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六周年:綿陽從極重災區到中國最幸福城市

2020-11-30 華夏經緯

  中新網綿陽5月13日電 題:從「極重災區」到「中國最幸福城市」

  作者 方發勇 楊超

  「活下來了,就要活得好一點!」六年前,在地震中失去兒子、兒媳和孫子的綿陽老農李成林回答說。

  六年來,活著,人們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我活著,就是為了愛!……」4月25日,「北川可樂男孩汽車美容館」前,坐在輪椅上的楊彬目光篤定。

  六年前的天災讓剛滿18歲的楊彬高位截肢,先後做了8次手術。現在,楊彬已是省殘運會網球銅牌的得主、兩家家汽車美容館的老闆和一家土特產店的店主,並收穫了一份甜蜜的愛情。

  「沒有國家的救援,不會有我的生命;沒有社會的關愛,不會有我的今天。」如今,「愛國」成為楊彬身上最強烈的情感。六年來,他不但養活了自己,也為其他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去年,蘆山地震發生後,他把母親帶出大山,參加了募捐活動。

  如果不是地震,賈德春可能仍在某個鄉村小學,平靜地當著一名鄉村教師,教書育人。而身兼北川禹龍社區支部書記、永昌鎮黨委副書記、民政局副局長、老齡辦主任四個職務兩年後,賈德春語氣堅定,「活著,不在追憶與悼念,而在珍惜眼前。」

  立夏剛過,安縣黃土鎮方碑村,一眼望不到頭的塑料大棚裡,村民們翻土、施肥、灌水……

  六年前,何志毅教授引發城市居民無息借款給受災村民建房的「一幫一」實驗,檢驗了「誠信」二字。村民王建明說得實在:「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今,方碑村借款農戶還款率已近70%。受助村民在履約歸還一期建房借款後,繼續獲得了用於發展生產的無息借款。

  災難遠去,但給昔日災區留下了「精、氣、神」,裝上了生息不止的「中國心」。

  弛援玉樹地震,北川成為第一個成建制捐贈救災物資的縣;舟曲泥石流搶險,綿陽的應急救援搶險隊把最好的機械設備調往災區;蘆山地震發生不到一周捐款捐物3700多萬元。

  重災縣江油市設立了感恩基金,財政每年注入100萬元,社會各界踴躍捐款。利用這筆基金,江油已為焦作等地的貧困山區捐建了3所學校、1所衛生院。

  青山如黛,民居如珍珠嵌入其間;晨風輕拂,孩子們歡快的讀書聲悅耳清脆;撲面而來的新居、新貌、新生活,正在撫慰昔日的滿目瘡痍和累累傷痕。

  昔日的「救災線」已被命名為遼寧大道、山東大道,不僅已經成為綿陽最具活力的產業帶,也成為援建省份與受援群眾永久友誼的見證。5月8日,綿陽市第三屆感恩文化節在江油拉開帷幕。來自河南、河北、山東、遼寧的援建代表與當地群眾一起見證者這片涅盤重生的土地上的華美蝶變。

  「重視總量更要重視人均,重視平均數更要重視大多數。」這是中共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闡述四川建設小康社會的要義。

  而對於有「中國科技城」美譽的四川綿陽市來說,「續寫發展振興並惠之於民」成為執政的價值取向。

  一手祭出霹靂手段,整治生態頑疾;一手依託科技創新,創新驅動發展。去年,9家落後產能企業先後淘汰關停,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布點。震後六年,全市科技型小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專利申請,授權量實現了兩年翻番。

  面對「民生考卷」,2013年到2014年,綿陽投入百億元實施「十大民生工程」項目。從壓縮行政開支為2850名環衛工人上漲工資,到一次性更換528輛公交車和改造城區所有站臺;從面向社會徵集「民生訂單」,到開展「網絡理政」認真傾聽群眾聲音;從出臺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建立「生態屏障」,到集中力量對平政河等11條河流集中治理,從出臺20多次政策鼓勵創新、創業,到一次性拿出上千萬元重獎和資助優秀人才團隊……

  從「無感增長」向「有感發展」,災區之變潤物無聲。2011年,綿陽榮膺「全國文明城市」;2013年,被聯合國環境規劃基金會授予「傑出綠色生態城市」;2014年,成為四川唯一上榜的「中國最幸福城市」。

