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為什麼給認得感覺太多人都是盲目地相信科學。用科學...

2021-01-18 澎湃新聞
X

什麼是科學,為什麼給認得感覺太多人都是盲目地相信科學。用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就會認為是迷信有陰謀?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李浩然 2017-04-17

這個問題很好,反應了你的理性思辨。目前中國社會對於「科學」的信任與對「非科學」的排斥很大程度上來自五四的矯枉過正。科學、宗教、哲學、藝術,都是看待世界的方式,科學本身沒有絕對價值。在某個特殊時代,「科學」與「迷信」構成了人類理性狀態的兩個方面,且可以為大家接受,但隨著我們對傳統的再次接受和對外來文化的深入了解,如今再把科學當作唯一真理、就不那麼「科學了」。科學這種概念,不會有一勞永逸的「定義」,因為就像你的提問一樣,人們對待它的態度在不斷改變。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相信科學?別讓科學毀在人手上!
    翻看網絡,無數人以不科學的角度看世界,傳播偽科學。我相信,現在到大街上找一百個人,只有一人了解真科學;認真研究過科學的、學習過科學知識的,恐怕一千個人裡、一萬個人裡只能找出一個人。如果從大街上找來十個人,大概有7~8個人的夢想是成為明星,有1個人是成為科學家,然而這千千萬萬個「一個人」裡,又有幾個可以堅持夢想,並一直努力下去呢?一直努力下去的,又有幾個可以完成心願呢?如果說科學是盞明燈,恐怕十個人九個「瞎」。在這個信息傳播的年代,迷信卻不見減少。很多人反對科學。其理由無非就是:科學不能解釋、科學歷史短暫、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 科學解釋愛情為什麼是盲目的,心理學家教你戀愛不要慌
    作為科學中基礎學科數學,最真實地反映了愛情中最深刻地道理——你必須承認愛情真的是在碰運氣,但中獎的前提是你必須買彩票。所以研究概率論地數學家地戀愛成功率特別高,當然實踐過程也特別辛苦。本文就不在過多展開數學家如何尋找愛情,但是我還是想舉個例子來說明其實人在戀愛中地盲目僅僅是一個角度。而盲目地另一面很可能就是偉大地堅持。
  • 我們要相信「科學」,但絕對不能迷信「科學」
    「科學」,在從前聽起來是非常高大上的感覺,但是現在一聽到「科學」,就有點迷信的感覺。為什麼呢?也許很多不從事跟科學相關的工作,我本人從事衛生教育工作,但是我發現,在這一行,「科學」很多時候是絆腳石,抱著「科學」的名義,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不能靈活變通。
  • 風水與數學不是科學,那什麼是科學?
    而玄學的對立面是科學,為什麼這麼講呢?首先,什麼叫科學,科學的一個核心點是可證偽性。我們講的科不科學是指是否具備科學方法,預測結果和具體性與可證偽性。因此,按這個這個定義來討論的話,如邏輯學,信息學,統計學,甚至數學,能不能算作科學都存有爭議。
  • 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什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網上有很多人在提問: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什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網上也有很多人在回答。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東拉西扯不得要領。有人說,吳國盛寫的《什麼是科學》,也沒有直接地回答科學是什麼,而是講了一大堆從古到今的科學發展史。
  • 怎麼才能讓人相信科學
    ​人們為什麼不相信科學?為什麼面對事實,我們仍舊不情願改變自己的舊觀念?——當人們認為自己在推理時,可能恰恰是在為自己相信的觀點開脫。研究者發現,觀看報導起了反效果,保守派比觀看報導前更願意相信戰前伊拉克擁有WMD這一觀點。(研究者也給自由派看了一則虛假新聞並觀察了被試的反應。這則假新聞上面說,小布希政府並沒有「禁止」胚胎幹細胞的研究。自由派也沒有被說服,但也沒有更相信自己之前的觀點。)另一個研究可以告訴我們,當人們拒絕相信別人的說辭時,大腦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 牛頓為什麼晚年不再相信科學,而是選擇相信神學?
    接生婆和孩子的父母都非常擔心他能否活下來。但是,後來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日會竟成為了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並且還活到了85歲的高齡!第二部分@科學疑惑篇:牛頓為什麼在相信科學以後,又轉為相信神學?難道是晚期糊塗了嗎?還是另有原因呢?
  • 為什麼人們不相信科學
    最讓人感到吃驚的是調查報告中的一些數據在很長一段時間來都沒有什麼變化: Gallup30年前開始發放問卷,以上的百分比人數幾乎都是相同的。1982年,有44%的美國人堅信人類是由上帝創造的,這個數字與2012年的46%幾乎差不多。此外知道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美國人人數的百分比在過去20年中只增長了4個百分點。
  • 別盲目,要相信科學
    目前很多中小學生都已經陸續開學了,學生們返校家長自然樂開了花,但是每個家長都會隱隱擔憂,該給孩子做什麼樣的防護,怎麼避免孩子傳染,做好這件事才能踏實。於是家長們給孩子開學準備東西時則加上了口罩和一次性酒精溼巾,告訴孩子怎麼帶,還要叮囑孩子什麼時候才可以摘。
