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正在路上

2020-11-28 科技風人院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層薄薄的二氧化矽氣凝膠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將火星改造成一個對生命友好的世界並不一定要在整個星球上進行艱巨的努力。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可以通過在火星表面或其上方放置薄薄的二氧化矽氣凝膠層,使這個紅色星球上的部分地區變得相對便宜和有效地適合居住。這種絕緣氣凝膠將使地面升溫到足以融化水冰的程度,並且還能阻擋有害的紫外線(UV)輻射,有可能創造出一個植物和其他光合生命可以蓬勃發展的環境。

而且我們將很快實施這個計劃,研究小組成員說。

"我們想考慮的是十年時間尺度上可以實現的東西,而不是未來幾個世紀的東西——或許永遠不會實現,這取決於人類的能力。"哈佛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副教授羅賓-沃茲沃斯說道。

火星表面在遠古時期非常適宜居住,有湖泊、河流,甚至有巨大的海洋。但在40億年前,火星失去全球磁場後,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開始使火星曾經厚厚的大氣層剝落,最終將其還原成薄薄的一片,無法將大量的熱量或紫外線輻射擋在外面。地表因此變得極度寒冷和乾燥,留下的地下蓄水層或許是類地球生命唯一的潛在居所。一些研究人員確實認為火星地下有相當大的機會使微生物維持生命。

許多關於讓火星表面變得更適合居住的討論都集中在恢復大氣層的昔日榮光上。例如,通過汽化大量的水冰和冷凍的二氧化碳來加強大氣層。但正如沃茲沃斯所說,這種 "地球化 "的努力將是極其困難、昂貴和耗時的。

他和他的同事們可能找到了另一條道路。沃茲沃斯說,他們受到火星兩極二氧化碳冰蓋中黑斑的觀測啟發。這些斑點被認為是 "固態溫室效應 "的結果——陽光被吸收到半透明的冰雪內部,並使之變暖,從而使冰雪融化。

沃茲沃斯和他的團隊開始用二氧化矽氣凝膠實現類似的效果,二氧化矽氣凝膠是由納米級的二氧化矽簇連接成網絡組成的。這種材料的體積超過97%的空氣,在地球內外被廣泛用作絕緣體。例如,二氧化矽氣凝膠是被動加熱建築物的常見特徵,薄薄的一層東西幫助美國宇航局的精神號和機遇號火星車在寒冷的紅色星球夜晚保持溫暖。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將二氧化矽氣凝膠置於火星條件下,用到達紅色星球表面的相同數量的太陽能照射該材料。他們發現,厚度僅為2至3釐米的氣凝膠層可以將其下方的地面溫度提升高達50攝氏度。這足以在火星上常年融化地下冰層,並使其保持融化狀態,達到數米的深度。而二氧化矽氣凝膠可以阻擋紫外線,所以它們也會屏蔽它們下面的任何東西,使其免受有害輻射,團隊成員說。

氣凝膠可以直接放置在星球表面,像瓷磚一樣鋪滿紅土。或者可以用來建造溫室,裡面可以容納糧食作物和其他植物,沃茲沃斯說。

"將它分散到更大的區域會使固態溫室效應更加有效,因為橫向排放的熱量比例會更小,但你仍然會在溫室中獲得實質性的升溫。無論你是將該層放在表面還是上面,都不會對基本的物理效應產生巨大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策略很可能在火星的廣泛區域內採用。幾乎在北緯45度到南緯45度之間的任何地方都能獲得足夠的陽光,產生實質性的變暖。而在這一廣闊的中緯度帶內,有許多地區擁有豐富的近地表水冰和可靠的風(吹走氣凝膠上擋光的灰塵)。

沃茲沃斯強調,2019年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這項新研究只是第一步。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第二步將涉及在火星上類似的地方測試氣凝膠技術,如北極或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

即使這種實地試驗進展順利,也會有更多的挑戰需要解決。比如,矽氣凝膠究竟如何在火星上部署?是從地球上運輸這種東西(這不會很昂貴,因為二氧化矽氣凝膠非常輕,而且可以通過商業途徑獲得),還是在紅色星球上用當地可用的材料製造?

瓦茲沃斯和他的團隊還沒有解決這樣的工程問題。但他說,團隊目前沒有看到任何障礙。

此外,還有重要的倫理考慮。例如,人類將地球生命帶到另一個星球,尤其是一個過去可能有自己的生物圈——甚至今天可能有生物圈的星球,這樣做對嗎?

