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只相信科學算不算迷信?

2021-02-24 恰好是少年

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添加★標 不再錯過推送

科學發展幾百年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文明程度。科學和迷信的界限在哪裡?如果一個人凡事都講科學,不科學的事物概不接受,算不算迷信科學呢?


科學的核心精神是質疑。科學連自己都質疑,通過不斷否定自己從而不斷完善自己。所以,你如果認同科學精神,那你不可能不加懷疑的相信各種科學理論。科學的可貴之處是不斷完善自己,且提高的速度非常快。但這個世界足夠複雜,科學雖然日新月異但離完全認識世界還有很大距離。所以,科學不是否認未知,只是不把驗證過的觀點/假說當作可信結論。因為世界足夠複雜,科學雖然發達但也有好多解決不了的問題。因此才有宗教等各種玄學存在。如果考慮問題,只以目前確認的科學理論為依據,就有可能狹隘。但在上面一個點我們也講了,科學並非不承認未知,而是理性而不盲從地看待未知。



每個人在擁有三觀以後,都得有個理論基礎支撐這個三觀才行。所以只相信科學是不是迷信這件事,其實不是科學和迷信的問題,而是心理學問題。

就象宗教人格的人只相信他信奉的宗教一樣,那是一種心理問題,而不是客觀存在之間的問題。

你就拿迷信的定義來說,你說誰會說自己就是相信迷信的?肯定沒有。因為迷信的定義本身,就是錯的一方了,誰會選擇錯的一方呢?就算世界上真有宣稱自己是惡魔的代言人,或者自己是蚩尤的後代等等,其實心裡也未必那麼認可,只是希望別人能更關注自己,還是心理學問題。

其實問題出在「只相信」上。

客觀的現象無邊無際,現代科學確實可以解釋很多我們以前用神學之類的迷信說法不能解釋的問題,但也有還解釋不了的問題。包括意識本身,也一樣是一種客觀存在,所以到底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意識和物質就是互動……這些都必須去研究才行。

人們否定一個現象,確實能給自己帶來一種成就感和安全感,但那個事物是不是否定了就不存在了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只相信科學就對了。

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隻相信科學就是一種對科學發展的阻礙。



「信不信」不是判斷迷信的標準;「為什麼信」才是。

不管信什麼,只要你的求證合理,邏輯嚴密,就算不上迷信,反之就是迷信。

再說下「科學」,科學的本質其實不是相信不相信,而是對「求證和邏輯」的認可,

舉個例子:你推導出一個自己完全不相信的結論,但是證據和邏輯都找不到漏洞,這個時候你依然認可這個結論,這就是科學。

聲明:本文由恰好是少年(ID:ohJuvenile)編輯整理髮布,作者:留金。

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現在停下來吧,靜下心,讀一句話,讀一段文,腹有詩書氣自華,或許一句話,就能改變整個人生。


