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得/「選擇和努力」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2021-01-08 齊魯壹點

有一次,我們 90後 的運營小朋友跟我要反饋,我想了想說:「嗯,不錯!挺努力的!」

沒想到他哭喪著臉說:

「老闆,現在誇人家努力是罵人的,只有實在想不出來要誇什麼了,才誇人很努力的。」

啊?從什麼時候「努力」成了個貶義詞了?

都說「選擇大於努力」,可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你的選擇一定對呢?

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一樣的價值,那什麼樣的努力最有價值呢?

2021 年就要來了,在為自己制定新的努力目標之前,這幾個問題如果沒有考慮清楚,新的一年,又將是白努力了!

來源:《苦甜曼哈頓》

01/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是一樣的價值

有一次,我在一個知識付費平臺說起我在知識星球帶讀書需要助教。

馬上有一個人給我留言說:「高琳老師,我來給你當助教吧!我一年讀 200 本書。」

呃,你知道比真懶惰更可怕的是什麼嗎?

是假努力!

為了讀書而讀書,為了加班而加班,為了打卡而打卡。

努力,一旦變成了表演,就成了一種形式。

這樣的努力除了感動自己,並沒有成長。

在跑步機上跑的再起勁兒,也不過是原地踏步!

這種原地踏步可能是平臺不對,方法不對,也有可能是根本沒找到做這件事情內在動力。

那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努力呢?

來源:美劇《河谷鎮》

1. 有反思復盤的努力

我經常看到有人讀書打卡、發思維導圖或者讀書筆記,號稱「以輸出倒逼輸入」。

但你仔細一看,發現不過是摘抄了一下書上說了什麼,沒有一句自己的思考。

在我的知識星球,我也讓大家寫讀書筆記,但我不歡迎這種「知識的搬運工」。

因為這種毫無自己思考的讀書,可能會產生新的知識,但不會產生新的認知,更不能把新的認知和自己現有的認知進行整合。

「以輸出倒逼輸入」這句話沒錯,但前提是高質量的輸出。

至於「輸入」並不一定非得是讀 200 本書,20 本書能把它吃透了就不錯了!

永遠不要用努力代替思考。

我曾經看過一個比爾·蓋茨的紀錄片。

講他每年都會安排兩次一周的時間,什麼都不幹,專門用來閱讀文章(他的最高紀錄是112篇)和書籍,學習新技術,勾畫更遠大的圖景。

你可能會說了,那是因為他有錢有閒啊!

錯了,他從 20 世紀 80 年代就開始這樣做了,甚至在微軟公司發展的鼎盛時期也不曾間斷過。

當然,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留出整整一周時間幹這事兒有點太奢侈了,但是每天都花 10 分鐘寫一個「反思復盤」,這點兒時間總有吧?

失敗的時候需要復盤,只有這樣才知道下次怎麼才能做的更好。

成功的時候也需要復盤, 因為即便做的好,如果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做好的,那下次就無法複製這種成功。

要知道,現象是很難複製的,只有掌握規律才能再次成功。

2. 有內在成長的努力

前兩天我去一家公司做《故事力》的直播,講到「改變的故事該怎麼講,才能讓老闆感受到你的成長?」時,有人在評論區問:

「老師,可我一直在這家公司做同一份工作,在過去幾年並沒有什麼改變啊?」

事實上,改變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改變,一種是內在的改變。

外在改變,就比如職位,級別等等,這些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很正常啊!升職又不是年年有的!

內在改變:可能你以前比較膽怯,開會的時候不敢發言,現在你能夠在很多人面前大膽發言了。

這也是一種改變啊!這種改變叫做 —— 勇氣!

但如果你告訴我,你既沒有外在的成長,也沒有內在的成長,那你的問題就不是講不出來故事了,而是,呆在舒適區太久了!

很多時候,外在的改變不過就是內在改變的結果而已。

來源:《苦甜曼哈頓》

3. 清除障礙的努力

我在做高管教練的時候,經常會在總結的環節,讓被教練的人寫下來自己接下來需要做的改變。

我會在紙上畫兩欄:

一欄是他需要多做什麼(+),

一欄則是他需要少做什麼,甚至不做什麼?(-)

每次被教練的人都一臉懵的看著我,啥意思?

啥叫少做或者不做?