但研究人員和任務規劃人員多年來一直在爭論這樣的行星保護問題。而隨著將太空人和他們的數萬億個搭便車的微生物放在火星表面的探索,對話只會變得更加激烈,從科幻夢境到現實的邊緣。

韋茲沃斯說,氣凝膠的想法應該比整個星球的地球改造工作爭議更小。

"我認為採取局部和可擴展的方法,而不是在全球範圍內修改大氣層的優勢在於,你可以事先仔細研究你計劃嘗試的區域,"沃茲沃斯說," 而且它是可逆的。"

相關焦點

  • 人類移民火星真的可行?究竟有什麼辦法,火星能改造成宜居星球?
    important}人類移民火星的討論,一直以來都不絕於耳。有人可能認為,火星大氣稀薄,沒有氧氣和足夠的水源,溫度也太低,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移民火星還太遙遠。科學界以及一些官方機構對於火星以及移民火星的研究早就在路上了,而民間的科技團體和公司也躍躍欲試,比如,科學怪咖馬斯克和他的SPACE X公司。可見,移民火星應該有其可行性,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官方機構和民間組織投身其中了。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火星移民計劃如何才能實現。
  • 埃隆·馬斯克竟表示十年內可移民火星,移民火星有那麼簡單?
    2003年.美國召開了一次意義極為重大的國際會議——關於火星移民,同時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概念提議:在未來幾個世紀甚至上千年,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將火星改造成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使其成為未來人類的第二家園。
  • 馬斯克:火星移民不是夢!30年內,百萬人類或將成功移民火星
    那麼,在未來30年內,人類憑著日益進步的科學技術,能成功移民火星嗎?Space X 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目前接受採訪稱,他們為了確保人類能夠在火星長期生存下去,正在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大型設施中研發、建造星際飛船,在2021年8月左右會發射星際飛船。
  • 「移民火星計劃」在天貓開啟 淘寶包電影院直播天問一號升空
    網商君 來自火星的你,可以在地球體驗1萬種火星生活了。 很快,「天問一號」就要帶著地球人的好奇出發去火星了!如果有機會,你敢「移民」火星嗎?
  • 馬斯克SpaceX的火星移民騙局
    前面說SpaceX的火箭回收,有很多人為馬斯克打抱不平,現在說一說SpaceX的第二個騙局,火星移民。 火星移民這話題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卻是第一個說自己要實施的計劃,這也是SpaceX火箭炒的很火的另一個原因,「火星一號」更是騙了一百萬美元的報名費,中國報名的人數更是達到一萬人。如果要是讓我去實施火星移民,我成功的概率會比馬斯克大一百倍。
  • 馬斯克的「保溫杯」再度跳躍,移民火星更進一步,技術遠超中俄
    被稱為「鋼鐵俠」的馬斯克已經成功把「龍」飛船送入了太空,還誓言要把人類送到火星上生活,為此正在開發一款可以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Spacex星際重型火箭,其技術水平遠遠超過了中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航天大國。別的火箭都是高精尖材料,而馬斯克的火箭不但看著很簡陋,而且是用成本低廉的不鏽鋼打造,據說未來移民火星的成本會被控制在10萬美元,除了馬斯克那個國家能做出這樣的創新?
  • 火星探測器紛紛上天,人類離移民火星還遠嗎?
    據說,馬斯克造汽車、造火箭、挖隧道,還有搞能源公司,用賺來的錢和研究出的技術,為「火星移民」做準備,並計劃在2050年送100萬人上火星。對於我們這些整天在地球忙忙碌碌的人類來說,可能會非常好奇:火星到底有啥獨特的魅力,吸引這麼多國家投入巨資去做探測?還吸引著馬斯克這樣的科技狂人要去搞什麼「火星移民」?現在我們距離火星移民還有多遠呢?
  • 未來成功移民火星的人類,將居住在地下空間,還會產生火星語言?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火星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並且作為太陽系中與地球相似程度最高的行星,它甚至已經超過了月球在人們探索之旅中的地位。隨著探索的不斷深入,未來人類將主要的探索目標設定為登陸火星、在此進行太空移民,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人類將擁有全新的發展方向。
  • 馮侖: 火星移民計劃
    幾年前,馬斯克提出「火星移民計劃」,面向全球徵集志願者,單程票(有去無回),報名費11美金。據說當時全球報了8萬人,中國就有1萬,但在2015就被爆出是騙局,後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前幾天看一個訪談,馮侖談到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馬斯克的「真身」(本尊肉體)移民,他的「分身」(本尊DNA)移民,似乎更靠譜一些。這個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建立太空基因庫。將人類DNA凍乾粉膠囊載入火星,一次可以運輸幾萬個,這比真人肉身運輸要方便的多,而且數量也大。
