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單片機和CAN總線技術實現雙電源雙風機保護系統的設計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基於單片機和CAN總線技術實現雙電源雙風機保護系統的設計

李澤焱,牟龍華, 發表於 2020-03-24 07:44:00

引 言

目前,我國煤礦通風系統中,雙電源雙風機是一種比較高效、安全的風機組成形式,其自動切換裝置是系統中的關鍵設備,直接關係到整個系統能否安全運轉。因此,雙電源雙風機自動切換裝置保護、控制方式的有效性與可靠性對其安全運行至關重要。

目前,已運行的雙電源雙風機大都採用繼電器控制,功能少、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尤其在現場事故發生時無法自動採取緊急措施,嚴重影響了設備的安全運行。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於單片機的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該系統運用CAN總線技術,結合自適應互補控制策略,可以方便地檢測雙電源雙風機的各項運行參數;當風機出現故障或工作不正常時,能夠實時準確地採取相應的故障處理措施,並發出警告信息;能準確可靠地實現主、備風機的自動切換,當一颱風機出現故障停機後,另一颱風機自動啟動,保證井下供風不間斷;多颱風機依次啟動,可避免多臺設備同時啟動時產生過大啟動電流而損壞設備。

1、 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的組成

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結構圖

該系統包括主機和從機2個保護控制系統,控制核心採用雙CPU結構,下設通信、LCD顯示、人機接口、控制與保護4個功能模塊。其中,8位AVR單片機作為上位機,負責實現LCD顯示、人機互動、CAN總線通信等功能;16位DSPIC單片機作為下位機,負責實時採集處理數據,執行保護算法,對風機進行保護與控制。這種結構可以提高系統的實時性,使CPU分工明確,提高效率。

來自電網的雙電源分別對主機保護控制系統與從機保護控制系統單獨供電。主機與從機互補,保證供風系統不問斷運行。同時,主機保護控制系統與從機保護控制系統分別控制2颱風機的運行。

由於主機保護控制系統與從機保護控制系統是2個相互獨立又相互互補的系統,這就要求主機控制系統與從機控制系統不僅要清楚本系統所處的狀態,同時還要明白互補系統所處的狀態。所以主機控制系統與從機控制系統之間需要以某種方式進行通信。

因為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必須嚴格保證井下的持續供風,所以從機在主機停機時必須立即投入運行。CAN總線作為一種軟體通信方式,會由於井下工作環境的複雜多變或軟體協議本身延遲等原因無法使互補系統在第一時間接收到表示對方工作狀態的幀。從供風系統的可靠性和連續性方面考慮,這是不允許的。所以,本系統採用了基於硬體的互補系統通信方式。

該通信方式是在主機和從機各設置1個輔助繼電器作為「握手信號」,其連接方式如圖2所示。

圖2 主機、從機握手信號連接方式圖

Z-JZ-1與Z-JZ-2為主機輔助繼電器的1個常閉接點,F-ZJ-1與F-ZJ-2為從機輔助繼電器的1個常閉接點,Zflag與Fflag為系統狀態檢測信號。主機/從機輔助繼電器隨著主機/從機開關斷路器的分合閘而分合閘,以通知對方目前所處的狀態。系統默認檢測信號為高電平表示主機/從機處於合閘運行狀態,低電平表示主機/從機處於分閘狀態。

該通信方式的特點在於通信簡單可靠,風機控制系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有效地檢測到互補系統的狀態,從而決定本系統的控制策略。

2 、系統互補控制策略

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的工作環境要求其工作必須可靠,嚴格保證井下供風的持續性。這就要求無論是在所有風機均處於正常狀態或是在某些風機處於故障狀態的情況下,控制系統必須和它的互補系統一起決定最佳的通風控制策略。

表1為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在不同狀態下的互補控制策略表,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未發生故障的風機資源,保證了井下通風的持續性。表中,主機故障或從機故障包括主機或從機任何一颱風機發生故障以及主機或從機斷電的情況;主機或從機單路故障均假定為主1或從1發生了故障。

表1 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互補控制策略表

2.1 主機保護控制系統程序流程

一般說來,主機保護控制系統作為井下通風的常用系統,接收外部輸入的系統啟動命令,控制整個互補系統投人運行。其通過控制Zflag信號變化和檢測Fflag信號保證控制策略的實現。圖3為主機保護控制系統程序流程圖。

圖3 主機保護控制系統程序流程圖

主機保護控制系統輔助繼電器隨主斷路器的分合閘而分合閘,由一個常閉接點控制Zflag信號變化。Zflag信號從低電平轉換為高電平表示主機啟動,從高電平轉化為低電平表示主機停止。

