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2020-12-06 來自世界盡頭呼喚

1979年,顧城在北京所寫的一首詩詩的內容不多,只有兩句。後來這兩句詩被作為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作之一。因為它抒發了一代人的心聲,寄託著一代人的理想與志向,雖然社會歷經了黑夜,但是人們對光明的渴望與執著從未停歇。

《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顧城於1956年生於北京,年少時便開始寫詩,他的一生是與詩歌緊密相連的。作為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冠稱為「童話詩人」,因為他以一顆童心看著這個世界。

顧城早期的所做的詩體大多為童話詩,其語言特點簡潔性強,十分具有孩童語言的特徵,句式很短,意境優美,在他的筆下,世界是一個把自然同心靈無比親近的一個奇妙境地。

《遠和近》

一會看我

一會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還要流浪

我們把六弦琴交給他

我們不走了

我們需要土地

需要永不毀滅的土地

我們要乘著它

度過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

然而,它有歷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們愛土地

我們站著

用木鞋挖著泥土

門也曬熱了

我們輕輕靠著,十分美好

牆後的草

不會再長大了

它只用指尖,觸了觸陽光

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也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開篇提到的《一代人》便是朦朧詩的代表作之一。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可以說,顧城是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他順其自然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推動著當代詩歌的發展,他的詩歌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

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憑藉這種天賦寫出了許多天才之作,自然界那些美好、純淨而明媚的事物隨處可見,輔以顧城豐富奇崛的想像,毫無違和感的為讀者創造了一個令人神往的藝術天堂,同時她也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理想的童話世界。。或許這也是日後導致他人生悲劇的原因之一。

有人說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他此時的創作不是依靠社會經驗,而是依仗其對萬物的敏感和與生俱來的才華。人心都有著兩面性,他也在用心思考和探索,一直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讀者,但詩中也流露出輕微的虛無和頹廢的情緒也證明著他的內心不是那麼的平靜。

《避免》

你不願意種花

你說

我不願看它一點點凋落

是的

為了避免結束

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

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3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顧城的詩多年來深受眾多年輕人追捧,但談及為人,卻多受人所詬病。

有人說,寫詩是一個人最美好、最純粹的心理活動。或許他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的童真,但是他寫的詩可以給我們帶來心靈的安寧,使自然美好的一面帶入我們的內心。

斯人已逝,他的詩歌留了下來,不論人品如何,他的詩歌好就是好,我們就去讀,就去學習。千百年來,無數的人,無數的故事,作品取恆河沙數,只有那些珍貴的東西留了下來教我們以道理,曉我們以智慧。