  • 人類移民火星還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人類如果想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壯舉,火星可以說是第一選擇了。如今人類向火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而更多的探測器也蓄勢待發。那麼,我們距離實現移民火星,還需要多久呢?為什麼選擇火星呢,我們來看看火星的真實情況,火星上的光照只有地球的43%,而且沒有磁場,沒有臭氧層來阻擋宇宙射線,平均溫度為零下60攝氏度。而且晝夜溫差極大。沒有液態水,以目前情況的人類根本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所以,最初級的辦法就是在火星建設封閉的基地。
  • 如果我們給自己一個去火星移民的理由,會是什麼?
    如果火星有你愛的人,而且你們又處在感情的蜜月期。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另一半的原因趕去的。如果老母親在你的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大報小報的@你。仿佛當初上山下鄉一樣。就算你窩在家裡不想去,每天都有人敲鑼打鼓的上門@你……可能稀裡糊塗的,就上了船,等你反應過味兒來,已經到美麗與荒蕪並舉的火星了(而且不弄個勞模,都不好意思回來)。再有一種是心甘情願的去。
  • 馬斯克細說火星移民計劃 稱不會先去「送死」
    在27日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詳細描述了自己的火星移民計劃,憧憬在火星建設能容納100萬人生活的太空城市。  不過,馬斯克坦言,自己不會那麼快登陸火星,因為前期登陸危險極大,要做「死亡」的準備,而他還想看著子女長大成人。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還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多少?
  • 有人在阻止火星移民?中美紛紛向火星進軍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
    有人在阻止火星移民?中美紛紛向火星進軍之際,火星北極突然雪崩,NASA:大事不好!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他預測,2050年,人類將實現火星移民。霍金負責預測,有人負責執行。此後,NASA、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等均公布過火星移民計劃。這是迄今離人類徵服另一個星球最近的行動。但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個想法「不靠譜」。火星會成為地球的接班人,成為人類另一個家園嗎?
  • 邯鄲「火星移民」候選人李大鵬:不信是騙局
    很多人都會說非「火星移民候選人」李大鵬莫屬。  自從央視報導了面向全球招募志願者移民火星的「火星一號」計劃公布了候選名單的消息後,我市80後小夥兒李大鵬就一直被媒體包圍著。可以說,羊年春節是在全國媒體的電話和鏡頭包圍中度過的。  2月23日,李大鵬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 想要移民火星有可能嗎?
    星際移民隨著我們人類對於太陽系的探索逐漸的深入,它就一直是我們圍繞討論的焦點。隨著地球上的自自然環境的改變,資源的枯竭,我們渴望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那麼移民別的星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方向。
  • 要當火星第一任總統?馬斯克宣示主權:火星移民不受地球法律管控
    隨著太空計劃的逐步推進,馬斯克一直以來移民火星的計劃似乎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馬斯克本人對此也是信心十足。有了這兩大王牌,SpaceX已經具備了載人航天的能力,但距離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於是馬斯克又提出了星艦和星鏈兩大計劃。星艦計劃實際上是龍飛船和獵鷹火箭的組合和延伸,目標是最終實現向火星運輸移民和物資。而星鏈計劃則可以理解成地球與火星之間的一個由衛星組成的,巨型無線路由器。
  • 要當火星首個總統?馬斯克制定火星移民法律框架:不受地球管控
    隨著太空計劃的逐步推進,馬斯克一直以來移民火星的計劃似乎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馬斯克本人對此也是信心十足。星艦計劃實際上是龍飛船和獵鷹火箭的組合和延伸,目標是最終實現向火星運輸移民和物資。而星鏈計劃則可以理解成地球與火星之間的一個由衛星組成的,巨型無線路由器。
  • 太空探索之路充滿挑戰:從《火星救援》看如何移民火星
    在科學家們的眼中,火星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移民基地,這源於火星自身的條件特徵。火星與地球在某些方面很像,半徑約為地球一半,表面積相當於地球的陸地面積,具有和地球差不多的自轉,一年相當於地球上兩年,也有分明的四季。火星還有稀薄的大氣,95%是二氧化碳,氧氣只佔很少一部分。近年來,人類接連發現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證據,2018年美國宇航局更是宣布在火星上發現有機物存在的確切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