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添加★標 不再錯過推送
科學發展幾百年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文明程度。科學和迷信的界限在哪裡?如果一個人凡事都講科學,不科學的事物概不接受,算不算迷信科學呢?每個人在擁有三觀以後,都得有個理論基礎支撐這個三觀才行。所以只相信科學是不是迷信這件事,其實不是科學和迷信的問題,而是心理學問題。
就象宗教人格的人只相信他信奉的宗教一樣,那是一種心理問題,而不是客觀存在之間的問題。
你就拿迷信的定義來說,你說誰會說自己就是相信迷信的?肯定沒有。因為迷信的定義本身,就是錯的一方了,誰會選擇錯的一方呢?就算世界上真有宣稱自己是惡魔的代言人,或者自己是蚩尤的後代等等,其實心裡也未必那麼認可,只是希望別人能更關注自己,還是心理學問題。
其實問題出在「只相信」上。
客觀的現象無邊無際,現代科學確實可以解釋很多我們以前用神學之類的迷信說法不能解釋的問題,但也有還解釋不了的問題。包括意識本身,也一樣是一種客觀存在,所以到底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還是意識和物質就是互動……這些都必須去研究才行。
人們否定一個現象,確實能給自己帶來一種成就感和安全感,但那個事物是不是否定了就不存在了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只相信科學就對了。
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隻相信科學就是一種對科學發展的阻礙。
「信不信」不是判斷迷信的標準;「為什麼信」才是。
不管信什麼,只要你的求證合理,邏輯嚴密,就算不上迷信,反之就是迷信。
再說下「科學」,科學的本質其實不是相信不相信,而是對「求證和邏輯」的認可,
舉個例子:你推導出一個自己完全不相信的結論,但是證據和邏輯都找不到漏洞,這個時候你依然認可這個結論,這就是科學。
聲明:本文由恰好是少年(ID:ohJuvenile)編輯整理髮布,作者:留金。
侵權請聯繫刪除,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現在停下來吧,靜下心,讀一句話,讀一段文,腹有詩書氣自華,或許一句話,就能改變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