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載接力支教,小涼山遍開「索瑪花」——記江蘇「時代楷模」海安市...

2021-01-18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初秋的小涼山,索瑪花漫山遍野。一接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彝族少年盧磊就翻山越嶺直奔母校報喜。更多的喜訊,讓地處深山中的寧蒗縣沸騰了:寧海民族中學海安班44人中,本一上線率達98%,29人超600分,盧磊以709分的成績成為麗江市理科第一名……

&nbsp&nbsp&nbsp&nbsp升學率從全地區倒數到連續9年穩佔麗江第一,曾經的「教育窪地」崛起為全國民族教育「高原」,創造寧蒗教育奇蹟的,是一群外鄉人32年的接力堅守。從黃海之濱向著滇西北高原,跨越8000多裡,先後10批、281人次海安老師走進大山深處支教,「寧海模式」不僅成為引領雲南省民族教育的一面旗幟,更開啟了我國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的先河。

&nbsp&nbsp&nbsp&nbsp9月7日,省委宣傳部在南京舉行發布會,授予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nbsp&nbsp&nbsp&nbsp「木材換人才」,

&nbsp&nbsp&nbsp&nbsp貧瘠山谷長出人才叢林

&nbsp&nbsp&nbsp&nbsp從小涼山跨進「清華園」,是盧磊的最大夢想。「我剛入學時數學成績只有70多分,經過海安唐義凱老師反覆輔導,這才補上了短板。」盧磊說,海安老師們教給學生的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他們滾燙的愛心和無私奉獻精神。

&nbsp&nbsp&nbsp&nbsp寧蒗四面環山,資源匱乏,是個深度貧困縣。早年間,當地不少人幾乎一輩子都「窩」在山溝溝裡。「寧蒗的優勢是滿山木材,劣勢是缺乏人才。」為改變困境,1987年9月,時任寧蒗縣委書記阿蘇大嶺慕名到「教育強縣」海安考察。此行催生一份「木材換人才」特殊教育合作協定:寧蒗支持海安木材供應,海安選派一批優秀教師幫助寧蒗培養人才。

&nbsp&nbsp&nbsp&nbsp1988年秋,首批35名海安老師帶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來到這個雲南教育最貧瘠的山谷裡。開學前首次摸底考試,初二、初三4個班均分,語文46分、數學22分、英語28分。第二年,參加中考孩子的成績卻震驚了整個寧蒗:由海安老師「集體承包」的兩個畢業班,不僅奇蹟般地摘取麗江地區中考桂冠,而且地區語文、數學、政治等學科第一名全出在寧海中學。其後,由海安教師執教的高中部,連續多年蟬聯麗江地區高考第一。

&nbsp&nbsp&nbsp&nbsp無數「山裡娃」改變了命運。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石保祿,是寧蒗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樹立遠大理想,去更大的世界體驗人生」,海安老師的教誨成為他的座右銘。肩負國家重大需求,他和團隊刻苦攻關,為去年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做出貢獻。

&nbsp&nbsp&nbsp&nbsp一輪連著一輪,一批接著一批,281人次海安老師接續奔赴寧蒗,用全部心血和青春年華教書育人,讓小涼山長出生生不息的「人才叢林」。據統計,這些海安老師累計為寧蒗培養了初、高中畢業生2萬多名,輸送中專、大學生1萬多名,他們不僅因為知識改變了命運,更成為帶領小涼山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力軍。

&nbsp&nbsp&nbsp&nbsp「園丁」哺育,

&nbsp&nbsp&nbsp&nbsp讓每一朵「索瑪花」都能綻放

&nbsp&nbsp&nbsp&nbsp小涼山腹地,一株株索瑪花堅韌地生長在山崖陡峭處,每到夏秋,競相怒放。支教的數學老師唐義凱在日記中寫道:小涼山就是一個大花園,這裡的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朵索瑪花;我們要有園丁擔當,哪怕石頭上也要綻放出最美的花……

