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黑洞?什麼是引力波?快速射電暴和外星人有什麼關係?12月20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了一場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的演講活動,這場演講也是《亦莊學院》創院的第一課,以「黑洞與中國慧眼天文衛星」為演講主題,張雙南教授帶領觀眾展開了一場星際穿越,探索黑洞和引力波的真相,也引領觀眾感受了中國智造的「慧眼」天文衛星的魅力。
講座現場張雙南教授的演講是《亦莊學院》創院的第一課,張雙南教授是著名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天文臺空間科學部首席科學家以及「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本次演講主題主要聚焦於很多人都耳熟卻不能詳的物理學奇景,近年來因其研究成果屢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備受關注的——黑洞和引力波。演講中,他首先為大家揭示了黑洞的秘密。
「未來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裡面,人類是能夠走出太陽系的」
張雙南首先播放了《星際穿越》中男主角穿越黑洞的畫面,並介紹了關於黑洞的定義: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奇異天體,在其視界內,即使光子也無法逃脫它的引力束縛。它完全不發射和反射任何電磁波,儀器和肉眼都無法直接觀測到。1967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正式開始使用「黑洞」一詞。黑洞是一個密度足夠大的天體,其周圍的時空結構使得其發出的光也無法逃逸,因此這樣的天體是「黑」的。
《星際穿越》中展示的黑洞黑洞確實存在,且在宇宙中為數眾多,可以用多種方式探測到。每個星系都存在幾百萬個小黑洞,每個星系中心都存在一個超大黑洞。關於黑洞的觀測方法,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曾解釋道:「我們知道,黑洞自己的光是逃不出來的,所以不指望能直接觀測到它。那麼,科學家們只能通過它的行為或者與背景的比照來判斷哪個地方有黑洞。首先,一個黑洞可能和另外一個星星組成一個雙星系統。這樣,通過觀測黑洞旁邊那顆星星的行為就能判斷出旁邊是否有大質量的吸引中心,也就是黑洞。另外一個判斷依據就是黑洞的引力透鏡效應,這就有些像通過鏡頭的光的路徑了。一個黑洞對於遠道而來經過它的光可能會有透鏡效應。如果觀測到這個透鏡效應,就可以判斷出是否有黑洞存在。這就是所謂的間接觀測,因為黑洞不能直接看到(你不可以把黑的區域都歸結為存在黑洞),但可以從大範圍內的一些行為判斷它存在不存在。」2019年,第一張黑洞的照片問世,黑洞「照片」實際上是用視界望遠鏡拍攝的黑洞陰影。黑洞有著很強的引力,甚至光也無法逃脫。光線無法逃逸的臨界範圍稱為黑洞半徑或「視覺界面」。視覺界面外的物質圍繞黑洞旋轉,形成明亮的吸積盤。中間有不規則光線的黑洞在明亮的背景下形成「陰影」。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0日,美國華盛頓,「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主任、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資深天文學家謝潑德杜勒曼展示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人民視覺 資料圖黑洞真的完全無法抵達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張雙南也表示:「關於我們人類能不能去黑洞的問題,現在還不能,現在我們人類自己還沒有走出太陽系,所以人類真正的星際旅行還沒有開始,但是按照我們人類目前發展的步伐,我們人類進入航天時代只有半個世紀的時間,在短短的時間,我們就從離開地球到了已經人類的活動,人類的活動遍布了太陽系的幾乎每個角落。」「所以在未來,我們相信在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裡面,人類是能夠走出太陽系的,但是我們和黑洞還是要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有的黑洞是不能去的,你在進入一些黑洞之前老遠就會被黑洞的中心引力吸引,被拉成細長的麵條,最後被撕碎。有的黑洞是可以去的,比如說《星際穿越》裡面選擇的相對比較穩定的黑洞。我不建議真的到黑洞裡面去,我們還不知道到了裡面能不能回來。」張雙南說。
中國慧眼天文衛星:活捉黑洞、快遞伽瑪暴、號脈中子星
2017年6月15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這是我國首顆大型X射線天文衛星。它揭示的是宇宙中最驚心動魄的圖景:黑洞吞噬被撕裂的星星、脈衝星瘋狂旋轉、宇宙深處猛烈的爆炸……張雙南也幽默地將慧眼衛星的任務總結為:「活捉黑洞、快遞伽瑪暴、號脈中子星」。
慧眼衛星發射 來源:新華網這顆衛星全稱為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由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送入550公裡近地圓軌道。它將巡視銀河系中的X射線源,詳細研究黑洞和脈衝星,並監測伽馬射線暴,探索利用脈衝星為太空飛行器導航。它被命名為「慧眼」,寓意中國在太空「獨具慧眼」,能穿過星際物質的遮擋「看」宇宙中的X射線,也為紀念推動中國高能天體物理發展的已故科學家何澤慧。由於「慧眼」有較大的視場,對銀河系巡天是它最重要的使命。「我們預期會發現一些新的黑洞和中子星。」張雙南說,儘管其他國家已發射的同類衛星開展過巡天觀測,但絕大多數X射線源都是變源,會不定期發生劇烈的耀發,不是一兩次巡天就能發現的,因此「慧眼」將反覆開展巡天掃描,及時探測銀河系內天體源的耀發。
演講現場黑洞能產生X射線等各種輻射,還有可能產生高能宇宙線以及強烈的噴流。它們究竟在幹什麼?黑洞有時很「冷靜」,有時很「暴躁」。當它「發脾氣」時,產生的X射線流強特別高。國外的衛星適合看「安靜」的黑洞,而「慧眼」特別適合看「暴躁」的黑洞和中子星。慧眼衛星對於我們人類未來的影響是什麼?張雙南說:「簡單來說就是對於宇宙的現象,讓大家的認識更加豐富,大家的談資多一點;從性質來講,我們在慧眼衛星當中還有一些新的技術,這些技術在工業當中有一些使用,只是我們感覺不到而已。最長遠來講,它可能會把我們整個人類帶向宇宙,希望我們未來可以做到。」
雙中子星合併的藝術效果圖 人民視覺資料圖相關介紹:關於《亦莊學院》《亦莊學院》是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宣傳文化部主辦,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實力電傳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首個科技前沿新知系列講座活動,該系列活動定位為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普及、前沿產品發布,主打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的大型科技前沿新知系列講座,是北京經開區作為高新科技集聚高地推出的傳播科技前沿新知的品牌文化活動。
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稱,活動的命名是對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建立的「希臘學院」的致敬。創新文化對於經開區文化特質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在亦莊新城乃至全市範圍內營造創新文化氛圍,活動每年都將在全球範圍內精選並邀請處於當今世界科技前沿的頂級科學家擔任主講嘉賓,舉辦系列講座,以傳播全球前沿科技新知為宗旨,讓公眾在享受由科技新知帶來的樂趣的同時,提升科學素養。負責人同時表示,這是系列講座,以後還會有很多高質量不同前沿科技領域的講座,《亦莊學院》將為北京打造創新文化做出「亦莊貢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