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承受的最大重力是多少?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2020-12-05 宇宙奇妙觀

星際移民並不簡單,科學家:首先你要承受至少地球4.5倍重力的身體!

超級地球克卜勒62F,估計比地球大40%,重力約是地球的4倍!

關於太空移民和尋找外星人是兩個永恆的主題,那麼如果我們想要移民到一顆類地球的行星上,找到一顆有引力場的行星是必要前提,我們只有在引力的牽引下才可以生存乃至繁榮昌盛,但這個引力也是有範圍的,那麼它應該處於怎樣的範圍呢?引力必然不能太大,如果它的引力太大,我們的血液會被拉到腿上,我們的骨頭可能會斷裂,我們甚至會無助地被釘在地上。

在我們降落到一個巨大的新行星上之前,找到人體的引力極限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現在一篇論文中,三位物理學家聲稱人類能夠長期生存的最大引力場是地球引力的四倍半。 或者,如果你是一個冰島的強人,或者玩一個重力場遊戲人物,那麼你至少可以背著半公噸的重物走路。研究人員說,僅僅對於凡人來說,它就需要稍微弱一點。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的教授波爾傑克和他的同事們首先計算了人體骨骼的抗壓強度,以此來計算出人體能承受的最大引力。根據哺乳動物的平均骨骼,他們估計人類骨骼可以承受超過地球重力90倍的重力。但這是它靜止時的力量。一旦我們開始跑步,骨骼上的壓力,當它們彎曲和彎曲時會增加10倍。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一個重力場大約是地球的10倍的行星上運行,然後我們的骨頭開始破裂。

為了達到我們能邁出一步的最大重力,小組轉向了哈夫尤斯比恩松,他是一位冰島的強人,曾經走過五步,背上放著一根1430磅重的圓木,打破了一項有1000年歷史的記錄。波爾傑克說,比約恩森的壯舉是一個很好的標準,因為在一個強大的重力場中,你的腿和核心肌肉的負荷感覺就像是在你的肩膀上扛著一個大重物。

根據比約爾恩森的重量,以及那個原木的重量,波爾傑克估計,這個強人仍然能夠在一個引力場是我們的4.6倍的外行星上邁出幾步。波爾傑克和他的同事估計,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瞄準一個具有3到4倍地球引力的外行星會更為現實,而且他們仍然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使他們的肌肉力量達到精英運動員的水平。波爾傑克希望這項工作將有助於我們集中精力尋找適合居住的外行星。他說:「現在我們知道,沒有必要希望解決高值的行星。」

我們發現的許多巖石系外行星比我們自己的行星大得多。天文學家稱它們為超級地球。如果不去那裡,很難確定另一個世界上的重力是多少,因為密度在不同的世界之間會有所不同,但開始增加重量並不需要多少。體積以立方體的形式增加,表面積以正方形的形式增加,所以即使稍微大一點的行星也會有更強的重力。

