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患者的福音來了!江蘇19家醫院成立協作組攜手共克溶酶體貯積症

2021-01-19 騰訊網

交匯點訊 罕見病又稱「孤兒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罕見病是患病人數小於總人口0.65‰至1‰的疾病。統計顯示,罕見病病種約七千種,但只有不到1%的疾病有有效治療方案,而溶酶體貯積症就是罕見病中更為罕見的可診可治的一類疾病。

為推進江蘇省罕見病早診早治、分工協作、規範診療、全程管理的目標,10月10日,中國罕見病聯盟與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協作,以溶酶體貯積症為切入點,成立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並舉行了授牌儀式。

什麼是溶酶體貯積症?

溶酶體貯積症(LSDs)是一組罕見的遺傳性代謝疾病。「患者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身體裡一些酶的活性喪失,體內不能代謝的廢物會逐漸堆積到心臟、腎臟、神經、皮膚等各個器官和系統,導致全身多系統器官的病變。」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南京市兒童醫院副院長張愛華教授介紹。

由於單病種罕見、臨床症狀缺乏特異性、病情呈進行性加重,患者長期面臨診斷率低、治療率低兩大難題,臨床診療水平也亟需提高。「其中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貯積症I型比較常見,其有效的酶替代治療藥物均已在中國獲批上市,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可診可治的罕見病。」張愛華說。

去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通知,遴選擇定各省罕見病協作網醫院,並明確了包括建立協作機制、實施規範診療、加強質量控制等職責分工與管理機制,以推動中國罕見病診療發展。中國罕見病聯盟積極響應號召,依託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於今年2月在全國發起「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簡稱「STEP項目」),旨在切實將罕見病的分級診療協作與溶酶體貯積症群體的診療能力提升落到實處。

協作組有何作用?

「一是針對此類疾病制定相應的診療規範,二是培訓醫生以增強此類疾病診斷能力,三是在全省形成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的機制。」張愛華表示,協作組的成立是應對當前罕見病「診斷率低、治療率低兩大難題」的形勢迫切需要的強力舉措,對江蘇乃至全國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此外,打造省級院內、院間診療協作樣板,形成罕見病病種和診療過程全覆蓋的「江蘇模式」,助力提高江蘇省罕見病綜合診療能力,是工作所需,也是當前形勢所需。「目前,我國罕見病的診療能力相對較弱,協作組可以把優質醫療資源集中起來,提升江蘇的初級診療能力,造福患者。」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辦公室副主任李林康表示,江蘇以溶酶體貯積症作為切入點,形成能夠推廣的罕見病診療模式,可推動罕見病的早發現、早診斷、能治療、會管理。「期待未來將江蘇省建設為罕見病領域的全國模範省份。」

協作組的成立意味著將江蘇打造為罕見病領域的全國模範省份的工作的開始,目前,作為中國罕見病聯盟開展的STEP項目中重要裡程碑事件,也已成為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動中國罕見病診療發展號召的重要舉措。

19家醫院攜手,罕見病患者未來可期

「近三年,南京市兒童醫院共收治了40多例溶酶體貯積症患兒,他們每年的花銷都在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且隨著年齡和體重的增加,花費也會隨之增加,成為家庭沉重的負擔。」張愛華表示。

去年,國家衛健委遴選了全國罕見病診療能力較強、診療病例較多的324家醫院,組建了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目前,江蘇有包括南京市兒童醫院、東部戰區總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等19家醫院進入。「除了加強對罕見病診治的研究和科研攻關,我相信此次19家醫院成立的協作組還將積極呼籲江蘇制定符合本省省情的醫保政策、並連接更多社會資源,共同負擔罕見病患者的醫療花費。

幸運的是,近年來,罕見病這一醫學難題正逐漸受到社會的認識和關注,也獲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們也將採取行動,努力落實相關建議。」張愛華表示,通過網絡等平臺,中國可以向其他發達國家借鑑利用先進技術管理罕見病的經驗,也可與世界分享患者的旅程,共同致力提高普通民眾對罕見病的認知。

