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下午,江蘇25名援青幹部人才乘飛機降落在西寧曹家堡機場,其中有一支5人支教團隊。江蘇省射陽中學陳利老師心潮跌宕起伏,想到自己的支教夢想終於實現,想到海南州高級中學素未謀面的學生,他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秉持初心 夢想花開高原路
2019年6月,剛送走當年參加高考的高三畢業生,陳利從學校得知中組部將選派教師赴青海支教的消息。當晚,他就寫好援青支教報告,並在第二天一大早就交到校長手裡。他心裡明白,家裡的重擔全都要壓在妻子身上,對八旬母親也深感愧疚。
經過漫長的等待和層層篩選,陳利的支教夢變成現實。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湖南側,海拔3000米左右。可剛到海南州,高原環境就給陳利和其他支教老師帶來了不小的困難。7月,正是酷夏時節,身在高原的他就穿上秋冬裝,平地走路變得氣喘籲籲,夜裡睡不著覺,早上起來,口乾舌燥,鼻涕裡帶有血絲……而冬天的高原,因高寒缺氧,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我叫陳利,是大家的物理老師,來自江蘇省射陽中學,今後一段時期,我將陪同學們一起學習、成長。讓我們一起為夢想加油!」開學第一節物理課,從高一(3)班同學們一雙雙閃動著求知慾的眼睛中,陳利讀懂了責任和擔當。經過近一個星期調整,陳利和同事們迅速投入角色,進入狀態。
投身教改 「讓學引思」當先鋒
「整節課思路清晰,問題設置合理,充分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課堂效率高,真正實現了『讓學引思』的指導思想。」在全校「讓學引思」高效課堂示範課後,州教研室加吉主任現場評點。
「讓學引思」是指學習目標、問題讓學生自己定、自己提;活動及規律讓學生自己做、自己找;讓學生講對學習的收穫;課前引導主動學、課上引導互動學、課後引發靈動學,這是鹽城市「十三五」課堂教學改革方向,產生了極為明顯的疊加效應。為協助校長周俊生推廣這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陳利主動承擔「讓學引思」高效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帶頭上示範課。參與聽課的老師現場評課時說:「陳老師講的『重力勢能』這節課,利用我們當地的龍羊峽水電站引入課題,把一種抽象的物理現象立刻形象化起來,師生互動生動有效。這樣的課堂,想不高效也很難。」
為了保障「讓學引思」高效課堂更好地實現,援青團隊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抓課堂教學實際效果為重點,確立實施「低起點、降難度、重雙基、強訓練、抓反覆、反覆抓」基本策略,引入江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學案導學」本土化、校本化改造,結合教材和考綱,編寫更加適合海南州學生的導學案用於課堂教學。在參與編寫並專門負責審核、督查理科導學案的編寫工作中,陳利正常吃住在學校,加班加點地忘我工作。在實施課堂教學質量上,陳利堅持因材施教,區別化對待。有的學生上課不記筆記,下課後就無法進行正常複習,直接導致學生前學後忘,他就通過「曬筆記」、老師寄語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逐步養成記物理課堂筆記的習慣,同時還不斷調整教學思路和方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枯燥的物理教材演變為靈動的體驗交流,讓班級中許多原本不愛學物理的同學逐漸迷上了這門學科。陳利老師愛生如子,不拋棄不放棄一個學生。「有一段時間,我真想放棄學習了,是陳老師像父親一樣關心我,讓我重新找回自己。」學生多傑才旦說。
據海南州高級中學教學處主任王強介紹,陳利老師在任教高一年級的四個班時,正常保持包攬10個平行班中的前三名的優秀教學實績,在2019—2020學年中陳利老師被學校授予「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傳遞愛心 春風化雨潤心田
「培養學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與當地教師相互交流,探討教法、學法,堅持用研究的態度來工作,把工作當作研究任務來做。」在教學過程中,陳利不僅積極主動參與教科研活動,還一對一為學校培養年輕教師,執行海南州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的《海南州援青人才傳幫帶「331」的工作規則》,服從學校師徒結對工作的安排,主動去聽年輕老師的課,給年輕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和方法,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教研、帶徒弟、帶隊伍上。
「我是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新手,陳利老師給我手把手地指導備課、上課、編寫教案等每一個教學環節。」在陳利的精心指導下,青年教師尤拉才讓目前所任教的班級在歷次考試中成績穩居年級上遊。
陳利老師是一位愛動腦筋的人。早在2013年,他針對黑板反光問題,開發目立清眼鏡,並獲得了國家專利。在支教時,陳利發現海南州高級中學教室內配置的黑板陳舊,反光嚴重,坐在教室兩邊的學生上課看不見板書,十分影響聽課效率。他立刻決定從江蘇發來眼鏡,免費給需要的學生使用。
贈人玫瑰 手留餘香展未來
秉承「科學援青,真情援青,持續援青」的工作理念,陳利老師把援青支教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盡心盡力做好。因教學業績突出,2020年6月陳利老師擔任了海南州高級中學教研處副主任,具體負責海南州高級中學物理實驗課程基地建設和教科研工作,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理科是海南州高中教育的薄弱學科,為此,2020年秋學期州教育局有意藉助援青人才的力量,將建設「物理課程基地」的任務落實在海南州高級中學。陳利老師承擔了物理課程基地的建設工作。周俊生校長提的要求是:一是要建出江蘇特色,用課程基地建設引領課程發展;二是要用有限的資金,建設出江蘇課程基地百萬工程的效果出來;三是必須在援青結束前完成基地建設。帶著一份責任和擔當,陳利迅速搜集資料,設計規劃,組建團隊,一切從零開始,時間緊,任務重。通過對江蘇幾個物理課程基地的仔細研究,並多次與校長周俊生結合實際情況反覆研討,以教育、教研為核心,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準繩,以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對全日制高中物理課程教學進行拓展和補充,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創新意識、思維與動手能力、科學精神等方面的能力,以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為指導思想建設物理課程基地。目前物理課程基地建設已基本完成學校交辦的任務。
一年半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陳利老師就要離開這片奮鬥過的熱土,甚至來不及和一起奮鬥的同事們享用剛剛建成的基地,但他希望物理課程基地,將來能給海南州高級中學乃至整個海南州的物理教學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站在美麗的青海湖畔,陳利輕輕地訴說:青海湖,你見證了我的初心和夢圓,我會把你深深鐫刻在心底,有機會,我一定會重返青海湖畔。
作者:江蘇省射陽廣電局新聞部 夏元祥
簡介:
陳利,男,出生於1970年9月22日,江蘇射陽人,本科,高級教師,就職於江蘇省射陽中學,任教高中物理。2019年7月由中組部委派,來到青海省海南州高級中學支教,任教高中物理教學兼任教研處副主任,負責教科研和物理課程基地建設。
愛崗敬業,服務於教育事業。1993年設計的標準化考試塗卡專用筆獲得國家專利,系標準化考試塗卡專用筆設計第一人,目前被考生普及使用;2013年獲得國家專利的消除黑板反光的目立清眼鏡,正在推廣使用,已被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認可;在江蘇省射中學任教期間擔任物理奧林匹克競賽輔導老師,幫助多名學生在奧中榮獲省級以上一、二等獎。在援青期間,榮獲「優秀教師」和先進個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