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片上狀態機的智能電源管理單元設計

2021-01-07 電子產品世界

AT73C203是美國愛特梅爾公司針對可攜式電子產品推出的高集成度智能電源管理晶片,適用於4.07~4.20V的各類鋰離子電池,提供多種輸入源選擇以及多路的DC/DC可編程變換輸出。

圖1 使用AT73C203作為電源管理核心的DSC原型設計

AT73C203的特點


(1)四路輸入源選擇,包括一節內部鋰離子電池,一節外部可拆卸鋰離子電池,外接5V電源,以及USB-HUB。
(2)內部狀態機能在沒有任何外部MCU介入的情況下單獨進行上電順序控制,輸入通道切換,安全關斷設備,以及USB預充電,快充電等操作。
(3)三路降壓DC/DC以及一路升壓降壓DC/DC級聯 LDO的大電流變換器能夠為負載提供足夠的支持;三路均提供最高可達1.2A的輸出能力,且電壓可編程。
(4)兩個可配置的鋰離子電池充電器,提供預充電,快充電和滿充保持模式,可以根據不同型號的鋰離子電池調整不同的恆流恆壓充電算法。
(5)片上A/D轉換器實時監控包括電池溫度,矽片溫度,DC/DC輸出終端以及輸入源端的電壓參數並提供過壓和欠壓保護與硬體復位。
(6)片上ISO7816模塊,SIM/USIM兼容接口。
(7)集成的發送和接收數據FIFO。
(8)通用的SPI接口便於和MCU之間的通信及片上寄存器堆的訪問。
(9)上電復位電路,針對PXA250/PXA255等類似的32位架構處理器,提供額外的系統級順序復位信號,最大程度簡化外圍上電邏輯電路。
(10)高精度低溫漂內部振蕩器。
(11)高精度帶隙電壓基準。
(12)極低的電源消耗,關斷模式下,僅僅60μA的工作電流。
(13)片上恆流DAC,為熱敏電阻提供偏置,更大程度地提高安全性。
(14)外接電源充電和USB-HUB充電可供選擇。
(15)額外的可編程GPIO用於LED驅動和狀態顯示控制,節省了MCU的I/O引腳。 
(16)MCU可控的充電算法。
(17)TF-BGA100的纖小封裝使得最終產品小巧輕便。


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


AT73C203的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AT73C203結構框圖


1 輸入源通道切換控制器


AT73C203具有多路輸入源可供選擇,除去一節內部鋰離子電池作為系統固有供給外,外部可拆卸鋰電池,外接適配電源和USB-HUB等三種輸入源均可在必要時接入供電系統,所有輸入源通過外部背靠背的MOSFET對相互隔離。同一時刻,在源通道切換控制器的調度下選通一路作為整個系統的電源供給,切換控制器根據內部優先級高低選擇當前有效的輸入源,確保負載供電以及狀態機控制在切換瞬間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2 A/D轉換器


多輸入復用A/D轉換器用於系統電壓的監控,包括各路DC/DC輸出終端以及輸入源端的電壓參數,和晶片本身溫度參數等均配置了對應的過壓/欠壓/中斷/屏蔽/復位等寄存器,通過硬體門限比較電路配合用戶軟體可以靈活地應對工作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故障,從而保護系統負載,並快速處理現場。


3 數字控制邏輯


數字控制部分提供了晶片與外部MCU的SPI接口以及對內部其他單元的協調和管理,除了給出必要的輸入啟動/關斷/系統時鐘、輸出中斷請求和通用I/O控制信號外,這部分還提供了不同模擬數字電路之間的電平轉換功能,防止了由於電平不匹配造成的模塊間電流洩露。針對不同系統負載的輸入電壓參數要求,數字控制邏輯可以通過外部引腳來設定當前DC/DC的輸出工作電壓:RAIL 1可配置為1.2V/1.75V,而RAIL 2可配置在1.8V/2.5V。


