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詩歌|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

2020-12-06 大音聆聽

我的心愛著這個世界,愛著春天的繁花錦簇,愛著夏天的滿天星鬥,愛著秋天的層林盡染,也愛著冬天的白雪茫茫;愛著它的熙熙攘攘,也愛著它的寂靜安詳。有時候,我也深深地厭惡著這個世界,厭惡它的無可奈何,厭惡它的去日苦多、世事無常,但我們終會明白:哪怕是苦痛或是歡快,終究還是選擇了與世界和解。

今天帶來的這首來自顧城的《我的心愛著世界》,詩人依舊向我們描繪了他奇妙的「世界」,但在這首詩中我們很難體會到詩人對世界的「喜愛」,反而體會到更多的是得不到美好世界的無奈和感慨。如今,我們心愛的世界生病了,但我們沒有氣餒,我們仍然堅持,仍然頑強。讓我們一起祈禱,願我們心愛的世界早日康復!

本期音頻選自顧城經典詩歌欣賞《生命幻想曲》

我的心愛著世界

作者:顧城

朗誦:趙屹鷗

我的心愛著世界

愛著,在一個冬天的夜晚

輕輕吻她,像一片純淨的

野火,吻著全部草地

草地是溫暖的,在盡頭

有一片冰湖,湖底睡著鱸魚

我的心愛著世界

她溶化了,像一朵霜花

溶進了我的血液,她

親切地流著,從海洋流向

高山,流著,使眼睛變得蔚藍

使早晨變得紅潤

我的心愛著世界

我愛著,用我的血液為她

畫像,可愛的側面像

金玉米和群星的珠串不再閃耀

有些人疲倦了,轉過頭去

轉過頭去,去欣賞一張廣告

詩人一如既往地帶著讀者進入他那奇異獨特的「幻想世界」,依舊用他慣用的寫作手法,賦予大自然的生靈、景象以靈性、美感,向讀者描繪出一幅幅美輪美奐的自然圖畫。

在詩人描繪的這幅自然圖畫裡,赤焰的「紅色」和純淨的「藍色」兩個色系總是緊湊著展現出來,給人視覺上一種強烈的衝擊,比如說第一段中出現的「野火」和「冰湖」,一熱一冷,一烈一純,又像第二段中出現的「霜花」和「血液」,亦同樣效果。

這樣衝突的兩種配色給人整體感覺並不和諧,甚至給人彷徨壓抑的心靈感受,加之詩歌所描述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象,給人體驗是寂靜而冷清。這與詩人以往那些色彩豐富、明豔的世界有所出入。

赤裸殘酷的現實使得詩人沒有辦法完全沉浸在那美輪美奐的「幻想王國」裡,於是赤熱的「現實」漸漸摻和進純淨的「冰藍」,兩者之間相互磨合,相互和解。

詩人最終也厭倦了這種無法極致的體驗,無奈放下他的「理想王國」,只好「轉過頭去」欣賞一張五顏六色的「廣告」。於是詩歌最後,詩人還是選擇了與世界和解。

顧城

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趙屹鷗

趙屹鷗,中國內地男演員、著名導演、主持人。1994年因主演話劇《一個黑人中士之死》獲得第四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最佳男配角獎。曾主持《歡樂中國行》《年代秀》等多檔節目。

