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學習優勢定位的心得復盤

2021-01-11 是圈圈呀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9.9元的五天優勢定位體驗營,本來沒抱有那麼多期待,只想做個專業測評看看優勢在哪裡,沒想到帶給自己的收穫和改變,遠遠超過預期。(難道是我預期太低……)

五天的收穫和心得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認識到自己對於優勢存在的誤區(這個太重要了)找到自己的四個核心優勢,知道了如何恰到好處地發揮它們學會用優勢視角來看周圍以上幾點,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太小兒科了,他們很早就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並且已經憑藉優勢在個人事業發展的路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些認知確實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無價。

0101 開啟優勢視角有多重要

我一直是個自信又自卑的人,從小到大經常被別人誇是個優秀的孩子,但畢業幾年在事業上確實沒有獲得什麼成績,所以總有一種失敗的感覺,總想著怎麼彌補自己的劣勢,以至於常常陷入自我懷疑和內耗:

我都這麼努力了,為什麼別人能行的我就不行?

所以我就是一個典型的,習慣用劣勢視角看待自己的人,這樣的人自我認同感很低,常常花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彌補短板卻不見成效。

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沒努力在點上。

而把同樣的時間用來發揮優勢的同齡人,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方向上努力,明顯更加自信和得心應手,自然也就成長得更快。

所以我們常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感覺很雞湯,其實不無道理。

關於優勢常常存在幾個常見的誤區:

1. 我沒有什麼優勢

2. 優勢是一種技能,比如畫畫,寫作等

3. 彌補劣勢才能獲得最大的進步

以上幾點,我悲哀地完全踩中……

幸運地是,經過學習徹底推翻了我的固有認知:

優勢是一種底層的能力,是一個人對世界天生的感受,反應和行為模式,而不是我們認為的會畫畫,會彈鋼琴這些表面上的技能。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而發揮自己的優勢,會比彌補劣勢更容易成功,並且讓你一直保持自信。

世界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早就說過:

仔細品一品老爺子這句話,絕了。

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頂尖成功人士都是憑藉自己的優勢達到了卓越,他們其他的方面可能也很一般。重點是,人家努力在了點上。

而我們,從小到大我們被灌輸的就是劣勢視角,數學100分語文80分,沒人在意你為什麼數學能考到100分,但卻會要求你語文分數太少了要趕緊補上來,導致我們一直在關注自己的短板,不知不覺努力成了一個各方面都均衡的普通人,這確實挺悲哀的。

不過好在,優勢視角的重要性我現在認識到了,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了解到了。

0202 找到自己的四個核心優勢

經過測評,我的四個優勢是驅動力,目標力,學習力和交往力。

以前隱約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很有鬥志,喜歡新的挑戰,喜歡學習新的東西,但說不好具體是怎麼回事,也沒覺得這是什麼優勢。

看了測評分析,原來一直是驅動力和目標力在起作用。

我確實是個內在驅動力和目標感很強的人,完全停不下來,好像哪天沒努力,我就太罪惡了,必須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戰鬥的狀態,總覺得有使不完的勁要去過上更好的生活。

老師在直播裡對驅動力的解讀完全說到了我心裡:

驅動力是個在長期發揮作用的優勢,驅動力強的人一輩子都保持探索和追求,完成一個目標就馬上奔赴下一個目標。想要好好發揮驅動力的武器就是找到自己的北極星,當你找到它,那就是你畢生追求的事,就不會左顧右盼,你會充滿熱忱篤定地一路走下去。

聽完甚至有點想要哭,就是那種有人懂你的感覺,你們懂的。

我的另外一個優勢是學習力,但學習力優勢如果利用不當會反而成為阻礙自己的劣勢,這個確實是我花了很長才悟出來的道理。

學了那麼多知識付費仍然很焦慮,總是沉迷在報新課的愉悅過程中忘了追求結果,這就是學習力發揮不當的表現。

我們總會有種努力這麼多,學了這麼多一點長進都沒有的焦慮感,但問題不是出在學太多,而是沒有內化,沒有轉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沒有成為自己的心法應用在自己的事業和生活中,這才是最致命的。