&nbsp&nbsp&nbsp&nbsp海安4班學生邱國華沒想到,自己成績在班級「墊底」,卻成了數學課代表。「這孩子數學基礎比較差,但有很強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唐義凱不想放棄這株「好苗子」,特意安排邱國華當課代表,以此激發他的學習興趣,還在課後給他「開小灶」。一學期下來,邱國華的數學成績衝到了前十名。

&nbsp&nbsp&nbsp&nbsp沿著崎嶇山路,海安3班班主任梅德均深一腳淺一腳走了好幾個小時,終於來到大山深處羅長打的家。新學期伊始,梅德均發現羅長打情緒有些低落,想通過家訪了解這個彝家孩子最近究竟怎麼了。「爸媽都沒讀過書,出去打工都沒人要。我很想通過讀書考大學改變家境,將來帶父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羅長打說,他心理壓力有些大,沒想到這種細微的情緒變化也被海安老師注意到了,他一定化壓力為動力,放下思想包袱,跟著老師好好學習!

&nbsp&nbsp&nbsp&nbsp大山裡家訪耗時費力,卻是32年來每一位海安老師的「必修課」。梅德均說,這是了解學生及其家庭最有效的方式。「一名學生考出去了,就能燃起一個家庭脫貧的希望,年復一年,教育終會改變這些山裡人家的命運。」

&nbsp&nbsp&nbsp&nbsp寒來暑往,春華秋實。32年來,在海安「園丁」們的精心呵護下,一朵朵「索瑪花」展蕊怒放。寧蒗12個民族的1萬多名子弟考進了大學,激發當地老師爭相向海安老師看齊。「當一名像海安老師一樣的好老師,成為當地老師的最大願望。」寧海中學校長李學高出生在彝鄉一個偏遠山村,他感慨地說,從「學生」到「徒弟」再到「校長」,自己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海安恩師的悉心培育。海安與寧蒗兩地變「輸血支教」為「造血支教」,啟動「青藍工程」——海安老師與本地老師對口結成幫扶小組,通過集體備課、課堂觀摩,提升其教學業務水平,如今已培養出350多位優秀教師,他們成為當地基礎教育的骨幹力量。

&nbsp&nbsp&nbsp&nbsp人已回家,

&nbsp&nbsp&nbsp&nbsp心卻永遠留在「第二故鄉」

&nbsp&nbsp&nbsp&nbsp初秋時節,南黃海之濱的夜晚格外寧靜。已是子夜,躺在海安西場中學宿舍裡的蔣蓉,卻怎麼也無法入睡。

&nbsp&nbsp&nbsp&nbsp白天裡,遠在小涼山的同事、學生,紛紛通過電話、微信與她分享今年高考喜訊。傍晚時,來自遠方的一聲呼喚「媽媽」,更帶給她驚喜。原來,她的「女兒」、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彝族女生沙務嘎,要借出席江蘇「時代楷模」表彰大會之機來看望她,還說要和她住同一個房間。蔣蓉激動地拿出最新一張支教師生全家福,慈愛地端詳這個「女兒」。

&nbsp&nbsp&nbsp&nbsp這樣的「全家福」,蔣蓉有15張。

&nbsp&nbsp&nbsp&nbsp2001年,蔣蓉和愛人丁愛軍攜手遠赴小涼山,直到2016年才回家,成為在當地堅守時間最長的海安老師。「當初我們離開海安時女兒才5歲,支教5輪15年後回來時,她已長成大姑娘。」蔣蓉說,這中間自己不少次想回家,但一走進教室,從那一雙雙眼睛裡看到專注信賴,特別是像沙務嘎這樣的孩子平時都喊她「媽媽」,她又不忍離去了。先後培育1000多名當地孩子考上了大學,成為這對夫妻15年裡最大的收穫。

&nbsp&nbsp&nbsp&nbsp走進小涼山,出於心系;離開瀘沽湖,方知羈絆。32年間,無數次前行與堅守,愛與責任鄭重傳遞,支教結束回家了,心卻留在讓他們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

