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想像未來的醫院時,我想到空中交通管制塔」

2020-12-06 機器之能

整理 | 王宇欣 張震

來源 | 經濟學人

在克利夫蘭一個普通地區,一個小房間內,一位醫生、幾個護士和醫療技術人員正照看 150 名需要特殊看護的重症患者。這些患者並沒有入住在醫院大樓裡,而是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地區,診所也沒有專科醫生值守夜班。房間裡的醫療團隊成員只需要根據牆上屏幕嗶嗶的響聲就可以實時追蹤其患者的生命體徵,他們可以通過每個床尾的攝像頭對患者進行更為詳細的觀察。「這些患者是室性早搏( PVCs ),情況不容樂觀。」心臟專家 Jim Goldstein,指著一位患者的心電圖說。如果室性早搏惡化,閃光燈會立即報警,護士也會立刻到位。

這裡是一家遠程重症監護病房,由美國最大的醫院集團克利夫蘭診所運營。像他們這樣的醫療提供方正在重新考慮醫院運作的方式。如今,醫院只是這樣一個地方——患者諮詢專家、那些專家在醫療技術人員和昂貴醫療設備的幫助下進行疾病診斷,也是實施外科手術和化療等醫療幹預的主要場所。但是高速的網絡、遠程監控技術和大數據處理與分析正將改變這一切。未來,大部分醫療環節將被轉移,通過別的渠道和方式完成。

而這些新領域,正在被基層醫療小組、保險公司和健康管理機構等接管。隨著手機功能更加強大,患者可以更多地掌控診斷和治療,科技公司在醫療護理領域正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但是那些有遠見的醫院,即使他們的角色發生變化,也仍希望成為整個醫療護理生態系統的核心。

「當我想像未來的醫院時,我想到一些人坐在一個滿是屏幕和電話的房間裡。」克利夫蘭診所總裁Toby Cosgrove 說。在這樣的構想下,醫院就如同空中交通管制塔,醫療團隊可以按照與重症監護室( ICU ) 類似的標準對患者進行遠程監護,醫院本身只作為接收急診病例和提供昂貴設備檢測的場所。而真正的醫院會診只是在需要不同的專家進行協作時才有。這些患者在醫院會接受很好的照顧,但由於實現了遠程醫療護理,醫院只會接收少量患者。

醫療模式的變革

事實上,醫院已歷經數次變革。在中世紀,醫院由宗教組織運作,是窮人的避難所、安寧療護和死去的地方。在啟蒙運動時期,現代醫學產生,一些雄心勃勃的機構,比如倫敦的威斯敏斯特和倫敦國王大學蓋伊校區發展成為了集護理、醫療、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複雜組織。接著,窮人的救濟轉移到別的地方,更小的機構要麼被關要麼被合併,醫生則聚集在大城市且逐漸專業化,護理在南丁格爾及其後繼人的影響下也實現專業化。

未來十年的變化將是一場巨變。醫療改革從來都是困難重重,從英國搖搖欲墜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法國瀕臨破產的系統,或者美國關於歐巴馬醫改的無休止爭論中可見一斑。快速老齡化的人口形勢和新醫療手段成本的不斷增加,將會進一步使改革複雜化。但是,改革刻不容緩。在過去半個世紀,除了最貧窮的國家之外,疾病的重擔都已經轉移。傳染病不再是一個大問題;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更長壽命相關的慢性病。醫院體制下所提供的醫護服務與健康需求之間的供需矛盾愈發變大。

想像一下,醫院會變成何種面貌。如果各種障礙被克服,醫療服務的提供、病人的角色和好醫生的標準,這些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將被拋棄。「家也可以是醫院」,外科醫生、帝國理工學院(一所運作著附屬醫院的大學)教授 Lord Ara Darzi 這樣說到。 就好比網上銀行使消費者的生活更加便捷並且將公司員工從複雜的查詢中解放出來,在線醫療意味著更少的人們需要來醫院由醫護人員照料。凱撒醫療集團是一家運營眾多醫院的美國整合型醫療保健公司,去年,他們提供的會診,一半都是虛擬的,一些醫療專家通過電話、郵件或者視頻會議和患者進行溝通。

克利夫蘭診所負責接聽視頻來電的兒科護理人員 Kari Gali 表示,如今最主要的限制在於她不能檢查孩子的眼睛或者聽取他們的心跳。因為那些複雜的診斷方法包括驗血和虛擬影像均實現了遠程操控,更多的患者可以不出門就接受與醫院同等質量的護理。一家荷蘭研究公司 Gupta Strategists 認定,在荷蘭,如今 45% 在醫院給予的護理可以在家做得更好。