交匯點記者 王甜

相關焦點

  • 江蘇19家醫院成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攜手共克罕見病
    為應對這兩大難題,2020年10月10日,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在寧正式成立,以溶酶體貯積症這組可診可治的罕見病作為切入點,開啟罕見病病種和診療過程全覆蓋的「江蘇模式」探索,也將為罕見病診療能力提升提供可供借鑑的樣板,以期實現江蘇省乃至全國罕見病早診早治、分工協作、規範診療、全程管理的目標。
  •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罕見病早診早治
    圖說: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採訪對象供圖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辦的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
  • 關注罕見病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22日報導: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今天在上海舉行。作為中國新生兒篩查領域內首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網,它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 打造中國罕見病診療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MDT多學科遠程會診畫面戈謝病是一種溶酶體貯積症,屬於罕見病家族中的一組遺傳性代謝疾病,多發於兒童,患者通常肚大如鼓,又被稱為「企鵝寶寶」,而像大寶和小寶一樣面臨確診時間長、就診難的「企鵝寶寶」還有很多。罕見病由於較為罕見,極易被誤診、漏診,難以獲得及時的診斷,在中國,50%的戈謝病患者曾被誤診,70%的戈謝病患者需要經過多家醫院診斷才能確診。
  •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MDT模式將在天津市兒童醫院建立
    為切實提高罕見病「可診、可治、有藥可醫」的診療能力,天津市兒童醫院正積極籌備成立天津市兒童醫院罕見病診療中心溶酶體貯積症(LSDs)MDT,16日下午召開溶酶體貯積症MDT第一次籌備會議。該MDT成立後將從高危患者篩查、MDT門診建設、規範化診療、學術研討等多個方面,快速提升臨床醫生對溶酶體貯積症的認知和診療能力,並逐步推廣到其他罕見病及疑難疾病,更好地服務患者。
  • 健康|規範診斷與治療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患者公益檢測全國開啟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為助力罕見病規範診療,幫助戈謝病等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獲得及時診斷,昨日,由北京健康促進會主辦、珀金埃爾默和賽諾菲協辦的溶酶體貯積症高危篩查項目在線上啟動。項目啟動後,將在全國免費開展針對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的相關檢測。
  • 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 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
    溶酶體貯積症是一組遺傳性代謝病,包含50多種疾病,影響多個器官功能,比如:心臟、腎臟、肝脾、眼睛等,對患者和家庭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由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顧學範教授和張惠文教授牽頭成立,旨在加強對溶酶體貯積症的認知和診斷能力,共同探索並建立國內溶酶體貯積症的篩查、診斷、治療體系。此次共有25家醫院的新生兒篩查中心作為首批成員單位加入協作組。
  • 上海為溶酶體貯積症設立罕見病專項救助基金
    新華社上海4月9日電(記者仇逸)創新模式,探索可防可治罕見病救助方法。9日,由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聯合設立,匯聚協會、基金會和藥企等多方力量,率先為溶酶體貯積症設立罕見病專項救助基金。
  • ...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由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年的2020年,也成為了所有人「罕有」的一年,但疫情並未中斷社會各界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注。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北京瑞洋博惠公益基金會共同組織發起、賽諾菲(中國)參與支持的中國溶酶體貯積症(LSDs)診療能力建設項目(簡稱「STEP項目」)在今日正式啟動,並於北京和上海兩地進行了線上「隔空」戰略合作籤約。
  • 國際罕見病日:京滬「隔空」籤約,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
    戈謝病是一種溶酶體貯積症,屬於罕見病家族中的一組遺傳性代謝疾病,多發於兒童,患者通常肚大如鼓,又被稱為「企鵝寶寶」,而像大寶和小寶一樣面臨確診時間長、就診難的「企鵝寶寶」還有很多。罕見病由於較為罕見,極易被誤診、漏診,難以獲得及時的診斷,在中國,50%的戈謝病患者曾被誤診,70%的戈謝病患者需要經過多家醫院診斷才能確診。