&nbsp&nbsp&nbsp&nbsp這樣的「糾結」,幾乎每位海安支教老師都經歷過。

&nbsp&nbsp&nbsp&nbsp李忠東在寧蒗支教2輪6年,去年回到海安。打開他的手機微信,寧蒗教師群、寧蒗學生群、寧蒗家長群都在「置頂」位置。當地教師在教研上有困惑,他線上指導,還寄去自己的備課本;學生進大學前,他仍像「班主任」一樣,一一發「入學須知」,叮囑孩子們進入大學後要注意什麼。

&nbsp&nbsp&nbsp&nbsp在寧蒗寧海民族中學進門半山腰處,豎立著一塊「江蘇海安老師支教紀念碑」。石碑不到2米高,而在當地少數民族兄弟心裡,它已成為跨越山海、各民族團結攜手的一座豐碑。9月7日發布會一結束,專程趕來參會的海安支教老師孫景群來不及回家就匆匆踏上了歸程,「剛開學,寧蒗那邊很多孩子都等著我回去上課呢。」

&nbsp&nbsp&nbsp&nbsp記者 王夢然 陳 明 徐 超 嚴 磊

相關焦點

  • 江蘇海安市:凌霄花的述說
    本片攝於江蘇海安市東洲公園。
  • 精神燈塔點亮時代,年度盛典致敬楷模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曉夢 鍾洲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昨日,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發布儀式在湖北廣播電視臺舉行。全省9名個人、2個集體當選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2018「荊楚楷模」年度人物是在2018年96人(組)「荊楚楷模」月度人物的基礎上,經過提名推薦、網絡投票、綜合評審、公示等層層選拔而來。
  • 2020寧夏省考申論積累: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省考申論積累:19年十大人物時代楷模,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時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組織宣傳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時代楷模充分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充分體現中華傳統美德,是具有很強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的先進人物。   時代楷模事跡厚重感人、道德情操高尚、影響廣泛深遠。根據時代楷模的職業身份,以中宣部和有關部門名義發布。在中央電視臺設立「時代楷模」發布廳。
  • 凝聚於心、實踐於行的時代楷模
    江蘇作家劉晶林新近出版的報告文學《海魂:兩個人的哨所與一座小島》,將守島英雄王繼才夫婦的事跡又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海魂:兩個人的哨所與一座小島》以王繼才夫婦從1986年上島至今32年的守島經歷為描述主線,詳盡再現了這一對秉持「家就是島,島就是國」樸素理念,以愛國情懷凝聚於心、以恪盡職守實踐於行的「時代楷模」和「愛國擁軍模範」的感人事跡。作為「時代楷模」,王繼才夫婦是一面彰顯愛國、敬業的鮮豔旗幟。
  • 海安市人民政府
    21 海安市恆安建材有限公司 勤雜工5名,男,初中,30-50歲,月薪3000-4000元。 21 海安市恆安建材有限公司 現金會計1名,女,大專,28-40歲,月薪4000-5000元。
  • 奮鬥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裡的新時代楷模——記全國勞動模範、時任...
    >奮鬥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裡的新時代楷模——記全國勞動模範、時任虎豹局綏陽局局長付景峰 人民創造歷史,勞動成就偉業。從試點區成立之日起,付景峰就把這些數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每天掛在嘴上。 試點區成立第一天,付景峰就在試點區走了一天,他邊走、邊看、邊自言自語:沒想到還能肩負這麼光榮的任務,能不能幹出成績,就看接下來走的路了。
  • 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時代楷模」彰顯時代精神
    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時代楷模」彰顯時代精神由廣東公務員考試網面試模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2019廣東公務員考試面試模擬題,廣東省考面試備考,廣東公務員面試模擬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務員考試頻道/廣東公務員考試網!
  • 時代楷模黃大發 當代黨員的精神旗幟
    4月25日晚,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布「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並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新區各鎮辦積極組織各級黨員集中收聽收看「時代楷模」發布儀式。黃大發的當代愚公精神激勵和鼓舞著新區黨員幹部不斷前進。
  • 做時代新人: 一名大一學生的支教情結
    「我要去支教。」2月6日下午,在山西省太原市「擔復興大任做時代新人」大型講述活動現場,一名面孔尚顯稚嫩的大學生發出了這樣的新時代青春誓言,贏得一片掌聲。  他叫李磊,今年20歲,是山西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大一學生。
  • 「三原色」繪就「小涼山」絢美新畫卷
    外在和內心的「三原色」逐漸失去了原本的鮮豔,變得暗淡無光……針對如此縣情,雲南省菸草專賣局(公司)精心制訂了「專項資金+X項目」掛聯幫扶方案,投入專項資金3.23億元,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堅持幫扶濟困與助推發展並舉,擦亮彝家「三原色」,繪就「小涼山」獨特絢美新畫卷。
