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什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2020-09-21 上古使者的歷史觀

網上有很多人在提問:什麼是科學?科學是什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網上也有很多人在回答。看了很多人的回答,基本上都是東拉西扯不得要領。有人說,吳國盛寫的《什麼是科學》,也沒有直接地回答科學是什麼,而是講了一大堆從古到今的科學發展史。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科學」條,是這麼定義的:

「科學(Science)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知識系統,是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如果把這個定義中的科學兩字,換成中醫,是不是也成立?換成佔星術,是不是也適用?換成哪個學科,好像都好使。所以,這樣的定義怎麼能表達出什麼是科學和科學精神來?總而言之,一說到什麼是科學,各種回答都是東拉西扯不得要領。為什麼沒人來說清楚什麼是科學?是不是知道的人不屑跟大眾說?還是根本就是沒有人知道?如果全民都不是很清楚什麼是科學,那麼何談科學精神?這是不是正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科學精神的根本原因呢?鑑於此,我覺得我有責任應該向大家講解一下什麼是科學。

什麼是科學?不同的學派有著各自的定義,總體來說大概已經有上百種定義了,但是基本上都不靠譜,這也就是造成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科學就是具有可證偽性。什麼叫具有可證偽性?牛頓定律具有可證偽性?宇宙大爆炸理論具有可證偽性?如果真的具有可證偽性,那就意味著早晚會被證偽的,也就是早晚會被證明是錯誤的。科學真的是這樣麼?當然不是,科學是不可能被證偽的,具有可證偽性的肯定不是科學。

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必須知道,科學的概念始於牛頓,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書名就是定義。牛頓早就告訴我們,什麼是科學?就是用數學來表達和運算自然界的現象。而且,牛頓用的數學是微積分哦!牛頓定律是一組微分方程哦!大家學到的牛頓定律F=ma,那只是牛頓定律的科普版或簡化版而已哦!所以,是牛頓第一次定義了什麼是科學,就是用微積分來解釋自然現象的那叫科學,不用微積分來解釋自然現象的那叫哲學,把科學與哲學、神學區分的清清楚楚。後來,麥克斯韋用一組偏微分方程建立了電磁學,進一步明確了什麼是科學。

不過,後來發展了化學,用不上微積分呀?後來又發展了生物學,連初等數學都用不上呀?它們算不算科學?化學家和生物學家表示當然算科學。所以就出現了新的定義,有理論,有實驗驗證,相同的方法能夠得到相同的結果,並且是可重複的。這就是實證主義,也叫經驗主義。而之前牛頓的定義就稱之為數理主義,也叫唯理主義。有意思的是,唯理主義被很多中國人誤解,把這個理誤認為是講道理的理,認為講道理就是講科學。實際上這個理是理科的理,是數理的理,就是要用數學,而且是要用微積分。按照唯理主義的定義,科學是具有自洽性的和兼容性的,也就是科學的理論和結論,無論是在其單獨時還是被放在科學的整體之中,都是可以自圓其說的和不會自相矛盾的。

有了實證主義的定義後,原來的科學就改叫為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一起統稱科學。所以,化學家和生物學家基本上都是實證主義者,而物理學家則是實證主義和數理主義皆有。

實證主義的興起,大大促進了實驗技術的發展,也就大大促進了工業技術的發展,直接促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大量的實驗和顛覆性的結果,也直接促成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同時也確立了實證主義在整個科學界的統治地位,甚至在物理學界也佔據了主導地位。諾貝爾獎的評選就是典型的實證主義。

當哥本哈根學派用隨機性來解釋量子現象和建立量子力學公式後,愛因斯坦強烈反對這種解釋,明確表達「上帝不會擲骰子」。這句名言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什麼意思?是在表達什麼?卻很少有人明白。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是在說這個隨機性,既違背了數理主義對科學的定義,也違背了實證主義對科學的定義,違背了相同的方法能夠得到相同的結果的科學定義,隨機性就是相同的方法不一定會得到相同的結果。所以這句名言的意思就等於:量子力學還是不是科學?你們哥本哈根學派還有沒有科學精神?科學將會被你們引向歧途。

雖然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學派論戰了一生,但是量子力學卻得到了廣泛好評。所以,哥本哈根學派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把量子力學推向了一個高潮,哥本哈根學派也成為了物理學界的主導力量。

隨機性,概率論,統計學,經量子力學的引入,並隨著量子力學的廣泛好評而成為了科學新觀念、新方法。就像愛因斯坦所擔心的那樣,科學和非科學之間的界線開始模糊了。這些科學新觀念、新方法,很容易地就被應用到了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等學科,從此就誕生了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而原來的科學就改叫為自然科學。如今,好像除了中醫、神學、哲學、文學、數學之外,其他都算是科學了。

既然社會類和人文類都算科學,那牛頓之前的呢?譬如伽利略?那當然也是科學家啊。還有阿基米德呢?他也做過實驗的,也算。所以,按年代又分有現代科學、近代科學、古代科學。