我有一個高管客戶,他和下屬的溝通表面還算順暢、但信任關係一般。

後來我發現,他特別喜歡在下屬做錯事兒的時候,來一句:「看吧,我早就跟你說過吧!」

這樣做看似無傷大雅,但卻是非常沒有同理心的一種表現。

本來別人就被自己的錯誤感到內疚呢,你還來這麼一句,等於在人家傷口上撒鹽。目的呢?不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最對的!

當看清這一點之後,他下定決心以後要少說或者不說這樣的話。

每次話到嘴邊,就試著咽回去。慢慢的,下屬和他更親近了。

我們打小就被父母、老師教育要多學習,多幹活,卻很少有人告訴我們這個重要的道理:

比多幹點兒什麼更重要的是,是少幹點兒什麼?

總之,沒有系統的學習思考,沒有深刻的內在剖析,沒有痛苦的決斷,那些看似的努力,不過就是用來安撫自己躁動的內心,並沒有什麼價值。

而那些有價值的努力都有一個特點 —— 都是經過選擇之後的努力。

選擇之後的努力,更有價值。

來源:《苦甜曼哈頓》

02/

努力和選擇,哪個更重要?

—— 你要努力的去選擇

努力和選擇,哪個更重要?

這是很多人都在討論和糾結的問題。

很多人都認為當然是選擇重要嘍。

無論是職場還是情場,沒選對方向,再怎麼努力也白搭!而且還容易陷入「努力也沒用,還是算了吧」的認命心態。

然而,正是這種「選擇」焦慮讓人反而不敢做出選擇。

想當年我打算從企業出來創業的時候,就反覆思量:

「哎呀,我這個歲數老了點兒吧,我這個跨度大了點兒吧?萬一這一步選錯了怎麼辦啊?」

就這樣思前想後竟然想了一兩年,越想越鬱悶。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識到:

像我這樣沒有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那種選擇叫做「混」!

我們經常把「選擇」當作名詞,好像它就是一個靜態的結果,卻忘了它其實也是一個動詞。

來源:《苦甜曼哈頓》

我們需要努力的做好每一次選擇!但這不代表每一次選擇都必須是對的。

所以,最後我跟自己說:

「好吧,我給自己兩年的時間去努力,如果事實證明我選擇錯了,我壓根兒也不是創業的料,那大不了我滾回來上班好了。」

所以,現在每當有學員問我:「老師,我怎麼才知道自己是努力不夠還是方向選錯了?」

我都會告訴他們:

誰也不知道這個道題的答案,我也不例外。成長從來都不是線性的,沒有太多的可預測性。

但我能告訴你的是,如果你不努力,你就沒有選擇的資本。

每一次選擇,都是人生的伏筆。

努力,會讓你的選擇更有質量,你埋下的伏筆日後才能派上大用場。

來源:《苦甜曼哈頓》

每個人都想找到自己的天賦使命——也就是所謂的「天職」。

但「天職」並不是選擇出來的,「而是由自己親自製造出來的。」

這可不是我說的,是稻盛和夫通過自己的經歷,總結出來的。

你可能想像不到這樣一個企業家,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被迫分配去研究新型陶瓷,因為專業不對口、對工作也沒有興趣。

他想辭職轉行但沒有成功,只好繼續留在公司。

絕望中的稻盛和夫清醒了:「只是因為感覺不滿就離開公司,那麼今後的人生也未必就會一帆風順。」

於是他做了一個選擇:他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

他告訴自己:

「即使做不到很快熱愛工作,但至少『厭惡工作』的負面情緒必須從心中排除。

我決定傾注全力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說。」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後來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做出成績,這種積極的反饋幫助他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

再後來,就大大超越了喜不喜歡這樣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義。

所以,你說究竟是「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呢?

也許,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人生最好的選擇,就是努力。

來源: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

Staffers

-最後-

很多人知道「現代選擇學之父」麥可·雷在其暢銷書《成功是道選擇題》中說的這一句話:

「許多人獲得了財富、榮譽,但內心卻越來越痛苦,覺得生活缺乏意義,其根源就是最初的選擇出了問題。」

卻很少人還不知道後面其實還有一句:

「努力不達標時就用淺薄的腦子『深思熟慮』做出選擇,『一條路走到黑』才覺得自己錯了,太晚了。」

努力是做出正確選擇的基礎。

好了,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眼瞅著新年快到了,又該到制定新年計劃的時候。

與其讓自己努力的立新的flag,不如先努力的反思舊的一年。

復盤一下自己過去這一年的努力,你的內在成長是什麼?什麼阻礙了你進一步的成長?