當主機合閘運行時,保護控制系統的各種保護算法啟動,對運行中的風機進行各種故障的保護。一旦檢測到風機在運行中發生故障,先斷開主斷路器,切斷風機電源,發出故障報警,上傳故障信息;同時,斷開輔助繼電器,轉入分閘待機狀態。

當主機處於分閘待機時,保護控制系統實時檢測Fflag信號狀態。如果Fflag信號一定時間內處於低電平或從高電平轉換為低電平,則主機保護控制系統先進行自檢。若系統控制的風機沒有發生故障或沒有全部發生故障,主機保護控制系統立刻啟動未發生故障的風機,轉入合閘運行狀態。

2.2 從機保護控制系統程序流程

從機保護控制系統一般作為井下通風的備用系統,接收外部的啟動信號,不只有在主機保護控制系統控制的風機發生故障的情況下,才作為備用系統投入運行。

從機保護控制系統輔助繼電器隨其主斷路器的分合閘而分合閘,由一個常閉接點控制Fflag信號變化,Fflag信號從低電平轉換為高電平表示從機啟動,從高電平轉換為低電平表示從機停止。從機保護控制系統程序流程與主機類似,不再贅述。

3、 系統啟動控制策略

3.1 系統啟動時的衝擊電流分析

基於上述分析,一個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可控制2颱風機,這2颱風機共用1個電源。而在實際現場,通風通道可能不止1個,需要多個保護控制系統控制2臺以上的風機進行通風。這些主機保護控制系統可能共用的是一個電源,而其互補從機保護控制系統則共用另一個電源,這就出現了在1個電源上掛接多颱風機的情況。風機屬於感應電動機,其啟動電流衝擊較大,等於風機的堵轉電流,大約為其額定電流的5~7倍。假設在1個電源上接了N颱風機負載,每颱風機的額定電流皆為IN,如果這N颱風機負載同時啟動,將對電源產生N×(5~7)IN的衝擊電流,容易造成電源系統低電壓。

為了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必須在風機啟動方面採取一定的措施。由於單颱風機的啟動衝擊電流對電源影響較小,故可以採取適當的延時措施使多颱風機依次啟動,使風機在啟動時對電源的電流衝擊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3.2 系統啟動控制策略分析

現以1個電源接4個保護控制系統、拖動8颱風機的供電系統為例,分析當電源1發生故障、8颱風機停機時,與其互補的4個從機保護控制系統控制的8颱風機立即啟動運行、維持井下供風時的控制策略。

假定每颱風機的額定電流皆為IN,設風機電流與時間之間的函數關係如下:

I=f(t)E(t)(1)

式中:E(t)為階越函數。

在電源線路上的總電流Isum為

式中:fi(t)表示第i颱風機電流與時間的關係函數,fi(t)與一般的交流電動機的電流與時間的關係函數大致相同;ti表示為第i颱風機的啟動時刻。

電源系統一般都設有保護裝置,發生短路故障時自動跳閘。而風機即感應電動機的短路保護定值一般設置在其額定電流的8倍以上。所以,在設置電源系統的短路保護定值時,一般將其短路保護門限電流設置在當8颱風機都處於額定電流工作情況下,加上1颱風機發生短路故障時產生的總電流。

所以,電源系統的短路保護電流門限值設置為(7+8×1)IN=15IN。

雙電源雙風機保護控制系統啟動控制策略的目標是調整各風機的啟動時間t1~t8,使其在任何時刻滿足條件:

Isum<15IN (3)

因風機的啟動過程一般比較短暫,而上述目標函數涉及到8個可變量,求解比較困難,故可將條件簡化,即假設在第i(i>2)颱風機接收到啟動命令時,第i-1颱風機還處於啟動過程中,風機電流f t-1(t)》IN,而第i-2臺以及更早啟動的風機則可以默認已處於啟動完成狀態,風機電流可以直接用IN代替。因此,可以將系統啟動控制策略的條件改變為

因為fi(0)等於風機的堵轉電流,所以式(4)還可進一步簡化為

由於每個條件只與其中的2個時間參數有關,這樣就使得系統的控制策略大大地得到了簡化。

3.3 系統啟動控制策略的具體實現

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實現啟動控制策略的措施:事先測定時間t1-tn並設定首颱風機,首颱風機接收到啟動信號後立即啟動;當任意第i颱風機啟動的同時,系統內部時鐘開始計時,經過時間ti+1-ti之後,通過CAN總線發送允許第i+1颱風機啟動的啟動信號,則第i+1颱風機接收到該信號後立即啟動。

