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這東西,每個成功的創業者的背後,都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期間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他們的經驗都是血和汗積累出來的,或許我們常常看過或者聽過各種創業的故事,然而,沒經歷過,聽別人說的還是會讓人覺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說,自己是否要創業,一定要把定位創業方向這件工作做好,不要盲目創業,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
一般來說,定位創業方向有兩大派別——經驗派和邏輯派。
一、經驗派
所謂經驗派,顧名思義,通俗來說:人對事物的認知來自於過往的經驗,不管是他人還是自己的。他們走的基本是前輩們走過而且切實可行的道路。
經驗派總的來說又有兩個分支,分別是「向他人打聽」和「靠自己實踐」。
1、向他人打聽
所謂的「向他人打聽」並不是說閒聊,漫無目的,想到什麼就聊什麼,而是帶有一定目的性的。向他人打聽一般是自己所關注的、想要了解的或者是聽別人說某個行業有好機會,然後去找一些行業相關人士進行討教,自己親自去深入了解該行業目前狀況,例如門檻高嗎、這個行業是否好做、目前這個行業競爭激烈嗎、已經發展到了哪個階段等等,然後再實事求是的判斷與自己的能力以及可動用的資源是否相匹配。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創業成功的朋友,那麼他能夠給你非常有效的經驗,這是非常有價值的。這種方式創業的實際例子有很多,而且常常以一個又一個的熱潮出現,比如做微信公眾號、做各種自媒體的帳號、或者是線上的導流等等。
2、靠自己實踐
這類創業者他們非常相信「實踐出真知」這一句話,他們從事與自己原本行業相關的創業,憑藉自己親身經歷的過往經驗拿來使用,比如原來在商場工作的,出來創立一個商場,原來在餐館工作的,出來開一家餐館,或者原來在汽車維修店工作的,出來開一個汽車維修店。這類創業者的內心非常的堅定,深信自己的親身經歷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幫助,引領著自己走上成功的道路。
二、邏輯派
邏輯派的認知成立在非常大量的市場研究與理論上,他們會非常認真與負責地去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與分析,以此論證某個行業是否存在足夠大的市場機會。其實,網際網路創業裡面就有很多這樣的方式。他們剛開始做的事情有非常多都是沒人做過的,他們之所以敢去做,是因為他們有很可靠的邏輯作為支撐,論證得出這個東西將來極有可能是大機會。比如做餐飲,邏輯派的認為人們收入水平越來越高,市場與數據經過詳細調查得出人們對於某個價位、食材不錯、而且又很經濟實惠的餐飲會喜歡,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因此決定開一個這樣的餐館。
總結
以上就是創業方向的兩種路徑,通過這兩種路徑尋找到的創業方向,根據實際情況所需要的團隊能力與方法並不完全相同。但在操作過程中,這兩種路徑並不是真正望去互相獨立運用的,我們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進行有機結合。最重要的一點是,尋找創業方向並不是一步登天或者一勞永逸的事情,第一個切入點很重要,但是如果切入點沒有達到自己所想的預期也不必垂頭喪氣。創業最需要的就是堅持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