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顧城在紐西蘭實現三人愛情,情人妻子相繼離開他憤而殺妻!

2021-01-09 雨夜讀史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1979年,年僅23歲的顧城因為這首《一代人》的詩,在詩壇名聲鵲起,成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但是現實中的顧城並沒有用他的眼睛尋找光明,他的雙眼被他自私、幼稚的思維蒙蔽,他殘忍地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妻子,然後上吊自殺。

顧城1956年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受到父親的教育和薰陶,顧城也喜歡詩歌。

顧城12歲就輟學在家養豬,並且開始其詩歌創作生涯。14歲時顧城就寫出「朦朧詩」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23歲時寫下成名作《一代人》。

顧城被譽為以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他的詩充滿了童真童趣,不幸的是,他仿佛未曾長大,始終像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我想塗去一切的不幸。」

1979年的顧城,不但在詩歌界取得巨大成就,也收穫了他的愛情。那一年,顧城與一名叫謝燁的女孩同坐一趟從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

謝燁就坐在顧城的對面,最初她並不知道對方就是小有名氣的顧城。

顧城被謝燁深深吸引,他後來寫詩回憶:「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

在下火車前,顧城把寫著自己地址的紙條塞給謝燁,謝燁是個文學愛好者,通過交談得知她對面坐的竟然是著名詩人顧城。

火車站分別後,謝燁的芳心暗許,出於對偶像的崇拜和情竇初開,她拿著顧城給她的地址,找到了顧城。

顧城欣喜若狂,他後來回憶:「我看到四處全是金光,還帶著彩虹,我不敢想像她能來。」

之後顧城對謝燁展開熱烈追求,由於兩人是異地戀(顧城在北京,謝燁在上海),兩人通過書信傳情,顧城寫了許多優美的詩歌送給謝燁。

但是謝燁的父母並不贊同兩人談戀愛,因為顧城是職業詩人,在謝燁父母眼裡,這是不務正業。

沒想到顧城死纏爛打,他做了個木箱放在謝家門口,天天睡在那裡,最後謝燁的父母也許是被他的執著打動,於是同意兩人交往。

1983年8月8號,顧城與謝燁選了這個好意頭的日子結婚。

婚後的前幾年,兩人看起來似乎很幸福和諧。顧城永遠沒有走出他的童話王國,他在生活和家庭事務上像個孩子,甚至連吃飯穿衣都要靠謝燁來打理,因此他非常依賴謝燁,他甚至要求她辭職在家照顧他。

然而在這幸福生活的表面,卻顯現出一絲的不和諧。顧城是個控制欲和佔有欲非常強的人。

顧城不允許謝燁化妝,不允許她帶金銀首飾,甚至連穿衣服,都要經過顧城的批准。有一次謝燁穿了一件泳衣要去遊泳,顧城臉色一黑,他不準妻子將美麗的身體展現給其他人,最後謝燁被迫放棄遊泳。

從這些事情來看,已經為最後的悲劇埋下伏筆,顧城是一個自私而控制欲強的男人,謝燁則是包容善良又有些懦弱的女人。只是當時兩人的矛盾還暫時被表面的恩愛遮掩住。

這一切表面的美好隨著一個人的到來,終於破滅了。

1986年6月,昌平詩會上,顧城的朦朧詩受到猛烈的批判,有個女孩拍案而起,力挺顧城。

這個人就是李英,顧城是她的偶像。由於李英的挺身而出,顧城夫婦對她心懷感激,當時謝燁與李英住在同一宿舍,她對李英講了許多自己與顧城的愛情故事。

本來李英就崇拜顧城,聽完謝燁如此美好的描繪後,李英發現自己愛上顧城了!

後來李英回憶「我第一眼看見顧城,就知道這是我的命,我躲不開的。每次我見到顧城,像進殿堂朝聖一樣,我的精神世界被他的光環所籠罩」。

1988年1月,顧城被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亞語系聘為研究員,講授中國古典文學,臨行前一天,李英前來送行,她當著謝燁的面向顧城表白!

