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顛倒,只為追「星」——北鬥全球組網過程中的二三事

2020-08-04 中國青年網
日夜顛倒,只為追「星」——北鬥全球組網過程中的二三事

北鬥衛星部分研製人員合影。

日夜顛倒,只為追「星」——北鬥全球組網過程中的二三事

北鬥衛星研製現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供圖

曾經為世界貢獻過四大發明、推動人類文明車輪滾滾向前的中國,在21世紀第二個10年,又一次貢獻出中國智慧。

今年7月31日,中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迎來正式開通服務的歷史時刻。北鬥導航信號在時空傳播開來,全球民眾有了「中國北鬥」的導引和陪伴。今天,我們一起走近創造北鬥衛星奇蹟的幕後科研團隊代表。

6月初,北鬥三號衛星飛控團隊再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開展最後一顆組網星的飛控任務。變軌完成後,飛控隊員在連續數天的日夜顛倒後面臨新的挑戰,每12小時進行一次定點捕獲。6月30日,北鬥全球組網最後一顆星成功定點。

如果說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是一次歷時數年的持久戰,飛控任務便是此次持久戰的最後衝刺。從太陽翼完美亮相,到衛星的數次精準變軌,再到高精度定點捕獲,科技團隊的努力一次次彰顯了中國北鬥精神。用他們的話說,日夜顛倒,只為追「星」。

比「大炮打蚊子」還要精確萬倍

北鬥三號某星間鏈路相控陣天線,是我國北鬥星座星間鏈路的核心設備,被稱為太空中的「高精度標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部專家告訴記者,在距離地球2.4萬公裡的太空中,導航星座上裝備的某相控陣天線實現精確的「握手」,在進行信息交互的同時,可以精密測量出對方的位置精度,保障導航星座的精確在軌自主運行。

在太空中,北鬥三號衛星之間的距離最遠達到了7萬公裡,天線通過精確的相位中心穩定性設計和鏈路設計,可以將測量誤差保證在分米級,這個精度相比於「大炮打蚊子」還要精確萬倍。設計團隊要通過一系列方法,保證這把「高精度尺子」能在北鬥三號全壽命周期內不發生變化。

專家透露,某相控陣天線的元器件數量是我國衛星單機裡數量最多的,甚至超過了一顆傳統衛星元器件數量的一半,其複雜程度可見一斑。而這些元器件,大部分都是高端的某半導體器件,牽引了國產自主設計能力,此次所採用的元器件均為國產自主可控,打破了長久以來該領域被歐美制約的瓶頸。

全力開通「城際高速路」

如果把30顆北鬥全球組網衛星看作30個空中城市,傳統模式下,地面城市與每個空中城市之間建立星地廊道,監控城市運行管理狀態。

不過,五院專家告訴記者,北鬥三號首先在空中城市之間設計了城際公路,又在主要的空中城市之間建立高速公路,最後在軌道最高、體量最大的衛星上,架設了通往地面城市的高速公路。這中間,凝聚著北鬥星間網絡團隊的智慧。

2012年北鬥三號啟動研製時,設計團隊手上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案例。設計師們在大量研究空間數據系統和傳統衛星通信知識的基礎上,分析地面網絡成果和衛星設計的特點,獲得效率最高、應用最靈活的方案。

五院專家告訴記者,與地面直接將計算機連接網線就可接入網絡不同,不同高度、不同相位的衛星之間的可見關係存在變化,而北鬥三號利用相控陣天線建立起來的星間鏈路,每分鐘要「掃過」20個衛星或地面站目標,變化頻率更快。

「就像在自習室傳紙條一樣,當收到另一個夥伴傳來的紙條時,科技人員要將紙條保存起來,再選擇最恰當的時機傳送出去,直到到達目標。」五院北鬥衛星研製專家說。

衛星傳的紙條更加複雜,還要區分遙控、遙測、運控、報文等業務的優先級,在一大堆紙條中找到最重要的、最緊迫的、路徑最合適的先發出去,還要考慮「負責中轉紙條的同學桌屜是不是已經滿了」。

成功來得太不容易

當然,在整個北鬥衛星研製發射過程中,科研團隊也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

五院一位北鬥衛星研製專家告訴記者,2012年初,由於一個技術問題,某顆整星構型「翻車」了,大家一夜無眠。以經驗豐富、沉穩老練著稱的一位設計人員被緊急召回北京,立即從北鬥二號轉入北鬥三號,加入了新方案的論證團隊。