什麼是科學?為什麼感覺好像很清楚,可實際上卻又說不清楚?是的,因為如今已經泛科學化了,大多數學科都是科學了,所以什麼是科學就成了問題,所以就有很多學派出來定義什麼是科學,以至於有人認為學科就是科學,結果也就是越來越說不清楚什麼是科學了。

所以,撇開各種不靠譜的定義,什麼是科學仍然還是要回歸數理主義和實證主義的定義。儘管這樣定義的科學是傳統的,是有局限性的,但是,科學本來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不能也不應該包打天下。科學只研究現象及其規律,不研究原因。所以,科學只回答是什麼,會怎樣,而不回答為什麼。追究原因,尋求根本,回答為什麼,那不是科學的任務,那是神學、哲學、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等其他學科的任務。所以,不是什麼學科都是可以叫科學的,更不是什麼學科的工作者都是可以叫科學家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社會科學,什麼是社會主義科學和資本主義科學
    同樣道理,科學的定義,社會科學的定義,以及社會主義科學的定義和資本主義科學的定義也應該更具包容性,才更能——放之四海而皆準。其對象是客觀現象,內容是形式化的科學理論,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語言。小編認為,科學(的定義)的應該有兩方面的包容性,除了「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規範用詞包容下,還應該有兩方面的包容:一,所謂的科學其實都是觀點。比如「萬有引力定律」這個科學其實就是牛頓的觀點。
  • 自由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是什麼?自由的靈魂拷問是什麼
    顯然,如果自由都能「綱舉目張」了,自由定義理論都能密切聯繫實際了,那麼,這個自由定義就是科學的定義了。什麼是科學?小編認為,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摘自百度百科小編認為,自由之所以沒有科學的,令人充分認可的定義,就是因為他們的自由定義的「綱」不能密切聯繫實際存在和使用的自由詞彙「目」,從而使得這個自由之「網」漏洞百出,從而使得自由這個「網」沒有用。那麼,自由的科學定義又是什麼呢?本篇小編就探討一下自由的科學定義。
  • 卓越科學——科學是什麼
    一)《科學是什麼?》2015.11.16科學=宇宙一切事物(包含意識)演化興衰的學問. 這是關於"科學"最精準的定義.而這個學問分支出來就是多門學科巨量的知識,而且是不斷升級的知識.因造物主的智慧從未停止過高效進化.
  • 風水與數學不是科學,那什麼是科學?
    而玄學的對立面是科學,為什麼這麼講呢?首先,什麼叫科學,科學的一個核心點是可證偽性。我們講的科不科學是指是否具備科學方法,預測結果和具體性與可證偽性。因此,按這個這個定義來討論的話,如邏輯學,信息學,統計學,甚至數學,能不能算作科學都存有爭議。
  • 什麼才是真正的「科學」?
    最近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科學」也開始變成了各大熱搜榜的常客,每個人都對「疫苗」、「科學家」、「病毒」等和科學相關的事物變得更加敏感。可你有沒有思考過,到底什麼才是科學呢?換句話來說,都知道科學怎麼念怎麼寫,可你知道科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嗎?
  •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目的及方法
    但那不是科學,因為《聖經》只不過是把它所要「解釋」的東西羅列了一遍,上帝第一天創造什麼,第二天創造什麼……如此而已。哪怕略去其中無數的錯誤不論,這種所謂的「解釋」除生添一個上帝外,也並不構成任何實質意義上的簡化。更重要的是,這種「簡化」缺乏人們對科學的一個很基本的期盼,那就是要能夠預言未知或未來的現象。僅限於對已知及已經發生過的現象進行羅列、歸納或整理,哪怕做得很到位,也更接近於歷史而不是科學。
  •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本質是什麼?
    劉叔博客:我先來說一說科學的本質。哲學上有這樣一種認識,世界上除了運動的物質及其規律,其它什麼也沒有。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所謂科學的本質就是探索和運用規律。科學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探索過程,一個創新的過程,這裡也包括探索和創新過程中的觀念,方向,制度,體制等一整套的配置,這其實是科學探索的手段問題,在很多時侯,科學的進步狀態,決定於這些手段,有時候,科學的落後,也是因為這些手段的落後,所以,不管是前沿科學,還是後方創新,都要首先解決手段問題。
  • 能不能用科學的思維理解「自我」,它的定義是什麼?
    能不能用科學的思維理解」自我「,它的定義是什麼?大家好,歡迎來到宗橫健康行,我們都相信人類思維中包含一些特殊的實體,我們稱之為自我,但關於自我是什麼卻莫衷一是。而且無論你是否能用科學的方法來理解它,我都知道它就在那裡,因為它就是我。也許它就是那種科學無法解釋的事。這不太算是一種定義,但我想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來定義了。給我們不了解的事物強加定義,通常都是弊大於利。此外,也只有在邏輯學和數學裡,定義才能完美地捕捉概念。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處理的問題通常都太複雜,無法用整齊、簡潔的語言來概括。
  • 科學是萬能的麼?那科學解釋不了的事算什麼呢?
    首先,無論你是不是有信仰,或者是不是相信宗教,或者科學。這其實都是你的自由。並沒有人要求某個人,你一定要相信什麼。其次,很多人總是要把科學和萬能聯繫起來。如果你仔細去思考這個問題,你就會發現「萬能」的思維模式其實是神學的。