顧城的內心是怎樣的想法?他曾經說過:「我的理想是建立一個人間天堂、人間的女兒國,而我就是這王國中唯一的男人!」

於是顧城與謝燁到了紐西蘭後,他與留在國內的李英頻繁通信,互表愛意,這一切,謝燁都知道,她因為深愛顧城,默默忍受。

顧城來到紐西蘭沒多久就辭去大學的工作,與謝燁來到與奧克蘭隔海相望的激流島,在這裡過著刀耕火種的原生態生活。

當然,顧城還是繼續寫他的詩,生活的重擔要謝燁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她在島上養了兩百多隻雞,靠賣雞蛋支撐著家庭。

1990年,謝燁在顧城的授意下,寫信邀請李英來激流島,共建顧城理想的女兒國!

7月,顧城用妻子賣雞蛋賺的錢幫李英買了機票,將她接到激流島。

三個人在島上上演了荒誕不經的畸形之戀,顧城的女兒國夢想在激流島上成功實現。

顧城與李英情投意合,顧城對李英說:「我們才是真正的天生一對,而謝燁是我後天培養的。」

謝燁除了像以往一樣要照顧丈夫的日常起居,現在又多了一項任務:她居然幫李英洗衣服。

顧城很享受這樣的生活,自己仿佛是女兒國的國王,身邊兩個心愛的女人情同姐妹。

但是人總要生活在現實當中,童話遲早要破滅的。由於在島上的生活太清貧,李英向顧城提出要去工作賺錢,誰知顧城竟然板起臉不同意。

從這時開始,李英從謝燁身上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影子——被顧城控制的保姆。可是不是每個人都像謝燁那麼善良懦弱,至少李英不是。

於是李英產生了逃離顧城的魔爪的想法。

1992年3月,顧城應德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邀請與謝燁一起前往德國。

李英苦等的掙脫噩夢的良機終於到來,在激流島上有一個教她英語的50多歲的英國移民約翰,向李英求婚,於是幾個月後李英跟著他去了雪梨。

顧城得知李英變心的消息,覺得天塌下來了,他決定用自己的才華鞭撻李英的「背叛」。

顧城把他和李英的故事寫成一本書:《英兒》,由顧城口述,謝燁打字並整理(顧城不會打字),整理完這本書後,謝燁崩潰了。

謝燁向朋友傾訴:「有人說我很傻,甚至懷疑我是否根本不愛顧城。其實我是太愛他,才為他們作了很多犧牲。」

謝燁曾經以為自己是顧城女兒王國裡的林黛玉,因此她能包容顧城和別的女人有親密關係,可是當她讀完《英子》,她知道自己錯了,在顧城的心目中,李英才是林黛玉,而自己最多只是可憐的襲人(賈府丫鬟)。