所以跟我一樣學習力有優勢的朋友,為了避免優勢成為阻礙,對於知識付費,或者讀過的書一定要要求自己徹底消化吸收,最好的方式就是養成分享的習慣,因為要分享就等於要輸出,這就必然倒逼我們去完全消化。

就像我現在分享的這一篇心得復盤,既是對五天學習內容的整體複習和消化,又能通過輸出分享幫助到大家。

0303優勢視角幫自己獲得內心穩定的力量

我們總是被市面上的流行價值觀影響,所有的知識付費都在告訴我們,我們還不夠好,於是我們信了。

哪裡不夠好趕緊去學哪裡,越努力越焦慮,越焦慮越慌亂,更無法接受別人對自己的任何否定,因為那可能是壓垮自己自信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其實是內心缺乏自我穩定的表現。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有一段話,

想像自己是一座湖泊,湖面隨季節、風雨等變化,但湖泊的深邃始終未被幹擾,這就是你內在的狀態,不依賴於外界的事物。

那我們如何才能保持這種內在的穩定呢?

答案還是----找到自己的優勢。

當我們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優勢在何處時,焦慮感就會少很多。

因為不管外界反饋如何,我們對自己都有清楚的認知,我是誰,我的優勢是什麼,我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忽略掉那些與自己的人生目標不相關的事情,內心就會充滿自我穩定帶來的力量感。

0404 工具分享--優勢覺察日記

分享給大家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優勢覺察日記,堅持記錄下去會幫你發現自己的優勢所在,也會讓我們的內心逐漸變得更加自信和強大起來。

有一點類似小狗錢錢的成功日記,但優勢覺察日記更側重分析層面。

模板:強~想~忘~爽

強: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強大,哪怕你現在還不夠牛,但你就是覺得自己能做好想:什麼事情是你不用逼自己,總忍不住想去做的忘:什麼事情是你犧牲休息時間也要去做的,有點廢寢忘食的感覺爽:什麼事情在你做完之後有巨大的滿足感,還想再來一次,比如寫完一次文章,完成一次演講之類的。它不是公司規定,不是爸媽建議,不是市場需要,但你很願意去做,並且你天生比10000個人做的好幾句題外話:

今年,我對知識付費不那麼狂熱了。過去兩年報過太多課,很多都沒有好好消化應用起來,都躲在收藏夾吃灰,只能等到春節休長假的時候好好複習一下。

希望大家對知識付費也能保持理智的態度,花錢報了不等於學會,更不等於能給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有沒有用,是不是收割韭菜,完全在於你自己後期如何吸收和應用。千萬不要因為知識付費狂潮帶來的焦慮感,沉迷在不停學習的過程裡,滿足於形式而忘了初心。

