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
科學嘛我不知道。特別是蘇聯教材中的「科學」,到底有什麼意思我並不清楚。但是歐美的「science及詞根」scientia」,就指的是深奧的學問的意思最早搞出科學的的義大利伽利略和後來的哥白尼,都是神父和宗教背景深厚的人士。最早的science即是宮廷數學和教會數學。
後來不是牛頓是劍橋大學的嗎?其校訓是Dominus Illuminatio Mea (上主乃吾光),翻譯成英文叫the lord is my light. 還有一個學校叫做牛津大學,校訓叫做From here we receiv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在這裡我們接收光和神聖之風。後來帶著「科學」走遍世界的也是傳教士。後來英美科學家中信教比例同樣多,一直到現在,美國極為依賴猶太科學家,猶太教極端保守。愛因斯坦,牛頓等人都是35歲之前取得的成就,愛因斯坦更是26歲提出相對論。他們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量變引起質變的那種只能是蘇聯科學院的,7080的當科學家,還不知道除了到底出了什麼原創成果。
你說的那種科學是蘇式科學吧,1.蘇聯教科書中關於哲學和科學的任務:史達林《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書中強調思想啟蒙與教科書哲學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之後, 「除了為黨和無產階級專政服務這一主要功能 外,還承擔著普及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宣傳科學知識,武裝和教育黨員」至此,科學被意識形態化,主要任務並非普及科學,而是為「無產階級執政的意識形態」提供理論依據。注意:後來這一套教材被中國參考引進,幾乎全方位照搬觀點。蘇聯建築:喪失歐洲傳統,大興「未來建築」,充滿科幻風。在解體之前尤為如此,猶如現在股票崩盤之前的吹噓一樣,絕口不提從前教訓,滿口未來的科幻。布爾什維克主義者把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視為分析人類進程的基本科學,而在他們對蘇聯的設想中,科學一直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稱這是第一個建立在「科學」規則之上的國家。列寧是一位學者,他在倫敦圖書館與克裡姆林宮裡一樣無拘無束。史達林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和滿腔熱情的自學者,他擁有一座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不光是用來閱讀,還用來批註。這個才是蘇式科學。
好我們看看蘇聯這麼喊科學,科學成就怎麼樣呢在「科學主義」教育下,蘇聯科學原創力究竟如何?原始解封資料暫時查不到,但是:蘇聯火箭技術發達,不巧的是德國火箭技術同樣發達,美國有原子彈,蘇聯同樣有原子彈,美國航空發動機發達,蘇聯同樣如此,冷戰時期,美國剛剛造出重達250噸的飛機XB-70,蘇聯幾乎同一時間發布外形性能相差無幾的機型。總結:美國有的幾個強項蘇聯有,而且外形性能極其相似。另外德國科學強項的地方蘇聯也有,看出來了沒,是不是科學的勝利,還是間諜的勝利。那麼如此提倡「科學」的蘇聯,有大型原創科技嗎?沒有。民用科技蘇聯為何不行?因為照抄性價比極低,派間諜本錢巨大而又不能「揚國威」。看出來沒,蘇聯的「科學」主要是個政治任務,和美國,以色列科學家經常信教不一樣,蘇聯教育中的「科學」是政治問題。1945年歐洲戰場結束之後的蘇聯科學界出的超級騙局(不完全統計):「李森科事件」「謝苗事件」「戈盧邊科」實際上,該國家在著名的事故「車諾比」(技術操作不當)之後變垮臺,不要良善文化的科學立國蘇聯,怎麼連信教的美國以色列科學家都打不過。
另外「迷信」本是宗教用語,和「正信」對立。比如正信因果,就是種福得福,種禍得禍。即正持戒律,正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