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張雙南先生《什麼是科學》的幾點看法

2020-10-11 QQ被盜了的老農

看《什麼是科學》的幾點看法

很贊同張雙南先生關於「中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科學」的說法。下面主要談對報告的不同看法:

(一)

科學工作者都應該知道,一個概念,應該是可以用一句話來定義。張先生沒有這樣做,而且把科學、科學的目的、科學精神、科學方法放在一起談,更令「什麼是科學」模糊不清。

以至於看完這個報告,你還是不能做到用一句話來回答「什麼是科學」。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一開始沒有釐清概念:科學(名詞,science)、科學的(形容詞scientific)、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二)

張先生談的科學,是自然科學;他大概不認為有社會科學。在這一部分他是有混淆的。他既然認為陰陽五行是哲學,當然不是他談的(自然)科學。

如果科學僅指自然科學,那麼「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寫入科學素養,當然就不對了。

(三)

張先生說的科學精神:質疑、獨立、唯一,我認為是不恰當的。科學精神的內核是「實事求是」、是「求真」或者如張先生說的「刨根問底」。質疑是科學方法之一;他解釋「獨立」和「唯一」,也是科學結論或結果的特徵;不是科學精神的特徵。

張先生混淆了科學本質、特徵和形式。

結語,倘若張先生在報告開頭就象寫論文那樣,首先簡明扼要的對「科學」下一個定義就好了,那樣的話,整個報告會更清晰更精彩。

相關焦點

  • 張雙南:我是科學家,但我曾經不知道「科學是什麼」
    出國求學時,我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對我的自信心打擊很大,我認為自己是個好學的人,數學、物理、化學等各門學科成績都還不錯,但是在和我的同學、導師們討論問題時,他們經常提到一句話『你談的這個問題裡的科學是什麼?』,每次我都一臉懵,我不知道科學是什麼,我只知道什麼是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從來沒有人告訴我什麼是科學。」
  • 中科院研究員張雙南:與想推翻量子力學的少年對話
    張雙南:我再補充一句吧,有一類人被稱為「民科」,也就是雖然非常熱愛科學,但是沒有牢固地掌握基礎科學知識,也沒有經受嚴格和系統的科學研究的訓練,卻試圖解決科學的重大問題,大部分情況下是試圖推翻相對論或者量子力學,因為這兩個理論非常不「直觀」而且違反「哲學」。這些「民科」往往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財力搞他們所謂的「科學研究」,但是一律是一事無成,都是在浪費他們寶貴的生命。
  • 海歸博士張雙南:"闖入"宇宙黑洞的天體物理學家
    從小學到高中,張雙南的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特別是在上高中時,多次在地、縣舉行的物理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張雙南最感激的是他上高中時的物理教師,得益於老師的啟發誘導,耐心輔導,才使他慢慢地偏愛上了物理這門功課,這為他在清華大學學習和後來從事物理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9年,張雙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圓了他上大學的夢。
  • 萬物|張雙南: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
    什麼是黑洞?什麼是引力波?快速射電暴和外星人有什麼關係?講座現場張雙南教授的演講是《亦莊學院》創院的第一課,張雙南教授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天文臺空間科學部首席科學家以及「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本次演講主題主要聚焦於很多人都耳熟卻不能詳的物理學奇景,近年來因其研究成果屢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備受關注的——黑洞和引力波。演講中,他首先為大家揭示了黑洞的秘密。
  • 張雙南:人類宇宙觀的七次飛躍
    但加了輪子的地心說同樣能解釋這些觀測現象,人們看不見日心說的優勢,所以日心說依舊沒有獲得支持。下一個關鍵突破口,發生在伽利略。他在1609年發明了天文望遠鏡,通過前所未有的觀測精度,確立了日心說的優勢。
  • 張雙南:人類宇宙觀的七次飛躍
    以下根據張雙南教授2020年8月13日在高山大學內蒙站的課程部分內容整理而成,經老師審核後公開發布。文章僅為現場內容十分之一,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加入高山大學,了解更多。全文3483字丨6分鐘閱讀作者丨張雙南整理丨邱施運編輯丨朱珍授課老師:張雙南,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伽馬暴偏振實驗、「慧眼」天文衛星以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天文與天體物理領域專家組首席科學家。
  • 張雙南教授科普「黑洞」新知,《亦莊學院》創院第一課震撼開講
    本報記者 鍾玉華什麼是黑洞?什麼是引力波?快速射電暴和外星人有啥關係?12月20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一場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擔任演講嘉賓的《亦莊學院》活動,引發大量科技工作者和天文迷的關注和熱議。
