頻繁出現心慌心悸症狀。醫生檢查發現她患上陣發性心房顫動、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發病時心就像跳到嗓子眼,頭暈胸悶很難受。幾次去醫院急救,進行心臟電除顫才救回一命!」她說。

「王女士患的器質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隨時有猝死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進行室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武漢亞洲心臟醫院心律失常專家張勁林介紹說,器質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術風險極高,術中保證患者血流動力學平穩極其重要,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亞洲心臟病醫院體外循環科劉燕主任提出,可以運用ECMO為手術保駕護航,讓人工心肺暫時代替患者心肺功能,讓醫生安心手術。

在介入團隊和體外循環團隊周密安排下,手術於7月24日中午進行。術中患者心跳頻率達200次/分左右,血壓幾分鐘後降到70/50mmHg,但因為有ECMO循環輔助保證血流動力學平穩,醫生可以專注手術,術後患者恢復平穩,心跳恢復正常。

張勁林說,ECMO循環輔助下開展器質性心臟病室速消融技術,打破了器質性心臟病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療的禁區,可讓更多器質性心臟病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得到更好更安全治療。(完)

【來源:新華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都醫院籤約雙流
    6月22日,雙流區與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合作共建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都醫院。區委書記、區長鮮榮生,武漢亞洲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謝俊明致辭並見證籤約,區委副書記李楊俊主持籤約儀式。
  • 中國自主研發-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成功完成
    昆明2020年12月25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23日,德諾醫療旗下杭州諾茂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諾茂醫療)自主研發的CardioPulse™脈衝消融產品在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完成了首例臨床應用,這也是亞洲首例脈衝房顫消融(PFA)手術。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國在房顫介入治療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都醫院落戶雙流
  • 射頻消融助患者 走出「電風暴」旋渦
    來勢洶洶 心臟病室速電風暴  6月底的一天,陳先生突然感覺胸痛,沒想到一痛就持續了數天並且疼痛加劇,反覆心悸伴頭暈發作,CRT-D多次電擊除顫後,家人急忙將其送往市人民醫院救治。入院後心電監護提示反覆室速發作,患者稍用力活動即出現室速。完善動態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患者臥床狀態下即有1344陣室速,病情危重。
  • 聯想攜手Nutanix,讓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邁上雲端」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醫療雲平臺解決方案就是其中一個成功案例。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以下簡稱武漢亞心)是全國最大心臟病專科醫院之一,心外科年手術量佔湖北省心外科年手術總量的45%,心內科/介入中心完成各類心血管介入檢查和手術達26.9萬餘例,位居全國前三位、湖北省首位。承載如此龐大數量的問診病例,武漢亞心需要全方面提高效率。
  •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成功挽救新冠肺炎康復期主動脈夾層患者
    「手術非常順利,目前病人情況很穩定,請你們不要擔心!」3 月 30 日下午,剛完成手術的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瀟對患者家屬說,聽到這個消息,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 射頻消融新武器,三維超聲助力「綠色」消融
    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檢查,心電圖提示「室上性心動過速」,醫生診斷為「陣發性室上速」,其發病原因是心臟內多了一條額外的電傳導通路。醫生建議行射頻消融術。但因為害怕手術輻射,曲阿姨心生退意,考慮到患者這一顧慮,11月16日,心血管內科為曲阿姨施行了首例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手術成功,術後1天曲阿姨就出院了。
  • 湘雅二醫院完成全球首例鏡面人心臟「迷宮手術」
    人民網長沙8月5日電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教授劉立明團隊成功為吳先生做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吳先生今年39歲,在福建泉州工作。一場意外,讓他被確診為心臟瓣膜病合併房顫,而且發現自己的心臟長在胸腔右側,和正常人不一樣,也就是 「鏡面人」,這種發病率是百萬分之一。
  • 第十所方艙醫院建成 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武漢亞心總醫院全面接管