4 鋰電池充電器


兩個可供使用的鋰電池充電器分別對應了系統內部鋰離子電池以及外部可拆卸鋰電池的補給需要。充電器除了狀態機可控外,同時還提供了涓流恆流預充,軟體控制快速恆流充電以及滿充保持/結束充電等模式。針對不同技術參數的鋰離子電池,為用戶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並在溫度監控機制和安全定時器的保護下確保充電的安全性。


5 ETS TS 102 221兼容


配置了獨立電壓可編程LDO作為電源供給的SIM接口,完全符合ISO/IEC 7816標準下的ETSI TS 102 221技術規範,同時支持T=0和T=1協議,集成的兩個16Byte FIFO和對應的4位指針節省了MCU資源,包括差錯校驗、位流控制、數據超時、重發機制、中斷發生、通信速率及錯誤數目報告等在內的功能單元都有詳細對應的寄存器映射,通過適當簡便的配置即可快速地應用到具有SIM/ USIM需求的系統中。


6 多路DC/DC變換器


四路變換器均與片上的900kHz高精振蕩源相連,振蕩器提供的各個分布時鐘經過移相處理後可有效地防止同步開關現象的發生。


工作在1.2A、1.2V/1.75V的同步降壓穩壓器1定位於應用處理器內核以及周邊ASIC或SOC等器件,1.2A、1.8V/2.5V同步降壓穩壓器2則適合為板上FLASH、SDRAM以及外擴CF、MMC和Memory Stick等存儲晶片提供支持,520mA、3.3V的升壓降壓DC/DC級聯LDO變換器3可以作為音頻編解碼電路,點陣LCD顯示等模塊的電源供應。額外的一路1.2A、0.9V的同步降壓穩壓器4則迎合了深亞微米系統內核更低電壓和大電流輸入的要求。

工作模式


為了應對延長可攜式設備待機時間的設計挑戰,設計時有以下工作模式可供切換。


1 普通工作模式


在系統某些部分需要正常供電或進行電源管理的情況下,晶片工作在此模式。包括輸入源通道切換控制器, DC/DC變換器,鋰離子電池充電器等片上資源通過一個由128個寄存器組成的寄存器堆進行監管和控制,在某些系統負載處於閒置狀態或片上部分資源暫時與當前工作現場無關時,需要通過設置其映射的寄存器或寄存器組來將其關斷,以降低系統平均功耗


2 關斷待機模式


在系統的各個部分均處於非工作狀態時,整個系統中將僅有電源管理晶片時刻處於待命狀態,此時晶片工作在關斷模式。在這個模式下,除了輸入源控制器、部分片上數字控制邏輯、上電復位電路以及內部基準穩壓器和10kHz振蕩器以外的所有單元都將被關斷,而在關斷模式中始終處於工作狀態的各個單元都使用了獨特的晶片工藝進行設計,最大限度地減小其工作電流,從而保證了當使用一塊容量為600mAh的鋰離子電池為系統供電時,電池可以在此模式連續待機三個月。


3 USB單獨工作模式


為了在通信的同時為電池補給電力, USB單獨工作模式為設計者提供了充電功能,通過對電池當前剩餘電量的估計和判斷能夠進入充電的不同階段。當電池處於溫度適當且電壓較低(如3.8V)的情況下,預充機制將被啟動,由相應的安全充電定時器來對電池狀態進行監控,如若在計時器溢出時電池的電壓仍然不能達到正常快充狀態,則會被判為電池故障,由此保證系統安全性。


除此之外,在外部MCU處於睡眠的狀態下,晶片可以通過訪問對應的模式寄存器,配合外部的CTN熱敏電阻,將鋰離子電池充飽至4.1V。以上所提到的關於USB的單獨工作模式都是以晶片內部的優化狀態機作為核心,也是狀態機控制流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圖3是USB 睡眠充電模式的狀態轉換圖,晶片以集成的方式對系統的電源進行管理,這樣的管理方式有別於其他帶有片上MCU硬核的ASSP,在節省功耗的前提下也不失靈活性,當應用需要外部動態配置時,可以由用戶固件進行控制,通用的SPI接口和片上寄存器堆的實時訪問幫助用戶定製自己的設計。