相關焦點

  • 我們要相信「科學」,但絕對不能迷信「科學」
    「科學」,在從前聽起來是非常高大上的感覺,但是現在一聽到「科學」,就有點迷信的感覺。為什麼呢?也許很多不從事跟科學相關的工作,我本人從事衛生教育工作,但是我發現,在這一行,「科學」很多時候是絆腳石,抱著「科學」的名義,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不能靈活變通。
  • 只相信科學也是迷信、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更是迷信
    ,迷信科學,把古聖先賢的教誨放棄了,也是迷信。迷信什麼?迷信那些東西是過時了。實際這些東西永遠不過時,如果過時就不要了、就丟掉了,中國老祖宗不會發明漢字、不會發明文言文。老祖宗發明這兩樣東西,就是永遠沒有過時。就像前面所說的「今現在」,沒有過時,三千年前老祖宗的教誨現在管用。「孝順父母」這有時間限定嗎?
  • 《周易》預測是「迷信」還是「科學」?
    雖然國學熱持續了許多年了,但是一聽到《周易》還是會有人說:你那是迷信,21世紀我們只相信科學。其實包括我自己也迷惑了很多年。所以,我去查了「迷信」與「科學」的定義。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光就二者的定義都有無數種說法。或者說,二者的定義還沒有定論。所以我相信很多人都早已分不清什麼叫迷信,什麼叫科學。
  • 【以案說法】相信科學,別被封建迷信蒙蔽雙眼
    【以案說法】相信科學,別被封建迷信蒙蔽雙眼 2020-12-28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聲小評:不存在迷信科學
    總能看到評論說「你們這些人是迷信科學,科學又不一定就是真理」。首先,科學不可能被迷信,其次科學從未承諾自己是真理。科學是一套會依據邏輯和實證來不斷修正自己的認知範式。而迷信指的是「不需要理由的相信,不需要實證的相信,即便反證放在面前也要相信」。所以,說「迷信科學」,就好似在說「有病的健康人」,邏輯上就是不通的。
  • 科學和迷信的界限在哪兒,迷信產生的根源,科學該如何對待
    有些朋友動輒就把自己或者目前科學搞不明白的事物認定是迷信,比如中醫、宗教、或其他傳統文化、亦或是一些民間奇聞異事等等,認為這些都是迷信,應該取締,然後盲目指責、攻擊甚至破壞。認為這是在破除迷信。須不知在科學昌明發達的今天,做出這種行為是連最基本的科學素養都不具備的表現。
  • 何謂迷信?何謂科學?
    發現很多人分不清楚迷信與科學的區別,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存在失誤之處。迷信「即「迷失自性,而盲目地信從」之意。迷信是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說。「迷信」的含義更多的傾向於「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理論上,如果不具備科學素養,都存在著「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從事科學工作的人,如果沒有科學素養。與迷信對立的是科學的方法。科學是一種允許自我證偽的動態開放的可靠方法(科學不是任何科學理論),講究的是形式邏輯和證據。
  • 你相信託夢嗎?究竟是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幾大猜想幫你解惑
    你相信託夢嗎?應該很多年輕人都會不以為然,託夢?這不是一個迷信的說法嗎?所謂的託夢與來生一點科學依據都沒有怎麼能夠讓人相信呢?但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你問一些年紀大的人,他們的回答可能就截然相反了,難道說真的是因為年長的人愚昧嗎?其實不然。
  • 將相信科學絕對化也是一種迷信
    科學是人類生存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基本正確的方法和認知,它不是天啟的知識,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所積累的成果,是人類在漫長的生存過程中不斷探索,對正確的認識進行累積並加以系統化處理所形成的認知概念。在應對人類所處環境中有用的知識和方法逐漸積累起來,由未經歷前事的人借用來應對遇到的類似問題,以保護人類自身的利益。
  • 官員迷信並不代表缺少科學素養
    據《京華時報》近日報導,中國科協在成立5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07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有2%的領導幹部心存迷信,相信求籤、祈求神靈保佑等。    雖然身邊有大把的迷信官員「現身說法」,雖然我對迷信的官員只佔2%心存疑慮,但大體上講,我是相信權威的,姑且就採信中國科協發布的這個數據吧。不過,我對中國科協將官員心存迷信與其科學素養掛鈎則持保留態度。
  • 迷信的人也相信科學嗎?這個回答你絕對想不到
    迷信的人也相信科學嗎?一般情況下,迷信的人總是對科學敬而遠之的,因為宗教信仰中總有這麼一個創世主,這跟科學發現的進化論對世界的解釋是矛盾的。論文的作者之一,達勒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麥克菲爾斯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說道,他發現,科學和宗教之間存在著矛盾,在某些地區,某些人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 無神論者是科學,信神是迷信?