    2月16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武漢經濟開發區民營工業園南區的一所物流倉庫,「變身」成為一座容納996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是武漢開闢的第十所方艙醫院,它的建成,為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患者鑄就了又一座阻擊疫魔的「生命之艙」。
  • 湘雅二醫院為「鏡面人」實施高難度心臟手術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立明教授團隊為吳先生進行了「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術中、術後非常順利。經中南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檢索,這既是世界首例鏡面右位心瓣膜病合併房顫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也是3D列印技術首次應用於輔助鏡面右位心行雙極射頻消融迷宮IV手術。3D列印「鏡面人」心臟。
  • 冷凍消融 VS 射頻消融,誰更勝一籌?
    射頻消融(「火」)和冷凍消融(「冰」)是最常見肺靜脈隔離的2種方式。 此外,射頻消融可至多處心臟解剖機構,適用於包括肺靜脈或非肺靜脈起源的房顫,還有精準的三維標測系統加持。 但「逐點式」消融手術時間較長,對術者的操作水平要求也較高,至少需要操作50-100例,才能掌握這一治療技術。
  • 龍德勇:每年完成1600餘例射頻消融
    龍德勇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名非常年輕的主任醫師,43歲的他在醫院房顫團隊專職從事室上速、室速、房顫、房速等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每年完成1600餘例,為國內此領域個人手術例數最多的青年專家。    2003年,龍德勇滿懷憧憬來到北京安貞醫院,攻讀博士學位。
  • 雅培推出射頻消融設備,可治療慢性疼痛
    最近,雅培開始在美國推出公司開發的首個射頻消融系統,該系統旨在利用熱能靶向燒傷特定的神經,以防止疼痛信號到達大腦。這種微創設備先前已在歐洲獲得批准,並且最近獲得了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其實早在2019年,雅培電生理前沿科技就在國內首次使用,包括三維標測系統(EnSite Precision)、消融導管(TactiCath SE)和標測導管(Advisor HD Grid SE),並成功運用到醫院,造福了心臟病患者。
  • 黃石市愛康醫院首次完成行三維導航系統標測下的心臟射頻消融術
    家人緊急將他送往武漢的醫院,查 Holter 心電圖提示:竇性心律,房性早搏,頻發室性早搏並見連跳,短陣性室性心動過速。如果未得到有效幹預,極易出現室顫、猝死等惡性事件,預後極為兇險。考慮到費用和便利等因素,茅先生決定返回老家黃石就醫,入住愛康醫院心內科。他的主治醫生朱治國做出結論:符合惡性心律失常的診斷。如何為茅先生安全有效施行心臟電生理醫療方案?
  • 心臟「電風暴」隨時可致命 「南京方法」消融快準穩
    曾多次於海內外大會上進行手術演示,技術推廣輻射全國及東南亞多國。其帶領的團隊在國際上首創持續性房顫的個性化消融策略,目前已在國內外醫院推廣開來,被行內專家稱為「南京方法」,全國多家媒體雜誌均報導過其先進事跡。專家門診時間:周二上午。 心律失常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但它的種類五花八門,其中疑難複雜的心律失常藥物有效控制率低、射頻消融難度大,是心臟疾病致死致殘的最重要原因。
  • 株洲市中心醫院心內科成功開展零射線下心臟介入射頻消融術!
    醫院多次建議她做射頻消融手術根治此病,雖然手術創傷很小,風險也不大,但手術需藉助X線完成,X射線對正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影響,小蔣的父母親始終未能下定決心。11月18日,在心內科三病區主任謝秋平帶領下,該科起搏與電生理小組負責人符孝磊副主任醫師和江平主治醫師藉助Ensite三維標測系統,零射線下成功為小蔣完成了射頻消融手術,當天符孝磊還為另兩位同患此病的患者完成了手術,徹底幫患者解除了病痛。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整個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生命體徵平穩。該項手術的成功開展對醫院心內微創介入技術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義,填補了縣內治療心臟電生理介入技術上的空白,標誌著醫院介入團隊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心臟起搏器的成功置入標誌著我院心內微創介入步入新的臺階,為患者解決了舟車勞頓前往省城大醫院就診的辛苦,將為更多的心臟病患者造福。
  • 105歲的心臟射頻消融手術!這種心律失常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治療?
    > 然而,對於一位105歲高齡,又有各種基礎疾病的患者,我們通過文獻檢索了一下,好像還沒有這麼高齡做射頻消融手術的病例思慮再三,我還是決定與老人和家人商量一下,在把風險和獲益都解釋清楚之後,建議心內電生理檢查和射頻消融術,老人很乾脆的同意了,子女在慎重考慮後也同意手術。
  • 心臟介入治療不再「吃」射線 成都市二醫院一個多小時完成根治手術
    人民網成都5月11日電 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一科副主任張文勇在carto三維立體標測下,為13歲的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羅鵬(化名)成功完成無射線射頻消融術,這也是張文勇近期應用該技術完成的10餘例手術中的一例。
  • 子宮肌瘤射頻消融是個坑嗎?_婦科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新聞-求醫網
    子宮肌瘤射頻消融是個坑嗎?  據悉上海虹橋醫院作為上海獨家獲得上海衛計委頒布的「子宮肌瘤」特色專病社會醫療機構,自2012年開始把子宮肌瘤作為專項治療攻克方向。在2015年憑藉射頻消融子宮肌瘤術,獲得特色專病學科榮譽。徐會敏醫師在演講中介紹了這幾年射頻消融技術在子宮肌瘤臨床應用的整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