  • 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這些罕見病可以高危篩查了
    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這是一組罕見的遺傳性代謝疾病,它們都是可以威脅生命的罕見病,都屬於溶酶體貯積症。大部分得罕見病患者都曾有過誤診的經歷,並且往往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確診,貽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
  • 黏多糖貯積症II型酶替代療法海芮思在中國罕見病大會上宣布上市
    該公益項目通過呼籲社會各界公益人士連續6日完成六分鐘步行挑戰,為黏多糖貯積症患者愛心捐步,致力提升全社會對於該疾病的認知,並將匯集愛心資助繼續用於黏多糖貯積症患者的診療保障。啟動商業化環節,加速填補患者診治和藥物保障的重要缺失環節。
  • 罕見病藥物扎堆亮相進博會:「買不起」的天價藥物背後,我們離社會...
    此外,武田製藥、輝瑞、勃林格殷格翰等企業均有罕見病藥物「亮相」。多家罕見病患者組織亦受邀觀展並參與新藥發布會。誰來為天價藥物買單?不過,當患者「有藥可用」之後,一個更加殘酷、更加敏感的問題漸漸浮現,那就是「用不起藥」。目前,國家醫保局尚未出臺針對罕見病的統一政策。
  • 山西僅2家!長治婦幼成「國家級」協作組成員單位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近日,中國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會上成立了「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長治市婦幼保健院為全國25個成員單位之一(山西省僅兩家),副院長王麗紅代表該院上臺領取證書。
  • 移植幹細胞再造溶酶體
    原標題:移植幹細胞再造溶酶體  科技最前沿   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住院部血液腫瘤科移植病房,三歲的安安(化名)長得跟普通孩子很不一樣:他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矮小很多,眼距較寬、鼻梁塌陷、唇厚外翻,並且雙手僵直、無法握拳。   安安患的是罕見病中的罕見病——巖藻糖貯積病,迄今全世界僅報導100例左右。
  • 關注罕見病群體,龐貝&法布雷線上患者關懷活動在浙江成功開展
    7月11日,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賽諾菲中國支持的溶酶體貯積症疾病管理與科學信息教育公益活動暨龐貝&法布雷線上患者關懷活動拉開了序幕。浙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侯任主委謝俊明教授作為本次公益講座的主席主持會議並作開場致辭,隨後為大家解讀浙江省龐貝病、法布雷病的醫保政策與浙江專項基金的救助流程,他表示,浙江省將龐貝病、法布雷病的治療藥物納入浙江省醫保目錄,這一舉措將會大大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常見」罕見病有哪些?
    「常見」罕見病有哪些?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罕見病有六千到七千種,我國有上百種,較為常見的有幾十種。瓷娃娃一種罕見遺傳性骨疾病「瓷娃娃」即成骨不全症,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骨骼發育障礙性疾病,又稱脆骨病或脆骨-藍鞏膜-耳聾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是骨骼脆性增加,以及膠原代謝紊亂。
  • 貴州省人民醫院開設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
    時間:2020/10/29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曜)為使廣大罕見病患者及時得到診斷和治療,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在省內開設首個「罕見病遺傳諮詢門診」,由省醫產前診斷中心的遺傳諮詢專家出診。
  • 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辦公室成立 張宗久任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設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辦公室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加強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以下簡稱協作網)組織管理,建立暢通完善的協作機制,切實發揮協作網整體作用,我委決定依託協作網國家級牽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
  •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成功繪製我國溶酶體疾病譜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經過14年對1226名溶酶體病患者病例進行臨床研究和總結,完成了國內首次一個醫院大樣本病例總結和國際罕見一個人種大樣本分析,首次報導了中國人溶酶體病的疾病譜。14年間,我院溶酶體病的診斷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實現了從單純酶活性測定到酶活性測定結合基因突變家系分析診斷技術的突破,更加有效地保證了診斷的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