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9家醫院成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攜手共克罕見病

2021-01-19 澎湃新聞

罕見病又稱「孤兒病」,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罕見病是患病人數小於總人口0.65%至1%的疾病。由於單病種罕見、臨床症狀缺乏特異性等原因,多數罕見病存在診斷率低、治療率低兩大難題;診斷的困難往往會使患者錯過了最佳診療時機。

為應對這兩大難題,2020年10月10日,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在寧正式成立,以溶酶體貯積症這組可診可治的罕見病作為切入點,開啟罕見病病種和診療過程全覆蓋的「江蘇模式」探索,也將為罕見病診療能力提升提供可供借鑑的樣板,以期實現江蘇省乃至全國罕見病早診早治、分工協作、規範診療、全程管理的目標。

此次活動在江蘇省衛健委和中國罕見病聯盟指導下,由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聯合舉辦,會上江蘇省衛健委、江蘇省醫學會、江蘇省人大、中國罕見病聯盟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會議主辦方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張愛華副院長表示: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的成立是政府高度重視罕見病診療工作的體現,也是應對當前罕見病「確診難、就診難」求醫之困的強力舉措,作為全國首個成立的省級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先行先試,對江蘇省乃至全國罕見病診療能力提升具有突破性的裡程碑意義。

自上而下,凝心聚力打造罕見病診療「江蘇模式」

張愛華教授介紹,溶酶體貯積症是一組罕見的遺傳性代謝疾病,可導致全身多系統器官的病變,自出生至成年期均可發病。其中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貯積症I型比較常見,其有效的酶替代治療藥物均已在中國獲批上市,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可診可治的罕見病。和許多罕見病一樣,溶酶體貯積症患者同樣面臨「就診難、確診難」兩大診療困境。

去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通知,遴選擇定各省罕見病協作網醫院,並明確了包括建立協作機制、實施規範診療、加強質量控制等職責分工與管理機制,以推動中國罕見病診療發展。中國罕見病聯盟積極響應號召,依託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於今年2月在全國發起「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簡稱「STEP項目」),旨在打造溶酶體貯積症全國及省級診療協作體系樣板,推動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貯積症I型的早發現、早診斷、能治療、會管理,切實將罕見病的分級診療協作與溶酶體貯積症群體的診療能力提升落到實處。

江蘇省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正是在「STEP項目」的支持框架之下建立的第一個聚焦單病種診療能力提升的省級診療協作組。中國罕見病聯盟執行理事長李林康表示,目前,我國罕見病的診療能力相對較弱,協作組可以把優質醫療資源集中起來,提升江蘇的初級診療能力。江蘇以溶酶體貯積症作為切入點,形成能夠推廣的罕見病診療模式,同時可推動其它罕見病的早發現、早診斷、能治療、會管理。期待未來將江蘇省建設為罕見病領域的全國模範省份。

「協作組的成立,一是會針對此類疾病組建省-市-區三級聯動的管理工作組和臨床診療專家團隊以制定和實施相應的診療規範,二是賦能醫生以增強對此類疾病的篩、診、治、管能力,三是在全省形成院內多學科聯動、院間上下聯動和雙向轉診的協作機制。」張愛華教授解釋。

作為「STEP項目」的支持方,賽諾菲特藥全球事業部中國區罕見病及罕見血液病業務負責人俞蕾表示,「江蘇模式」的打造離不開政府、中國罕見病聯盟、協作網醫院和臨床專家團隊的多方協作,賽諾菲作為深耕罕見病領域的先行者和領導者將不遺餘力與多方通力協作,給予平臺支持,持續助力罕見病診療體系建設,讓更多中國罕見病患者綻放生命精彩。在談及「STEP項目」未來的規劃時,俞蕾透露「STEP項目會逐漸在全國各個省份落地」。

19家醫院聯動,激活全省診療網絡

「近三年,南京市兒童醫院共收治了40多例溶酶體貯積症患兒,他們每年的花銷都在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且隨著年齡和體重的增加,花費也會隨之增加,成為家庭沉重的負擔。」張愛華教授表示。

2019年4月江蘇省衛健委發布《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響應國家衛健委號召納入省內診療能力較強、診療病例較多的19家醫院成立「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此次成立的「江蘇省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是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網成立以來的又一重要舉措,納入現有19家省協作網醫院為首批協作組成員單位,未來會定期動態調整。會上由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江蘇省衛健委、中國罕見病聯盟,對首批19家協作組成員單位做了授牌認證,意味著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貯積症I型單病種診療能力建設在江蘇省全面、正式啟動。

「我們期待通過19家網絡醫院聯動,可以形成覆蓋整個江蘇的罕見病診治網絡。以溶酶體貯積症為切入點,逐步形成罕見病病種和診療過程全覆蓋的江蘇模式,從而提升我省罕見病綜合診療能力。」 江蘇省醫學會馬秘書長說。

