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洪荒隱秘,盡在夜述封神
大家好,我是夜述封神,歡迎大家收看本期關於三星堆七個符號的主題文章。
夏朝作為中國第一個史書中記載的朝代,卻不被西方所承認。其原因是,迄今為止,在考古發現上,沒有找到詳實的證據。而夏朝的事跡只在一些古籍中,如:《山海經》、《史記》中出現過,顯得不夠嚴謹,夏可能只是一個部落,同時由於文字未出現,所以我們可以稱呼二里頭文化,但是不能稱呼夏文明。
然而三星堆代表的文明是我國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所以說三星堆的出現將我們的歷史向前推到了4600年前。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不是因為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也不是因為夏、商、周,而是因為我們有三星堆。
上一期我們講到三星堆的神秘,它的神秘之處太多,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下面這七個符號。
眾所周知,考古界公認難度最大的就是破譯文字,在「武丁以前不言字,姬昌以前不言文」的基礎上,我們只能稱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標誌屬於未被破譯的符號。那麼這七個符號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當然很多網友腦洞大開,分析是天穹之下的洪水泛濫,外星人修建了金字塔,然後帶領一些人駕駛飛碟離去;還有下面這種解釋:
夜述封神覺得這些解釋有些不合適,4600年前可能距離最近的便是大禹治水了。
但是我們都知道據記載,首先夏啟是在前2084年左右出生,而鯀、禹父子兩代人治水,中間至少有500年的時間差,時間上對不上;其次,黃河泛濫,而三星堆位於「天府之國」的腹心成都平原,黃河的水患是對這邊沒有太大的影響,地理位置對不上;最後即便到了商朝,三星堆和商朝都沒有藩屬關係,華夏中的故事很少會牽涉三星堆文明,文化上對不上;所以相信這七個符號和大禹治水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外星人什麼的,就感覺更玄幻了。
按照夜述封神的理解,剖析這七個符號可能還得從人類文明的源頭說起。
很多年前,以前由於北京猿人與現代中國人相同等體質人類學的證據,所以我們一直認為中國人是本土起源;但是後來分子人類學這個新興學科直接證明了所有人類(智人)都起源自非洲,而華夏族的祖先在一萬年前左右才從東南亞進入中亞。
當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最早也是前9000年左右,在這之前則是長時期的空白。全世界都公認了這樣的說法,所以現在的教科書都在講述「走出非洲」,和黃白人種數萬年前的分離。
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源自於非洲的智人受到不同地區的環境影響,體質結構和相貌逐漸發生了改變。參照商朝的人來說,根據分子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的研究:商人體質外觀偏向古東北型;在遺傳結構上更接近東亞和北亞人群。
那麼以此反推,在商朝之前,遷徙過來的智人相貌與現代人差別更大。所以為什麼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相貌和現代中國人差距很大,這就是最好的解釋,而不是如許多網友所說,這是外星人的形象。
那麼一萬年前從東南亞遷徙的人群如何進入華夏領地呢,有專家認為是兩條線路:一條走緬甸,一條走越南。
緬甸線路:
他們穿過緬甸,再沿著橫斷山脈進入青藏高原,其中一部分留在了羌塘鹽地,受嚴寒壓迫,向東遷徙至青海湖東南方向的河湟地區(青海省東部農業區),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羌族。他們最先馴化犛牛和羊,與其他民族交換鹽和牲畜,進入山西鹽池,後來統一了中原地區,與東夷文化相融合,融匯成漢民族的祖先華夏族。
越南線路:
他們沿著越南沿海進入廣西,再順著海岸上移,形成了百越族。
三星堆而古老的羌族遷徙分散得很開:有進入西藏的藏族,進入雲南的白族、彝族,還有一條從河湟穿過若爾蓋草原,遷往汶川茂縣,再沿岷江而下,最後到達廣漢三星堆。
至此,這條線路的遷徙完成,他們在這富饒的成都平原生根發芽,同時經過與當地其他土著民族的戰爭,他們完成了統一,於是一個雄偉的城邦和祭祀場所形成。同時因為他們自河湟地區而來,所以融合了中原的青銅冶煉技術和風格,同時參雜著巴蜀風格,於是就呈現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三星堆文物。
同時還有其他民族的不斷融合,比如箍辮式髮型的出現,也說明了這個部落的不斷壯大和繁衍。
如此以來,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這七個符號,可能理解上會略微合理一些:
「戰爭融合」:漫長的遷徙之路,是一個爭鬥和融合的過程;「地標山峰」:代表青藏高原的山峰,他們從未見過這麼高的山,這是一個地標性的山峰,必須記住。而繞過這些山峰,他們終於來到了河湟;「河湟定居」:比巴勒斯坦富饒百倍的河湟地區,非常適合繁衍生息,蒼穹之下,他們開始定居繁衍,不再漂泊;「脫離河湟」:或許因為利益,或許因為資源,仍然有一小部分人脫離隊伍選擇了南下;「翻越雪山」:這次是真正意義上的翻越雪山,裡面的橫線則可能表示基帶、雪線和頂帶;「穿過草原」:或許是穿越了若爾蓋草原;「順江而下」:到達茂縣後,乘原始木筏沿岷江順江而下終於到達目的地。
文字和符號的研究是異常困難的工作,但是往往看似複雜的事情,或許換個思路能夠輕鬆地破解,所以看起神秘無解的七個符號,或許只是古老羌族的遷徙日記,而雕刻在祭祀場所,更是在祈禱的同時,讓族人們牢記本族的根源罷了。
當然這只是夜述封神合理的猜測罷了,真實的釋義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只能祈盼考古專家早日破解。
茫茫網絡,相逢即是緣,我是夜述封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若有不同看法和建議,歡迎關注並留言,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