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今日封面】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獲得了宇宙中全尺度暗暈內部結構的清晰圖像。相關研究成果9月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上。圖為藝術家對宇宙中具有不同質量的暗暈的想像圖。(來源:科技日報 喻京川繪製)
消息站
圖源:央視新聞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9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源:新聞聯播
●9月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對備受公眾爭議的諸多「正當防衛」話題給出最新、最權威解釋,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發現
長著兩顆獠牙的水龍獸動物復原圖。圖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
●《通訊生物學》雜誌近日發表研究稱,生活在大約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一種水龍獸動物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研究人員預測,這或許是人類迄今發現擁有冬眠證據的最古老動物。這種水龍獸動物經歷了二疊紀末期的地球大滅絕。在隨後的三疊紀時期又活了500萬年,分布在當時地球上唯一的大陸,即現在的南極洲。(來源:科技日報)
圖源: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官網
●據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網站9月2日報導,該天文臺與位於義大利的「室女座(Virgo)」引力波幹涉儀攜手,探測到了一個142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科學家首次探測到此類「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科學家目前藉助引力波探測到的質量最大的黑洞。(來源:科技日報)
圖源:NASA、歐洲空間局(ESA)和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TScI)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稱,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觀測結果表明,著名的參宿四前所未有地變暗,很可能是由於大量熱物質噴射到太空中,形成的塵埃雲阻擋了參宿四表面的星光而造成的。相關研究在線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來源:科技日報)
純科技
圖源:《物理評論快報》在線版
●近日,德國基爾大學發布公告稱,該校實驗和應用物理研究所(IEAP)的納希德·塔勒比(Nahid Talebi)教授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儘可能精確地描述電子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理論模型將有助於開發新穎的光譜幹涉儀。相關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來源:科技日報)
資料圖。圖源:視覺中國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機構科研人員通過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平臺處理了1萬億個基因組「數據點」,以人工智慧技術達到這樣的處理規模在世界上尚屬首次,相關技術有助於查明人類基因組中那些特殊致病基因的位置。相關論文已發表在技術類期刊《千兆科學(Giga Science)》上。(來源:新華社)
看天下
圖源:環球網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9月2日,美國著名影星巨石強森在社交網站宣布,他與妻子女兒新冠病毒的測試結果均呈陽性。他在自己錄製的視頻中呼籲公眾面對疫情要嚴於自律,增強自身免疫系統,保持健康,戴上口罩去保護家人,嚴格禁止室內聚會,樂觀面對。(來源:環球網)
原標題:《宇宙全尺度暗暈內部結構高清圖出爐;南極水龍獸或是冬眠動物的鼻祖丨科技早新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