  「生命之花常開不敗,感恩之心長存於心。」中共綿陽市委書記羅強說,那些曾經撼動人心的精神力量,在平凡生活中從未褪色。(完)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嘉賓走進綿陽北川
    臺灣嘉賓一行在北川參訪    5月12日,參加「『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臺灣同胞四川行」活動的臺灣同胞代表走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共同見證震後十年來北川災後重建和發展振興成就。國臺辦交流局副局長董碧幽,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秘書長蘇振學,省臺辦副主任張軍,綿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李亞蓮陪同參訪。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廣大臺灣同胞感同身受,踴躍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四川全省共接受臺灣社會各界捐款超過13億多元人民幣,捐建災後重建項目189個,其中捐建綿陽災後重建項目25個。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紀念「汶川地震」十年 這些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
    封面新聞訊 (記者杜恩湖)201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而關於汶川地震的感人電影近期也紛紛公映。關於你的所有記憶,此生都註定無法平息…——《致女友: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和別人結婚了》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這個真實的愛情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並於5月12日在影院上映,把這場虐心的愛情電影搬上大熒幕,讓更多的人感動惋惜的同時,也能懂得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 汶川地震10年了,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依舊觸目驚心!
    △ 2008年5月19日 成都天府廣場十萬人聚集祭奠汶川地震遇難者。△ 2008年5月19日 綿陽九州體育館的帳篷課堂外,半降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2008年5月20日 江蘇淮陰師範學院的大學生用888根紅蠟燭拼成中國地圖和「中國不哭」字樣,為四川地震中的逝者默哀。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
    點擊上方「藍字」一起祈福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災難無情,卻也讓生者堅強,有了更好的今天十年了,你現在還好嗎?回望那個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逝者安息,生者奮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芮氏8級特大地震,最大烈度達11度。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記載以來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破壞最為慘重的一次災難,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級特大地震。世人慟哭,舉國同悲。
  •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1周年 跟著這些電影緬懷逝者
    1905電影網訊201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四川汶川爆發芮氏8級大地震,近7萬人遇難,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如今,距離汶川大地震已經過去11年,期間有不少電影重現了災難發生時的感人事跡,描繪了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讓我們跟著這些電影一同緬懷逝者,致敬重生。1.
  • 《靈魂的救贖》株洲開機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靈魂的救贖》於12月31日在湖南株洲市柏靈美高梅酒店正式開機。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如何走出心裡困境的故事。災難過後,再生是另一場要經歷的磨難,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自我救贖是電影《靈魂的救贖》貫穿始終的主題。
  • 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祭:被災難傷害過的孩子和父母,現在都怎樣了?
    今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指縫太寬,光陰太瘦,12年悄然流逝,那一天卻太難忘懷!5·12汶川地震發生時,或許你不在現場,但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那一刻擔心過某人,打過很多電話,捐過自己的生活費,甚至獻過血,流過淚。
  • 【中國科學報】中科院啟動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獲悉,中科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組織中科院航空遙感中心、專項科學應急工作組、專項數據共享工作組等研究團隊,正式啟動了汶川地震十周年遙感動態監測工作,科學認知震區生態環境恢復進程。
  • 永不褪色的記憶|我和汶川大地震
    赴汶川採訪的首批軍事記者在北京西郊機場合影永遠忘不了2008年5月13日的凌晨,當我接到命令,組織軍隊媒體的記者,乘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第一時間趕到地震災區時,我被眼前的滿目瘡痍和殘垣斷壁驚呆了:傾斜倒塌的建築,毀損開裂的道路,連根拔起的樹木,斷塌扭曲的橋梁,汙濁翻滾的洪水,漫天的呻吟呼喊……自古被稱為「天府之國」的秀美富庶之地,仿佛變成了一座人間活地獄,平凡的幸福被深埋在瓦礫廢墟中
  •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汶川地震十周年 援建北川中學的三個故事
  •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四川新聞網綿陽5月9日訊(王珊珊 記者楊全春)5月9日,「不忘初心,砥礪十年」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北川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災害防禦協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應急管理學會、中國地震學會、中國氣象服務協會、中國少年兒童發展服務中心、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中國消防協會等9家單位聯合主辦。活動分為2018應急救援論壇、社會救援力量及應急產業十年發展成果展、牽手未來全國青少年防災減災體驗公益活動、全國社會救援力量技能競賽四個部分。
  • 連續兩天四川地震!四川綿陽北川縣發生4.7級地震 2020四川地震最新...
    連續兩天,四川北川發生兩次地震,且震心接近。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正式測定:10月22日11時03分在四川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83度,東經104.18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消息,兩次地震幾乎同一位置。不少綿陽網友表示:今天的震感更加明顯。
  • 回顧5.12汶川大地震父親去世12周年
    ,一切都還那麼平靜,這座城市依然美麗。2008年5月12日中國有史以來發生震驚世界的5.12汶川特大地震8.0級,北緯31.01度,東經103.42度,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於汶川映秀與都江堰漩口交界處。地震發生這座歷史古城瞬間是房屋倒塌,家園摧毀人員傷亡慘重,學校教學樓倒塌,學生傷亡慘重,地震的損失無法估量。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張掖網 >> 科普張掖「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12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地動山搖
  • 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那些地震遺址 依然震撼震驚心碎
    2018年5月,汶川大地震十周年,重返五一二地震區。 與朋友從成都出發,經都江堰一路向北,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個個熟悉的地名躍入眼帘。 十年前的那次災難,山河破碎,大地同悲。 如今,撕裂的傷口已慢慢結痂癒合,刻骨的傷痛或許已被歲月撫平,但那份記憶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 汶川地震十周年,當初明星捐款,最厲害的是捐了一個億的他
    當年的汶川大地震,對於每個中國人都是難以磨滅的傷痛,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當時的慘景。在這一天,我們失去了數萬名可愛的同胞,毀掉了一個個充滿希望的家庭。如今,十年過去了,難過的同時,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修復昔日的美好家園,安慰受傷的同胞。
  • 紀念5.12汶川地震12周年,深切緬懷在那場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地震給我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使我們的內心有很大的觸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珍惜你愛的人,愛你的人, 熱愛現在的生活,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今天是汶川地震12周年,原來時間已經過去那麼久了。 就是在那次災難中讓我知道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真相。 原來當兵並不只是簡簡單單去部隊上鍛鍊兩年,在國家有難,人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要第一時間第一個站出來的。
  • 汶川地震十周年:那些活下來的人
    ①在汶川大地震中,因一張騎摩託車背亡妻回家的照片,他被稱為地震中最有情義的丈夫。他叫吳加芳,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十年裡吳加芳收到一封又一封的情書,前妻離開過也再過婚,畢竟活著的人生活還是要繼續向前。
  •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
    汶川地震已過去多年,北川中學地震遺址為什麼不讓挖?首先申明一點,汶川國殤,舉國哀悼。先說下事情的經過。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地震發生後,兩棟五層教學樓垮塌。在這場巨變中,有1000多師生不幸遇難。隨後1300餘名倖存師生被轉移到綿陽安置。總理先後七次看望北川中學師生,並親臨受震後的北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