相關焦點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來臨
    我們赤裸裸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靈魂像浮萍一樣在這茫茫世間飄忽,但時間賜予了生命意義,我們在這有限的兩三萬天數裡尋找我們的去路和歸宿,於是我們衍生出了情感、夢想、自由。在生命時鐘終止之際,一定要用力擁抱生命,大口呼吸,轟轟烈烈地愛一場,再刻苦銘心地痛一場。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思想之樹
    今天,分享顧城的《思想之樹》,一起走進處於轉變時期的顧城的內心世界。本期音頻選自《顧城經典詩歌欣賞——生命幻想曲》思想之樹顧城《思想之樹》是顧城創作中期的作品,這個時期的作品是詩人自我的探索和轉變的時期。
  • 顧城十二首經典詩歌,你讀過幾首?
    顧城十二首經典詩歌,你讀過幾首?顧城(1956—1993),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顧城創作了許多經典詩歌,墨香滿源認為以下十二首寓意深刻,最為經典!
  • 論顧城的詩歌
    本論文根據顧城的詩歌論來整理顧城的詩歌,尤其針對它語言和形式的變遷,來考察顧城終生探求的詩歌理想和他的創作留給現在和未來的讀者的課題。另外,這首詩的每行末尾都是鼻母音kong, long, liang, xing,詩歌整體的韻律也很好。他第一次創作的詩歌是在1962年,是顧城口述,他姐姐筆記的作品。而且在顧城小時候,向父親報告自己創作詩歌時說「我又想出來一首詩」,這樣看來,在還不完全識字的少年時代,顧城更加關心語言的發音和節奏。
  • 一個永遠活在童話裡的孩子——顧城,他詩歌的開端《生命幻想曲》
    黃尾的太平鳥,在我的車中做窩。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的偏僻的角落。太陽烘著地球,像烤一塊麵包。我行走著,赤著雙腳。我把我的足跡像圖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進了我的生命。我要唱一支人類的歌曲,千百年後在宇宙中共鳴。
  • 顧城經典詩文賞析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人如何暫且不討,後人自有後人看法,就事論事,其在詩歌藝術方面的造詣是不可替代的特殊。
  • 顧城筆下最純真的分手:得到太陽,這就是我的祝願
    顧城早期的作品充滿了純真的童話色彩,他在1981年寫下的一首經典現代詩《不是再見》,引起了無數讀者情感的共鳴,有情人讀後,必然會潸然淚下。我們告別了兩年告別的結果總是再見今夜,你真是要走了真的走了,不是再見還需要什麼?手涼涼的,沒有手絹是信麼?信?
  • 顧城的詩歌《椰樹》賞析
    誰能知道風用最輕的呼吸在把潮汐報告沉沒的星星不再燃燒夜深船都累了變成了黃金的貝殼那你飛吧,飛,去找……在岸邊一隻綠色的大鳥垂著羽毛顧城的很多詩句泛著童話的光芒,這首《椰樹》的美正在於此。詩歌中,顧城將海岸邊的椰樹想像成一隻綠色的大鳥,綠色的葉子是它的羽毛。詩人之所以會這樣聯想,一是因為長滿綠色葉子的椰樹看起來的確像站立的一隻綠色的大鳥;二是因為大鳥寓意著飛翔,而飛翔又寓意著自由。因此,顧城將椰樹想像成綠色的大鳥,不僅僅是基於形狀的相似,更多是緣於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人渴望自由,渴望飛,詩中寫道「那你飛吧,飛,去找……」,這是詩人的心聲。
  • 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顧城於1956年生於北京,年少時便開始寫詩,他的一生是與詩歌緊密相連的。作為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冠稱為「童話詩人」,因為他以一顆童心看著這個世界。
  • 顧城這首詩簡直不要太美,直達靈魂!
    談起顧城,很多人都回想起那句經典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他與海子、北島齊名,他美麗純淨的詩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生前死後都被稱為「中國唯一的一個童話詩人。」24年前,顧城以「弒妻自盡」的方式離開了世界,留給世人無盡的驚愕、遺憾和不解。時至今日,人們對他依舊眾說紛紜,在他身上,「詩」與「人」、「夢」與「現實」、「純潔」與「罪孽」,矛盾地糅雜,如同無解的謎。
  • 顧城絕美的一首詩,激起共鳴,直抵靈魂!