希望以上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不會高效學習,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
    明明很努力,卻依然很焦慮,應該怎麼辦?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這樣類似的煩惱。其實,之所以會這樣,最大的問題是你的學習方法不對。在當今這個信息過載的社會,如果你不懂得如何高效學習,那麼,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在學校的時候,會有老師再帶領你一起學習,但是,當你畢業後,你知道應該怎樣自己學習嗎?
  • 定位不對,努力白費,《定位》一書的精華全在這裡
    他回答說《定位》。我又問,為什麼,你從定位這本書中學到什麼?他說這本書很簡單地說明一個道理,定位就是心智。我說,然後呢?他說,然後就沒什麼了。這個對話過程驗證了我的一個長期觀察,幾乎好多人都讀過定位,最後你讓他說說定位,很多人貌似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 楊章:這樣做努力都白費了
    有的人很努力,但卻總不見成績在哪。有的人上班就是玩,下班也是玩,但最後獎勵的是他,晉升的也是他。於是心裡極度的不平衡:我這麼努力,沒功勞也有苦勞吧。憑什麼晉升的是別人而不是我。其實這沒什麼,因為你的努力都白費了,你沒有努力到點子上。苦勞只是失敗者的自我安慰罷了。
  • 願你的努力,終不會白費
    願你的努力,終不會白費 2021-01-01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考生你不注意這兩點,不管是多努力也白費,又有多少家長知道呢
    其實在高考中這兩點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不重視,或者自己不注意,只是一味複習,埋頭複習,不勞逸結合自己不管多努力都有可能白費,又有多少家長知道呢?第一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高考最後的階段,此刻的複習一定要尋找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其實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一定要明白各科的知識帶點和框架,同時還要知道明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和重難點!
  • 成功不靠投機取巧,努力也從不白費,目光長遠的人早晚能成功
    從懂事那一天開始,父母時常會告訴我們,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回報!而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以的努力都能獲得回報,在遇到一次次的挫折後,我們慢慢地改變了想法,從此在心裡打上了問號:努力真的會白費嗎?不管是上小學、初中還是高中甚至大學,我們總會發現身邊有些同學腦子特別靈活,做事不按套路不守規則,與我們受到的教育方向不一樣。老師告訴我們要遵守規則,父母教育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原則底線,可似乎一次次的證明,那些不尊重規則、沒有原則底線的人,最後總能獲得他們想要的結果,而默默努力、堅守原則底線的人好像永遠慢半拍,甚至一次次失望而歸。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選對方向,比馬上開始重要,高效學習之定位力
    方向錯了,再堅持深耕也是白廢;而方向即使對了,沒有持續努力的堅持也是無功而返。事事有步驟,步驟有前後,方向在前深耕在後。方向不是只有一個,我們能夠達到目標終點的都是方向,可能有不同,可能有分支,到底尋找的哪一個方向才是當下最適合我們的?這不是憑空想像的,也不是恆久不變的,所以,我們不是揪著一個方向的點不放,浪費大把的時間精力,我們更需要的是尋找適應不同階段的自己方向的能力,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的能力,《高效學習七堂課》中把這稱為「定位力」。
  • 孩子明明很努力,為啥成績總上不去?不重視這1點,再努力也白費
    他問我:杜杜老師,學習方法真的重要嗎?我看不出來有什麼重要的!我回答:學習方法真的很重要!然後我問他:如果你要去一個城市旅行,你是走著去,還是騎車去,還是汽車火車飛機去呢?他立刻回答我:當然是坐車,或者飛機了,這比走路騎車不曉得快了多少倍!(後面接了一串疑惑的表情,似乎不理解我為什麼會這麼問。)
  • 「我都這麼努力了領導怎麼就是看不到」:方向不對,努力都白費
    「我從不遲到早退,他還要我多努力?」「要不是我還沒找到下家,誰還來看他的臉色!」肖琳每次都跟我說,自己多麼多麼努力,每天都在忙工作,領導卻一直都不給她升職的機會。這讓我想起了我最近看的一部日劇,裡面有那樣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那些強調自己多麼努力的人,都是做不好工作的、沒有用的人。這句話讓我一下驚醒:我們整天埋怨自己得不到認可,其實是因為我們做的都是無用的努力。
  • 今天你的努力白費了嗎?
    這個夢想或許是健康平安,或許是財富自由,或許是家庭幸福,只是追逐夢想的路上,總有不可預期的風險——遭遇一次騙局,就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在北京宋莊最近展覽了三個不一樣的藝術品,生動再現了一場場發生在平凡人身上的省錢「事故」。
