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光放大20萬倍!空芯光纖新紀錄

2020-08-17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撰稿 | 楊帆(論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01

導讀

空氣和各種氣體都能被用來實現很強的光放大?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Luc Thévenaz教授團隊回答了這個問題。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

封面圖: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空芯光纖光放大

圖源: EPFL Group for FibreOptics

有別於傳統的氣體雷射器,該氣體雷射器是首次基於光聲相互作用的,並可以工作於任何波長(從真空紫外到中紅外範圍)。而該分布式氣體傳感器具有前所未有的溫度測量精度以及空間解析度,並且沒有應變串擾,這個打破了30年以來分布式布裡淵傳感器不可避免的溫度應變串擾這個物理瓶頸。

該文章(題為「Intense Brillouin amplification in gas using hollow-core waveguides」)發表在國際頂尖光學期刊Nature Photonics,作者為楊帆博士,Flavien Gyger博士和Luc Thévenaz教授。

圖1 海底光纜示意圖

圖源: ESRI.COM

02

研究背景

光纖作為資訊時代的硬體基礎,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其構成的通信網絡既成為大陸與大陸之間的洲際網絡主幹(如圖1所示),又成為家與家之間的信息傳播媒介。高錕博士在上世紀60年代由於在光纖方面的開創性貢獻,於2009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現在的通信網絡主要由標準的單模石英光纖組成,該光纖由於其非線性和色散,以及固體特徵等限制,其輸入功率和傳輸通帶範圍往往受限。

空芯光子晶體光纖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這些限制。這是由於絕大部分光能量在空氣裡傳輸,因此空芯光纖相比於傳統的實芯光纖,具有潛在的更低傳輸損耗,更寬的傳輸通帶,更高的雷射損傷閾值,低非線性以及低色散等特徵。2020年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將空芯光纖的損耗降到了0.28 dB/km,而理論計算出的空芯光纖的損耗極限在通信波段小於0.1 dB/km,比標準單模光纖的損耗極限0.14 dB/km還要低。因此,空芯光纖被普遍認為是有可能成為下一代光通信骨幹網的重要組成,因此也是當前世界範圍內光纖研究的最前沿。

雖然空芯光纖在光通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前景,但是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因為不像實芯光纖那樣可以簡單的使用摻雜來進行光放大,空芯光纖裡的光絕大部分傳輸在空氣孔裡,摻雜光放大的效率非常有限。在空芯光纖裡如何非常有效的進行光放大是下一代光通信的一個關鍵問題。

現有的空芯光纖的光放大主要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基於低壓氣體分子或者原子的能級躍遷(類似於傳統的氣體雷射器),第二種是基於氫氣的拉曼效應。這兩種方案產生的光放大相比於實芯光纖,其放大效率仍然有限。而在第一种放大方案裡,泵浦和雷射輸出波長只能工作於氣體分子或者原子能級躍遷的諧振波長處。而在第二种放大方案裡,氫氣分子會從空芯光纖的石英壁洩漏出光纖,使得穩定的充氣空芯光纖變得困難。

03

創新研究

3.1 空芯光纖氣體布裡淵增益

圖2 空芯光纖氣體受激布裡淵散射原理圖

圖源: Nat. Photonics (2020).

http://doi.org/10.1038/s41566-020-0676-z (Fig. 1(a))

本工作利用空芯光纖裡的氣體布裡淵效應(圖2),當相向而行的泵浦光和探測光頻率差滿足空芯光纖裡的氣體的布裡淵頻移,泵浦光能夠對探測光功率進行放大。

之前的報導裡,空芯光纖裡的氣體拉曼效應和克爾非線性效應都是和氣壓成正比,而本文發現空芯光纖裡的氣體布裡淵增益是和氣壓成平方關係。這就意味著當增加空芯光纖裡的氣壓時,其布裡淵增益會得到極大的增強。圖3顯示當空芯光纖裡填充的CO2的氣壓為41 bar的時候,其增益係數是標準單模光纖的6倍,而該增益係數比之前所有的自由空間氣體實驗大了至少6個數量級。這也是首次實現空芯光纖的增益係數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

圖3 空芯光纖中不同氣壓的氣體(CO2)布裡淵增益係數

圖源: Nat. Photonics (2020).

http://doi.org/10.1038/s41566-020-0676-z (Fig. 2(a))