張愛華教授指出,「除了加強對罕見病診治的研究和科研攻關,我相信此次由19家醫院組成的診療協作組還將積極呼籲江蘇制定符合本省省情的醫保政策、並連接更多社會資源,共同負擔罕見病患者的醫療花費。」

積極探索,罕見病患者未來可期

幸運的是,近年來,罕見病這一醫學難題正逐漸受到社會的認識和關注,也獲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我們也將採取行動,努力落實相關建議。在整個罕見病醫療保障體系當中,提高臨床診斷水平,降低誤診漏診率,這是保障工作的起點。從溶酶體貯積症入手,先行先試,以求探索建立篩、診、治、管一體化全覆蓋分級診療的江蘇模式的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織將助力提高江蘇省罕見病綜合診療能力,是患者所需,也是當前的形勢所需。」張愛華教授表示,通過網絡等平臺,中國可以向其他發達國家借鑑利用先進技術管理罕見病的經驗,也可與世界分享患者的旅程,共同致力提高普通民眾對罕見病的認知。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領導表示,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的成立是政府重視罕見病診療工作和對江蘇省罕見病診療的高度信任的體現,作為中國罕見病聯盟開展的「STEP項目」中重要裡程碑事件,也已成為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推動中國罕見病診療發展號召的重要舉措。對於協作組接下去的工作,省衛健委提出來四個建議:「第一,儘快建立患者的信息資料庫;第二,積極推進藥物供給增加和保障制度完善;第三,推進基礎研究工作;第四,切實加強宣傳。」