圖3 USB睡眠充電模式的狀態機轉換流程

應用設計技巧


輸入源通道切換控制器的隔離:輸入源不僅需要通過開關管連接到通道切換控制器,而且彼此必須相互隔離,使用背靠背的成對MOSFET可以藉助管子的體二極體來達到通道隔離的目的,同時低RDS(ON)的MOSFET有助於提高電源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功率損耗對於電感式同步降壓穩壓器,設計時選用的開關管應當具有較小柵極載荷特性,降低轉換的開關損耗,提高開關效率。由於DC/DC的反饋電路提供了集成的方案,對於設計者來說不再需要過多考慮電源的迴路增益 (穿越頻率)以及轉換器的穩定問題,同時省去了複雜的迴路零點與極點的計算和配置,通過選用較少的幾個外圍器件就能留有足夠的相位餘量,達到穩定可靠的目的。另外使用低ESR的陶瓷電容更有助於降低輸出紋波,降低噪聲。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設計中需要額外的一路3.6V電壓作為供給,我們可以在3.3V的升壓降壓DC/DC級聯LDO變換器3上動一些腦筋。在系統正常啟動的前提下,可以通過位於LDO之前的升壓/降壓DC/DC進行電源補給,但需要注意的是負載不能過重,以及調整適當的上電順序,防止在LDO輸入端的電壓跌落導致其工作失效。在系統需要外部實時時鐘電源供給時,一種簡潔的思路是可以直接藉助於內部2.5V電壓基準,因為在系統關斷的情況下,這一部分仍然可以服務於不間斷的實時時鐘。


板級設計方面則要注意晶片電源地的相對位置,儘量使用獨立的電源和地平面以保證整個電源模塊的電源完整性(PI),最大程度地降低同步開關噪聲和阻抗不連續造成的系統穩定性缺失。


測試與評估


圖4~圖6是我們編寫的虛擬儀器評估面板,用來對整個電源管理系統進行測試和評估。

圖4 VI監控面板

圖5 VI充電面板

圖6 VI SIM 接口控制面板


包括當前輸入源配置、USB工作狀態、GPIO控制、正常工作顯示,過壓/欠壓/中斷/屏蔽/復位等系統監控寄存器配置,DAC偏流控制,各路電壓調整(見圖4),充電源選擇,充電狀態切換,電流大小,安全定時器以及看門狗狀態(見圖5),SIM卡電源,時鐘,波特率,及相應的屏蔽/狀態/控制/數據/指針等寄存器(見圖6)在內的完整系統資源都可以得到測試和評估。


圖8給出了電池輸入4.0V,負載電流為600mA時1.2V輸出端的瞬態響應和紋波情況。

圖7 RAIL1 輸出瞬態響應及紋波


三路不同輸出電壓的同步降壓穩壓器在各自帶動600mA負載時 (輸入電池4.0V),系統的DC/DC轉換效率可達到85%以上,包括其他系統資源在內的整體工作效率視具體應用略有差異。靈活地使用系統工作模式,以及狀態機機制能有效延長電池的工作時間。