  • 專訪首席科學家張雙南
    HXMT衛星的科學目的是什麼?它的觀測過程是怎樣的?與其它天文衛星相比有什麼特點和突破?未來會有哪些科研發現?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中科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HXMT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研究員進行了採訪。
  • 《亦莊學院》20日開講 天文物理學家張雙南趣解黑洞奧秘
    12月20日14:00,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將開啟《亦莊學院》的首場活動,他將通過主題為「黑洞與中國慧眼天文衛星」的演講,帶領現場的觀眾在黑洞中還原引力波的真相,揭開星際穿越的秘密,探索人類未來的命運。
  • 什麼是科學的本質——論中國的第四次科學啟蒙
    你說的這個研究裡面的科學是什麼。我開始時總是一臉茫然,我知道什麼是物理,什麼是化學,什麼是天文,什麼是生物,但我不知道什麼是科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雙南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提出了我們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 張雙南教授科普「黑洞」新知《亦莊學院》創院第一課開講
    中新網12月21日電 12月20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一場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擔任演講嘉賓的《亦莊學院》活動,引發大量科技工作者和天文迷的關注和熱議。
  • 命理幹:貨關於流年的幾點看法以及批命技巧
    更多國學易經八字風水知識,敬請關注【小張侃易】 繼續八字命理知識乾貨,今天和大家聊聊八字流年的幾點看法以及批八字的幾個小技巧那麼,我們怎麼從八字命理的角度去看流年呢? 流年既作用於大運又作用於年月日時各柱,同時作用於所有人的八字。力量強大,主宰生殺克合大權,而自身不變性,也不被命局克害。命局和大運都是被動地接受流年的作用。就好像天降暴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人歡喜有人憂。 那麼一般我們怎麼看流年發生的是是呢?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背後的科學與審美
    藝術是什麼?我簡單下個定義:藝術是對生活的審美創造,與生活有關再進行創造,我們才能欣賞。科幻是什麼?科幻來自於科技但高於科技。今天的科技做不到的事情,科幻可以做到,以什麼方式做到呢?以審美的方式做到,所以我認為科幻是對科技的審美創造。接下來,我會結合科幻的經典之作《星際穿越》來講講審美創造是如何完成的。
  • 關於出版著作的幾點看法 職稱評審不可錯過(有實例)
    為什麼這幾年出版著作的人越來越多了,本篇文章就跟大家談談關於出版著作的幾點看法,僅供參加職稱評審的老師、作者們參考借鑑。前幾年,一提到職稱評審,少不了發表論文,但自從2019年出了熱點事件後,對論文的查重率要求和審核變得越來越嚴格了。你費心費力準備了幾篇論文,不一定都能如期發表,搞得憂心忡忡,焦頭爛額;而別人僅準備了幾萬字的著作就安之如素,穩如泰山。
  • 從「諾貝爾哥」說起:讓公民科學取代「民科」—新聞—科學網
    「而民科對科學的強烈興趣,也值得我們從正面去引導和鼓勵。」 對民科說「不」 「他的發明如果能夠成立的話,我們的物理都不用學了。」節目裡,方舟子對民科郭英森的介紹如是評價。 對於民科在科學範式上的缺乏,不少科學家都有過切身感受。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雙南就是其中一位。由於熱衷科研也熱衷於科普,張雙南成了民科們青睞的對象。
  • 今天日偏食是幾點?什麼時候可以看?
    今天日偏食是幾點?  2019年12月26日10時56分左右開始  什麼時候可以看?  》》12月26日日環食幾點開始出現  》》2019年12月26日日環食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9年12月26日日食時間(幾點開始+幾點結束)    》》12月26日金環日食有直播嗎?
  • 人工智慧看面相-比算命先生靠譜
    俗話說,相由心生,古代的算命先生通過看面相能給一個人算命。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算命逐漸淪為一種玄學,被批為封建迷信。雖然前段時間出現了很多算命的小程序,但算命是假,騙錢是真。那麼算命到底靠不靠譜?5月22日發表在雜誌《科學報導》上的一篇文章給出了答案
  • 科學究竟是什麼?機器研發的知識算是科學嗎?頂尖科學家給出看法
    傳統的科學和現代科學有什麼區別呢?然而,利用自動化機器來提供方程式,並由此進行預言,又很有可能是人類科學所不能預測或所不能理解的,那人類就不得不需要計算機來提供解釋,究竟所發現的公式意味著什麼。換句話說,它們(計算機)將可能成為人類的『神龕』,由神來將神秘的話語擲向人類,那就不是科學了。」
  • 為什麼算命先生不認識你,還能說得那麼確切,看完再也不上當
    算命,可是一門非常古老的行業了,雖然現在人們都相信科學,但還是有一部分人對算命這個非常的迷信,總想著提前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算命先生從未見過你,都能夠清楚明了的知曉你的基本情況?難道真有神人?咱們接著往下看!其實,算命並不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易經》與陰陽五行確實是一門非常玄妙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