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難以適應工作環境的改變、面對討厭的工作拖延症發作、心裡一有事就徹夜輾轉難眠的體驗?你需要的是讓你笑對困境、見招拆招、原地滿血復活的抗壓力!

如何有效的變壓力為動力,如何更好的認識自己,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如今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讓人倍感焦慮,抑鬱,它就像一張網,網的人喘不上氣,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如何擺脫這張魔網,不要一味地壓抑自己,聽音樂、散步、寫作、調整呼吸消除不良情緒,積極地看待問題,家庭是自己的堅強後盾,心懷感恩之心。總之一句話,無論怎樣,心中要充滿陽光,不去鑽牛角尖。

在每一個威脅、每一場悲劇之下,都深藏著一份挑戰。而至少,它事實上需要你簡單地做到「堅持住」,在貝克特的名言中就提到:在非常惡劣的情況下,能帶來最大的滿足感的事不過就是一步一步走向前方,當你度過了接下來的一小時、接下來的一天,你會發現,尊嚴和勇氣是最好的回報。

在壞的事情發生之後,想要變得更強大的話,你需要去尋找的一樣東西便是「平衡」。我覺得它並非貼近與迴避、樂觀與悲觀、尋求獎勵與懲罰之間的平衡,而是「自我」的一種平衡——一種內心的臨界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由於我們習慣了向外求索,有時候會忽略掉「知己」,只有你深刻了解了自己,才有機會運用最為恰當的方法與自己周旋博弈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適當的壓力是我們的動力,而壓力過大或者過小對我們都不利,我們如何才能達到「適當」呢?在每一個威脅、每一場悲劇之下,都深藏著一份挑戰。而至少,它事實上需要你簡單地做到「堅持住」,壓力隨時隨地,逃不掉,躲不開。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面對這些壓力。認識自己的大腦結構,有利於我們與壓力和平相處。左腦尋求獎勵,右腦迴避風險。我們藉助二者,保持平衡,才能化解壓力。

在非常惡劣的情況下,能帶來最大的滿足感的事不過就是一步一步走向前方,當你度過了接下來的一小時、接下來的一天,你會發現,尊嚴和勇氣是最好的回報。而壓力會讓我們變成動力,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