雖然將所有的透析和化療轉移出醫院還很難實現,但的確也是正在嘗試的目標。隨著遠程監護發展的更好,一些需要住院的慢性病人可以待在家裡,只需要在病情惡化的情況下入院即可。將護理轉移到機構之外,可以使患者擁有舒適環境的同時降低感染率,既節省了開支又提升了治療水準。

更精準的個性化醫療護理

為了讓這一切成為現實,需要改進基層醫療和家庭支持。凱撒醫療集團展示了「綜合護理」大致的構想,其為醫院來訪者提供了大量的選擇,從其網站到信息中心再到緊急醫療中心,這對一些輕症、疾病管理和預防以及使不健康上升的社會問題來說,會更加便宜和便捷。「如果我們對一個昏迷的糖尿病患者採取住院治療的護理方式,這就是我們體系的失敗了。」凱撒醫療集團的老闆 Bernard Tyson 說。他指責道,住院人數過多的原因在於醫療保健的盈利模式支持鼓勵了更多人選擇住院接受治療。

美國一家大型非盈利醫療系統班納醫療中心 ,運作著跨 6 個州的 28 家醫院和一些專業化機構。其遠距離重症監護( Tele-ICU )項目,由荷蘭醫療科技公司飛利浦提供設備、程序和軟體支持。儘管這家醫療中心總部位於鳳凰城,但它管理著也許距離幾千英裡之外的危重病人的護理,並且在其「重症流動護理方案」下,患者可以更早地離開醫院。

患者在家仍舊處於持續觀察和看護之中,其可以在任何時間通過視頻與醫生或者護士進行交流。在與飛利浦完成初步研究試驗之後,班納醫療中心認為這種遠程健康項目可以減少醫院接近一半接診量並降低三分之一的開銷。

如此一來,對於那些仍舊需要住院的患者,體驗可能更加方便和舒適。醫院的運作更像是現代機場和豪華酒店的中轉,患者拿手機登記、自助完成血檢和尿檢等,且信息會被推送至病人或其親屬的手機上。對於預約訪問,算法可以幫助患者在離開家之前就決定需要做哪些檢測,優化接受檢測的方案,並將結果直接記錄在病人的電子檔案中。

醫療管理者早已明白一個事實,病人所處的環境影響療效,比如恢復時間和成功率。一些地方偏向於嶄新的、白色的和淡色的設施;另一些則需要布置為彩色的,放置一些貝殼並播放一些古典音樂。後者的布置可以在凱撒醫療集團位於洛杉磯的曼哈頓海灘醫療辦事處看到,同時也在會為患者規劃瑜伽和烹飪課程。在斯德哥爾摩,新建的卡洛琳斯卡大學醫學院,有著價值 1.18 億瑞典克朗( 1320 萬美元)的藝術品和大面積玻璃使其最大限度接受光線,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治療。

醫療主任 Annika Tibell說, 這將比傳統的城市醫院更加寧靜,以此代替閃爍的警報和大聲說話的人,每一個醫療人員都有一個小型蜂鳴器。這些雖然看起來很奢華,但如果患者無法保持良好的睡眠,會恢復的更慢。一些醫院夜晚的噪音超過 70 分貝,相當於真空吸塵器的聲音大小。

但是對於醫院來說,最主要的變革還是發生在背後。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從 NASA 處獲得靈感建造了一個「控制中心」來管理其接診量。 22 個嗶嗶作響的平面電視、實時視頻直播外加許多電話環繞,24 小時待命、戴著耳機的醫療人員觀察著 1100 個床位。通用電氣醫療集團是一家醫療技術公司,以新方法幫助混合、篩選和展現數據流,甚至包含諸如天氣在內的信息。程序幫助醫療人員預測需求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在床位即將達到上限時予以警示,床位規劃則從經驗技巧轉變成了科學管理。有些附近機構的病人需要專家幫助時不必親自到場,控制中心會與其保持聯繫。負責人 Jim Scheulen說,其目標在於使能夠獲得霍普金斯專業技能幫助的病人數量實現最大化。

未來,不會再有隻在休息間隔才去檢查病人的重要工作指標,或者讓護士一直呆在重症監護的床邊,來自醫療設備或可穿戴設備的實時數據流會直接傳入控制中心,超級計算機會觀察他們是否需要醫護人員。在控制中心的醫生,甚至是在家的醫生,可以通過觸控螢幕的滑動虛擬地存在於患者身邊。這些改革不僅會使醫院更加安全或者高效,還將會使醫療人員對於患者的病情保持實時而完整的記錄。