用「時間緊、任務重」來描述這次「挽救行動」再合適不過。這是一次真正的「封閉式高效集同」,所有人員都駐守在北京某地。整整一個月,新方案終於滿足了運載要求。

2015年,北鬥三號即將發射試驗衛星,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後續組網任務能否順利進行。為了趕上「發射窗口」,研製團隊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24小時兩班作業……他們只有一個念頭——「必須按時出廠!」

在亮如白晝的大廳裡,他們已然分不清是深夜還是白天,困了就出去洗個臉精神一下,累了就在現場稍微休息一會兒,「天線順利展開、轉動指令正確」……每一個節點任務的順利完成,都會給在場的人打上一支「強心劑」。

然而,喜悅沒能維持多久,10月的一天,天線在軌出現問題,多年的心血,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導航人的字典裡,沒有『認輸』二字,即使面對史無前例的難題,也要放手一搏!」五院一位專家說。

2015年12月25日,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下,北鬥人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個奇蹟——天線在軌問題圓滿解決,工作正常!那個夜晚,整個團隊沸騰了,「成功來得太不容易!」

北鬥「前路還長」

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北鬥一號衛星總指揮李祖洪在現場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開通儀式後,他向記者連說了3個「非常」:「能參加活動並見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的歷史性時刻,我感到非常榮幸、非常高興、非常激動!」

他告訴記者,此次開通儀式是對北鬥工程參研參試人員的極大鼓舞,是對北鬥團隊幾十年來千辛萬苦、拼搏奮進的最高肯定。李祖洪說,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三步走」的裡程碑式事件,並不是指北鬥導航工程的完結。

「可以說前路還長,遠處青山無數,意味著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李祖洪說,要把「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發展理念發揚光大、落到實處,關鍵是要解決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用、用好的問題。