  • 不衝過這個點,99%的努力都白費
    我安慰著自己:反正離終點也不遠了,乾脆歇一會,慢慢走吧!實在跑不動,放棄也不是不可以……我剛停下腳步,一個陪跑員經過我身邊,大喊一聲:「加油!別讓最後三公裡毀掉你!不衝過臨界點,前面99%的努力就白費了!」這話突然就把我敲醒了。是啊,我來參賽,是為了路上休息嗎?前面跨過橋、爬過坡、穿過彎道,現在只剩下短短的3公裡,我為什麼不能保持一路向前的勇氣?
  • 《周易》入門學習心得總結
    入門建議先看看《周易淺述》,結合一下紹偉華的《周易預測學》,再簡單實踐試試用3個硬幣佔卜,娛樂中學習,入門的快一些。學習《周易》心得:中國自古有《易經》,其實這個名字是取錯了。因為《易經》其實是最不容易的。《易經》應該更名為《難題》可能才是比較合適的。這個《易經》之難,難到讓人敬畏。以致於還沒有讀,就開始產生畏難情緒了。
  • 你現在付出的所有努力其實都沒有白費
    文|一說新語圖|網絡很多人都在做著許多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或大或小,或艱難或容易,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結果成功與否,你所付出的努力終將不會白費。今天一個舍友說:「她們都好努力呀,每天都去圖書館,但是我覺得她們沒有比我多學什麼」我聽後感覺這句話很不對,之後她又說到:「這麼努力的學,期末的時候大家一樣會通過考試,論文一樣那麼沒創意,甚至有可能她們還不如那些不學習的人得的分數多呢」我不由得心中一驚,感覺到很恐怖。真的嗎?現實中好像真的有許多人這樣想,同時也這樣做。
  • 花了大量時間拼命彌補劣勢,卻越努力越焦慮,可能你也踩了這個坑
    前幾天參加了一個9.9元的五天優勢定位體驗營,本來沒抱有那麼多期待,只想做個專業測評看看優勢在哪裡,沒想到帶給自己的收穫和改變,遠遠超過預期。用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沒努力在點上。而把同樣的時間用來發揮優勢的同齡人,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方向上努力,明顯更加自信和得心應手,自然也就成長得更快。所以我們常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感覺很雞湯,其實不無道理。關於優勢常常存在幾個常見的誤區:1. 我沒有什麼優勢2. 優勢是一種技能,比如畫畫,寫作等3.
  • 在人生的軌跡中 努力的分量和作用究竟如何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如果你告訴一個人,只要努力,他的人生就會成功,就能一帆風順,就能平步青雲,有多少人會拼命努力?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世界上沒有這樣的保證,沒有這樣的許諾,仍然有人為了成功,拼搏努力,不需要保證,不需要許諾,冒著巨大的「即使努力也可能失敗」,「即使努力,你也有可能不比別人要好」,「即使努力你也是只能做一個普通人」的風險,榨乾自己的每一份心血。
  • 越努力,越幸運,今天的努力不白費,明天的幸運就加倍
    有人說越努力,越幸運,唯有努力的自己,才值得所有的期待,努力不是為了別人,努力是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以自己送給自己。想要升職,努力工作;想要住大房子,努力掙錢;想要出國旅遊,努力學好外語,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是以後水到渠成的準備,一個人取得好成績,有人就會走出來說是TA只是運氣好而已,靠的全是運氣,卻不從不想別人在前面歷經實力的積累,只看到別人現在的成功,卻不知別人為了這一次的運氣已經努力了多長時間。
  • 努力不會白費,正能量句子
    02、生活是一隻看不見的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都不會白費。 03、這世上,沒有誰活得比誰容易,只是有人在呼天搶地,有人在默默努力。 04、任何情況下,不能讓悲觀主導生活。
  • 學習方向不對,只能是白費力
    有許多學生覺得英語難:單詞背不會、語法弄不通、文章看不懂、口語說不出……學到一半就灰心喪氣,揚言要放棄。其實,只要掌握好學習英語的方法,把力氣往正確的方向使,英語學習就能事半功倍。可是,如果走上了錯誤的途徑,學習方向不對,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白費功夫。
  • 職場心得/「選擇和努力」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永遠不要用努力代替思考。我曾經看過一個比爾·蓋茨的紀錄片。講他每年都會安排兩次一周的時間,什麼都不幹,專門用來閱讀文章(他的最高紀錄是112篇)和書籍,學習新技術,勾畫更遠大的圖景。你可能會說了,那是因為他有錢有閒啊!錯了,他從 20 世紀 80 年代就開始這樣做了,甚至在微軟公司發展的鼎盛時期也不曾間斷過。
  • 致所有初三學子,奇蹟由自己創造,所有努力都不會白費!
    之前沒學好的知識點,不會做的題,在經歷了枯燥乏味的複習之後,發現自己理解了,會做了的那種成就感是別人賦予不了的。初三這年,周圍的人都很拼,大家都是埋頭學習,遊戲、漫畫、電視劇似乎遠離了我們的學習生活。刷題、不停地刷題,各科都在刷題,我們的娛樂仿佛就是刷題,在題海中尋求新鮮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