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世間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小編認為,因為這個真理沒有包容性。
清末民族英雄林則徐題於書室的八字聯就很有哲學味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意思是說,大海之所以偉大,之所以寬廣,就是因為大海能包容和聯通世界各地大江、大河之水,乃至涓涓細流。
所以,更具包容性的真理,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這個真理也包括哲學和科學。
比如,「籃球是圓的」這個真理,就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因為,如果你用放大鏡來看籃球的「邊」,其實是凹凸不平,不是圓的;如果再過一定時間,這個籃球沒氣了,癟了,也就不是圓的了;如果籃球在擊地的瞬間,籃球其實也不是圓的……。所以,「籃球是圓的」真理就不具有包容性,而更具包容性的這個真理就是:
籃球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是圓的。這樣的真理顯然更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
同樣道理,科學的定義,社會科學的定義,以及社會主義科學的定義和資本主義科學的定義也應該更具包容性,才更能——放之四海而皆準。
01什麼是科學
百度百科: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系統,是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其對象是客觀現象,內容是形式化的科學理論,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語言。
小編認為,科學(的定義)的應該有兩方面的包容性,除了「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規範用詞包容下,還應該有兩方面的包容:
一,所謂的科學其實都是觀點。比如「萬有引力定律」這個科學其實就是牛頓的觀點。
二,所有的科學都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比如,「萬有引力定律」這個科學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就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當然,在量子力學範圍內,「萬有引力定律」就不是科學了。
所以,科學的定義就可以這樣「包容」:
科學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其中包括關於自然的自然科學和關於社會的社會科學。
02什麼是社會科學
顯然,如果該科學的定義是正確的,那麼這個科學的定義就應該能理論聯繫實際,就應該能融會貫通於各個有關科學的詞彙。
科學好比大海,自然科學好比是大江,社會科學好比是大河。他們其實都應該是聯通著的。
因為,科學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所以,社會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有關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觀點。
比如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有關社會存在的社會科學。
在此,小編要特別指出的是,「在一定範圍」被「充分認可」的觀點,在一定範圍內就是科學。
比如,在中國範圍內被充分認可的觀點,就是中國科學;當然,在美國範圍內被充分認可的觀點就是美國科學;當然,在世界範圍內被充分認可的觀點就是世界科學。
比如中國的航空母艦就代表了中國的(頂尖)科學,而美國的航空母艦就代表了美國(最好)科學。不得不說,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科學產品,量子通信衛星不僅僅是代表了中國科學的高度,而且也是世界科學的展現。
03什麼是社會主義科學
任何事物其實都有至少兩面性,比如硬幣有正、反面和中立面;水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人有三種:有好人和壞人,還有平平庸庸,不好不壞的人。
小編認為,人類社會也可以分為三種社會:一是和諧社會,二是非和諧社會,三是原始社會。
什麼是和諧社會?和諧社會就是人與人和人與自然都能和諧發展的社會。
什麼是非和諧社會?非和諧社會就是人與人和人與自然不能和諧發展的社會。比如資本主義社會就是非和諧社會。其表現之一是人與人方面: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經濟危機時有發生,社會衝突此起彼伏;二是人與自然方面,人類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比如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海洋、河流越來越被汙染,森林面積越來越少等等危害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存在。
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小編認為,社會主義社會就是人與人和人與自然都能和諧發展的社會。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社會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和諧社會,而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非和諧社會。
所以,社會主義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並且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比如,「綠水青山」就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當然也應該是全人類的社會主義科學;
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中國社會主義科學,當然也應該是全人類的社會科學;
比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被聯合國充分認可的,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科學;
比如,「精準扶貧」就是社會主義科學;比如,「一帶一路」就是社會主義科學;比如,「國際主義精神」就是社會主義科學。因為他們都是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應該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04什麼是資本主義科學
因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就是非和諧社會性,所以資本主義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有利於資本發展,但是不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比如被西方國家充分認可的,不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資本主義自由觀點和資本主義民主觀點就屬於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科學。
比如,民主選舉(觀點)就是西方國家充分認可的,由資本控制的選舉制度,但是結果卻是導致了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和社會族群對立等社會不和諧結局。所以,西方民主選舉制度(觀點)就是資本主義科學。
在此小編需要指出的是,在資本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社會也存在著有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科學。因為,資本主義社會也是會慢慢發展、過度到社會主義社會的。
同樣道理,在當今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存在有不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資本主義科學,因為他們還都屬於建設過程中,不完善的社會主義國家。
所以,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本來都是互相包容的國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川普主義所推行的去中國化主義其實是很不明智,很不科學的,尤其是在中美關係高度融合的情況下。
05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科學獲得了迅速發展。但是,與此同時,我國社會科學界也出現了「唯洋是舉」的現象,似乎只有西方社會科學「大師」的理論才是最權威的理論,只有在論文中使用西方社會科學的概念、定理、模型才顯得更「學術」,更「創新」,中國經驗只有納入西方的理論體系才能被承認。那麼,為什麼在社會科學中會出現這種「唯洋是舉」的現象呢?
小編認為,之所以中國社會科學中會出現「唯洋是舉」的現象,就是因為,中國的社會科學還不能打破西方社會科學的「壟斷」,就是因為中國還沒有,或很少有被世界充分認可的中國社會科學。
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哲學是沒落的哲學,是沒有發展前途的哲學。因為他們不具有包容性。
比如西方哲學認為,中國沒有哲學,更沒有科學。甚至西方哲學還用雙重標準來理解、扭曲自由、民主、法治和人權等社會科學真理。
小編認為,中國社會科學終將成為世界的社會科學。
因為,實踐是檢驗(社會科學)真理的唯一標準。
因為,中國已經創造了比西方國家更和諧發展的道路。其背後當然存在有建設這條道路的社會科學和社會主義科學。
所以,中國的社會科學和社會主義科學必將成為世界的社會科學和世界的社會主義科學。因為世界期盼人類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