聲明:本文由機器之能(微信公眾號:almosthuman2017)出品,轉載請查看要求,機器之能對於違規侵權者保有法律追訴權。

相關焦點

  • 數據系統可以成為城市交通的空中交通管制塔
    管理我們不斷發展的城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將需要大規模的解決方案,以平穩有效地協調每個人的運動 - 或者我們將陷入無休止的僵局。想像一下沒有空中交通管制塔的主要機場。現在想像一下世界上任何一個主要城市的街道交通。僵局,擁堵,過境過度擁擠和汙染導致了激烈的通勤體驗。為什麼空中交通控制存在而地面交通不存在?顯然,這是安全因素。
  • 保護航空及區域安全,請參與請願反對Buttonville機場關閉航空交通管制塔
    聯邦運輸部擬在2019年1月3日關閉位於萬錦市16街與404高速公路的Buttonville機場的航空交通管制塔。
  • 雪梨機場空中管制塔現煙霧 致大量航班延誤
    中新網3月29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當地時間29日上午,雪梨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塔發現煙霧,消防人員將塔內工作人員疏散後,雪梨機場也全面停飛,乘客滯留機場。下午12時30分,進入機場的飛機被允許降落,機場所有工作開始恢復正常,但航班仍遭遇延誤。經過消防機構調查,該煙霧是由於電腦電池系統過熱產生。
  • 我做了個「分貝試驗」,發現生活中真正的「安靜」已經不多了
    我曾經因為鄰居很早開始裝修噪音過大而打110報警,希望用正當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和耳朵,但得到的結果讓我哭笑不得:如果我想要舉報某人製造噪音,首先需要聯繫「有關部門」來現場鑑定,鑑定結果交於公安部門,確定是在規定時間內、超出了規定的分貝數,才會給予懲罰或制止。基本形同無效。 於是,我跑到裝修那戶人家,用手機軟體測試了下它的分貝數,98dB(分貝)。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數值。
  • 一場音樂會後,我的聽覺「過敏」了
    離開外婆家,我大哭起來。我想,我要聾了,這輩子完了。求醫之路也在繼續。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媽媽,和我一起開始嘗試尋找「最好」的耳鼻喉科醫生。2018 年 12 月 19 日,在上海某頂級耳鼻喉醫院,專家認為我是「顳顎關節症候群(TMD)」,介紹我到上海另外的醫院,但由於一直沒有進展,輾轉又回那家耳鼻喉科醫院。當時我幾乎痛到神志不清,內心只有一個想法:給我一點止疼藥就好。在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後,我終於進入了診室。
  • 「雷神」亂入澳洲天氣預報電暈女主播:「你們是躲不過我的」!
    現在正值新冠肺炎防疫時期,沒想到Chris Hemsworth又想到新招給澳洲鄉親「放福利」。原來在周末澳洲節目《Today Show》進行天氣預報環節時,當外景記者 Lauren Philips 正於澳洲新南威爾斯史考恩鎮進行連線播報時,沒想到她的身後突然竄出一個高大的猛男身影,猛一看居然是當紅好萊塢巨星Chris Hemsworth!
  • 你以為我是在騎車嗎?其實我是在「接水」
    不過,一位來自奧地利的設計師 Kristof Retezár 最近就發明了一款細緻貼心高大上的「接水器」Fontus。從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騎行的孩兒們沒水喝了!   Fontus 其實是一款可以收集空氣中水分的裝置:它收集溼潤的空氣,然後「壓縮」空氣收集其中的水儲存在瓶子裡面。簡而言之,Fontus 就是個「集水器」。
  • 我們窮盡了想像力,為你建了一座「未來城」
    這個裝置叫做「矢速列車」,穿梭其中、神出鬼沒、不知蹤影,是36氪組織的第二屆網際網路粉絲節「沒想到未來城」的一個現場裝置。 我們窮盡了我們的想像和創造力,也邀請了眾多有想像力與好奇心的合作夥伴,傾力打造了這所「沒想到未來城」。裡面絕對可以滿足你對未來的一切幻想。 這裡依舊充滿了好奇心與荷爾蒙,探索欲與腦洞大開。
  • ATC空中交通管制誕生100周年紀念
    >「空中交通管制」已經迎來它百年的歷程1920年2月25日,倫敦的克羅伊登機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引入空中交通管制的機場。空中交通管制(ATC)是由地面空中交通管制員提供的服務,他們將飛機引導到地面並通過受控空域,並且可以為非受控空域中的飛機提供諮詢服務。
  • 印力匯德隆奧體印象城封頂,這個杭州項目的確「很有聊」