3.2 氣體布裡淵光纖雷射器

布裡淵雷射器由於具有線寬壓縮效果通常被用來做超窄線寬雷射光源。本文中首次實現基於布裡淵效應的氣體雷射器,該雷射器具有低閾值(33 mW)特徵(圖4),並且能夠工作於任何波長(從真空紫外到中紅外)。

圖4 基於布裡淵效應的氣體光纖雷射器

圖源: Nat. Photonics (2020).

http://doi.org/10.1038/s41566-020-0676-z (Fig. 4(b))

3.3 氣體布裡淵分布式溫度傳感器

溫度和應變交叉敏感問題存在於至今所有的基於布裡淵效應的傳感器中,這是因為現有的傳感器都是基於固體材料,而固體材料中的聲速不可避免的同時對溫度和應變有響應。本文提出用空芯光纖裡的氣體的布裡淵效應來做溫度測量,使得傳感器對應變沒有交叉響應。這是因為光在氣體裡傳播,因而無法感知石英壁的應變。

圖5比較了50米長的填充41 bar CO2的空芯光纖和同樣長度的單模光纖的溫度和應變響應。圖5(a)顯示了傳感測試臺。圖5(b)展示了空芯光纖布裡淵頻移的溫度響應。圖5(c)比較了空芯光纖和單模光纖的溫度響應,其中空芯光纖的溫度響應(1.2 MHz/℃)稍大於單模光纖。圖5(d)和(e)表明了空芯光纖對應變完全不敏感,而單模光纖對應變和溫度都敏感。

圖5 氣體分布式布裡淵溫度傳感器。HCF,hollow-core fibre; SMF, single-mode fibre.

圖源: Nat. Photonics (2020).

http://doi.org/10.1038/s41566-020-0676-z (Fig. 5)

04

應用與展望

本文提出並證實了一種新穎的空芯光纖有效光放大方案,該方案不僅僅局限於某種特定氣體,空氣和其他各種氣體同樣適用。本文還開發了一種新的基於布裡淵效應的低閾值氣體雷射器,該雷射器能夠工作於任何波長(從真空紫外到中紅外)。該雷射器還可以被應用於高精度陀螺儀,在導航、定位以及航空航天領域具有重要應用。

除此之外,本文還展示了一種新穎的分布式溫度傳感器,該傳感器具有0.3℃的溫度精度以及1.28 cm的空間解析度,更有趣的是該溫度傳感器被證實完全無應變交叉響應。

空芯光纖的光暗化效應要遠遠低於實芯的單模光纖,因此本文的雷射器和傳感器能夠工作於高輻射環境,例如太空飛行器或者核反應堆中。

本文還證實了氣體的聲子壽命比標準單模光纖的聲子壽命長10倍,因此可以用該系統實現更長時間的光存儲更窄的微波濾波器。值得一提的是,本文的思路還可以被應用到集成波導裡面,我們最近的一個工作首次發現集成氮化矽波導的布裡淵效應(Physical Review Letters,124,013902(2020))。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集成波導光放大以及由此產生的雷射器和傳感器很可能會是下一個研究熱點。

05

作者簡介(通訊作者)


楊帆 博士

楊帆博士,分別於2008年和2011年在華中科技大學光電系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15年在香港理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博士導師為靳偉教授,研究方向為光纖氣體傳感與空芯光纖。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香港理工大學繼續從事研究員工作,研究方向為高精度氣體檢測。2017年7月至今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光纖研究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為Luc Thévenaz教授,研究方向為氣體非線性以及光聲相互作用。楊帆博士在國際期刊發表超過25篇研究論文,以第一或者共同第一作者發表Nature Phot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Physical Review Letters文章多篇。在第24屆國際光纖傳感大會(OFS24)獲得最佳學生論文獎;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組織的Light Conference 2019獲得「Rising Stars of Light」三等獎。被邀請在CIOP,AFL等國際會議做大會特邀報告。



Prof. Luc Thévenaz

Luc Thévenaz received the M.Sc. degree and the Ph.D. degree in phys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Geneva, Switzerland. In 1988 he joined the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Lausanne (EPFL) where he currently leads a research group involved in photonics, namely fibre optics and optical sensing.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Brillouin-scattering fibre sensors, slow & fast light, nonlinear fibre optics and laser spectroscopy in gases. He achieved with his collaborators the first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optically-controlled slow & fast light in optical fibres. H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Brillouin distributed fibre sensing by proposing innovative concepts. During his career he stay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t th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IST), at Tel Aviv Univers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nd at t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Valencia. In 2000 he co-founded the company Omnisens. He was Chairman of the European COST Action 299 &34; and he is currently Coordinator of the European H2020 Marie Skłodowska-Curie Innovative Training Networks FINESSE (FIbre NErve Systems for Sensing). He is Fellow of the IEEE and the OSA, and co-Executive Editor-in-Chief of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文章信息:

FanYang, Flavien Gyger and Luc Thévenaz, 「Intense Brillouin amplification in gasusing hollow-core waveguides,」 Nature Photonics, online early publishing, 2020.


