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

2020-12-05 正信布施大行持戒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

科學嘛我不知道。特別是蘇聯教材中的「科學」,到底有什麼意思我並不清楚。但是歐美的「science及詞根」scientia」,就指的是深奧的學問的意思最早搞出科學的的義大利伽利略和後來的哥白尼,都是神父和宗教背景深厚的人士。最早的science即是宮廷數學和教會數學。

後來不是牛頓是劍橋大學的嗎?其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 (上主乃吾光),翻譯成英文叫the lord is my light. 還有一個學校叫做牛津大學,校訓叫做From here we receiv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在這裡我們接收光和神聖之風。後來帶著「科學」走遍世界的也是傳教士。後來英美科學家中信教比例同樣多,一直到現在,美國極為依賴猶太科學家,猶太教極端保守。愛因斯坦,牛頓等人都是35歲之前取得的成就,愛因斯坦更是26歲提出相對論。他們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量變引起質變的那種只能是蘇聯科學院的,7080的當科學家,還不知道除了到底出了什麼原創成果。

你說的那種科學是蘇式科學吧,1.蘇聯教科書中關於哲學和科學的任務:史達林《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書中強調思想啟蒙與教科書哲學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之後, 「除了為黨和無產階級專政服務這一主要功能 外,還承擔著普及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宣傳科學知識,武裝和教育黨員」至此,科學被意識形態化,主要任務並非普及科學,而是為「無產階級執政的意識形態」提供理論依據。注意:後來這一套教材被中國參考引進,幾乎全方位照搬觀點。蘇聯建築:喪失歐洲傳統,大興「未來建築」,充滿科幻風。在解體之前尤為如此,猶如現在股票崩盤之前的吹噓一樣,絕口不提從前教訓,滿口未來的科幻。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視為分析人類進程的基本科學,而在他們對蘇聯的設想中,科學一直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稱這是第一個建立在「科學」規則之上的國家。列寧是一位學者,他在倫敦圖書館與克裡姆林宮裡一樣無拘無束。史達林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和滿腔熱情的自學者,他擁有一座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不光是用來閱讀,還用來批註。這個才是蘇式科學。

好我們看看蘇聯這麼喊科學,科學成就怎麼樣呢在「科學主義」教育下,蘇聯科學原創力究竟如何?原始解封資料暫時查不到,但是:蘇聯火箭技術發達,不巧的是德國火箭技術同樣發達,美國有原子彈,蘇聯同樣有原子彈,美國航空發動機發達,蘇聯同樣如此,冷戰時期,美國剛剛造出重達250噸的飛機XB-70,蘇聯幾乎同一時間發布外形性能相差無幾的機型。總結:美國有的幾個強項蘇聯有,而且外形性能極其相似。另外德國科學強項的地方蘇聯也有,看出來了沒,是不是科學的勝利,還是間諜的勝利。那麼如此提倡「科學」的蘇聯,有大型原創科技嗎?沒有。民用科技蘇聯為何不行?因為照抄性價比極低,派間諜本錢巨大而又不能「揚國威」。看出來沒,蘇聯的「科學」主要是個政治任務,和美國,以色列科學家經常信教不一樣,蘇聯教育中的「科學」是政治問題。1945年歐洲戰場結束之後的蘇聯科學界出的超級騙局(不完全統計):「李森科事件」「謝苗事件」「戈盧邊科」實際上,該國家在著名的事故「車諾比」(技術操作不當)之後變垮臺,不要良善文化的科學立國蘇聯,怎麼連信教的美國以色列科學家都打不過。

