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1月31日在武漢建成。此間專家以數字解析這座亞洲首個即將運行的P4實驗室。
「4」——根據傳染性和危害性,傳染病原被分為四個不同的危害等級,其中危害等級四級(Riskgroup4,RG4)微生物的定義為「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無預防和治療的方法」。根據對個人、環境和社會提供的保護程度,實驗室也被分為四個等級。
P4(Protection Level 4)實驗室用於烈性傳染病研究與利用,是人類迄今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護等級最高的實驗室。
「9」——全球公開擁有P4實驗室的國家有9個,分別為法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彭(法國巴斯德所)、瑞典和南非。武漢P4實驗室成為亞洲首個即將運行的P4實驗室。
「10」——在流行重症急性呼吸綜合症(SARS)爆發後,中國政府啟動P4實驗室的建設,引進法國裡昂P4實驗室技術和裝備。此後,中法兩國政府在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別籤署了關於預防和控制新發疾病、共同建設武漢P4實驗室的合作協議、補充協議和補充聲明。
武漢P4實驗室的建造工藝與技術裝備由法國輸出,整個工程耗時十餘年。項目法方主席、法國梅裡埃基金會主席阿蘭·梅裡埃稱其為「遠東地區有了抵禦傳染病蔓延的堡壘」。
「6」——中法籤署的協議內包括人員培訓,至今中方已有6名科研人員赴法國的實驗室接受培訓並獲得法國BSL-4使用許可證書。。據悉,今年還會有兩名中方科研人員赴法。
首批赴法接受培訓的研究員石正麗表示,為期三周的培訓注重訓練人員素質,「使我們很自然的就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成工作。」她說,隨著武漢P4實驗室落成,未來將邀請法方專家來華培訓更多人才。
「3+2」——武漢P4實驗室主任袁志明表示,實驗室內包括3個細胞實驗室和兩個動物實驗室,另有解剖間和菌毒種保存室。
袁志明說,實驗室建設的總目標是成為新發傳染病疾病的研究和開發中心、烈性病毒的生物資源中心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傳染性疾病參考實驗室,並納入中法新生疾病合作研究框架中,最終成為中國新生疾病研究網絡的核心部分。
「59」——武漢P4實驗室的項目承建單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其前身為建於1956年的武漢微生物研究室,至今已有59年歷史。該所所長陳新文表示,將以武漢P4實驗室為契機,依託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團簇平臺,建設中國高等級生物安全研究與技術體系。
「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生命線。」陳新文表示,隨著武漢P4實驗室投入使用,他們致力於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中心,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應急防禦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