文章來源於中國光學 ,作者長光所Light中心,江蘇雷射聯盟轉載

相關焦點

  • 空氣光放大!空芯光纖新紀錄
    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
  • Nature子刊:空氣光放大,空芯光纖新紀錄
    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
  • 空芯光纖(HCF)及最新進展
    不得不說節流永遠不如開源來得快,來得直接,畢竟人家新技術可以成倍,甚至可以將傳統光纖容量提升1~2個數量級。向傳奇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打破他曾經創造的紀錄。超越是對前輩最大的尊重。今天我要介紹的這個空芯光纖,也算是對常規實心玻璃光纖的超越吧。先來介紹一下空芯光纖的導光原理和優點,研究歷程以及技術演進,然後再講講它的應用進展。
  • 反諧振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究團隊在中紅外波段反諧振空芯光纖基礎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圍繞光纖材料吸收引發空芯光纖傳輸損耗這一光波導基本問題開展了深入理論研究,建立了國際首個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的解析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了石英基玻璃材料在4微米中紅外波段的損耗極限。
  • 成果推介:新型空芯微結構光纖與傳感特性基礎研究
    20世紀,石英光纖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奠定了光纖通信、光纖雷射器、光纖傳感三大領域的革命性成就。光纖直徑約幾十微米,比人類一根頭髮絲還要細,因此在運輸和鋪設中相比傳統的電纜有很多優勢,同時其具備抗電磁輻射能力,保密性能優異,在軍事領域應用具有巨大潛力。因此,光纖的設計和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科學研究者的關注。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必將伴隨著人們對於信息容量需求的不斷增加。
  • 成果推介:新型空芯微結構光纖與傳感特性基礎研究
    2020-09-29 17:31:17 來源: 華中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 舉報   20
  • 上海光機所在反諧振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究團隊在中紅外波段反諧振空芯光纖基礎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圍繞光纖材料吸收引發空芯光纖傳輸損耗這一光波導基本問題開展了深入理論研究,建立了國際首個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的解析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了石英基玻璃材料在4微米中紅外波段的損耗極限。
  • 使用空氣來放大中空光纖中的光
    但是現在,EPFL工程學院光纖小組負責人LucThévenaz終於實現了這一夢想:他的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一種技術,可以放大最新空心光纖內部的光。平方圓當今的光纖通常具有堅固的玻璃芯,因此內部沒有空氣。光可以沿著光纖傳播,但在15公裡後會損失一半的強度。
  • 3分鐘了解光子晶體光纖
    根據應用和產業化成熟度,可將光纖分為通信光纖和功能光纖,通信光纖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功能光纖應用廣泛並且其多項技術已經成功實現產業化。功能光纖可細分為:微結構光纖、集成式光纖和新材料光纖。近20年關於微結構光纖的研究較多,通過靈活設計微結構光纖,可巧妙地把玻璃材料和空氣孔相結合,該結構不僅可以用於無盡單模光信號傳輸,也可以實現空芯低損耗傳輸等。光子晶體源於對動物體表的研究。
  • 抗光子暗化、深紫外傳能空芯光纖研究獲進展
    2018年5月,國際雷射行業雜誌LaserFocusWorld 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抗光子暗化、深紫外傳能空芯光纖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 光子晶體光纖催化中國光纖行業
    光纖自1966 年問世以來,人們最初追求的目標是儘可能地降低損耗。70 年代末,光纖已達到每公裡只有4-5%能量損耗(0.2dB/km),光信號可以傳輸幾十公裡;隨著科技的發展,到80 年代後期摻鉺光纖放大器(Erbium Doped Fiber Amplifier, EDFA)面市,光信號可以傳輸過程中增強,完全解決了光纖損耗這一歷史性難題,實現了跨洋超長距離信息傳輸。