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在激動、振奮的同時,也有了新的責任和壓力。

擔任北鬥衛星總設計師16年來,謝軍深感從事這項國家重大工程無上光榮,使命和責任並存。他說:「我深深知道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項重大工程對國家安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大眾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他告訴記者,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服務,對於北鬥系統設計和建設者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是一個更高的要求。「做好衛星在軌的運行管理與技術支持工作,保證衛星12年工作壽命,確保北鬥系統,特別是北鬥衛星以其安全穩定的運行、連續可靠的信號、多樣優異的服務接受考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夜空中最亮的星——我國北鬥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也是繼GPS、GLONASS之後的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歷時20多年發展,距離北鬥全球組網只有一「星」之遙,因此,第五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的發射備受關注。原計劃6月16日10時左右發射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GEO-3因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技術原因推遲,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在6月23日9時43分成功發射。
  • 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收官之星即將發射
    萬眾矚目的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的收官之星在推遲發射後,已確定於6月23日9時40分發射。今天上午這最後一顆衛星一旦發射成功,標誌著北鬥全球定位系統組網完成,這是繼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之後有一個真正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從此我們有了自己的能與美國GPS抗衡甚至某些方面優於GPS的全球定位系統
  • 北鬥組網收官
    濟南周老師寄給我的一枚明信片上,一枚宣傳圖章,記錄下北鬥最後一顆衛星被長三乙送入太空的難忘時刻。30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第三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有效負荷完成開通,經過遙測數據判讀,星載基準頻率合成器、原子鐘、導航任務處理、星間鏈路的載荷設備均工作正常,地面接收信號正常,這就標誌著北鬥運行正常。
  • 中國北鬥閃耀全球,廿載追「星」,一「網」情深
    20年間,歷經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周儒欣及其領銜的北鬥星通親歷並見證了我國北鬥系統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組網的建設全過程。定位導航功能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最重要的核心功能之一,目前全球有中國北鬥、美國GPS、歐盟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四大系統之間已廣泛實現兼容共用。
  • 布陣30年,全球組網完成!未來,世界導航靠「北鬥」
    2012年年底,完成14顆衛星(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組網。開始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廣域差分和短報文通信服務。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增加了星上自主運行功能,採用星間鏈路技術,設計合理的網絡協議和任務規劃,實現導航星座的自主運行管理,並保證導航星座星間鏈路長壽命、高可靠、高精度測量。
  • 第54顆北鬥衛星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
    原標題:戰疫情下的又一次成功航天發射,北鬥全球組網僅有一步之遙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的關鍵時刻,北鬥三號衛星自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傳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3月9日19時55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 公共基礎科技知識:北鬥導航全球組網
    如果你關注新聞,你會發現今年航空航天領域大事不斷喜報連連,滿滿都是考點呀,所以本篇給大家分享北鬥導航全球組網的相關常識。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這顆「收官之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由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3顆地球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24顆中圓軌道衛星組成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最後一步完成。
  • 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成正果 產業鏈共振效應將釋放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北鬥導航終於和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平起平坐」,「三分天下得其一」。隨著北鬥衛星全球組網修成正果,產業鏈共振效應也將釋放。
  • 北鬥全球組網成功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這是北鬥人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增強了中國的科技自信,這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時刻,是國人最激動的時刻,是北鬥人最為榮耀的時刻。北鬥的全球組網徹底解決了我國衛星導航、定位的「卡脖子」問題,是我國航天工業最偉大的成就,有效保障政治、經濟、科技、國防安全。中國的北鬥系統將為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平利用太空做出巨大貢獻。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組網完成
    ,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發射成功後,聯合國外空司專門發來視頻,祝賀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肯定北鬥系統正在推動全球經濟社會發展,讚賞北鬥系統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參與聯合國空間活動國際合作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
  • 北鬥系統全球組網完成,總師:漁民說「一拜媽祖,二拜北鬥」
    劉揚 樊巍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楊欣 陳飈】儘管曾歷波折,但隨著6月23日長徵三號乙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騰空而起,中國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被送入軌道。24顆中圓軌道衛星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它們確保了北鬥三號系統能均勻覆蓋全球,「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用戶都可以得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的服務」。3顆靜止軌道衛星,能為亞太地區提供大容量的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
  • 中國北鬥全球定位系統組網完成,投入運營之後,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進入臨射倒計時,一旦它發射成功,我國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的戰略就完全實現了。 確實,從建設北鬥一號衛星系統開始,我們已經能夠感受到北鬥導航的優勢,甚至於北鬥導航確實是從無到有的一個漫長過程
  • 蹈海探天,只為北鬥夢圓
    此後11年裡,他帶領平均年齡不到31歲的中科院北鬥導航衛星研製團隊,完成了12顆北鬥導航衛星的抓總研製和發射,實現了眾多關鍵技術的突破與創新,為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和開通立下功勞。回顧與北鬥為伴的歲月,林寶軍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年北鬥三號衛星首發星在發射前整流罩合罩的瞬間。
  • 「北鬥三號」開始全球組網,他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測繪網訊 11月5日19時45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順利點火,成功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北鬥三號導航系統的第一、二顆衛星送入軌道。此次發射不但是北鬥三號組網星首次發射,同時也標誌著中國獨立自主的北鬥導航系統正式全面開啟全球組網的大幕,這對於提升中國大國地位和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意義重大。
  • 北鬥組網,端午安康
    6月23日,端午節前夕,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北鬥三號組網的第55顆衛星送入軌道。尤其是2000年後放開民用使用後,精度能夠達到米級,已經成為全球各導航設備的主力導航工具。有人說,50年前的技術,現在才追上,沒什麼可自豪的。類似的論調還經常用來品頭論足火箭和登月,看起來很有道理,其實是一種偷換概念。按照這個邏輯,美國的GPS、登月等技術,也是50年沒什麼進展嘛!
  • 中國北鬥閃耀全球,這位南開校友廿載追「星」,一「網」情深!
    這一天,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此開啟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20年間,歷經北鬥一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周儒欣及其領銜的北鬥星通親歷並見證了我國北鬥系統從有源到無源,從區域到全球組網的建設全過程。因北鬥而生,伴隨北鬥而長。
  • 從起步到全球組網,北鬥系統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同時這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意味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並且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完成。對於中國人民來說,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倍感興奮自豪的事情,那麼在興奮自豪之餘,它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何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呢?
  • 組網圓滿完成!自此,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資料圖: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gov.cn)19日凌晨,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兩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當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此,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部署圓滿完成,中國北鬥邁出從國內走向國際、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一步」。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不久,它將與其他已經在軌的29顆北鬥三號衛星完成組網,後續將全面建成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71所,為北鬥三號項目配套了星載計算機、星載電源,對北鬥三號系統按時成功完成全球組網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北鬥終於打破GPS壟斷!2020年全球組網,數量35顆
    據稱,這已經是第三和第四顆北鬥三號組網衛星,而中國於去年11月6日剛發射第一批兩顆北鬥三號衛星。有美國媒體表示,中國之所以大力發展自己的北鬥導航衛星,主要是為了擺脫對美國GPS衛星的依賴,如果北鬥衛星組網完成,這將是美國夜不能寐的一件事,因為,除了俄羅斯格洛納斯和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外,中國北鬥也將是主要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