也許你需要在現有的方向上更努力,也許你需要選擇一個新的方向。

努力,讓你的選擇更有質量。

選擇,讓你的努力更有價值。

相關焦點

  • 學歷和能力,哪個更重要
    所以,許多人都會選擇在讀完大學的基礎上,繼續選擇深造,來獲取更高的學歷文憑。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下每個人的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有什麼差別,在工作上到底是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職場的你需要知道這些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我的第二條職場黃金律。作為一名職場新人,你的起點決定了你的水平和視野,以及未來可以觸達的高度,至少我是這麼幹的:1、選擇到北上廣一線城市大平臺2、選擇到正規大企業的優秀平臺3、選擇到精英同事群聚的好平臺這樣選擇,有利於你的成長,哪怕你選擇的只有上述兩點最好是三點,
  • 職業規劃解析|想讓職場走的更順?要從提升決策能力開始!
    正因為這些小決策和小行動有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不可預估的結果,所以大家在做決策的時候要麼是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辦,要麼就是一拍大腿剛做完選擇回過頭來就後悔,這樣的情況在職場中很常見。1職場中常見的決策困惑有哪些?
  • 備考心得 | 黃雅玲:到交大尋找答案,交大MBA將成為我經歷中最絢麗...
    一路的選擇,一路的堅持,一路的等待,終迎來了最後的肯定。如願,果然星光不負趕路人。尋找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職場,第一份工作就做了6年多。雖然也有坎坷,但總體順利。足夠的努力和運氣,業績拔尖,坐著火箭一路晉升,30歲不到升了片區總經理,成為了那時集團同齡人中職位最高的,同個職位高管裡最年輕的。
  • 一個曾經的職場老臣的2020年心得筆記!
    真的請相信我,就算你真的有獨立創業的能力和資源,也需要知道這是一雙紅舞鞋,一旦穿上就很難停下來。因此,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絕大多數人註定都是芸芸眾生的普通一員,而且在體制內都混不好的人,往往在市場經濟的賽場上會輸的更慘。12月6日 朋友圈分享6、和一個人如果兩三年還不能建立信任的話,那已經沒得玩了。
  •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職業規劃的原則
    #職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的原則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是一件關係到一生幸福、事業成功的大事,必須十分慎重,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找出主要的制約條件,全面認識問題而一個人一生中不可能將所有技能全部掌握,所以你必須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擇已所長,發揮優勢,這樣才能更好地駕馭職業,和事業,做個行家裡手。5.遠近結合一個好的職業規劃,既要有長遠眼光,能夠考慮到5年、10年,甚至更久以後可能的個人、家庭及社會的發展變化,也要緊緊根據情況的變化,分解、制定可行的短期目標。
  • 對客戶有求必應卻遭投訴:職場上,期望值管理比高情商更重要
    對客戶有求必應卻遭投訴:職場上,期望值管理比高情商更重要 小李初入職,負責公司客戶管理。領導了解了前因後果後,把客戶終於擺平,最後對小李說,你好好學學小張,他那邊就從來沒出啥問題。 學小張?小李很不理解。小張就坐他旁邊,經常就見他給客戶電話裡說:某某總呀,真不好意思,你那事按照公司的規定真不能辦,你也別著急,我再向領導爭取爭取。有回音我給你電話哈。撂下電話,啥也沒幹,過了兩小時又給客戶撥了回去:某某總,哎,給領導說了半天,領導也沒批。
  • 打破木桶效應:這個時代,發揮「長板」更重要
    專注於職場·自我提升·心理思維1、 「一個員工具備突出的優點比他沒有明顯的弱點要重要得多。」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木桶效應」,簡單來說,它指的是——「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從前,我們不斷地補齊自己的「短板」,讓自己的缺點變得更小一點,只希望自己這個「木桶」能夠裝下更多的水。直到我們進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才發現一個殘忍的真相:木桶理論,想在職場上出頭,似乎不是一個好的行動指南。
  • 道與術哪個更重要,《天道》裡的丁元英是這樣說的
    到底是道重要,還是術重要?是道先,還是術先?道與術哪個是本,哪個是末?關於道與術的討論,由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天道》裡的男主角丁元英是這樣解釋的: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通俗點的解釋就是:如果只有道沒有術,術還通過學習、僱人等多種方式求來!
  • 肥宅真的認為遊戲比女朋友重要嗎?女朋友:千萬不要問這個問題