相關焦點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當黑夜來到,萬物好像都變得寂寥,人們都靜悄悄。但總有一些人,他們用自己的執著和初心堅定了自己。黑色的瞳孔為何不能尋找光明呢?我喜歡蓮花,因為喜歡它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我喜歡金沙,因為喜歡它深埋黃沙也能發光的執著。我更喜歡大海,因為它仿佛能裝下我所有悲傷然後笑著與我唱歌。
  • 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愛上了黑夜每一座城市裡都有為了夢想拼搏的年輕人過著朝五晚九的生活他們遠離家鄉為了夢想打拼著習慣了晚歸路燈成為了這座城市裡溫暖人心的存在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其實我們尋找的不僅僅是光明更是一份來自陌生城市的溫暖一組圖片,供君欣賞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這麼出名,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提它的作者
    31年前,年僅25歲的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他的遺書是「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讓無數詩詞迷扼腕。29年前,48歲的三毛在醫院用尼龍襪自縊身亡,沒給粉絲和家人留下隻言片語。與這兩位相比,另一位同樣是自殺而亡的詩人,卻讓很多人不願提起,他就是顧城。有人說「天才和瘋子只是一線之隔」,這話用在顧城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就是用來「擋光」的?
    撰文/段玉佩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詩人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要用它尋找光明。」但從科學角度說,其實,我們的黑眼珠恰恰是為了擋住進入眼睛的光線,而不是為了「尋找光明」。黑眼珠的專業名字為「虹膜」,在亮處收縮,在暗處舒張,而能尋找光明的眼睛部位是虹膜最中間那更深幽的瞳孔。所以,無論眼珠是灰色的、藍色的,還是棕色的,都可以用來看世界的。黑色的瞳孔裡,藏著哪些秘密呢?
  • 重溫經典詩歌|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
    我的心愛著這個世界,愛著春天的繁花錦簇,愛著夏天的滿天星鬥,愛著秋天的層林盡染,也愛著冬天的白雪茫茫;愛著它的熙熙攘攘,也愛著它的寂靜安詳。有時候,我也深深地厭惡著這個世界,厭惡它的無可奈何,厭惡它的去日苦多、世事無常,但我們終會明白:哪怕是苦痛或是歡快,終究還是選擇了與世界和解。今天帶來的這首來自顧城的《我的心愛著世界》,詩人依舊向我們描繪了他奇妙的「世界」,但在這首詩中我們很難體會到詩人對世界的「喜愛」,反而體會到更多的是得不到美好世界的無奈和感慨。
  • 顧城十二首經典詩歌,你讀過幾首?
    顧城十二首經典詩歌,你讀過幾首?顧城(1956—1993),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顧城創作了許多經典詩歌,墨香滿源認為以下十二首寓意深刻,最為經典!
  • 顧城絕美的一首詩,激起共鳴,直抵靈魂!
    他是我心中理想的那個詩人,當我殫精竭慮,搜腸刮肚,燈盡油枯……離我心中的詩句越來越近的時候,他施施然走出來,隨口吟詠出一句詩句來,沒錯!就是這句話!他的童話詩歌總能激發讀者的共鳴,直達靈魂深處。顧城被稱為「童話詩人」,在他的童話世界裡有美麗的風景,輝煌的城堡,有賢惠而又美麗的妻子,不得不承認他的詩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電影,每一首詩歌都是一幀單純美好的話,有人說她的一句詩歌是他對自己最好的評價,「我是一個悲哀的孩子,還沒長大。」 除了在文革時期他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顧城經典十二句詩:一顧傾人,再顧傾城
    1、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一代人》 2、 樹枝想去撕裂天空, 卻只戳了幾個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們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 黑夜的意義是
    當光照在黑暗裡,將世界分成光明與黑暗。存在即合理,能被感知的都是存在的事物。日月星辰、鳥獸蟲魚,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著,我不知魚的樂趣,但我想他們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黑夜也是如此,黑夜寧靜、深沉、無限,不像白天熱烈、乾淨、明亮,黑色嚴肅的底色留給我們另一番滋味,細細品嘗,你會發現與夜其實就是你的內心。
  • 顧城經典詩文賞析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英兒》是顧城絕筆之作。紀錄著愛的超越與毀滅,我們能從這種紀錄中讀到生命深處難以抹去的愛與恨的兩大本能。平常人是一個鍾,啞了,靈魂蕩起來的時候,生命就響了,都是回聲,傳到很遠的地方去。我的欲望像滿山的小樹,無窮無盡伸著,渴望著,那麼強。一枝一葉都含著果實的甜,含著到達以後那無窮無盡的生長。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思想之樹
    顧城是一位想像力超群卻又敏感執著的詩人,他所描繪的那些「理想王國」美輪美奐,我們總能從這些詩中感受到顧城對未來、對生命的無限憧憬。但後來,也是因為他的這份執拗,不惜與命運開戰,甚至走向極端。因此,顧城後期的作品總會透露出一副詭譎的魂魄。
  • 一個永遠活在童話裡的孩子——顧城,他詩歌的開端《生命幻想曲》
    黃尾的太平鳥,在我的車中做窩。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的偏僻的角落。太陽烘著地球,像烤一塊麵包。我行走著,赤著雙腳。我把我的足跡像圖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進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類的歌曲,千百年後在宇宙中共鳴。
  • 顧城這首詩簡直不要太美,直達靈魂!
    談起顧城,很多人都回想起那句經典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他與海子、北島齊名,他美麗純淨的詩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生前死後都被稱為「中國唯一的一個童話詩人。」24年前,顧城以「弒妻自盡」的方式離開了世界,留給世人無盡的驚愕、遺憾和不解。時至今日,人們對他依舊眾說紛紜,在他身上,「詩」與「人」、「夢」與「現實」、「純潔」與「罪孽」,矛盾地糅雜,如同無解的謎。
  • 顧城: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顧城提起顧城,一定很熟悉這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開尋找光明。他始終在教給人們用釋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用一種異於他人的眼光去看這一切,然後就有另一種出路了。一切可能換一種態度開始,有一種新生的力量,可一切總要有一個開始。很多時候我們都抗拒一切的開始,總是害怕開始帶來的是不想要的結局,可人不能總是這樣畏懼的。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來臨
    響亮的屋頂,柔弱的旗子和人它們細小地走動著,沒有揚起灰塵我已經來臨,再不用苦苦等待只要合上眼睛,就能找到嘴唇曾有一隻船,從沙灘飄向陡壁陽光像木漿樣傾斜詩層層遞進,從「打開窗子」「我會來臨」「我已經來臨」到對生命和追求發出內心深處的呼喊——「你是我的愛人,我不滅的生命」!作者一開始就用「撫摸秋風」表現出自己的溫柔和愛,對待生命和秋天冬季的態度讓人敬重——誰的生命不是從秋冬真正開始的。
  • 顧城兩個一生所愛皆離他而去,理想世界的破滅,讓他變成殺人魔鬼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以理想的光輝照亮了那個特殊的時代,這首詩歌不知鼓舞了多少人,詩人顧城也一戰成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顧城用童真和理想看待整個世界,這給了他"童話詩人",卻也將他送入了深淵。
  • 顧城最經典的9首短詩,你讀過幾首?
    顧城最經典的9首短詩,你讀過幾首?, 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 詩人顧城在紐西蘭實現三人愛情,情人妻子相繼離開他憤而殺妻!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1979年,年僅23歲的顧城因為這首《一代人》的詩,在詩壇名聲鵲起,成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但是現實中的顧城並沒有用他的眼睛尋找光明,他的雙眼被他自私、幼稚的思維蒙蔽,他殘忍地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妻子,然後上吊自殺。顧城1956年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受到父親的教育和薰陶,顧城也喜歡詩歌。
  • 「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顧城詩詞賞析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提起顧城,也許很多人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他那首家喻戶曉的名篇《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寥寥數字,卻道出了他的積極和樂觀。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