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戈平的換頭級化妝技術,誰看了不驚呼中式美妝技藝的高超。毛戈平妝容下的臉,眼裡仿佛有一汪泉水,談笑間都格外動人。
早年的化妝節目裡,把一張平平無奇的臉畫的嫵媚多情,每一張臉卻還能保留自身最抓人的神韻。毛戈平對中國女性的骨相與氣韻獨有自己的理解,女人就是要媚,小到眼妝的暈染,大到妝面的多層次修飾與霧面感,他幾乎代表了一代人的審美。
審美理念越來越超前和多元的當下,毛戈平也會在視頻網站分享自己的化妝技巧,同時還會做一些「改妝」,一把小刷子在大師的手裡就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許多畫不好妝的女孩,缺的不是技術,而是底層的美學理解與美學思維。
但氧叔偶然看見一組毛戈平與他夫人的合照,早年毛戈平夫人的長相是很英氣的,透著知性成熟的女企業家氣質。
這種長相在80年代很受歡迎,央視的名角兒和活躍一線的主持人,幾乎都是這種端莊智慧的臉。
可在一個視頻裡,原本端莊智慧的毛戈平夫人的臉,竟然越來越「毛戈平」化。
眼睛的線條從自然的內雙鳳眼,變成了兩條槓;面部的填充感也很強,也許是濾鏡的原因,鼻梁的形態似乎也像修改過。不過差別最大的還是眼睛。
國牌級別的化妝大師的夫人,似乎也掉進了奇怪的審美圈子裡。早期毛戈平夫人身上的那種溫潤大氣感,在生硬的雙眼皮和填充下,失了太多。
在審美概念快速普及的當代,除了年輕女性,那些熟齡女性的審美需求不能忽視。而大眾在普及時,其實很少能把前衛和實用的理念普及到她們身邊,不是一些阿姨審美差,而是她們很少能見到好的和正確的信息。
所以氧叔發現,審美的重災區從早先的年輕人亂整,到中年人因為有信息差和審美差而亂整。年輕人接觸信息的面更廣,更快速,而這些踏入衰老有變美需求的中年女性,大部分還處在信息差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