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11月7日,濰坊市人民醫院心內二科電生理團隊李秀芹、徐海年副主任醫師運用SoundStar心腔內超聲導管(ICE)和ST SF消融導管,結合Carto3三維系統,成功完成1例持續性房顫的高效射頻消融術,手術零射線,消融時間僅用時18分鐘。
73歲的陳老先生飽受房顫困擾多年,有腦梗塞、糖尿病史,如果不積極治療房顫,易再發中風。應用ICE指導下的房顫高效射頻消融術,可儘量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
術前,科室會同心超室、放射科,對患者病情、心臟結構、肺靜脈及左心耳形態等情況做了充分評估。術中,在ICE幫助下,零射線精準構建患者心臟模型、穿刺房間隔,結合三維標測系統,應用高效消融導管,順利完成高功率下肺靜脈隔離。手術順利,陳老先生恢復了正常的竇性心律,症狀消失,已痊癒出院。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心慌,胸悶等症狀,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尤其可導致腦卒中等血栓栓塞併發症的發生,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射頻消融是房顫治療的有效手段,可恢復竇性心律,減輕症狀,改善心臟功能。
ICE被稱作電生理醫生的「第三隻眼睛」,其指導下的射頻消融手術較常規的射頻消融手術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ICE可將心臟的解剖結構通過超聲呈現在醫生眼前,所見即所得,具有精準建模、定位、指導等優勢,可以實時監測有無心腔血栓、心包填塞等情況,有效增加手術成功率,提高安全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是綠色電生理發展的趨勢之一;零射線,對於造影劑過敏、射線禁忌患者及孕齡期婦女、兒童等特殊人群有極大的益處。
ICE技術除了用於房顫治療領域,還可應用於其他複雜性心律失常的治療,提高手術成功率及安全性,讓更多的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