    信神就是迷信,就是不科學,無神論反而是時髦的,反而是科學的,事實上這是一個誤會,一個誤解。因為你如果信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那是迷信,但是如果你信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那就不是迷信,那是科學的。一個有限的人根本沒有辦法證明無限之神的不存在,不能作這樣的宣稱,所以無神論作這樣的宣稱是不科學的。信神是科學的  相反,信神是科學的,因為信神的人是自己親身的經歷親身的證明,這位神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是宇宙創造者,是靈。
  • 迷信只會讓你小虧 貌似科學的東西 才會讓你慘敗
    來源:小基快跑看似迷信的熱手效應,看似科學的賭徒謬誤往往是那些你堅信不疑的東西,讓你徹底失敗誰更有可能幫助你?二戰期間,一對猶太兄弟想要逃出納粹德國,他們打算在父親的熟人中,找一個最有可能幫助他們的人。老大想起了一個銀行家,父親生前曾多次幫助過他;老二想起了一個木材商,這個人曾多次幫自己家的忙。
  • 科學也好宗教也罷,重要的是敬畏之心,不迷信
    然而,即使他們從「破四舊」、「立四新」中走過來,即使他們相信科學並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但逢年過節,他們總是要點上幾柱香,祭天地神靈和祖宗,祈求神靈和祖宗的保佑。現在想來,爺爺奶奶這是一種「不迷信宗教,但存敬畏之心」的信仰方式。
  • 環球時報:科學崇拜也是一種迷信
    原標題:劉仰:科學崇拜也是一種迷信 民主與科學是近代中國兩個重要概念。一百多年來,伴隨實踐和了解,人們開始意識到民主的兩面性、局限性,對民主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已受到反思。但對科學,這種反思是不夠的。 很多人把科學籠統地當成絕對真理,崇拜科學導致對科學的迷信屢屢出現負面效應,但我們對科學崇拜的負面影響還沒有足夠意識。
  • 神話與事實、迷信與科學的辯證關係
    2、迷信與科學迷信有兩層意思,一是信仰神仙鬼怪等不存在的事物;二是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科學是運用範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的規律的知識體系,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科學與迷信有著千絲萬縷額關係。
  • 不要標榜科學,更不要迷信科學
    到底什麼是科學呢?提到西方東西,我們好像都是自然不自然地認為他們都是科學的,是科學的代名詞,所有傳統的東西都是糟粕,都是不科學的。能夠怎麼界定嗎?這樣想問題本身就是不科學的。我們看到的西方很多高級的設備,其實這些都是科技不是科學。
  • 中國科協全國調查:相信迷信特異功能人數減少
    在現在的中國,相信算命的公眾比例比1998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但仍佔總數的四分之一強;認為「看風水」有道理的公眾比例由1998年的51.2%降至現在的38.6%;相信特異功能的公眾由1998年的29.0%降為現在的20.4%;相信生命有輪迴的公眾比例由1998年的17.7%降至現在的11.5%……由中國科協立項並組織實施的「第三次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等有關問題的看法的抽樣調查」日前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裡首次發布了調查結果
  • 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裡面
    全文字數:約1231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生日是指一個人出生的日子。一般在中國比較重視年長者的生日,每一年的生日都是一次家庭的聚會,所以在中國生日可以看作是一個家庭的節日。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網上開始興起了一股網絡算命的新潮流。
  • 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相信科學?別讓科學毀在人手上!
    翻看網絡,無數人以不科學的角度看世界,傳播偽科學。我相信,現在到大街上找一百個人,只有一人了解真科學;認真研究過科學的、學習過科學知識的,恐怕一千個人裡、一萬個人裡只能找出一個人。如果說科學是盞明燈,恐怕十個人九個「瞎」。在這個信息傳播的年代,迷信卻不見減少。很多人反對科學。其理由無非就是:科學不能解釋、科學歷史短暫、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所謂的科學不能解釋,不過是人類目前未解決,就像是原始人不明白日食是一樣的。而科學本身就一直存在,說科學不能解釋,未免目光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