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一下上周五晚上拍攝星軌的經驗。上周五我領導問我:「小李啊,今天晚上有個小學習團要去不老屯拍星空,你要不要一塊跟著去玩玩啊。」
熟悉北京的朋友都知道不老屯是拍星空和星軌的著名景點,那裡光汙染幾乎沒有,而且那裡還有非常給勁的射電望遠鏡陣列,簡直就是星空和星軌拍攝的最佳前景。不老屯是我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想去的地方,這次有人帶隊去自然是不能錯過。
這個天文臺的全名是國家天文臺密雲射電天文觀測基地密雲射電天文觀測基地,位於北京市密雲縣密雲水庫北岸的不老屯村,大概的地址呢就是上面這張圖,一直沿著京承高速走就行,我從三元橋附近出發,基本上開車要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導航的話可以搜索國家天文臺密雲站。
當天是晚上11點左右到達的,不誇張的說,此時已經已經人滿為患,人滿為患的壞處就是不要想用手電補光或者閃光燈玩特殊的效果了,敢開手電筒?老法師們分分鐘噴死你,所以不建議大家周五到周日的時間去,因為真的會人很多,或者等12點以後再開始拍,這個時候人會逐漸變少。
雖說主拍星軌來的,但也順手拍了一兩張星空照片
這次我的主要目的是拍星軌,拍攝星軌的方法就是拍攝單張星空的照片,然後後期通過幾十張或者幾百張的照片合成,因為地球是自轉的,所以最後合成出的是具有一圈一圈的星軌照片。但是記住拍星空和星軌還是不太一樣的,拍攝星空就要避免星星出現拖影,但是拍攝星軌不怕星星出現拖影,因為最後也是要通過合成達到拖影的效果,只是因為數位相機無法承擔幾個小時不斷的曝光所以現在選用單張拍攝後期合成。
器材需求:
器材方面我準備了一臺5D3+EF 16-35mm F4鏡頭+一個遙控快門線+三腳架。其實在相機和鏡頭的選擇上就兩個原則,高感要好,光圈要大。機身的高感好對於拍攝星空或者星軌照片有很大的幫助,而鏡頭方面最大光圈F4的鏡頭應該是最低的要求了吧。
拍前準備:
拍攝前要找到北極星!因為星軌照片的最中心點就是北極星(勾陳一),這個用手機軟體可以輕鬆找到,個人推薦star walk 2這個軟體,非常好用,而且還有月升和月落的時間,這個對於拍攝星空和星軌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拍攝進行時:
拍攝的時候首先關閉相機內的高感光度降噪和長時間曝光降噪這兩個功能(不明白為啥的問百度),然後對焦的時候把鏡頭的焦距手動調到無限遠,然後再稍微往迴轉一點點(這樣精度會更高一點)。選擇好RAW格式,固定好白平衡,我選的是3200k。拍攝參數是30秒一張,每張之間間隔1秒或者連續拍攝(快門線上最少的間隔時間是1秒,讓相機的處於連拍模式下就可以變成連續拍攝),鏡頭光圈選最大的F4,ISO2000,共拍攝了120張照片,總時長拍了一個小時多一點。
圖片來自網絡
這裡還要說一下總的曝光時間決定星軌有多長,一圈360°需要24小時,拍1小時左右就是15°左右。
後期軟體:
把所有準備合成星軌的照片放在同一個文件夾內,然後在PS中利用「動作」功能統一批處理調色,這個時候大家就能明白拍攝時統一白平衡的好處了。
統一調色完之後就要利用星軌合成神器StarTrails這個軟體了,網上有下,自行尋找。
左上側有添加(add),移除(remove)和清除所有(clean)三個功能,都選定好了之後點擊右側的上方的生成(process)就能生成一張星軌照片了,很傻瓜也很簡單。
最終成片如下
這個射電望遠鏡會有一點紅色是因為當天拍攝的時候有汽車路過,紅色尾燈把原本是白色的射電望遠鏡照紅了,但是這樣我覺得比純白色反差更大一點,所以保留了紅色。
StarTrails這軟體還能根據這些照片生成一段星軌視頻,個人感覺真是一個非常強的軟體。
如果大家按照我的這個套路走一邊的話,基本上你也能完成不錯的星軌照片,還有不明白的或者有其他問題的請把你的疑惑發給我們,我們再一一解答。
P.S 如有有機會還想去不老屯拍一次星空人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