另外「迷信」本是宗教用語,和「正信」對立。比如正信因果,就是種福得福,種禍得禍。即正持戒律,正信因果。

相關焦點

  • 迷信科學也是一種迷信
    科學是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基本正確的方法和認知,它不是天啟的知識,不是先天存在讓人解決疑問的萬能工具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所積累的成果,是人類在漫長的生存過程中不斷探索,對正確的認識進行累積並加以系統化處理所形成的認知概念。在應對人類所處環境中有用的知識和方法逐漸積累起來,由未經歷前事的人借用來應對遇到的類似問題,以保護人類自身的利益。
  • 《周易》預測是「迷信」還是「科學」?
    雖然國學熱持續了許多年了,但是一聽到《周易》還是會有人說:你那是迷信,21世紀我們只相信科學。其實包括我自己也迷惑了很多年。所以,我去查了「迷信」與「科學」的定義。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光就二者的定義都有無數種說法。或者說,二者的定義還沒有定論。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早已分不清什麼叫迷信,什麼叫科學。
  • 科學和迷信的界限在哪兒,迷信產生的根源,科學該如何對待
    有些朋友動輒就把自己或者目前科學搞不明白的事物認定是迷信,比如中醫、宗教、或其他傳統文化、亦或是一些民間奇聞異事等等,認為這些都是迷信,應該取締,然後盲目指責、攻擊甚至破壞。認為這是在破除迷信。須不知在科學昌明發達的今天,做出這種行為是連最基本的科學素養都不具備的表現。
  • 不要標榜科學,更不要迷信科學
    到底什麼是科學呢?提到西方東西,我們好像都是自然不自然地認為他們都是科學的,是科學的代名詞,所有傳統的東西都是糟粕,都是不科學的。能夠怎麼界定嗎?這樣想問題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我們看到的西方很多高級的設備,其實這些都是科技不是科學。
  • 我們要相信「科學」,但絕對不能迷信「科學」
    「科學」,在從前聽起來是非常高大上的感覺,但是現在一聽到「科學」,就有點迷信的感覺。為什麼呢?也許很多不從事跟科學相關的工作,我本人從事衛生教育工作,但是我發現,在這一行,「科學」很多時候是絆腳石,抱著「科學」的名義,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不能靈活變通。
  • 無神論者是科學,信神是迷信?
    信神就是迷信,就是不科學,無神論反而是時髦的,反而是科學的,事實上這是一個誤會,一個誤解。因為你如果信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那是迷信,但是如果你信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那就不是迷信,那是科學的。無神論是不科學的  科學的基本精神就是實事求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其基本精神就是可以驗證,可以證實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無神論事實上是不科學的。因為無神論宣稱宇宙中沒有神,沒有創造主,沒有管理主,沒有主宰,這樣的宣稱是無法證明的。
  • 懷孕前三個月不能和親朋好友說,並不是什麼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當時覺得媽媽太過迷信,心想為什麼到現在還有人相信這些。前兩年懷上二寶後,再回過頭想一想才徹底了解,為什麼懷孕前三個月不能和親朋好友說,並不是什麼迷信,反而是有科學依據的。為什麼不建議準媽媽們在懷孕前3個月和親朋好友說?
  • 一個人只相信科學算不算迷信?
    科學和迷信的界限在哪裡?如果一個人凡事都講科學,不科學的事物概不接受,算不算迷信科學呢?科學的核心精神是質疑。科學連自己都質疑,通過不斷否定自己從而不斷完善自己。所以,你如果認同科學精神,那你不可能不加懷疑的相信各種科學理論。科學的可貴之處是不斷完善自己,且提高的速度非常快。但這個世界足夠複雜,科學雖然日新月異但離完全認識世界還有很大距離。
  • 神話與事實、迷信與科學的辯證關係
    2、迷信與科學迷信有兩層意思,一是信仰神仙鬼怪等不存在的事物;二是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科學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的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科學與迷信有著千絲萬縷額關係。
  • 什麼是「鬼壓床」,真的存在嗎?專家給出科學解釋,別再迷信了
    我們這個世界是唯物主義的,什麼牛鬼神蛇都是不存在的。別受了電視劇和小說的影響,也別遇到什麼事就自己嚇自己,要相信科學。你可以把耶穌或者菩薩當成是宗教信仰,但是不能什麼事都是唯神論。什麼是「鬼壓床」?在科學和醫學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人們才會把這種怪異的現象成為「鬼壓床」,睡著了聽到的說話是鬼在說話?醒了不能動是鬼壓著你?全都不是,這種現象字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症」。就是你從睡眠中醒來,但是你的部分大腦和身體還在沉睡中,所以出現了暫時的「癱瘓」。為什麼睡覺也會癱瘓?人的睡眠會經過兩個階段,一個是快速眼動期和非快速眼動期,人在睡覺時會在這兩個狀態來回交替。
  • 何謂迷信?何謂科學?