  • 一代人的奮鬥,一個時代的擔當——學習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南仁東南仁東是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天眼」巨匠,他為科學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用無私奉獻的精神譜寫了精彩的科學人生。中共中央宣傳部2017年11月1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南仁東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 江蘇海安開展「春暖人心」線下健身體育志願服務活動
    在江蘇海安,健身體育服務志願者們雖不能逆行至抗「疫」最前線,卻用別樣的方式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海安市健身體育服務平臺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根據海安市「春風送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要求,在疫情期間創新開展「春暖人心」線下健身體育志願服務活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提升人民精神風貌,送溫暖、獻愛心,服務到村到組到戶到人。
  • 備好紙巾 小涼山扶貧微電影《星星的旅行》溫情上線
    我的媽媽在高高的小涼山上工作,那個地方就叫星星村。」11月17日,一部反映小涼山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紀實性微電影《星星的旅行》正式在網絡上線。影片取材真實,由原型人物、星星村第一書記張月曦和她的一對兒女出鏡,演繹了一幕幕扶貧故事和真情片段。2018年,張月曦告別4歲女兒和1歲兒子來到小涼山上的星星村。
  • 他們當選安徽教書育人楷模 先進事跡公布
    在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學校和相關單位自下而上、逐級審核推薦的基礎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經認真評審和集體研究,決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安虹等10名同志為2020年全省新時代教書育人楷模。為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的榮譽感、責任感,紮實做好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宣傳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組織開展學習,廣泛宣傳先進典型感人事跡。
  • 中宣部追授盧永根「時代楷模」稱號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在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中央宣傳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盧永根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稱號。幹部群眾普遍認為,盧永根的身上集中體現了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身、獻出一切的家國情懷,是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知識分子楷模。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表示,要深入學習盧永根信念堅定、至誠報國,開拓創新、勤奮耕耘,勇擔重任、甘為人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弘揚愛國奮鬥奉獻精神和忠誠執著樸實品格,建功立業新時代,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今天江蘇金融圈發生了18件大事
    來源:江蘇金融圈江蘇金融人都看江蘇金融圈1、江蘇政協講壇專題學習民法典8月5日,省政協舉行第十八期江蘇政協講壇,專題學習民法典。省政協主席黃莉新主持並講話。黃莉新指出,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 【我的扶貧故事】孫東:山海相連情系經開 「精準」支教心系學生
    【我的扶貧故事】孫東:山海相連情系經開 「精準」支教心系學生 2020-11-2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燦爛的晚霞——記深圳支教老專家陳慧蓉老師
    「銀齡行動」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始於2003年2月全國老齡委關於組織開展老年知識分子援助西部大開發出的行動倡議,旨在為老年知識分子搭建發揮老有所為、貢獻餘熱的智力援助平臺。
  • 中宣部追授南仁東「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中央宣傳部17日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南仁東的先進事跡,追授他「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南仁東是我國著名天文學家,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簡稱FAST)的發起者和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