本系統利用時間判據控制風機啟動,取代一般情況下利用電流判據控制風機啟動的方法,是出於對井下供風持續性的要求。如果用電流判據控制風機的啟動,由於啟動電流很大,此時用於檢測電流的互感器可能處於非最佳的線性檢測區,A/D轉換晶片也可能因為電流過大而處於最大值。這些原因將使單片機內部經算法計算出來的電流結果與實際電流結果產生誤差。而該誤差將導致採用電流判據判別啟動條件的過程較採用時間判據判別的過程所用時間長,從而使系統的實時性下降。

4 、結 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該系統採用的互補控制策略和啟動控制策略,夠實現主機和從機的及時切換,能保證供風系統不間斷地運行,同時能夠減小由於多颱風機同時啟動對電源造成的衝擊。經過現場調試與試驗,該系統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保證了井下供風的持續性,使井下通風系統的安全係數大大增加。該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下一步改進方向是基於環境變化(如風量、瓦斯濃度的變化等),利用智能控制技術實時調整控制策略,使系統更加適應生產環境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安全係數。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
    目前,已運行的雙電源雙風機大都採用繼電器控制,功能少、可靠性差、控制精度低,尤其在現場事故發生時無法自動採取緊急措施,嚴重影響了設備的安全運行。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基於單片機的雙電源雙風機智能保護控制系統的設計。
  • 基於C167單片機和CAN總線實現數位化電梯控制系統的設計
    基於C167單片機和CAN總線實現數位化電梯控制系統的設計 李炳宇,梁正峰,趙 發表於 2020-12-04 09:55:04 1 引言 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
  • 基於USB總線和89C51單片機的數據採集系統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基於USB總線的數據採集設備的開發方法,包括硬體設計、firmware(固件)設計、基於windows驅動程序模型(WDM)的設備驅動程序設計以及應用軟體的設計,同時也介紹了基於
  • 基於C8051F040單片機的CAN總線和RS-232串口通信設計
    為了實現對CAN總線和RS-232串口雙向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種基於C8051F040單片機的數據通信方案,並完成系統設計。分析了CAN總線和RS-232串口的通信特點,介紹了單片機硬體,並對軟體的設計思路與流程做了詳盡描述,完成功能檢測。實驗結果表明,該設計達到了要求。
  • CAN總線—PROFIBUS-DP總線網關的實現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PROFIBUS-DP[2]與CAN[3]兩種總線的協議轉換的原理,並設計出了一種網關實現了這兩種總線的互聯。2  方案設計對於兩個異構的現場總線,其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協議是截然不同的,要實現它們的互聯,需要採用網關進行協議轉換。
  • 基於卡爾曼濾波器和CAN智能從站技術實現開關磁阻電機調速系統設計
    打開APP 基於卡爾曼濾波器和CAN智能從站技術實現開關磁阻電機調速系統設計 方旭東,孫劍 發表於 2020-05-12 09:50:19
  •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可靠性設計
    單片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包括功能性設計、可靠性設計和產品化設計。其中,功能性是基礎,可靠性是保障,產品化是前途。因此,從事單片機應用系統開發工作的設計人員必須掌握可靠性設計。單片機應用系統中,CPU運行的是事先固化在單片機的程序存儲器的軟體.用戶無法更改和輸入新的程序。 這就避免r外來計算機病毒的侵襲,其可靠性表現在固化軟體本身的可靠性和程序存儲器數據保護的可靠性。
  • 基於LIN總線的電動車窗控制器設計
    根據美國SAE(汽車工程師協會)劃分的汽車數據傳輸分類,汽車車窗控制系統屬於A類的面向傳感器/執行器控制的低速網絡。數據傳輸位速率通常只有1 b/s~10 kb/s。而在這種速率上採用LIN總線方式的網絡控制,正好可以滿足其要求,並且LIN總線能節省大量的線束、便於維護和實現汽車診斷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種將LIN總線運用到車窗控制系統中的設計方案,並給出系統硬體及軟體的實現方法。
  • 基於單片機的電力變壓器非電量智能測控保護裝置系統的設計
