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光子暗化、深紫外傳能空芯光纖研究獲進展

2021-01-19 科學網

 

2018年5月,國際雷射行業雜誌LaserFocusWorld 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抗光子暗化、深紫外傳能空芯光纖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上海光機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發的反諧振型空芯石英光纖,在218nm波段實現了0.1dB/m的低損傳輸,較傳統熔融石英光纖損耗降低了近一個數量級。在傳輸脈衝寬度17ns、脈衝能量0.47μJ、重頻30kHz的266nm調Q雷射的過程中,空芯光纖在1小時內無光子暗化現象出現,遠遠超越折射率型石英光纖表現。該研究成果發表於Opt. Express 26, 10879 (2018)。

 

以石英光纖為代表的傳統折射率導光型實心光纖,在光纖通信、光纖傳感和光纖雷射器等領域已取得了巨大成功,各類光纖產品已成為國防、工業和基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近年來,隨著新材料的發展和引入,折射率型光纖的低損傳輸窗口不斷拓展,業已覆蓋從可見光至中紅外波段。然而在紫外和深紫外波長上,受限於玻璃材料的本徵吸收、多光子吸收,折射率型光纖損耗急劇升高;而高能光子導致的光子暗化效應,則從根本上限制了傳統光纖在紫外雷射傳輸領域中的應用。隨著紫外和深紫外固體雷射器技術的不斷成熟,紫外波段的大功率雷射傳輸對於新型低損、抗光子暗化光纖的需求日益迫切。

 