相關焦點

  • 基於有限狀態機的飛行器自毀系統時序控制設計
    分析飛行器自毀系統工作原理,採用複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實現了飛行器自毀系統設計,結合CPLD的特點,提出一種基於改進型有限狀態機的飛行器自毀系統時序控制的設計方法,並在CPLD中予以實現。仿真及實驗表明,基於有限狀態機的飛行器自毀系統定時精度達到納秒級,可以有效地控制自毀信號輸出並消除毛刺現象,很好地滿足系統性能要求。該方法具有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可靠性高、精度高等優點。
  •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一種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 內容說明 本發明涉及智能電錶領域,尤其是一種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 發明背景 物聯網是指利用局部網絡或網際網路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 基於VHDL的MTM總線主模塊有限狀態機設計
    摘要:為了能夠更簡潔嚴謹地描述MTM總線的主模塊有限狀態機的狀態轉換,同時減少FPGA晶片功耗,提高系統穩定性,文中在分析MTM總線結構和主模塊有限狀態機模型的基礎上,基於VHDL語言採用「單進程」式對該有限狀態機進行了設計,並在QuartusⅡ開發軟體中實現了對語言代碼的編譯及程序的時序仿真和功能仿真
  • 用STATECAD快速設計有限狀態機
    作者Email: zlyadvocate@163.com 數字系統通常劃分為信息處理單元和控制單元。信息單元主要進行信息的傳輸和運算, 而控制單元的主要任務是控制信息處理單元的微操作的順序。控制單元的實現方式有: 有限狀態機、控制寄存器和微代碼控制器等。
  • 基於電源管理晶片的RGB LED彩燈驅動控制方案設計
    現正大量應用於城市亮化、建築景觀照明、舞檯燈光設計等領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8377.htm  本設計方案採用恩智浦半導體(NXP)的電源管理晶片、微控制器、I2C器件、LED驅動器件,為LED燈光系統設計提供全套的方案設計。
  • 基於DSP的三相SPWM逆變電源的設計
    基於DSP的三相SPWM逆變電源的設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27387.htm  變頻電源作為電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係到整個系統的安全和可靠性指標。現代變頻電源以低功耗、高效率、電路簡潔等顯著優點而備受青睞。
  • 基於射頻識別技術的智能電能表的設計
    閱讀器負責向標籤發射讀取信號並接受標籤的應答,劉標籤的對象標識信息進行解碼,將對象標識信息連帶標籤上其它相關信息傳輸到主機以供處理。RFID應用支撐軟硬體主要負貴實現與企業=或組織應用相關的功能。另外,電錶還監測繼電器狀態和電池電壓、功率等參數,對非nI:常狀態告警和記錄。  基於RFID的一單相電子式電能表的硬體電路包括電能計量單元、射頻接口單兀、通信單兀、存儲單元、時鐘單元、顯示單元、鍵盤處理單元、負荷控制單元、MCU監擰單元和直流電源單元等部分。智能電能表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 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
    目前,已運行的雙電源雙風機大都採用繼電器控制,功能少、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尤其在現場事故發生時無法自動採取緊急措施,嚴重影響了設備的安全運行。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於單片機的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
  • 基於單片機和CAN總線技術實現雙電源雙風機保護系統的設計
    基於單片機和CAN總線技術實現雙電源雙風機保護系統的設計 李澤焱,牟龍華, 發表於 2020-03-24 07:44:00 引 言
  • 基於KNX總線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
    1、設計方案   文中主要研究並且設計出了一套基於KNX總線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其中詳細的介紹了這套控制系統的總體設計方案,硬體設備選擇、KNX總線網絡的組建設計等內容。   分控站點負責自己分配到的模塊控制,達到準確控制其下級的控制模塊,同時可以監控其工作狀態。   控制模塊是體現這套系統的關鍵,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將命令作用在燈具上。
  • 高精度電壓電流採集管理單元設計