學術研討,交流溶酶體貯積症診療新進展

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神內科牛琦主任主持該環節,邀請省內既往診斷過、收治過溶酶體貯積症患者的專家、學者做了精彩的專題講座,分享臨床經驗、體會。來自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nei分泌科的顧威教授和腎內科的陳穎教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血液科的周榮富教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內科的郭怡菁教授和腎內科的王彬教授等多位在現場進行分享,內容包括黏多糖貯積症I型、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的診療進展,以及溶酶體貯積症的篩查意義與流程。相信對推進省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成立後的 「篩、診、治、管」 具體臨床工作開展大有助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罕見病患者的福音來了!江蘇19家醫院成立協作組攜手共克溶酶體貯積症
    為推進江蘇省罕見病早診早治、分工協作、規範診療、全程管理的目標,10月10日,中國罕見病聯盟與江蘇省醫學會罕見病學分會協作,以溶酶體貯積症為切入點,成立江蘇省罕見病診療協作網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組,並舉行了授牌儀式。 什麼是溶酶體貯積症?
  • 關注罕見病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22日報導: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今天在上海舉行。作為中國新生兒篩查領域內首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網,它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
  •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罕見病早診早治
    圖說: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採訪對象供圖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辦的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
  • 打造中國罕見病診療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MDT多學科遠程會診畫面戈謝病是一種溶酶體貯積症,屬於罕見病家族中的一組遺傳性代謝疾病,多發於兒童,患者通常肚大如鼓,又被稱為「企鵝寶寶」,而像大寶和小寶一樣面臨確診時間長、就診難的「企鵝寶寶」還有很多。罕見病由於較為罕見,極易被誤診、漏診,難以獲得及時的診斷,在中國,50%的戈謝病患者曾被誤診,70%的戈謝病患者需要經過多家醫院診斷才能確診。
  • 2020年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暨 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
    2020年11月21日~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市兒科醫學研究所、上海市兒童罕見病診治中心主辦的國際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行,這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的診療有重大影響。
  • ...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由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開年的2020年,也成為了所有人「罕有」的一年,但疫情並未中斷社會各界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注。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北京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學會、北京瑞洋博惠公益基金會共同組織發起、賽諾菲(中國)參與支持的中國溶酶體貯積症(LSDs)診療能力建設項目(簡稱「STEP項目」)在今日正式啟動,並於北京和上海兩地進行了線上「隔空」戰略合作籤約。
  •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MDT模式將在天津市兒童醫院建立
    為切實提高罕見病「可診、可治、有藥可醫」的診療能力,天津市兒童醫院正積極籌備成立天津市兒童醫院罕見病診療中心溶酶體貯積症(LSDs)MDT,16日下午召開溶酶體貯積症MDT第一次籌備會議。該MDT成立後將從高危患者篩查、MDT門診建設、規範化診療、學術研討等多個方面,快速提升臨床醫生對溶酶體貯積症的認知和診療能力,並逐步推廣到其他罕見病及疑難疾病,更好地服務患者。
  • 健康|規範診斷與治療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患者公益檢測全國開啟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為助力罕見病規範診療,幫助戈謝病等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獲得及時診斷,昨日,由北京健康促進會主辦、珀金埃爾默和賽諾菲協辦的溶酶體貯積症高危篩查項目在線上啟動。項目啟動後,將在全國免費開展針對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的相關檢測。
  • 國際罕見病日:京滬「隔空」籤約,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
    戈謝病是一種溶酶體貯積症,屬於罕見病家族中的一組遺傳性代謝疾病,多發於兒童,患者通常肚大如鼓,又被稱為「企鵝寶寶」,而像大寶和小寶一樣面臨確診時間長、就診難的「企鵝寶寶」還有很多。罕見病由於較為罕見,極易被誤診、漏診,難以獲得及時的診斷,在中國,50%的戈謝病患者曾被誤診,70%的戈謝病患者需要經過多家醫院診斷才能確診。
  • 上海為溶酶體貯積症設立罕見病專項救助基金
    新華社上海4月9日電(記者仇逸)創新模式,探索可防可治罕見病救助方法。9日,由上海市罕見病防治基金會、上海市醫學會罕見病專科分會聯合設立,匯聚協會、基金會和藥企等多方力量,率先為溶酶體貯積症設立罕見病專項救助基金。
  • 山西僅2家!長治婦幼成「國家級」協作組成員單位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近日,中國溶酶體貯積症高峰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會上成立了「中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長治市婦幼保健院為全國25個成員單位之一(山西省僅兩家),副院長王麗紅代表該院上臺領取證書。
  • 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這些罕見病可以高危篩查了
    戈謝病、龐貝病、法布雷病……這是一組罕見的遺傳性代謝疾病,它們都是可以威脅生命的罕見病,都屬於溶酶體貯積症。大部分得罕見病患者都曾有過誤診的經歷,並且往往需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確診,貽誤了患者的最佳治療時機。
  • 罕見病藥物扎堆亮相進博會:「買不起」的天價藥物背後,我們離社會...
    一大關鍵原因就是罕見病特效藥昂貴的價格,讓醫保局「望而卻步」。比如溶酶體貯積症類的罕見病,其中的龐貝氏病、戈謝氏病、法布雷病、粘多糖貯積症這4個病種,患者共同的特點是體內缺酸性水解酶,只要補上這種酶,患者就可以與正常人無異,一旦停止供應就有可能死亡。
  • 黏多糖貯積症II型酶替代療法海芮思在中國罕見病大會上宣布上市
    2020年10月25日,北海康成「向前一步,我行,Lean In,We Can」海芮思上市會在2020年中國罕見病大會平臺上召開,這宣告中國首個且唯一的黏多糖貯積症II型(以下稱MPS II,又稱亨特症候群)酶替代療法海芮思(艾度硫酸酯酶β注射液)啟動商業化。
  • 移植幹細胞再造溶酶體
    原標題:移植幹細胞再造溶酶體  科技最前沿   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住院部血液腫瘤科移植病房,三歲的安安(化名)長得跟普通孩子很不一樣:他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矮小很多,眼距較寬、鼻梁塌陷、唇厚外翻,並且雙手僵直、無法握拳。   安安患的是罕見病中的罕見病——巖藻糖貯積病,迄今全世界僅報導100例左右。
  • 關注罕見病群體,龐貝&法布雷線上患者關懷活動在浙江成功開展
    本次會議採用線上直播形式,多位權威專家參會分享,通過政策解讀與專家授課,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支持,以求幫助患者更好的管理和控制疾病。浙江省醫學會罕見病分會侯任主委謝俊明教授作為本次公益講座的主席主持會議並作開場致辭,隨後為大家解讀浙江省龐貝病、法布雷病的醫保政策與浙江專項基金的救助流程,他表示,浙江省將龐貝病、法布雷病的治療藥物納入浙江省醫保目錄,這一舉措將會大大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
  • 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辦公室成立 張宗久任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設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辦公室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加強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以下簡稱協作網)組織管理,建立暢通完善的協作機制,切實發揮協作網整體作用,我委決定依託協作網國家級牽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
  • 四位大咖真知灼見 罕見病精準診療獲突破
    罕見病診療與精準醫學的「聯姻」之路,看似水到渠成,卻非一帆風順。國內有一支力量正致力於此。2016年12月初,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罕見病分會在京成立,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張抒揚擔任該分會的首任會長。
  • 第一批北京罕見病推薦醫院名單公布
    為使罕見病患者得到規範治療,保障患者醫療安全,北京市衛健委和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制定了《具備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所列疾病診治能力推薦醫院/科室名單(2018年)》。目前國家第一批121種罕見病目錄中,根據北京市患病人口規模及實際診療情況,每種疾病分別有2家至7家推薦醫院。
  • 賽諾菲布局中國罕見病 「醫+藥+保」三位一體診療新生態
    央廣網上海11月8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本屆進博會上,賽諾菲帶來了三款罕見病明星產品,攜手領域權威專家、罕見病公益組織、網際網路頭部創新企業共同探討罕見病標準化診療體系建設及創新支付方式,致力改善中國罕見病患者「病無所醫」、「醫無所藥」、「藥無所保」三大困境,以助力罕見病患者實現「病者有其藥」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