目前已確認的系外行星有3605顆,其中594顆具有確定其重力所需的已知半徑和質量。根據波爾傑克的計算,其中422個引力場等於或低於地球引力場的3.5倍。至於「強人」比約恩森,他還可以在另外35顆系外行星上邁出幾步。所有大自然中強者生存是永恆的主題,我們普通人要想登上異地星球就必然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樣才可以領略「異球」風貌!大家怎麼看待星際移民這件事情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其它星球上生活,人體最多能承受幾倍地球重力?範圍又是多少呢?
    其它星球上生活,人體最多能承受幾倍地球重力?範圍又是多少呢?生活比較危險的還是超重狀態,強大的重力會讓你身體難以承受,有的時候甚至會壓碎你的內臟。舉個例子吧。例如你在地球上本來走路好好的,卻被突然強加幾十甚至幾百斤的重物壓在身上,那是什麼樣的感覺?有的甚至壓到直接讓人趴在地上呢?而且血液會因重力過大無法湧上去,全往下肢流,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會因為承受不住骨骼而崩碎。關於這個人體到底能承受多少重力的問題。
  • 一根頭髮最大能承受多少重量?
    頭髮絲是我們人體長出的體毛裡最長的了,古代常用頭髮絲作為線縫補衣服用,電影《神話》裡就有金喜善用頭髮絲為成龍縫補傷口。既然頭髮這麼神奇,那麼一根普通頭髮最大承受的重量在多少呢?湯普森曾為許多世界小姐競選者進行過形象設計。
  • 困惑:是誰告訴科學家,我們的宇宙「活」了多少歲?
    物理學家告訴我們,宇宙已有138億年的「壽命」了,它的壽命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大很多。宇宙的時間尺度和形如螻蟻一樣的我們簡直不是一個維度的客觀事物。那麼,天文學家是怎麼計算出來宇宙的年齡的呢?只是猜測?還是有著嚴密的科學推算?關於宇宙的認知歷程也許才剛剛開始。
  • 一個插座能承受多少瓦 插座選用技巧
    插座這些幾乎是每個家庭中都會需要的,因為,如果我們想要同時用多個家電的話,就必須要買插座,畢竟家裡留的那一個插座是根本不行的,所以,大家要看一下一個插座能承受多少瓦,必須要在它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去使用,如果超出的話就會燒掉,除此之外,插座的選用技巧有什麼。
  • 藍光膜究竟能過濾多少藍光? 科學測試告訴你答案
    藍光膜究竟能過濾多少藍光?科學測試告訴你答案 2019年01月31日 09:54作者:陳浩天編輯:陳浩天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昨日一位叫ROBERT TRIGGS的作者在網站上發布了自己對一款藍光膜的詳細測試
  • 如果地球重力突然增加,像《龍珠》訓練屋一樣,那你能承受的了嗎
    很多老鐵一定想過月球的重力很小,輕輕一跳就能跳很高,而我們所在的地球,你可以把手臂伸直,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地球的引力在吸著你。即使你在使勁跳,你也不可能飛上二樓。看過《龍珠》的人應該都知道重力訓練是賽亞人常幹的事,別人訓練過沒有我不記得了,但是貝吉塔最後的訓練應該是在400倍左右,而身為普通人的樂平好奇貝吉塔的重力訓練,偷偷一個人進去調到300倍,結果被重力壓倒在地起不來,差點送了命,人類的身體素質就別和賽亞人比了。我也是看《龍珠》才對重力概念有個初步的了解,我們先別說400倍的重力,如果地球增加一倍的重力會怎麼樣?
  • 為什麼我們需要人工重力來執行長期的太空任務?
    諸如此類的旋轉會產生非常具有真實感的重力——更確切地說是人工重力。這能為你的身體提供重量。換句話說,你的骨骼和肌肉無法將其與地球或其他行星所提供的重量區分開來,儘管後者的來源純粹是行星的巨大質量。在諸如此類的旋轉遊樂設施(圖中大約是1950年)中,你能體驗到人工製造的重力
  • 如果地球重力突然增加,像《龍珠》訓練屋一樣,那你能承受得了嗎
    很多老鐵一定想過月球的重力很小,輕輕一跳就能跳很高,而我們所在的地球,你可以把手臂伸直,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地球的引力在吸著你。即使你在使勁跳,你也不可能飛上二樓。看過《龍珠》的人應該都知道重力訓練是賽亞人常幹的事,別人訓練過沒有我不記得了,但是貝吉塔最後的訓練應該是在400倍左右,而身為普通人的樂平好奇貝吉塔的重力訓練,偷偷一個人進去調到300倍,結果被重力壓倒在地起不來,差點送了命,人類的身體素質就別和賽亞人比了。我也是看《龍珠》才對重力概念有個初步的了解,我們先別說400倍的重力,如果地球增加一倍的重力會怎麼樣?
  • 女人一夜最多能承受多少次?
    生活中,有很多男性性慾太強,總想一次做夠,可又好奇女人的承受能力,怕多次性愛後傷害到對方。所以,到底女人一夜最多能承受多少次呢?在了解女人的承受能力之前,我們先來知曉下女人愛愛的過程。但是,對於一夜能承受多少次並沒有標準答案,而是由女性的自身條件決定。曾經就有一位波蘭美女菲古拉創下了全球紀錄,8小時內起先了646次性愛,而在日常生活中,經歷過一次性愛,女性就會喘氣籲籲。雖然,多次性高潮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但陰道被陰莖反覆抽插,難保不會出現破損,而且性愛是一場耗體力的運動,如無必要,最好不要嘗試一夜多次。
  • 旋轉產生的人工重力,你想體驗嗎?
    諸如此類的旋轉會產生非常具有真實感的重力——更確切地說是人工重力。這能為你的身體提供重量。換句話說,你的骨骼和肌肉無法將其與地球或其他行星所提供的重量區分開來,儘管後者的來源純粹是行星的巨大質量。當鏡頭放大時,你會注意到,對於太空人來說,赫爾墨斯號內部的「上」總是朝向旋輪的中心,而「下」(即「地面」),則是旋輪的邊緣。《2001太空漫遊》中的五號空間站是一個旋轉的空間站,它能產生相當於月球重力的人工重力。
  • 百公裡加速多少秒才是人類承受的極限?
