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皸裂性溼疹——秋冬季常見的皮膚病_外科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新聞...
皸裂性溼疹——秋冬季常見的皮膚病 時間: 2018-12-26 10:2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
化妝品中的有害物質 你知道幾種_曝光臺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新聞...
化妝品中的有害物質 你知道幾種 時間: 2018-05-21 11:1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嘉嘉 女性平均每天使用12種個人護理產品或化妝品,其中包含168種不同的化學物質。
-
海外求醫需謹慎 找中介留神各種「坑」
記者諮詢了一些從事海外高端醫療服務的中介機構,他們的海外健康體檢目的地國家均首推日本。一位健康顧問介紹,這是因為日本的醫療儀器最為先進,而且,日本醫院可以做健康人群的篩查體檢。該健康顧問告訴記者,他們推出的最貴的一款日本體檢旅遊套餐是9.8萬元,連體檢和觀光全部行程需要6天5晚。
-
7位專家,23種方藥書籍,380次配方實驗_口腔科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
7位專家,23種方藥書籍,380次配方實驗 時間: 2018-08-30 10:5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什麼產品歷經7位專家多年研究,參閱23種以上方藥書籍,進行380餘次配方實驗
-
中西醫合璧立起沉痾 妙手仁心鑄精誠——西安市中醫醫院婦科
中醫認為,女性月經、妊娠、產育、哺乳等生理活動以血為用,易使機體氣血失調,從而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作為女性健康的守護者,西安市中醫醫院婦科櫛風沐雨60載,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充分繼承和挖掘傳統中醫學,同時,結合先進的現代醫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婦科。
-
花季少年,身患罕見惡性腫瘤,來滬求醫終轉危為安!我院腫瘤科成功...
花季少年,身患罕見惡性腫瘤,來滬求醫終轉危為安!父母帶著他從浙江趕往仁濟醫院求醫。來腫瘤科就診時,巨大的腫瘤讓小賴極度虛弱,重度貧血及血小板減低。小賴的病情還沒有確診,隨時有出血,感染的風險,能不能順利取到病理,有沒有治療的希望都是未知數。 就診的第二天,腫瘤科開通綠色通道,收治入院,在給與患者升白、升血小板、輸血對症治療的同時,聯繫腫瘤介入科給患者行腹腔腫塊穿刺明確病理。
-
雪豹的千裡求醫之旅:撞成重傷獲救後第一次手術失敗 進京再做手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雪豹的千裡求醫之旅:撞成重傷獲救後第一次手術失敗 進京再做手術 一隻雪豹的千裡求醫之旅:並非所有的雪豹都像它這麼幸運 2月6日接近午夜時分,從青海西寧飛來的CZ6992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 原標題:雪豹的千裡求醫之旅:撞成重傷獲救後第一次手術失敗
-
國人的求醫態度,你怎麼看?
我們的求醫態度,是否苛刻?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狀,作為醫生、作為大眾,又該怎麼做?今天,阿信想借行醫30多年的資深海歸醫生朱知梅教授的文字,跟大家聊聊求醫態度的話題。中國人的求醫態度而在求醫態度方面,中國面對的挑戰可能比其他國家更為嚴峻。《我在中國當醫生》的作者朱知梅教授,是一位行醫30多年的資深醫生。
-
權威專家:召集婦科腫瘤患者「返修」
二號檔案:子宮肌瘤一年「搶」走她兩個寶寶患者:李女士 年齡:26歲 病因:子宮肌瘤導致流產李女士是個傳統的女人,結婚便打算要孩子,全家人為她能懷個健康寶寶做足了功課。不負眾望,很快李女士懷孕了,但卻懷了個「瓷」娃娃,只一個噴嚏便流產了。待第二次懷孕全家非常小心,可是還是沒保住,於是他們今年6月來到瀋陽都市婦科醫院。
-
百公斤大陸女子"瘦不了" 赴臺求醫盼瘦回健康體重
華夏經緯網6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22歲大陸女子及偉佳19歲時胖到126公斤,雖努力減重,但用錯方法,總是復胖,且身心都嚴重受害,上周來臺求醫,進行胃繞道手術,可望瘦回健康體重。 收治及偉佳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表示,及偉佳因年紀輕,心理素質還不夠成熟,面對鎂光燈關注,對體重更在意,且因用錯減重方法,有時候可能一天只吃一顆蘋果,但下了節目後又開始暴飲暴食,長期處在減重、復胖的無限循環。
-
求醫問藥陷入傳銷騙局難抵利益誘惑發展下線
求醫問藥陷入傳銷騙局難抵利益誘惑發展下線 參與者曝光網絡傳銷隱蔽陷阱 【背景】4月25日,廣東省揭陽市公安局揭東分局經偵大隊在市局技術部門和經偵、網警支隊的支持下,輾轉廣東、江西、河北等5省,成功偵破一起利用「邁捷普瑞公司
-
子宮肌瘤的流行病學研究
2.根據著名的婦科病理送檢標本統計20%~25%的患者被診斷為子宮肌瘤(ACOG,1994年)。 3.根據女性絕育術回顧性合作研究報導,由於非惡性腫瘤指徵施行子宮切除術病例中30%術前診斷為子宮肌瘤,最後42%經病理診斷為子宮肌瘤。 4.成年女性屍體解剖證實,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50%。
-
【揭秘】益生菌與自閉症之間的聯繫_精神科_求醫新聞-醫學健康新聞...