謝燁絕望了,她哀嘆到:「愛上天才是幸福,嫁給天才是不幸。只要有一個人說愛上我,我都會愛上他。」

謝燁說的這個人還真的到來了,他叫大魚,是中國留學生。

大魚尊重愛護謝燁,融化了謝燁那顆冰冷的心。謝燁決定離開顧城。

1993年10月8日,謝燁與顧城因為離婚之事發生爭執,謝燁收拾行李準備離開時,顧城拿起斧頭喪心病狂地砍向謝燁,隨後顧城也上吊自殺。

顧城曾經說過這番話,從這些話可以看出他為何要殺死謝燁:「謝燁是我創造的。因為謝燁是那麼的順從和聽話,一切以我為中心,從來不會反對。」

顧城自私地想要做女兒國的國王,為此他逼謝燁將兒子送給當地的土著收養,因為在他心中,女兒國只能有他一個男性,容不得其他男人,哪怕是自己的兒子。

在顧城的女兒國,謝燁是他精心打造的最聽話的玩偶,可是連她也和李英一樣要背棄自己,背棄自己精心打造的女兒國,這是自私和控制欲很強的顧城無法容忍的,於是悲劇發生了。

顧城殺妻的悲劇,固然有顧城自私的原因,但是謝燁也有過錯,她太沒主見、過分盲從,導致顧城得寸進尺,絲毫不尊重她,最後終於釀成悲劇。

相關焦點

  • 杭州殺妻案和27年前的殺妻案都驚動全國,他們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最可怕的就是許某某面對鏡頭時的淡定從容,對自己的妻子舉起屠刀,犯下彌天大錯,還能心不跳臉不紅地接受媒體採訪,實在是令人不寒而慄!無獨有偶,歷史上還真有狠心殺妻的渣男。比如,27年前就曾經發生過一起震驚全國的殺妻案。01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紐西蘭寓所殺妻後自縊身亡。現在提起顧城,可能有些90後,00後不認識。但其實他是八十年代著名的朦朧詩派詩人。
  • 顧城兩個一生所愛皆離他而去,理想世界的破滅,讓他變成殺人魔鬼
    邂逅,瘋狂的愛戀如果說顧城的前半生是和命運共舞,那他的後半生可以說是和妻子謝燁和情人英兒的愛恨糾纏。1979年,在火車站上,他遇到了謝燁,一個他一見鍾情的女子。雖然在離開時,顧城將自己的地址塞給了謝燁,可他不確定謝燁是否會來。幸運的是,他是詩人顧城。謝燁後來還真的來到了他的家,他賭贏了。就在他開門的那一刻,這兩個人就已經註定。雖然郎有情,妾也有意,可謝燁的父母可不願女兒和顧城在一起。他們認為顧城還不成熟了,並且他無法給女兒幸福。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上世紀最天才的詩人:同時被妻子和小三拋棄後,他拿斧頭砍向愛妻
    顧城在寫詩方面的才華是無可否認的,他的詩作受到許多人的喜愛,1979年發表的短詩《一代人》更是成為他天才的最好證明。這一年顧城正在經歷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無數讚美向他湧來,而這時美好的愛情也不期而至。1979年7月,顧城在火車上遇見了謝燁,對方也是文學愛好者,喜歡寫詩,讀過顧城的詩作並且為之傾倒。
  • 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顧城於1956年生於北京,年少時便開始寫詩,他的一生是與詩歌緊密相連的。作為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冠稱為「童話詩人」,因為他以一顆童心看著這個世界。
  • 「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顧城詩詞賞析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提起顧城,也許很多人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他那首家喻戶曉的名篇《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寥寥數字,卻道出了他的積極和樂觀。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
  • 紐西蘭華裔薛乃印殺妻罪名成立(圖)
    曾經的一家人(紐西蘭《鄉音報》援引當地媒體)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澳洲新快網報導,6月20日,震驚紐西蘭全國的華裔薛乃印殺死妻劉安安並在墨爾本拋棄3歲女兒小南瓜的一系列案件,陪審團經過7個小時斷定終於判決薛乃印有罪
  • 論顧城的詩歌
    這首詩不但成功地記下了大自然給予詩人的啟示,還表現著詩人跟自然合為一體的體驗和喜悅。最後詩人逐漸離開這樣合為一體的狀態時,讀者可以發現顧城的「自我」在逐漸覺醒。所以讀者在這個組詩荒唐的語言裡起碼可以讀出詩人對以主觀的自我為主的抒情詩表示出來的某種懷疑和反抗的態度。而且詩人也在組詩裡讓布林表達「自己?自己是什麼東西?」就這樣,顧城進入到「反文化的我」的階段,「完成了一次自我更新的試驗」。但是,顧城很快發現「反文化」仍然無法解決他的「惶惑」。