    物理課上老師教會我們用米/秒²來表述加速度的大小,而在生活中通常我們用G力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因為我們習慣用重力的大小類比加速度。舉個例子,你坐在椅子上面呈靜止狀態,椅子為了防止你自由落體到地上所產生向上的支撐力就是1G。G值是多少?9.8米/秒²。   假設一輛普通家用車從靜止加速到100公裡/小時需要10秒,那麼加速度就是2.778/秒²,約等於0.27G。(算出10米/秒²的都沒換算單位!),將將超過四分之一的重力,可以說基本沒什麼感覺。想要達到1G的加速度,需要在2.74秒內加速至100公裡/小時。
  • 科技前沿 | 人類製造了反重力技術,科學家給出答案
    但如果我們能改變它呢?如果你厭倦了擁擠不堪的城市生活,那麼「反重力」可能會很適合你。你想要在其他司機快被交通堵塞逼瘋的時候,輕輕鬆鬆就能飛躍塞車長龍嗎?那麼「反重力」或許能滿足你的需求!這項技術尚未被徹底完善,但如果我們做到了,它將會徹底改變我們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製造反重力會如何?
  • 重力的傳播速度是多少?是C?這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問題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重力的傳播速度是瞬時的,還是有一個速度限制?可能你心裡已經有答案了,畢竟作為一個喜歡科學的人,這個問題簡直小兒科!但這並不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問題,因為你要清楚重力波可不是電磁波,為何是你認為的哪個速度?我們今天 就來談論這個問題。
  • 如果人類製造了反重力技術,世界會怎樣?科學家給出答案
    重力是宇宙四大基本自然力之一,它與電磁力、強弱力一起存在。但如果我們能改變它呢?如果你厭倦了擁擠不堪的城市生活,那麼「反重力」可能會很適合你。你想要在其他司機快被交通堵塞逼瘋的時候,輕輕鬆鬆就能飛躍塞車長龍嗎?那麼「反重力」或許能滿足你的需求!
  • 軍人的身上,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
    歲月一片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他們是中國軍人慾戴皇冠,必承其重既入從軍路,便無懼苦痛拿一身自由換迷彩青春兵哥哥的身上到底可以承受多少重量炊事員也是戰鬥員更是半個「指導員」一記鐵勺「指點江山」夥食的好壞搭配直接影響著連隊所有人的戰鬥力一身廚師服「光芒萬丈」似乎在告訴著大家
  • 地球最多能承受多少顆原子彈?
    地球最多能承受幾顆原子彈,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原子能特別是原子核裂變的發現,使得人們對於微觀世界的認知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對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特別是能源領域的革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將原子能應用於軍事領域,研發出極具殺傷力的核彈,無疑給整個世界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同時也給人類文明的發展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影。
  • 宇宙最大的天體直逕到底有多少釐米?答案很迷,你可能想不到!
    宇宙最大的天體直逕到底有多少釐米?答案很迷,你可能想不到!宇宙大爆炸之後,現在已經不斷膨脹了138億年,而且現在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的科學是無法解釋的,因為我們現在觀測宇宙的直徑只有920億光年(如果按釐米換算的話約等於1光年(ly) =920* 9.4607e+17釐米(cm)),這920億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可能是宇宙的冰山一角,宇宙多大我們是無法想像到的。
  • 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科學家告訴你答案我們生活的這個家園,它看起來總是平瀾無波的,但其實很多時候都會給人類致命一擊,很多無辜的人都在地球偶爾的亂發脾氣中失去了生命,我們把這些傷害都歸為了自然災難,比如洪澇災害,再比如大地震,這些都是人類無法躲避的事情,
  • 《科學家的臉書狂想》: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人生百態
    假如那時真的有臉書,那些科學家如愛迪生、愛因斯坦,他們的臉書會是什麼樣子呢?別急。「一奈米的宇宙」會告訴你答案,他們把答案寫到《科學家的臉書狂想》一書裡。「一奈米的宇宙」團隊利用科學顯微鏡影像進行二次創作,衍生出其他的意義,讓觀賞的人仿佛能在顯微鏡下感受到生活。
  • 白矮星和中子星的「極限」:這兩位科學家的名字,告訴了我們答案
    白矮星和中子星的「極限」:這兩位科學家的名字,告訴了我們答案我們知道宇宙當中存在恆星和行星這兩種星球,其中恆星的質量和體積都比較大,所以內部能夠啟動熱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白矮星和中子星的質量最大又能夠有多大呢?這是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當然也早就有科學家對其進行研究,並且給出了我們確切的答案,而且還各自用他們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宇宙當中恆星演化形成的白矮星和中子星,質量的極限分別都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