    其中,變壓器內部故障的主保護是瓦斯保護,它能瞬間切除故障設備,但氣體繼電器的靈敏度卻取決於鑑定值(流速)。對於溫度保護,當前新的變壓器多採用高溫直接跳閘,而早期的變壓器則採用高溫和冷控失電跳閘。2系統總體設計方案本文設計的測控裝置集非電量監測、控制和報警功能於一身。其優點是功能相對集中,全數字通信,只需要使用一個單片機就可實現所有功能,大大節省了成本和空間。
  • 基於單片機和CPLD的PLC背板總線協議接口晶片設計(一)
    摘要:設計了一組基於CPLD的PLC背板總線協議接口晶片,協議晶片可以區分PLC的背板總線的周期性數據和非周期性數據。背板總線的技術水平決定了PLC 產品的I/O 擴展能力,是PLC 設計製造的核心技術。目前,PLC 大多採用串行通信技術實現背板總線,串行總線引線少、硬體成本低,跟並行總線相比不容易受幹擾,串行總線可以提高在惡劣的工廠和工業環境下自動化設備的可靠性。用於串行通信技術的可選類型包括I2C、UART、SPI、USB 和乙太網等,一般來說,很多作為PLC 主晶片的單片機自身都集成了這些外設部件。
  • 基於單片機的電動車36V鋰電池組保護電路設計方案
    針對目前電動車鋰電池組所用的保護電路大多都由分立原件構成,存在控制精度不夠高、技術指標低、不能有效保護鋰電池組等特點,本文中提出一種基於單片機的電動車36V鋰電池組(由10節3. 6 V鋰電池串聯而成)保護電路設計方案,利用高性能、低功耗的ATmega16L 單片機作為檢測和控制核心,用由MC34063構成的DC
  • 基於RS485總線的溫溼度監控系統設計
    由主控微機決定一次通訊過程的啟動和終止,通過給需要通訊的現場單元分配總線通訊使用權的方法來實現與下位單片機與主控微機之間的網絡通訊。網絡中的下位單片機請求通訊時必須等待主控微機將總線使用權分配給它後才能收發數據[2]。採用主從通訊控制方法固然速度稍慢,但由於現場單片機與主控微機間的信息交換不是特別頻繁,因此對於本監控系統是適用的。
  • 基於51單片機的TFT液晶顯示設計
    用51單片機驅動液晶模塊通常都使用1602和12864等極為簡單的液晶模塊, 這裡介紹用51單片機驅動QVGA解析度的TFT液晶模塊, 以實現彩色和更為複雜的內容顯示的方法。同時, 本文還將使用DS1302晶片和DS18B20晶片來實現在液晶屏上顯示實時時鐘和溫度。
  • 基於CAN總線的分布式熱電阻智能節點的設計
    3.2 節點與上位機的can通信智能節點與主控卡或上位機的通信主要基於can通信協議來完成,它的優點是能夠實時處理數據、在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成本低且擁有比較高的帶寬。由於上位機內部無can網絡適配器,因此需外接rs-232/can轉接卡,實現上位機與智能節點的通信。
  • 面向對象技術在單片機系統設計中的應用
    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和技術與單片機系統設計相結合就產生了面向對象的單片機系統設計,其主要思路是把單片機系統的每個接口電路都看成了一個一個的對象。單片機系統設計的任務也就變成了各接口模塊對象的組合,這樣單片機系統開發者就可以把精力更多地用在系統設計上,特別是軟體的設計。
  • 基於CAN總線的運動控制系統設計
    基於CAN總線的運動控制系統,主要由1個主節點(主控制器節點)、若干個從節點(電機控制節點)以及1臺計算機構成,主節點與從節點之間通過CAN總線進行通信,主節點與計算機之間則通過乙太網進行通信,如圖1所示。
  • 基於單片機的大型LED顯示系統設計
    基於單片機的大型LED顯示系統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03-08 13:38:00 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不斷更新,大型LED顯示系統利用發光二極體構成的點陣模塊或像素單元組成大面積顯示屏
  • 基於單片機及傳感器的機器人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設計基於單片機及多種傳感器,完成了一個自主式移動機器人的製作。單片機作為系統檢測和控制的核心,實現對機器人小車的智能控制。本文針對具有引導線環境下的路徑跟蹤這一熱點問題,基於單片機控制及傳感器原理,通過硬體電路製作和軟體編程,製作了一個機器人,實現了機器人的路徑跟蹤和自動糾偏的功能,並能探測金屬,實時顯示距離。
  • 基於單片機的角度測量儀的設計
    本文分析了基於AT89S51 單片機的角度測量的硬體組成、電路設計原理。給出了主函數的工作流程和原始碼。設計樣機已通過多種環境實驗的測試。  角度測量儀是某控制系統中瞄準裝置的關鍵部件。  作為某控制系統的瞄準裝置的重要技術改進,此儀器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控制系統瞄準的精度,增加瞄準偏差範圍的可讀性,淘汰了傳統的用刻度測量和標識角度的方法,使該控制系統的整體性能得到了顯著提高。此外,該角度測量儀只要稍作改動即可廣泛用於其它工業控制系統中。
  • 基於PIC單片機的逆變電源電路設計
    針對現代電源變頻調幅的要求,提出了利用PIC16F873產生SPWM波控制IR2136觸發IGBT產生PWM波作用於逆變器產生標準的正弦波形,從而實現變頻調幅。同時利用AD模塊對逆變橋輸出進行採樣並進行濾波處理,實現對系統的PI閉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