空芯光纖,即芯區無高折射率材料,主要填充為氣體或真空。與折射率型實心光纖的全反射原理不同,空芯光纖通過引入複雜包層結構實現光在低折射率芯區的低損傳播。反諧振型空芯光纖作為近年來出現的新型空芯光纖,具有傳輸窗口寬、傳輸損耗低、單模性好等優點。與折射率型光纖相比,空芯光纖光模場與光纖材料的覆蓋率可降低至10-4-10-5,使得空芯光纖的抗雷射損傷閾值、抗光子暗化、抗輻照性能急劇提升,同時光纖材料吸收、光纖非線性和光纖色散迅速降低,尤其適用於大功率雷射傳輸和極端波長雷射低損傳輸。(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圖:反諧振型空芯光纖及損耗測量結果[Opt. Express 26, 10879 (2018)]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摻鐿光纖雷射器光子暗化現象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摻鐿光纖雷射器輸出功率已達到萬瓦量級,然而隨著高功率雷射器運行時間的增加,會出現由於光纖損耗增大而導致的輸出功率減小的現象,即光子暗化現象(Photodarkening,PD),導致雷射閾值增加,系統穩定性降低,工作壽命變短,限制了摻鐿光纖雷射器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摻鐿光纖光子暗化現象的研究對摻鐿光纖雷射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空芯光纖(HCF)及最新進展
    不得不說節流永遠不如開源來得快,來得直接,畢竟人家新技術可以成倍,甚至可以將傳統光纖容量提升1~2個數量級。向傳奇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打破他曾經創造的紀錄。超越是對前輩最大的尊重。今天我要介紹的這個空芯光纖,也算是對常規實心玻璃光纖的超越吧。先來介紹一下空芯光纖的導光原理和優點,研究歷程以及技術演進,然後再講講它的應用進展。
  • 成果推介:新型空芯微結構光纖與傳感特性基礎研究
    20世紀,石英光纖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奠定了光纖通信、光纖雷射器、光纖傳感三大領域的革命性成就。光纖直徑約幾十微米,比人類一根頭髮絲還要細,因此在運輸和鋪設中相比傳統的電纜有很多優勢,同時其具備抗電磁輻射能力,保密性能優異,在軍事領域應用具有巨大潛力。因此,光纖的設計和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科學研究者的關注。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必將伴隨著人們對於信息容量需求的不斷增加。
  • 成果推介:新型空芯微結構光纖與傳感特性基礎研究
    光纖直徑約幾十微米,比人類一根頭髮絲還要細,因此在運輸和鋪設中相比傳統的電纜有很多優勢,同時其具備抗電磁輻射能力,保密性能優異,在軍事領域應用具有巨大潛力。因此,光纖的設計和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科學研究者的關注。  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必將伴隨著人們對於信息容量需求的不斷增加。光纖作為21世紀信息傳輸的重要載體,其性能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 反諧振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理論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究團隊在中紅外波段反諧振空芯光纖基礎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圍繞光纖材料吸收引發空芯光纖傳輸損耗這一光波導基本問題開展了深入理論研究,建立了國際首個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的解析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了石英基玻璃材料在4微米中紅外波段的損耗極限。
  • 可以減少「噪音」的抗共振空芯光纖
    《APL光子學》雜誌近日發文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OU)和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抗共振空芯光纖,它可以顯著降低幹擾信號傳輸的「噪音」——新型光纖產生的「噪音」僅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單模光纖的千分之一。這是室溫下光纖中的「玻璃聲子」產生「噪音」的最低記錄。
  • 空芯光纖新紀錄
    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
  • 上海光機所在反諧振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研究團隊在中紅外波段反諧振空芯光纖基礎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團隊圍繞光纖材料吸收引發空芯光纖傳輸損耗這一光波導基本問題開展了深入理論研究,建立了國際首個空芯光纖材料損耗的解析模型,並利用該模型預測了石英基玻璃材料在4微米中紅外波段的損耗極限。
  • 提升3個數量級 香港理工光纖傳感領域研究獲進展
    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靳偉教授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等的資助下,在光纖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最新研究成果「Ultra-sensitive all-fibre 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with large dynamic range」(超靈敏、大動態範圍全光纖光熱光譜分析法)於4月13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痕量氣體探測在環境、醫療、安防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
  • 空芯光纖新紀錄
    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
  • 光子晶體光纖催化中國光纖行業
    空芯光子晶體光纖(圖2(c))也是只有二氧化矽一種材質,但是它與傳統光纖和實芯光子晶體光纖傳導機理完全不同,空芯光子晶體光纖是採用光子帶隙原理,利用光子帶隙效應實現光在空氣中傳輸。光在這種光子晶體光纖中是通過中間的氣孔傳播,所以沒有常規光纖的傳輸窗口、損耗、色散等限制。
  • Nature子刊:空氣光放大,空芯光纖新紀錄
    該團隊利用氣體布裡淵效應實現了空芯光纖裡的光放大,將信號放大了200,000倍,其實現的增益係數比之前的所有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工作至少提高了6個數量級,並且首次證實空芯光纖裡的增益能遠遠大於標準單模光纖。基於此原理,該團隊還分別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氣體雷射器和傳感器。
  • 3分鐘了解光子晶體光纖
    近20年關於微結構光纖的研究較多,通過靈活設計微結構光纖,可巧妙地把玻璃材料和空氣孔相結合,該結構不僅可以用於無盡單模光信號傳輸,也可以實現空芯低損耗傳輸等。光子晶體源於對動物體表的研究。微結構光纖發展初期,其導光機制主要是全內反射導光和光子帶隙導光。近年來,人們發現空芯微結構光纖中還存在一種不同於光子帶隙的導光機理——反諧振導光機理。如圖2(a)所示的光子晶體光纖,其纖芯為實心芯區,其包層中雖然引入了周期性排布的空氣孔,但並未形成有效的光子禁帶,由於芯區的折射率大於包層的等效折射率,因此,光在纖芯中是以類似傳統階躍光纖的全內反射形式進行傳導。
  • 新型抗共振空芯光纖,可將幹擾信號傳輸的噪音降到千分之一
    《APL光子學》雜誌近日發文稱,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OU)和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抗共振空芯光纖,它可以顯著降低幹擾信號傳輸的「噪音」——新型光纖產生的「噪音」僅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單模光纖的千分之一。這是室溫下光纖中的「玻璃聲子」產生「噪音」的最低記錄。
  • 上海光機所在高功率雷射光纖傳能研究中取得進展 | OE NEWS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高功率雷射單元技術實驗室,在基於微結構空芯光纖的高功率雷射傳能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3分鐘了解微結構光纖
    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傳光原理光子晶體光纖(PCF)是微結構光纖中研究最多的一種光子晶體光纖按傳光原理可以分成兩大類:帶隙型(PBG)光子晶體光纖和全內反射型(TIR)光子晶體光纖,其導光原理分別對應光子帶隙效應和全內反射效應。
  •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
  • 科學網—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取得進展   本報訊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廖梅松帶領非線性光纖課題組劉垠垚、吳達坤等人,在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研製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由於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具有普通階躍型光纖所不具備的特殊色散和高非線性,是產生超連續譜雷射的核心器件。超連續譜是一種具有超寬的光譜和高度方向性的高亮度寬帶光源,在生物醫學、超快光譜學、光纖通信、高分辨成像、傳感技術等方面有著重要應用。 高非線性石英光子晶體光纖由多圈尺寸在波長量級的空氣微孔包圍細小的纖芯構成,其結構精細複雜,拉制工藝難度極高。
  • 從四款高端特種光纖齊發看亨通技術創新
    顛覆——光子晶體光纖  光子晶體光纖(PCF),也稱微結構光纖(MOF),是一種新型光纖。與普通光纖相比,光子晶體光纖具有非常特殊的結構。「普通光纖就是芯加包層,光子晶體光纖的芯是實心的,包層是由規則通氣孔組成的正六邊形結構。」
  • 深度解析:光纖隨機雷射器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ANDERSON P W 等關於電子在無序介質中安德森局域化現象的研究啟迪了人們對光子局域化機制的探索。2007 年,MATOS 等利用在空芯光子晶體光纖內填充羅丹明 6 G 溶液作為增益介質,並在溶液中混入直徑為 250 nm 的 TiO2納米顆粒作為散射介質來實現對隨機雷射激射的定向輸出,在側向泵浦下得到非相干光纖隨機雷射,其結構圖如圖 2 ( a)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