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學者們提出了孤獨症譜系障礙(ASD)的概念,主要根據是在臨床上逐漸發現很多患者未必在三個方面都有明顯的缺失(比如未必有刻板行為),達不到典型孤獨症的診斷標準,但是在社會性和交流能力方面還是有比較明顯的缺陷,難以用一個特定的「標籤」來命名,所以引入「孤獨症譜系障礙這個概念」。
-
射頻消融助患者 走出「電風暴」旋渦
醫學術語稱為「電風暴」,是指患者24小時內發生2次以上的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引起嚴重血流動力學障礙,需要立即電復律或電除顫等治療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這是一種快速型心律失常,嚴重者可發展成心室顫動,甚至導致心源性猝死。這個病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那麼可怕,如果在一天內反覆發作,發作的時候就像「狂風暴雨」來襲,而且很容易會猝死,所以臨床上就叫它「電風暴」。
-
英國皇家馬斯登醫院緣何成為中國抗癌者海外求醫的心頭好
眾所周知,癌症治療還是人類醫學尚未能完全攻克的領域,一直以來癌症都是人們談之色變的「重疾」。一旦不幸罹患癌症,絕大多數患者還是應該積極治療,盡最大可能求醫問藥,尋求最好的治療手段,這樣不僅可能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甚至存在徹底治癒的可能。
-
健康大咖談 | 女性健康與疾病的信號,月經都知道!收好這份「晴雨表...
>大姨媽異常,會是婦科腫瘤在作妖嗎?03 圍絕經期,大姨媽遲遲不走,是得了婦科腫瘤嗎?白文佩教授:什麼叫圍絕經期?就是圍著絕經的這段時間,多見於45歲~55歲的女性。女性一年不來月經才叫絕經。可是這一年不來之前,還有一段時間是月經稀發——月經幾個月來一回都有可能。
-
冷凍消融 VS 射頻消融,誰更勝一籌?
射頻消融(「火」)和冷凍消融(「冰」)是最常見肺靜脈隔離的2種方式。 臨床上經常會有患者問及:「醫生,射頻消融和冷凍消融,到底哪個效果好?哪個更適合我呢?」 那麼,二者究竟孰優孰劣呢?
-
絕經後子宮肌瘤是否會自動消失?聽聽婦科專家怎麼說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孫麗霞 葉鴻)48歲的王女士患有子宮肌瘤多年,月經期長,經量多。近兩年出現尿頻症狀,逐漸加重,但由於一直聽說「只有切除子宮才能『永絕後患』,「絕經後肌瘤就會自動消失」,所以為了避免讓自己變得「不完整」,一直挺著不去就醫。
-
射頻消融新武器,三維超聲助力「綠色」消融
傳統射頻消融術依賴X射線透視輔助,不光患者會受到射線輻射,醫護團隊也需要穿上重達20多斤的鉛防護服。零射線全三維射頻消融術運用先進的三維標測系統,手術全程患者零射線損害,醫護團隊也可以「輕裝上陣」,是那些有X線照射禁忌但又有心律失常的特殊人群的福音。患者曲阿姨就是一名心律失常患者。
-
龍德勇:每年完成1600餘例射頻消融
龍德勇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名非常年輕的主任醫師,43歲的他在醫院房顫團隊專職從事室上速、室速、房顫、房速等心律失常的射頻消融,每年完成1600餘例,為國內此領域個人手術例數最多的青年專家。 2003年,龍德勇滿懷憧憬來到北京安貞醫院,攻讀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