    摘要:為了在項目應用中更加細化、模塊化產品,將系統總電壓、總電流、絕緣監測三個部分功能從主控管理單元中分離出來做成一個獨立的管理單元。  為了在項目應用中更加細化、模塊化產品,將系統總電壓、總電流和絕緣監測三個部分功能從主控管理單元中分離出來,做成一個獨立的管理單元。電壓電流採集管理單元作為系統應用的一個獨立單元,主要負責系統總電壓、總電流和絕緣監測三個方面的功能。其中總電流採用分流器的模式進行採集,為了更好地監測系統的運行情況,預留2路溫度採集,用於監測分流器的溫度。
  • 基於ADP5520升壓轉換器的智能背光碟機動器方案設計
    基於ADP5520升壓轉換器的智能背光碟機動器方案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1 16:09:26 小型可攜式電子系統一直在不斷向前發展,諸如行動電話、PMP(個人媒體播放器)、DSC(數位相機)、DVC
  • 行動裝置電源管理晶片朝多相式與大電流方向發展
    ,且基於省電的目的,這些組件必須根據不同的情境提供不同的效率,也就是說這些組件可能會分別處於休眠、低速運轉及高速運轉等不同狀態。事實上,繼雙相DC-DC降壓轉換器於兩年前面市後,2013年至今的市場上已陸續看到四相、六相式產品的推出。   另外,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屏幕尺寸及功能日益多元化,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和原始設計製造商 (ODM)為克服功耗的挑戰,已開始於手機內建更多DC-DC轉換器和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DO)。
  • 基於TMS320F2812的逆變電源控制器設計
    摘要:隨著用電設備對高品質的電源和電能質量的需求日益增多,高性能逆變電源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首先介紹了逆變電源技術的發展現狀,在介紹了晶片的特性之後,詳細分析了基於TMS320F2812逆變電源控制器的硬體和軟體設計,並對仿真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 基於物聯網架構的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青浦供電公司、上海尤比酷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沈曉峰、徐愛蓉、曹基南、張衛紅、胡大良,在2020年第9期《電氣技術》雜誌上撰文,針對10kV箱式變電站運檢管理需求,基於物聯網架構設計並研發了一套箱式變電站智能監測系統。
  • 行動裝置電源管理芯逐步朝多相式與大電流方向發展
    ,且基於省電的目的,這些組件必須根據不同的情境提供不同的效率,也就是說這些組件可能會分別處於休眠、低速運轉及高速運轉等不同狀態。事實上,繼雙相DC-DC降壓轉換器於兩年前面市後,2013年至今的市場上已陸續看到四相、六相式產品的推出。   另外,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屏幕尺寸及功能日益多元化,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和原始設計製造商(ODM)為克服功耗的挑戰,已開始於手機內建更多DC-DC轉換器和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DO)。
  • 基於開關電源的並聯供電系統設計
    開關電源是利用現代電力電子技術,控制開關管開通和關斷的時間比率,維持穩定輸出電壓的一種電源,直流開關電源的核心是DC/DC轉換器。開關電源一般由脈衝寬度調製(PWM)控制IC和MOSFET構成。在大功率開關電源中,通常採用多個單元並聯獲取大電流的方法獲取大功率。
  • 基於物聯網的空氣淨化器設計
    為解決室內空氣汙染問題,本文設計了一款基於物聯網的空氣淨化系統。該系統主要由兩部分構成:空氣淨化器和移動應用軟體。空氣淨化器利用單片機一方面實時監測室內空氣品質,另一方面自動控制空氣加溼單元、淨化單元、設備聯動單元,同時通過板載Wi-Fi模塊連接物聯網平臺。
  • 【RT FORUM專欄】基於光纖光柵原理的地鐵道岔監測系統設計
    摘 要 :針對地鐵道岔監測問題,提出一種基於光纖光柵原理的監測系統。對目前的監測手段進行比較,對基於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的監測系統進行闡述,對轉轍機動作杆施加壓力,系統測試精度達土0.1 kN,有利保障地鐵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軌道交通行車的關鍵基礎設備—— 道岔,其運用狀態與行車安全暢通直接相關。
  • 電源管理晶片power1208介紹
    該器件的特點就是用一顆晶片就可完成對現代集成電路板上複雜電源的管理。而萊迪思半導體公司推出的ispPAC電源管理器Powr1208就用單顆晶片實現了對電路板電源定序和監控功能完全管理!而且要重新更改設計時,只要對器件的 E2CMOS® 配置內存重新編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