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2月剛開始,就傳來波多黎各巨大的阿雷西博天文臺一夜之間自行倒塌的消息。曾經的世界第一隕落,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
11月18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通知NASA:「由於最近發生的電纜故障而導致結構性損壞,經過仔細評估和考慮,決定拆除位于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望遠鏡發生了兩次嚴重的電纜故障,危及了整個天文臺結構完整性,工程師們之前已經預測了這次災難性的故障。

有功之臣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主要觀測對象是類星體、脈衝星以及處在宇宙邊緣的其他射電源。1974年,天文學家使用阿雷西博望遠鏡向25000光年外的M13球狀星團發射了一組由二進位數字構成的信號。在1981年,它繪製出金星表面的雷達圖;1986年,又發現繞木星軌道運行的金屬近地小行星;1991年,沃斯贊(Voszan)和弗雷爾(Ferrer)兩位天文學家,用阿雷西博望遠鏡發現毫秒脈衝星PSR125712的行星系統。

目前,美國境內還有維吉尼亞州國家射電天文臺,以及西維吉尼亞州的綠岸天文臺承擔阿雷西博的部分數據收集任務,但這兩個天文臺對無線電信號的敏感度遠不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雖然阿雷西博結束了自己的使命,但是還有一個類似的望遠鏡可以承擔阿雷西博的任務,它就是位於中國貴州平塘境內的FAST「天眼」。而且(它)比阿雷西博還要靈敏。
這臺從材料到工藝基本都是「中國製造」的巨型射電望遠鏡,未來將為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個全新平臺,為我國火星探測等深空研究奠定重要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