    比如,沉浸式物料美陳的設計與視覺串聯,抑或是線下活動時的「空中規劃」與互動,甚至還為整個項目空間參與趣味性娛樂節目拍攝,提供了更多的場景化可能。或許,「一起爬梯(Let's party)」會成為奧體印象城的「秘密活動口號」。
  • 從0G 到 5G,「地圖」對於交通工具的意義愈加不凡|極客考古
    遇到問題總是要解決的,早期「地圖」的出現也側面證明了文明的進化。荊軻帶著「督亢地圖」去見秦王時,怎會想到如今「地圖」已經根深蒂固於日常生活中。「大航海」開啟初級測繪時代地圖的介質越來越軟,紙張接替「虎骨龜殼」。當「天圓地方」說被打破,越來越多探險家希望看到這個承載無數生命運轉球體的真面目。
  • 其實,人類科學早已發展到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地步
    於是,在尋找星河鑰匙的途中,我們對宇宙的審視從四維到十一維;在破解生命密碼時,我們甚至利用 DNA 做積木,以造物者的勇氣,重新對生命進行設計和組裝…… 每當我們尚未來得及驚奇時,科學的觸角便又向前延伸了一步。 那麼,前沿科學的發展究竟能有多超乎想像?
  • 臺灣模仿大陸出交通警語:你若酒駕我就改嫁!臺灣網友的評論亮了
    馬路上的電子告示牌,除了會顯示交通信息外,也會顯示交通警語。就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就很常見。不過有網友分享了「不同一般」的新竹電子告示牌警語,意外引發網友論戰。有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數張新竹的馬路電子告示牌,表示「是警示功能較顯著?
  • 《客戶九宮格》類型分析之「趨利避害」型保險客戶
    沒想到這個系列的文章挺受歡迎,很多夥伴還細心整理了這幾篇文章,用作早會的專題。直到今天,後臺還有好多夥伴在搜這幾篇文章。鑑於大家的學習熱情高漲,抽時間給大家再更新一個新的系列。這次是把常見的保險拒絕人群,分為九種不同的類型,這裡簡稱為「客戶九宮格」。
  • 「表白小短句」每一個黃昏,都有我愛你的影子
    我想我一直在思念你,我想我應該準備去找你,我想好好地去愛你。現在的現在是我們曾經意想不到的未來,曾經的曾經是我想回答的過去。當我偷偷盯著你看的時候,我發現原來我可以全神貫注地看著一個人,原來那份愛已經悄悄潛出心底。我對我們的未來一直心存期待,而此生,我只想與你共白頭。
  • 日本飛行汽車試飛成功,但我要給它潑一盆冷水
    整體來看,飛行汽車就像一部未來的飛行器,該項目的設計總監 Takumi Yamamot 說,設計靈感來源於「Progressive」這個詞。(eVTOL)」技術,飛行汽車可做到空中靈活轉體,橫向直線移動,「倒車入庫」不再是大難題。
  • 從「不和你飛」到「想飛都難」……國泰大裁員,天災還是人禍?
    這一消息「震動」全港,有在港龍工作10年的空中服務人員感慨,港龍有如大家庭,雖然預計過被裁員,絕對沒預計整個公司會停止營運。儘管如此,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要求停飛內地航線,發起「不和你飛」集會擾亂社會秩序,更揚言罷工要挾港府「全面封關」。「天災」加上「人禍」,國泰航空終於挨不住,宣布企業重組裁員。
  • 媽,你聽我說!我真的只是在科普「活塞運動」 | 有趣的製造
    最基本的活塞發動機,就是把空氣(主要是氧氣)和燃料的混合物送進氣缸,在被點燃後,產生的空氣膨脹就推動活塞做往復運動了~活塞運動下圖是活塞運動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曲柄滑塊機構,結合了「曲軸」和「連杆」,就把活塞缸裡的直線運動變成圓周運動,達到周而復始的目的了。
  • 知乎故事 | 我有一個「最弱超能力」
    校霸問:「黎濤,為什麼你從來不拿正眼看我?你是不是看不起我?」黎濤不想惹事,只好偏過臉搖頭:「我不敢。」  「小子,你看著我,給我道歉!不然我們的拳頭不長眼睛。」校霸憤怒了。終於有一天,一個女生小心翼翼地向黎濤遞情書表白,她沒想到高冷的黎濤一口同意了。她驚喜地看著黎濤,黎濤卻凝視著手裡的情書。黎濤的初戀就這樣開始了。公園長凳,你儂我儂。黎濤看著月亮,女朋友看著他。女朋友問黎濤:「我漂亮嗎?」黎濤點頭:「漂亮。」
  • 從「腦機接口」到「金剛狼的皮膚」,7位科學家的科幻之旅
    而身為「藍點」上的主宰,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邁向未來科幻世界。有時候基礎科學能引領你,到達你從未想像過的地方,為你帶來意料之外的發現 。為了這一天,我等了38年。因為親眼見證了這一切,我的每一秒付出都是值得的。」扔了iPhone 12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