  • 科學的本質是什麼?是人類定義的還是客觀存在的?
    科學的本質是什麼?是人類定義還是客觀存在的?科學的本質是客觀的還原宇宙事實真相。能夠客觀真實的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科學的本質。科學的可證偽性是學界的一種忽悠,它成功的使人們對科學產生誤解,也使更多人對科學喪失了信心。科學的可證偽性如果僅從道理上來說,看似很有道理,可仔細品味,這種學說本身存在著錯誤,並且明明可以用別的詞彙和學說來解釋事物的多種存在形式。譬如可以把科學的可證偽性可以修正成為科學具有可補充性,科學不需要證偽,如果能夠被證偽的肯定不是科學,但是科學可以被補充。
  • 什麼是科學?科學與變革以及科學與知識的關係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要開展科學工作呢?——個人視角那麼,上述所有這些人都在做什麼呢?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正在收集信息以測試新想法或反對舊想法。科學家以發現改變我們對自然的思維方式的新事物而聞名,無論該發現是恐龍的新物種還是原子鍵合的新方式。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迷信?科學嘛我不知道。特別是蘇聯教材中的「科學」,到底有什麼意思我並不清楚。後來帶著「科學」走遍世界的也是傳教士。後來英美科學家中信教比例同樣多,一直到現在,美國極為依賴猶太科學家,猶太教極端保守。愛因斯坦,牛頓等人都是35歲之前取得的成就,愛因斯坦更是26歲提出相對論。他們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量變引起質變的那種只能是蘇聯科學院的,7080的當科學家,還不知道除了到底出了什麼原創成果。
  • 科學是什麼?
    科學是什麼?科學包括科學精神(文明)和科學技術(科技),科學精神(文明)為人類文明建設指引方向,科學技術(科技)為人類社會發展奠定基礎。科學是幾百年前,由一批追求真理、不畏生死的科學先驅建立起來的。他們既有崇高的科學精神(正如,哥白尼為證明真理寧死不屈),又具備嚴謹的科學知識。那時,科學是文明與科技的結合,科學家是道德文明與科技發展的開拓者。而如今,科學家普遍喪失掉科學精神,一味地發展科學技術。這樣的科學還科學嗎?
  • 現代科學關於時間本質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時間是不是物質是不是這個問題,問題的本質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對物質的定義究竟是什麼?「物質」概念其實就是一種人為的定義與假想。舉個例子,你正在看的手機是物質這點沒有疑問吧,但是它之所以是物質是基於你的感知的。
  • 對於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現代社會是否所有現象可以用科學解釋,不能解釋的現象就是迷信的嗎?   科學是一種判斷方法,是我們了解自然和應用自然的最有效途徑。
  • 科學是什麼?——讀《什麼是心理學》
    《這才是心理學》這本書,顯然是一本講心理學的書,但我還沒讀完,它便不僅顛覆了我對於心理學的認識,首先就把我對於科學的認知刷新了。本文梳理總結「什麼是科學」的筆記。主要內容來自《這才是心理學》,也加入一些我從別處聽到的知識。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家精神?」院士「科學三問」開啟精彩科普日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科學精神?」「什麼是科學家精神?」9月19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這項一年一度全社會科普活動和資源集中展示、各界廣泛參與體驗的全國性活動,今年別開生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向大家提出的「科學三問」,成為今年科普日最精彩的環節。院士科學人文課回答「科學三問」這「科學三問」是懷進鵬在全國科普日的院士科學人文課上提出的,就這3個問題,懷進鵬分享了自己的思索。對於「什麼是科學?」
  • 愛到底是什麼?我終於找到了科學定義
    愛到底是什麼呢?東方有東方的愛。「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是愛情。「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是母愛。「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是杜甫對友人李白的關愛。對於愛有沒有科學的定義呢?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對愛的定義是: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是真正的愛,他們相互成就。許仙從一個小夥計變成了藥店老闆,白娘子也了卻了在塵世界中的情緣。
  • 科學!到底什麼是科學?
    在我漢民族的語彙中,"科學"一詞並非古已有之。這是一個外來詞語。"科學"一詞如何進入我漢民族語彙,循流探源當追溯到拉丁語。拉丁語系古羅馬人所使用的語言,居住在義大利拉蒂厄姆一帶的古人也使用拉丁語。根據百度百科:科學[science]它指發現、積累並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科學是對已知世界通過大眾可理解的數據計算、文字解釋、語言說明、形象展示的一種總結、歸納和認證;科學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其具有公允性與一致性,其為探索客觀世界最可靠的實踐方法。
  • 什麼是科學,為什麼給認得感覺太多人都是盲目地相信科學。用科學...
    > X 什麼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