    發現很多人分不清楚迷信與科學的區別,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存在失誤之處。迷信「即「迷失自性,而盲目地信從」之意。迷信是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說。「迷信」的含義更多的傾向於「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理論上,如果不具備科學素養,都存在著「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從事科學工作的人,如果沒有科學素養。與迷信對立的是科學的方法。科學是一種允許自我證偽的動態開放的可靠方法(科學不是任何科學理論),講究的是形式邏輯和證據。
  •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什麼不同?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裡面
    上午生娃和下午生娃有什麼不同?陽陽(化名)最近在醫院待產,預產期就在這一兩天,本來夫妻兩人是打算順其自然地進行生產。可是在一旁幫忙的婆婆卻在嘴上念叨著一定要在上午的時候生娃,這樣對孩子比較好,孩子將來不管是身體還是運勢會比下午生的孩子好。但是陽陽卻不信這套,人的運勢前程都是需要靠自己來爭取努力,怎麼可能就看是否出生在上午呢?
  • 將相信科學絕對化也是一種迷信
    科學是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基本正確的方法和認知,它不是天啟的知識,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所積累的成果,是人類在漫長的生存過程中不斷探索,對正確的認識進行累積並加以系統化處理所形成的認知概念。在應對人類所處環境中有用的知識和方法逐漸積累起來,由未經歷前事的人借用來應對遇到的類似問題,以保護人類自身的利益。
  • 只相信科學也是迷信、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更是迷信
    ,迷信科學,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也是迷信。迷信什麼?迷信那些東西是過時了。實際這些東西永遠不過時,如果過時就不要了、就丟掉了,中國老祖宗不會發明漢字、不會發明文言文。老祖宗發明這兩樣東西,就是永遠沒有過時。就像前面所說的「今現在」,沒有過時,三千年前老祖宗的教誨現在管用。「孝順父母」這有時間限定嗎?
  • 天空出現紅色光帶是什麼現象,古人看到很迷信,專家卻用科學解釋
    太陽黑子天空出現紅色光帶是什麼現象,古人看到很迷信,專家卻用科學解釋關於宇宙想必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認為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而這些變化有的會反應在天空中。當時沒有像現在一樣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古人就很迷信,但實際上天空出現的紅色光帶,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已,也就是地磁暴現象。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明顯的一次地磁暴現象了。所以無論何時一定要相信科學,不要自己嚇唬自己,很多自然界的事情科學還是能夠解釋的。
  • 官員迷信並不代表缺少科學素養
    據《京華時報》近日報導,中國科協在成立5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07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有2%的領導幹部心存迷信,相信求籤、祈求神靈保佑等。    雖然身邊有大把的迷信官員「現身說法」,雖然我對迷信的官員只佔2%心存疑慮,但大體上講,我是相信權威的,姑且就採信中國科協發布的這個數據吧。不過,我對中國科協將官員心存迷信與其科學素養掛鈎則持保留態度。
  • 什麼是科學,為什麼給認得感覺太多人都是盲目地相信科學。用科學...
    > X 什麼是科學
  • 科學也好宗教也罷,重要的是敬畏之心,不迷信
    我的奶奶,目不識丁,但每每我說怕神怕鬼時,她總會說「人死如燈滅,這世上哪有什麼神鬼」。然而,即使他們從「破四舊」、「立四新」中走過來,即使他們相信科學並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但逢年過節,他們總是要點上幾柱香,祭天地神靈和祖宗,祈求神靈和祖宗的保佑。現在想來,爺爺奶奶這是一種「不迷信宗教,但存敬畏之心」的信仰方式。
  • 科聲小評:不存在迷信科學
    總能看到評論說「你們這些人是迷信科學,科學又不一定就是真理」。首先,科學不可能被迷信,其次科學從未承諾自己是真理。科學是一套會依據邏輯和實證來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範式。而迷信指的是「不需要理由的相信,不需要實證的相信,即便反證放在面前也要相信」。所以,說「迷信科學」,就好似在說「有病的健康人」,邏輯上就是不通的。
  • 環球時報:科學崇拜也是一種迷信
    原標題:劉仰:科學崇拜也是一種迷信 民主與科學是近代中國兩個重要概念。一百多年來,伴隨實踐和了解,人們開始意識到民主的兩面性、局限性,對民主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已受到反思。但對科學,這種反思是不夠的。 很多人把科學籠統地當成絕對真理,崇拜科學導致對科學的迷信屢屢出現負面效應,但我們對科學崇拜的負面影響還沒有足夠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