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源管理晶片(PowerManagementIntegratedCircuits),是在電子設備系統中擔負起對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及其他電能管理的職責的晶片。主要負責識別CPU供電幅值,產生相應的短矩波,推動後級電路進行功率輸出。常用電源管理晶片有HIP6301、IS6537、RT9237、ADP3168、KA7500、TL494等。
主要電源管理晶片有的是雙列直插晶片,而有的是表面貼裝式封裝,其中HIP630x系列晶片是比較經典的電源管理晶片,由著名晶片設計公司Intersil設計。它支持兩/三/四相供電,支持VRM9.0規範,電壓輸出範圍是1.1V-1.85V,能為0.025V的間隔調整輸出,開關頻率高達80KHz,具有電源大、紋波小、內阻小等特點,能精密調整CPU供電電壓。
1、電源管理晶片在沒有電流的情況下同樣可以編程,並且電流最高可達800mA;
2、在使用的過程中,不需要外接部件,比如說二極體、感應電阻等等,可以單獨使用;
3、電路在關閉模式下同樣可以支持電流的通過,只需要電流達到25uA;
4、充電的時候可以設置成無涓流充電模式,能夠起到省電的效果。要想讓充電速度更快,採用帶過溫保護的恆流恆壓充電,這種充電方式不用擔心過熱。
5、啟動的時候,可以採用軟啟動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限制衝擊電流,避免設備在啟動時遭到損壞。
1、VCC電源管理晶片供電
2、VDD門驅動器供電電壓輸入或初級控制信號供電源
3、VID-4CPU與CPU供電管理晶片VID信號連接引腳,主要指示晶片的輸出信號,使兩個場管輸出正確的工作電壓。
4、RUNSDSHDNEN不同晶片的開始工作引腳。
5、PGOODPGcpu內核供電電路正常工作信號輸出。
6、VTTGOODcpu外核供電正常信號輸出。
7、UGATE高端場管的控制信號。
8、LGATE低端場管的控制信號。
9、PHASE相電壓引腳連接過壓保護端。
10、VSEN電壓檢測引腳。
11、FB電流反饋輸入即檢測電流輸出的大小。
12、COMP電流補償控制引腳。
13、DRIVEcpu外核場管驅動信號輸出。
14、OCSET12v供電電路過流保護輸入端。
15、BOOT次級驅動信號器過流保護輸入端。
16、VINcpu外核供電轉換電路供電來源晶片連接引腳。
17、VOUTcpu外核供電電路輸出端與晶片連接。
18、SS晶片啟動延時控制端,一般接電容。
19、AGNDGNDPGND模擬地地線電源地
20、FAULT過耗指示器輸出,為其損耗功率:如溫度超過135度時高電平轉到低電平指示該晶片過耗。
21、SET調整電流限制輸入。
22、SKIP靜音控制,接地為低噪聲。
23、TON計時選擇控制輸入。
24、REF基準電壓輸出。
25、OVP過壓保護控制輸入腳,接地為正常操作和具有過壓保護功能,連VCC喪失過壓保護功能。
26、FBS電壓輸出遠端反饋感應輸入。
27、STEER邏輯控制第二反饋輸入。
28、TIME/ON5雙重用途時電容和開或關控制輸入
29、RESET復位輸出V1-0v跳變,低電平時復位。
30、SEQ選擇PWM電源電平輪換器的次序:SEQ接地時5v輸出在3.3v之前。SEQ接REF上,3.3v5v各自獨立。SEQ接v1上時3.3v輸出在5v之前。
31、RT定時電阻。
32、CT定時電容。
33、ILIM電流限制門限調整。
34、SYNC振蕩器同步和頻率選擇,150Khz操作時,sync連接到GND,300Khz時連接到REF上,用0-5v驅使sync使頻率在340-195Khz.35、VIN電壓輸入
36、VREFEN參考電壓
37、VOUT電壓輸出
38、VCNTL供電
電源管理晶片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發展電源管理晶片對於提高整機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對電源管理晶片的選擇與系統的需求直接相關,而數字電源管理晶片的發展還需跨越成本難關。發展電源管理晶片對於提高整機性能具有重要意義,對電源管理晶片的選擇與系統的需求直接相關,而數字電源管理晶片的發展還需跨越成本難關。
當今世界,人們的生活已是片刻也離不開電子設備。電源管理晶片在電子設備系統中擔負起對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及其它電能管理的職責。電源管理晶片對電子系統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其性能的優劣對整機的性能有著直接的影響。
電源部分原理:待機主控電源管理晶片採用LNK564,內置700V的MOS場管,開關變壓器為T901,LNK564為準諧振控制晶片,在LNK564的內部集成一個5.8V調整器。
啟動過程:交流100~240V輸入電壓經整流橋整流濾波後,經開關變壓器T901副邊輸出端輸出電壓5.8V,進入集成電路N901(LNK564)的3腳(BP),該腳外接100nF的旁路電容,用於儲存啟動電壓,當BP電平達到晶片啟動電平時,LNK564開始工作。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