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六歲看老」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2021-01-08 佩琪媽媽

「三歲看大、六歲看老」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科學依據嗎?俗話有說:「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也有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還有說「三歲定八十」的。這裡的數字也只是一個概述,說的是孩子的性格在三歲就基本定型了,決定了人這輩子的為人處世的風格。3至6歲的幼兒已經對自我形成一定的認知,如自己是否聰明或遲鈍、長得好看還是不如別人帥氣或漂亮。如果經常受到家人或親友表揚和讚賞就會產生自信和自我滿意度。反之,長時間遭到成人的忽視,甚至是拋棄,就會產生自卑和孤獨感。這些個性特徵初步形成,其中的一部分將伴隨或影響他們的一生。同時,孩子們的興趣愛好、綜合能力也已經基本確定,還養成一套只屬於他們的行為習慣。

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孩子從一出生的時候,他的腦重量在370克到480克左右,到了三歲左右的時候,腦重能夠達到1280左右。這樣相當於成人腦重量的75%,所以,零到三歲期間是大腦發展的一個黃金階段,他會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收所有的可供孩子學習的東西,各種感官都會打開了去學習和體驗,這個世界裡所有的一切。同時三歲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模式、態度等等,形成了一個關鍵階段。也就是說,他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當中,他在什麼樣的溝通模式和代養人的帶領下,他會形成他獨特的人格的狀態。那麼孩子在零到三,三到六歲早期的親子互動的過程中,這些比如說性格呀,態度行為呀,已經基本上奠定了很大很大的一部分基礎。有了這些基礎以後,再加上她上了幼兒園呀,上了小學呀,上了初中,高中以後呢,通過全社會的學習,通過一些學校的學習,在才能夠形成自己一個獨立的人格。所以三歲非常非常重要,而且現在呢,很多人都開始對三歲前的孩子的大腦進行開發。你比如說語言能力的培養,比如說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等。

天底下,唯一不變的東西就是變化,特別是人心的東西變化更大。「三歲看大六歲看老」是一句老話,講的是人的本性在三歲時的時候就會體現出來,到七歲時,基本定型下來。但人在七歲以後的歲月,有外界因素的影響也有所影響和改變的,雖然如此但本質還是在的。從當下社會來看,更加不靠譜。小孩成長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階段,如果沒有看好,那就會變壞,變了您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13歲這個時候,真的完全會變了一個人,大家可以看一下上面的文章,叫做《給13歲叛逆期女兒的一封信》,大家可以從通過文章看到,這個小女孩自小在父母的教育下,應該說是十分優秀的,但是遭遇了叛逆期就有了天壤之別了,如果不是有一個耐心和優秀的父親,這個女兒可能就完全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因此老祖宗說的三歲看大,六歲看老,的確很「科學」,一方面是先天因素的了解,一方面是環境與教育的重視。祝願每一位寶寶能夠得到很好的親子教育和高質量的陪伴,成就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心理學研究表現人際關係中最被看重的品質就是真誠一個真誠的人最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友誼和認可一個真誠的人立足於社會。在孩子三歲以前,不是培養一個聰明孩子,而是培養一個社會能力發展良好的快樂孩子。三歲左右的孩子進入性別敏感期,這一時期孩子會和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的關注。比如男孩黏媽媽,女孩黏爸爸。這也標誌著孩子從和媽媽的二元關係裡進入到了爸爸、媽媽、我的三元關係裡,這也是每個人最初的人際交往模型。這一時期同性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模仿自己,從競爭轉為模仿,讓孩子學會如何同媽媽之外的第三者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就是日後孩子會發展出來的同伴關係、社會關係)。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入伏三準三不準」,究竟指的是什麼?有科學依據嗎?