    導讀:在肥宅看來,遊戲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真正一款製作精良的遊戲,應該是那些劇情飽滿,操作性強,畫面精美,同時還有很強的代入感。這種遊戲往往很難憑個人的努力就能成就,更多來看,是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的智慧結晶。
  • 專業重要還是平臺重要?生物工程學美女碩士困惑的第一次就業選擇
    說實在我也不知道在她這個年紀會不會也經不起「年薪百萬」的誘惑,況且在直播平臺還很容易與富二代們結緣,以伊筠的家庭背景、才貌學歷、活潑開朗的性格今後嫁入豪門也不是不可能的。面對這些情況的逐步了解,我很難給予她明確的建議。其實我也知道伊筠心中的糾結,一方面是輕鬆的財務自由另一方面是艱辛的科研之路,如果不是她內心尚堅持的那點初衷有什麼不好選擇的?
  • 塞班島是哪個國家?困惑多年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塞班島這個名字,但總是只聞其名,不見其身,對他一點都不了解,就連塞班島是哪個國家的,都不是很清楚。租租車這次就和大家一起認識塞班島!塞班島是哪個國家?塞班島離我國並不遠,甚至可以說是離我們比較近的一個海島,但它卻是實實在在屬於美國。
  • 詞語悖論:選擇比努力重要
    很顯然,努力和選擇都重要。沒有努力,哪有選擇。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有很多人會認為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呢?他們往往舉出許多成功人生的例子說明選擇決定命運;他們還會舉出許多人,尤其是自己多年努力,但都沒成功,於是說選擇比成功重要。 這是典型的詞語悖論。
  • 從學生到職場新人,比「今天穿什麼」更重要的,是腦子裡想什麼
    很多初入職場的小白需要面對的問題是身份的轉換。本來是求學的學生,一躍成為職場的新人,從原來只要學好課本知識考出好成績到現在需要完成一個棘手的且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這當中的跨度可不是簡單的三兩句可以說清楚的。職場和學校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要解決問題,學校裡要解決的是試卷上的問題,而職場要解決的是企業發展的問題。
  •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傷膝蓋?螞蟻莊園8月31日問題答案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傷膝蓋​?8月31日螞蟻莊園問題。 8月31日螞蟻莊園答案題目: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傷膝蓋 ​?
  • 螞蟻莊園8月31日問題答案 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傷膝蓋?
    很多年紀大的點的人,都會被膝蓋病痛困擾,因為膝蓋是我們平時用的很多的關節,如果不注意保養,確實容易手上磨損哦,8月31日螞蟻莊園問題是: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傷膝蓋?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上樓梯和下樓梯哪個動作更傷膝蓋,那麼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下8月31日螞蟻莊園課題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學習優勢定位的心得復盤
    (難道是我預期太低……)五天的收穫和心得主要分為三個方面:認識到自己對於優勢存在的誤區(這個太重要了)找到自己的四個核心優勢,知道了如何恰到好處地發揮它們學會用優勢視角來看周圍以上幾點,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太小兒科了,他們很早就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並且已經憑藉優勢在個人事業發展的路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些認知確實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無價。
  • 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哪個更重要?
    星標/置頂 下一個上岸的就是你 畢業後在求職的過程中 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第一學歷 而錯過心儀的工作 那麼今天就來聊一聊 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哪個更重要
  • 孩子高燒42度,媽媽向單位請假遭拒:職場,比你想像中更可怕
    該曠工就曠工吧,孩子比較重要。」 @Olivia和miko:「讓你加班就和你談人性,你和他談請假就和你說規章制度!」 其實,僅憑兩張聊天截圖和王女士的一面之詞,我們很難去剖析到底誰對誰錯。
  • 全地球職場女性都在安利!這本被樊登推薦過的書到底有多治癒?
    尤其是職場,男女不平等現象事實上每天都在上演。在面試時,女性經常會被問到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結婚、有沒有生孩子的問題。有很多已經結婚但還沒有要小寶寶的職場女性,就經常在面試中吃到拒絕,即使你很優秀。而即使順利進入公司,在工作過程中,各類因為性別所導致的問題,依然花樣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