  • 你相信科學嗎?很多科學巨匠最後都信了神學,難道科學是錯的?
    所以這就會給我們留下一個問題:如果科學家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的話,比如水管工、護士或電工,如果現有的科學理論容易出錯並且容易被改變的話,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選擇相信科學呢?相信科學的基礎又是什麼呢?事實上,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唯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個層面來詮釋這個問題:第一,科學與世界的持續接觸第一點是至關重要的,但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自然科學家的研究方向是自然界,社會科學家研究方向是社會世界。考慮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水管工?電工?牙醫或者護士?
  • 卓越科學——科學是什麼
    一)《科學是什麼?》2015.11.16科學=宇宙一切事物(包含意識)演化興衰的學問. 這是關於"科學"最精準的定義.而這個學問分支出來就是多門學科巨量的知識,而且是不斷升級的知識.因造物主的智慧從未停止過高效進化.
  • 解讀美國的「反智主義」:為什麼有人不相信科學?
    這一組作品揭示了公眾對「科學事實」的懷疑來源於企業精心策劃的公關活動。菸草業在20世紀50年代自豪地宣稱:「懷疑是我們的產品」。Naomi Oreskes的書就揭露了這種「產品」的生產過程。在她的新書Why Trust Science?(為什麼要相信科學?)中,Oreskes提出了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信任的製造和維持。
  • 孕期要相信科學,不要盲目跟風
    然而,不是所有有關懷孕的「建議」都是有趣的。有些可能會造成孕媽媽不必要的擔心,而還有一些,甚至會影響到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謠言一,喝牛奶孩子會變白在我懷孕期間有朋友告訴我多喝牛奶多吃蘋果孩子會很白,事實是,不是吃東西孩子就能變白的,而是根據父母皮膚遺傳,所以說順其自然就好。
  • 再問一次我們為什麼要相信科學?
    我們為什麼相信科學?是因為科學知識非常客觀?還是因為科學是一套非常先進的方法論?亦或者科學理論是可證偽的?還是因為科學家很厲害?於是科學家們開始從培根的證實預言,轉向了波普爾的證偽科學理論——這時候,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等著被證偽的。假設所有的理論都是錯的,但是在無法證明它錯之前,我們暫且相信它是對的。這才是科學。
  • 承載太多人童年的《走進科學》為什麼停播了呢?你想說些什麼?
    對於《走進科學》停播,許多人一片譁然,為什麼能夠停播呢?在官方認可的一檔傳播科學的節目,帶給兒童了解科學,走進科學,從而熱愛科學的節目,為什麼能夠停播呢?而還有一些網友就說,你看一看他每期的題目就能夠知道答案了。
  • 科學和迷信的界限在哪兒,迷信產生的根源,科學該如何對待
    有些朋友動輒就把自己或者目前科學搞不明白的事物認定是迷信,比如中醫、宗教、或其他傳統文化、亦或是一些民間奇聞異事等等,認為這些都是迷信,應該取締,然後盲目指責、攻擊甚至破壞。認為這是在破除迷信。須不知在科學昌明發達的今天,做出這種行為是連最基本的科學素養都不具備的表現。
  • 為什麼要警惕「科學共同體」
    而由財大氣粗的轉基因利益集團及其相關人員進行轉基因是安全的「宣傳科普」,也一併如火如荼的開展了這麼多年,他們經常提起一個詞彙就是「科學共同體」主流科學界認為轉基因怎麼怎麼樣云云,那麼「科學共同體」到底是個什麼鬼?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什麼作用?為什麼要警惕「科學」(共同體)?
  • 獨家專訪《科學美國人》總編輯:科學為什麼對你我都很重要?
    從雜誌名稱的來歷就可以說明人們為什麼如此喜歡科學。當時是十九世紀,美國工業革命也才開始,每個人都希望過上好生活,該怎麼去實現呢?那就依靠科學吧。那時沒有什麼全球的概念,所以人們就稱自己為科學美國人。其實我覺得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科學公民。如何讓人們喜歡科學呢,方法就是向他們展示科學的重要性。我想告訴你的是,科學是推動人類社會繁榮的引擎。
  • 科學是萬能的麼?那科學解釋不了的事算什麼呢?
    首先,無論你是不是有信仰,或者是不是相信宗教,或者科學。這其實都是你的自由。並沒有人要求某個人,你一定要相信什麼。其次,很多人總是要把科學和萬能聯繫起來。如果你仔細去思考這個問題,你就會發現「萬能」的思維模式其實是神學的。
  • 《周易》預測是「迷信」還是「科學」?
    雖然國學熱持續了許多年了,但是一聽到《周易》還是會有人說:你那是迷信,21世紀我們只相信科學。其實包括我自己也迷惑了很多年。所以,我去查了「迷信」與「科學」的定義。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光就二者的定義都有無數種說法。或者說,二者的定義還沒有定論。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早已分不清什麼叫迷信,什麼叫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