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起來揭曉昨天練習題的答案,C(考察製取氧氣操作時的細節),D(考察氧氣的收集,等有連續的氣泡產生時再收集 原因是剛加熱時產生的氣泡中混有空氣,這時的氣體不純),C(考察催化劑的作用,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改變生成物質量)。你做對了嗎?如果還沒掌握,一定要及時複習總結,以便在考試中遇到類似的題能夠更好地應對哦!
大千世界中,有著千千萬萬的物質,那麼這些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開物質構成的奧秘,總結相關知識點,來看看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吧。
一.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歸納與總結:元素分為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和稀有氣體元素
二.關於元素的含量知識
地殼中含量居前4位的元素依次是:氧(O)、矽(Si)、鋁(Al)、鐵(Fe),記憶方法(養閨女,我鐵了心)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O)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Al)
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N)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元素(Ca)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鈉元素(Na)
三.元素符號的書寫及意義
書寫:1.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如H 、 O 、N 等
2. 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如:鈉Na、鐵 Fe、鋅 Zn、銅Cu ;記憶方法(「一就大,二就一大一小)
意義:A.表示一種元素( 宏觀意義)
B.表示一個某原子(微觀意義)如:H表示氫元素,也可以表示一個氫原子;
Fe表示鐵元素,也可以表示一個鐵原子
C.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還可表示物質,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係數後,就只能表示幾個原子,不再表示某元素。如3H只表示三個氫原子(微觀意義)
四.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上分兩大區域:兩種顏色
2.橫行——叫周期:7個橫行就是7個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
3.縱行——族:18個縱行16個族(同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相似)
元素周期表作為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掌握最基本的規律。
關於元素的知識你掌握了嗎?快來看看你的刀快不快哦!
1、決定元素種類的是( )
A. 質子數 B. 中子數
C. 電子數 D. 原子質量
2、據報導「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鐵性貧血的人約有20億之多」 , 這裡的「鐵」是指( )
A. 鋼鐵 B. 鐵元素
C. 四氧化三鐵 D. 三氧化二鐵
3.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固態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是( )
A.硝酸亞鐵 B.二氧化矽 C.三氧化二鋁 D.碳酸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