    然而,注重養生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方法,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所以自古以來,一些農村的老人會傳遞這樣的經驗,即到了三伏天,要注意做好「三準」和「三不準」,只有把這些做好了以後,才算是真正的做好了養生,身體才會真正地從中受益。那麼,古人所說的「三準」和「三不準」,究竟指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解析一下。1.什麼是「三準」?
  •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俗語:「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現代社會發展的非常快,對於一些未知的事情人們開始會利用科學來回答,畢竟現在這個社會以科學技術為主。但是這時代的發展裡,有很多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化已經快要被遺忘了,就像俗語。
  •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在古書當中有這樣的記載,他們通過看雲朵的方式來預測地震的到來,通過雲來觀測地震,看似非常神奇,但這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在古時候沒有現代科學做支撐,我們也只能聽聽罷了,那麼在現代科學當中,我們是以什麼來觀測地震的呢?地震雲是否真的存在呢?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觀測地震的到來嗎?
  • 有科學依據:「3歲看大」不是胡扯,三歲前培養孩子性格很重要
    而每當到了這種時候,咱們自己的父母就會顯現出他們的作用了,許多老人們的經驗是我們自己跌撞摸索多了才能得出來的,比如今日咱們要講的這個話題:三歲定終身。相信不少家長都有在長輩們口中聽到過這句話吧?結合身邊的實例來看,雖然不能說這句話完全能涵蓋一個孩子的人生,但它的重點卻切得十分準確,三歲是小孩形成自我思維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時期,才能夠將孩子培養成出色的模樣。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科學嘛我不知道。特別是蘇聯教材中的「科學」,到底有什麼意思我並不清楚。但是歐美的「science及詞根」scientia」,就指的是深奧的學問的意思最早搞出科學的的義大利伽利略和後來的哥白尼,都是神父和宗教背景深厚的人士。最早的science即是宮廷數學和教會數學。後來不是牛頓是劍橋大學的嗎?其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 (上主乃吾光),翻譯成英文叫the lord is my light.
  •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男怕三更,女怕午時」,有什麼依據嗎,這其中有什麼道理文/小玉雖說現在的農村經濟想必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儘管如此,如果對比城市和農村的話,兩者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因此有很多農村的人來到城市以後都會有一種不想回去的想法,雖然城市的繁華吸引了很多農村人,但是依然還有很多人想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 瑪法達看世界
    被馬爾克斯提升到「季諾療法」高度的阿根廷國寶級漫畫大師季諾(Quino)筆下的六歲女孩瑪法達,也是一位「地球儀愛好者」。她以看似超越年齡的智慧,孩童式純真卻率直的口吻,為我們帶來了關乎整個世界的驚人發問與反思。
  • 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到底什麼意思?有何科學依據?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不知有沒有聽過「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古人又有什麼依據呢?一、女怕午時生通過字面理解,女怕午時生的意思就是女孩子忌諱午時出生。午時,也就是上午十一點至下午一點。
  • 「雙頂男孩找不到,雙頂女孩沒人要」,這句話啥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易經》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一種事物有相互感應的能力,通過規律總結從而判斷出一個人的性格。古人所言,「望之儼然,即之也溫」!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怎麼去判斷一個人的脾氣秉性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我們傳統文化中,還冒出了不少「土法子」。
  •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農村俗語「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農村進入城市,尋求很多機會,想要藉此改變自己的階級或者人生,可是城市雖大,但是容下一個我們卻那麼艱難,有時候我們會說那些北漂,滬漂,深漂究竟是為了什麼選擇,背井離鄉,獨自一個人品嘗這萬千的孤獨與寂寞。
  • 這有科學依據嗎?科學實驗說明了什麼?
    人去世後會「投胎轉世」嗎?只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現象是無法給出科學解釋的,比如一個人在死後會去往哪裡,我們又會經歷什麼?真的像傳說中的那樣會經歷投胎轉世成為一個新的生命體嗎?
  • 世界上真的有輪迴轉世嗎?有科學依據嗎?