  • 3分鐘了解微結構光纖
    但是傳統光纖在色散、損耗、非線性等性能上都存在局限性,隨著光纖通信網絡的迅速發展,傳統光纖的局限性成為超大容量、超高速發展的制約瓶頸。微結構光纖在20世紀90年代的光纖技術革命中應運而生。除以上特性外,微結構光纖還具有可填充性。可以在微結構光纖的空芯或包層空氣孔中進行填充,一方面填充材料改變了光纖的折射率分布,從而改變光纖的基本性能;另一方面,填充溫度、電場、磁場等敏感材料,可實現溫度、電場、磁場等物理量的高靈敏傳感。
  • 可以減少「噪音」的抗共振空芯光纖
    《APL光子學》雜誌近日發文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OU)和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抗共振空芯光纖,它可以顯著降低幹擾信號傳輸的「噪音」——新型光纖產生的「噪音」僅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單模光纖的千分之一。這是室溫下光纖中的「玻璃聲子」產生「噪音」的最低記錄。
  • 通信網絡中光纖的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
    為了利用光纖的1550nm長窗口的低損耗特性和成熟的光放大技術(EDFA),而又想具有低色散,可以對光纖的結構進行設計,從而使零色散波長產生位移,設計出了色散位移光纖,即G.653光纖。在c波段,由大有效面積光纖構成的以10Gbit/s為基礎的高密集WDM系統信噪比較高,誤碼率較低,光放大器的間隔較長,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寬帶光傳輸用非零色散光纖寬帶非零色散平坦光纖以G.656光纖為例,其特點是在工作波長範圍內色散應大於所要求的非零值,有效面積合適,色散斜率基本為零。
  • 讓光纖通信整體上一個新臺階的光纖放大器
    在80年代隨著光纖放大器技術的產生,光纖通信領域經歷了新一次的歌名,光纖放大器的出現開創了C波段的波分復用WDM,也使得全光傳輸、光弧子等傳輸的傳輸速率更高、傳輸容量更大、傳輸距離更長。光纖放大器能直接對光信號進行放大,因此它成為光通信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關鍵技術,由於這項技術不受光信號調製形式及比特率的影響,使得它在光纖通信領域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 HBr光纖氣體雷射器實現4μm波段中紅外雷射輸出
    《光學學報》第16期封底故事周智越; 李昊; 崔宇龍; 黃威; 王澤鋒;基於空芯光纖的光泵浦4 μm連續波HBr氣體雷射器[J]. 光學學報, 2020, 40(16): 1614001.國防科技大學王澤鋒教授課題組首次將HBr氣體充入空芯光纖中,以自行搭建的窄線寬可調諧2 μm摻銩光纖放大器為泵浦源,室溫下實現了連續波4 μm波段的中紅外雷射輸出。
  • 從四款高端特種光纖齊發看亨通技術創新
    在日前召開的第九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上,作為我國光纖光纜領軍企業的亨通,一口氣發布了四款重磅高端特種光纖產品——雷射光纖、光子晶體光纖、耐高溫傳感光纖及高可靠海洋光纖,這四大系列光纖面向精密雷射、物聯網傳感、海底通信、超大容量光傳輸等尖端技術領域,代表著亨通高端特種光纖產品全面起飛,進一步鞏固了亨通在特種光纖市場的地位,彰顯了亨通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領先技術創新實力
  • 3分鐘了解量子點光纖放大器技術 - 訊石光通訊網-做光通訊行業的...
    科技部2020年發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針對光纖傳輸網幹線帶寬急劇增長的重大需求,聚焦單模光纖傳輸容量增長乏力的難題,將光傳輸系統的工作波長範圍拓展至全波段,開展全波段低噪聲光纖放大器研究。
  • 3分鐘了解量子點光纖放大器技術
    科技部2020年發布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針對光纖傳輸網幹線帶寬急劇增長的重大需求,聚焦單模光纖傳輸容量增長乏力的難題,將光傳輸系統的工作波長範圍拓展至全波段,開展全波段低噪聲光纖放大器研究。
  • 光纖放大器/EDFA,光纖放大器/EDFA的原理和分類
    PDFA)等;(3)非線性光纖放大器,主要是光纖喇曼放大器(FRA,Fiber Raman Amplifier)。這些光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比較見表EDFA(摻鉺光纖放大器)石英光纖摻稀土元素(如Nd、Er、Pr、Tm等)後可構成多能級的雷射系統,在泵浦光作用下使輸入信號光直接放大.提供合適的反饋後則構成光纖雷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