    他是我心中理想的那個詩人,當我殫精竭慮,搜腸刮肚,燈盡油枯……離我心中的詩句越來越近的時候,他施施然走出來,隨口吟詠出一句詩句來,沒錯!就是這句話!他的童話詩歌總能激發讀者的共鳴,直達靈魂深處。顧城被稱為「童話詩人」,在他的童話世界裡有美麗的風景,輝煌的城堡,有賢惠而又美麗的妻子,不得不承認他的詩就像是一個美麗的童話電影,每一首詩歌都是一幀單純美好的話,有人說她的一句詩歌是他對自己最好的評價,「我是一個悲哀的孩子,還沒長大。」 除了在文革時期他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 「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顧城詩詞賞析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提起顧城,也許很多人會不約而同的想起他那首家喻戶曉的名篇《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寥寥數字,卻道出了他的積極和樂觀。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
  • 顧城兩個一生所愛皆離他而去,理想世界的破滅,讓他變成殺人魔鬼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以理想的光輝照亮了那個特殊的時代,這首詩歌不知鼓舞了多少人,詩人顧城也一戰成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顧城用童真和理想看待整個世界,這給了他"童話詩人",卻也將他送入了深淵。
  • 顧城的詩《我不知道怎樣愛你》賞析
    ,有一條被石塊壓住的小路通向海底,水滴在那裡響著熄滅了驟然跌落的火炬鉛黑黑的,凝結著水滴響著一個世紀,水滴我不知道怎樣愛你在回村的路上我變成了狗,不知疲倦地恫嚇海洋,不許它走進,誰都睡了我還在叫製造著回聲鱗在軟土中閃耀風在粗土中嘆氣扁蝸牛在舔淚跡我不知道怎樣愛你門上有鐵,海上有生鏽的雨一些人睡在床上一些人飄在海上一些人沉在海底彗星是一種餐具月亮是銀杯子始終飄著,裝著那片美麗的檸檬,美麗別說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
  • 詩人顧城在紐西蘭實現三人愛情,情人妻子相繼離開他憤而殺妻!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1979年,年僅23歲的顧城因為這首《一代人》的詩,在詩壇名聲鵲起,成為「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但是現實中的顧城並沒有用他的眼睛尋找光明,他的雙眼被他自私、幼稚的思維蒙蔽,他殘忍地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妻子,然後上吊自殺。顧城1956年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受到父親的教育和薰陶,顧城也喜歡詩歌。
  • 重溫經典詩歌 聶魯達:情詩
    聶魯達的一生有三個主題:愛情、詩歌和革命。他總是能把這三個主題都演繹得淋漓盡致,他的愛情是與他的愛情詩互為一體的,讀他的這首詩你會訝異愛情的美好,波瀾不驚的心靈也會因此跳動不已。 你像藤枝偎依在我懷裡, 葉子傾聽你緩慢安詳的聲音。 迷惘的篝火,我的渴望在燃燒。 甜蜜的藍風信子在我心靈盤繞。
  • 顧城經典十二句詩:一顧傾人,再顧傾城
    ——顧城《銘言二首·其二》 5、 陽光, 在天上一閃, 又被烏雲掩埋, 暴雨衝洗著, 我靈魂的底片。
  • 詩歌的意義之我見:詩歌的產生,是人性的自然體現
    五四運動以後,在以魯迅、胡適等人為代表的白話文革命倡導下,詩歌的政治意義被再次發掘,從而出現了一批以詩歌為陣地,與現實作鬥爭的鬥士,也有純粹抒發個人情感的「小資」。上世紀中葉到文革結束,由於政治需要,無法達到繁榮的詩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政治工具。八十年代,出現了以海子、顧城等人為代表的抒發被政治壓抑而尋找自我,並具有反叛意識的現代詩,具有劃時代的創新意義。
  • 這7本書,讓你一下子就愛上詩歌
    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感;謝謝你以唯美的哲理,慰藉我心靈的寂寞。」著名歷史學家、作家、政論家李敖則評論道:「好書,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藏書十萬冊,有些書不值得看,有些書已經過時,有些書寫得還沒我好。泰戈爾這本《飛鳥集》。成書已有92年,現在讀來,仍像是壯麗的日出,書中散發的哲思,有如醍醐灌頂,令人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