    每個人都非常的懼怕死亡, 在日常的生活中當我們無意間提起死亡也會被認為是一件不吉利的事, 每個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都不能做到十分的釋懷, 因為我們的什麼就只有一次。 所以關於死亡的話題就一直是我們所難以提及的, 因此關於死亡的各種想像和猜想都出現在各種的宗教作品以及神話故事中, 而在這些的故事之中就有一個流傳特別久的話題, 就是人死之後會有轉世的出現, 那麼這種說法是可信的嗎?
  • 天賦異稟北極星小姐姐有什麼來頭嗎?北極星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
    每次提到這部劇,後臺都有一票迷弟迷妹呼喚一個名字——北極星。開始都是奔著資深御姐Acker去看的《天賦異稟》,防不勝防的被北極星小姐姐拉入坑,且無法自拔。第一集開播不久,一個畫著煙燻妝、身著皮衣的朋克女孩一下就抓住觀眾的眼球。煙視媚行的咧嘴轉頭,從路人堆裡不經意間凸顯出來。在漫威漫畫中,北極星是萬磁王的女兒。擁有和父親一樣的能力,能隨意控制磁力。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科學是有什麼依據的呢?科學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科學有什麼依據呢?科學邏輯推理與事實是一樣的,科學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己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 如果按照國內公知的觀點的話,科學而非技術是脫胎於神學的一種數理化認知方式。他量化了一些東西。但是根本上,絲毫上不涉及到世界觀。最早的」科學」而非技術就是歐洲的宮廷數學。教會數學,天文學。
  • 農村俗話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是什麼意思?有科學依據嗎?
    在過去農村裡的夜貓子是非常多的,但是一般是不會到農戶家裡來的,如果有夜貓子在晚上的時候到房子周圍叫喚的話,那一般表示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的意思是說,如果夜貓子到了誰家的院子裡來了,一般都沒什麼好事情,往往都會有人去世。在民間一直把夜貓子當中是一種不祥鳥,認為只要夜貓子到自家裡來了,那這戶人家裡就會有人去世。
  • 奶奶懷疑6歲女孩有「陰陽眼」,隨後醫生給的答案,很有科學依據
    【女孩經常生病,奶奶懷疑孫女有「陰陽眼」,隨後醫生給出的答案,很有科學依據】琪琪是一名留守兒童,從小被爺爺奶奶帶大,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然而老師最近的一次電話,讓遠在外地的爸爸立馬趕回來,並帶孩子去醫院做檢查,隨後醫生得出結論孩子有嚴重的幻想症,心理產生了疾病。起因是奶奶懷疑琪琪有「陰陽眼」!!!
  • 這本小說題材新穎,主角六歲開口,七歲隱居練劍,十八歲威震江湖
    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推薦4本精彩的穿梭文,尤其是第一本小說題材新穎,主角六歲開口,七歲隱居練劍,十八歲便連挑四十個山寨,殺餘滄海、威震江湖,熱血十足,希望你們能喜歡。位面破壞神蘇重風塵僕僕的趕到衡山城,臉色陰沉。他還是讓餘滄海給跑了。 出了福州城,餘滄海將蘇重死死纏住,讓他的弟子分開逃跑。
  • 你知道aged和age有什麼不同嗎?
    今天,我們一起看一下aged這個單詞,以及aged與其它相似單詞的區別。首先,我們看一下aged做形容詞的用法。1、They have two children aged six and nine.他們有兩個小孩,一個六歲,一個九歲。這句話中aged的意思是……歲,不用於名詞之前。
  • 想不生病,肚裡常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科學依據?
    很多時候,疾病的發生,與飲食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錯誤飲食,對身體的損傷更加嚴重,不注意飲食規範性,會惹來很多大麻煩。在這過程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就需要大家多注意,「想不生病,肚裡常空」,是很多人經常會聽到的話,不由納悶,這樣說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真實情況,還是帶有誇張成分?接下來,告訴你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