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軍迷來說,「末日飛機」常常被提起。世界上僅有俄羅斯和美國有這種類型的飛機,製造的數量是非常少的,最近,俄羅斯塔斯社稱,俄羅斯正在開發新一代「末日飛機」。
據「防務博客」網站援引塔斯社近期消息,俄羅斯航空工業消息人士披露,俄羅斯新的「機載指揮所飛機」將在伊爾-96-400M遠程寬體客機基礎上製造,它們將取代上世紀80年代服役的4架伊爾-80(也叫伊爾-86VZPU)「機載指揮所」飛機。
圖片:伊爾-96-300PU,普京總統專機
伊爾-96-400M是俄羅斯現在最先進也是最大的遠程四發寬體遠程客機,首架該型機目前正在沃羅涅日飛機製造廠總裝,比起普京總統現在使用的伊爾-96-300PU專機,400型的最大起飛重量從250噸增至270噸,比245噸的中俄CR929還大,最大航程高達13000公裡。
圖片:首架伊爾-96-400M組裝中
基於伊爾-96-400M的「機載指揮所」飛機,和伊爾-80一樣,都是特殊設計。考慮到要在核戰背景下作戰,它將受到嚴格的電磁屏蔽保護,以免受核爆炸發生時電磁脈衝(EMP)的損害,它採用先進的衛星通信系統,為俄高層提供全球通訊,由於機載電子設備很多,空調、製冷等設備也要改進。
圖片:伊爾-80,翼下帶發電機,機尾有天線
俄羅斯現在有4艘「機載指揮所」飛機服役,就是伊爾-80。
它是在蘇俄第一代寬體四發客機——伊爾-86基礎上研發的,1985年首飛、1992年在俄羅斯獨立後服役,它在外形上和伊爾-86有顯著不同,全機沒有客艙舷窗,這是防止核爆炸時的光輻射,機尾有一個開口,可以收放長達8公裡的超長波通訊天線,可以和戰略核潛艇實時聯繫,由於飛機耗電量劇增,機翼內側還有2個額外的發電機,考慮到長時間飛行,伊爾-80機頭是有加油管的。
圖片:4架伊爾-80和2架伊爾-76SK
這4架伊爾-80,被部署在莫斯科附近的契卡洛夫軍用機場,另有2架有類似功能的伊爾-76SK飛機。
和俄羅斯相比,美國的「末日」飛機數量和質量都處於領先位置,它們主要是由空軍的4架E-4B「國家應急空中指揮所」和海軍的10多架E-6B「水星」對潛通訊聯絡機組成。
圖片:進行EMP衝擊試驗的E-4
其中,E-4B大家更熟悉一些,它是波音747平臺的,可以在美國遭受核打擊情況下,供總統等高層使用,同樣具備電磁屏蔽性能,有時候美國國防部長會搭乘E-4B訪問,而E-6B則是基于波音707平臺,它主要的作用是利用機尾的超長波天線跟戰略核潛艇聯繫,而且E-6B裡面有一個由空軍人員操作的「機載發射系統」控制臺,可以在空中發射「民兵」3洲際飛彈。
圖片:E-6B「水星」
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類似的「末日飛機」,之所以是俄美才有,首先得有相對龐大的核武庫,考慮到打核大戰的極限情況,另外還得有強大的大型客機或運輸機工業,能夠製造「末日飛機」所需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