  • 震動紐西蘭的薛乃印殺妻棄子案
    震動紐西蘭的  薛乃印殺妻棄子案  ■本刊記者/張雄  在當地媒體人眼裡,這是紐西蘭的「一號事件」  「華人武師殺妻棄子」,這條新聞9、10月間在紐西蘭社會引發巨大震動。在紐西蘭一家媒體工作的戴珊(化名)這樣描述當地對此事的關注:「一夜之間,整個紐西蘭像炸開了鍋。
  • 顧城筆下最純真的分手:得到太陽,這就是我的祝願
    顧城早期的作品充滿了純真的童話色彩,他在1981年寫下的一首經典現代詩《不是再見》,引起了無數讀者情感的共鳴,有情人讀後,必然會潸然淚下。我們告別了兩年告別的結果總是再見今夜,你真是要走了真的走了,不是再見還需要什麼?手涼涼的,沒有手絹是信麼?信?
  • 顧城絕美的一首詩,激起共鳴,直抵靈魂!
    他是我心中理想的那個詩人,當我殫精竭慮,搜腸刮肚,燈盡油枯……離我心中的詩句越來越近的時候,他施施然走出來,隨口吟詠出一句詩句來,沒錯!就是這句話!他的童話詩歌總能激發讀者的共鳴,直達靈魂深處。顧城被稱為「童話詩人」,在他的童話世界裡有美麗的風景,輝煌的城堡,有賢惠而又美麗的妻子,不得不承認他的詩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電影,每一首詩歌都是一幀單純美好的話,有人說她的一句詩歌是他對自己最好的評價,「我是一個悲哀的孩子,還沒長大。」 除了在文革時期他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丈夫忙於工作,妻子將情人藏家中10年,直到丈夫發現少了一支煙
    這起事件的主人公叫多莉,事情的內容是主人公多利將他的情人藏在閣樓,這一藏時間就為10年。在這10年的時間裡,多利與他的丈夫弗雷德以及他的情人奧託和諧相處了10年,直到一天,弗雷德發現他少了一支雪茄,而當事件敗露時,結局更讓我們觸目驚心。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思想之樹
    顧城是一位想像力超群卻又敏感執著的詩人,他所描繪的那些「理想王國」美輪美奐,我們總能從這些詩中感受到顧城對未來、對生命的無限憧憬。但後來,也是因為他的這份執拗,不惜與命運開戰,甚至走向極端。因此,顧城後期的作品總會透露出一副詭譎的魂魄。
  • 紐西蘭華裔殺妻棄女 全女性陪審團判其有罪(圖)
    紐西蘭全女性陪審團斷定「小南瓜」之父殺妻罪成  新快報訊 6月20日,震驚紐西蘭全國的華裔薛乃印殺妻棄女案宣布判決,全部為女性成員的陪審團經過7個小時的討論,最終斷定薛乃印有罪。  當地時間20日早上,奧克蘭高級法院做出最新判決,判定薛乃印殺妻罪成立。
  • 他離開了28年,一年後在妻子的懷裡
    許鹿希女士是中國「兩彈元勳」鄧稼先先生的情人,鄧稼先進入西北戈壁秘密研製原子彈,來,他人間蒸發,但當他離開時,他的妻子留下了諾言,並花了將近的時間期待他回家,然而只來了六個字,這對戀人剛剛聚在一起,看到了彼此……一、等待愛情鄧稼先,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發和奠基者的先驅
  • 紐西蘭一華裔男子涉嫌殺妻棄女 遭國際刑警通緝
    紐西蘭奧克蘭警察局新聞發言人凱文•洛克林21日證實,紐西蘭警方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能前往美國參與追捕「薛千尋被遺棄案」主要嫌疑人薛乃印。  目前,包括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內的多個執法機構已在洛杉磯等地展開搜捕行動,全力緝拿涉嫌殺害妻子劉安安,並遺棄3歲女兒薛千尋的紐西蘭華裔男子薛乃印。
  • 顧城經典詩文賞析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人如何暫且不討,後人自有後人看法,就事論事,其在詩歌藝術方面的造詣是不可替代的特殊。
  • 一個永遠活在童話裡的孩子——顧城,他詩歌的開端《生命幻想曲》
    ——節選自 顧城 《生命幻想曲》我們都知曉的那個詩歌是《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我想要了解顧城的原因。然而,顧城的詩他的才華遠不止此。如開篇的《生命幻想曲》,這是1971年顧城在下放的時候寫的一首詩,全是他詩歌領域的開篇吧。從此我們不難看出,顧城詩歌的靈感來自於大自然。
  • 當詩人的妻子愛上另一個詩人
    克制的言語之間,肢體語言是熱烈的,情感也是熱烈的,這些有形或無形的熱烈都被束縛住文字間,因而十分克制,文字成了詩人最忠實的奴僕,小心翼翼地維持著詩人的體面。《荒地之戀》講述的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故事,詩人的妻子愛上了另一個詩人——她丈夫的摯友,他們相聚、相戀,然後分離,羈絆之深,以至於只有死亡才能將他們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