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3個數量級 香港理工光纖傳感領域研究獲進展

2020-12-08 科技世界網

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靳偉教授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等的資助下,在光纖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將氣體傳感器的靈敏度和動態範圍同時提升了約3個數量級。其最新研究成果「Ultra-sensitive all-fibre 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with large dynamic range」(超靈敏、大動態範圍全光纖光熱光譜分析法)於4月13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

痕量氣體探測在環境、醫療、安防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基於光纖的氣體探測能夠實現小型化、多點復用、組網及遠程監測,是近年來光纖傳感的前沿研究領域。然而,傳統的吸收型光纖氣體傳感器由於光與物質作用效率不高,背景及模式噪聲大,其傳感靈敏度很難突破1ppm,動態範圍一般限制在3個數量級左右。

靳偉團隊研究了空芯光子帶隙光纖中的光熱相位調製效應,提出了一種新的超靈敏的痕量氣體檢測方法,它克服了傳統光纖氣體傳感系統的主要限制因素,實現了2ppb的氣體(乙炔)探測靈敏度和近6個數量級的動態範圍。

該方法基於氣體分子吸收產生的光熱效應,利用其引起的周期性相位調製,結合先進的光纖幹涉儀相位解調技術,實現氣體檢測。通過應用空芯光子帶隙光纖有效地提高了光和物質作用的能量密度和氣室長度,大大增強了傳感器中因氣體吸收而產生的相位調製。這種全光纖傳感系統克服了傳統光熱幹涉系統中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弱、體積大且需要精密對準、難以實現光子集成等弱點,充分利用了通訊波段光器件的價格低、技術成熟、資源豐富等優勢。該方法對於具有光譜吸收的液體和氣體檢測具有普適性,可廣泛應用於醫學、化學及生物化學等重要領域的痕量物質檢測。

相關焦點

  • 抗光子暗化、深紫外傳能空芯光纖研究獲進展
    2018年5月,國際雷射行業雜誌LaserFocusWorld 報導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抗光子暗化、深紫外傳能空芯光纖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 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該技術有望克服傳統雷射器頻率穩定技術複雜昂貴的限制,有效推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從實驗室環境走向雷射雷達、光纖傳感等工業應用領域。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光學快報》(Opt.Express)。近年來,隨著雷射頻率穩定技術的迅速發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廣泛應用於光原子鐘、引力波探測等科技領域。
  • 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
  • 光纖光柵傳感解調研究取得新進展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基於布拉格光柵的光纖傳感技術受到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1271.htm  此前,光通信與光網絡系夏曆副教授帶領的研究組採用交叉高斯濾波方法實現光纖光柵的傳感解調,研究結果已發表在Optics Letters期刊上(Vol. 40, Iss. 8, pp. 1760-1763)。
  • 上海光機所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該技術有望克服傳統雷射器頻率穩定技術複雜昂貴的限制,有效推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從實驗室環境走向雷射雷達、光纖傳感等工業應用領域。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光學快報》(Opt.Express)。近年來,隨著雷射頻率穩定技術的迅速發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廣泛應用於光原子鐘、引力波探測等科技領域。
  • 大規模分布式布拉格光柵光纖傳感網絡的研究新進展
    近些年來,光纖傳感技術由於其體小質輕、高靈敏度、抗電磁幹擾等優勢在許多工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而隨著光纖傳感組網技術的發展,構建大容量、長距離、高精度的分布式布拉格光柵光纖傳感網絡成為當下光纖傳感技術的研究熱點之一。
  • 多芯少模光纖在傳感領域的應用 - 訊石光通訊網-做光通訊行業的...
    ICCSZ訊  基於多芯光纖和少模光纖的空分復用技術,一方面可以顯著提升光纖通信系統的傳輸容量;另一方面,由於多芯光纖中不同纖芯、少模光纖中不同空間模式在同一光纖中共同傳輸時擁有不同的空間分布,這些空分光場特性會對周圍環境參數的變化產生不同的響應,在此基礎上可利用多芯光纖和少模光纖開展更前沿的傳感技術研究。
  • 深度解析:光纖隨機雷射器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2 光纖隨機雷射器研究進展自2010年基於瑞利散射型光纖隨機雷射概念提出以來,經歷了前幾年各個研究方向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光纖隨機雷射的研究逐漸沉澱在少數幾個熱門領域,如高功率/高效率光纖隨機雷射器、窄線寬光纖隨機雷射器等。
  • 成果推介:新型空芯微結構光纖與傳感特性基礎研究
    20世紀,石英光纖技術的出現和廣泛應用奠定了光纖通信、光纖雷射器、光纖傳感三大領域的革命性成就。光纖直徑約幾十微米,比人類一根頭髮絲還要細,因此在運輸和鋪設中相比傳統的電纜有很多優勢,同時其具備抗電磁輻射能力,保密性能優異,在軍事領域應用具有巨大潛力。因此,光纖的設計和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科學研究者的關注。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必將伴隨著人們對於信息容量需求的不斷增加。
  • 成果推介:新型空芯微結構光纖與傳感特性基礎研究
    、光纖雷射器、光纖傳感三大領域的革命性成就。光纖直徑約幾十微米,比人類一根頭髮絲還要細,因此在運輸和鋪設中相比傳統的電纜有很多優勢,同時其具備抗電磁輻射能力,保密性能優異,在軍事領域應用具有巨大潛力。因此,光纖的設計和研究一直以來都備受科學研究者的關注。  資訊時代的不斷發展,必將伴隨著人們對於信息容量需求的不斷增加。光纖作為21世紀信息傳輸的重要載體,其性能研究是至關重要的。
  • 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的特點與研究現狀
    2、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研究現狀 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一經出現,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深入的研究,並且在短短的十幾年裡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依據信號的性質,該類傳感技術可分為4類:①利用後向瑞利散射的傳感技術;②利用喇曼效應的傳感技術;③利用布裡淵效應的傳感技術;④利用前向傳輸模耦合的傳感技術.
  • 3分鐘了解微結構光纖
    反諧振空芯光纖及氣體拉曼雷射技術的研究進展[J]. 中國雷射, 2019, 46(005):175-192.]由於實際加工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材料損耗帶來的問題), Bragg光纖的損耗遠大於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3個數量級以上), 這降低了Bragg光纖導光機制的學術意義及其應用。
  • 聚合物敏感膜電位傳感技術研究獲進展
    聚合物膜離子選擇性電極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項電位型傳感技術,它具有選擇性高、使用方便、價格低廉、性能可靠等優點,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檢 測和環境分析等領域
  • 石墨烯在光纖傳感中的應用
    年僅22歲的他已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18年3月5日,他在世界頂級期刊《Nature》上連刊兩文報導了他在石墨烯超導領域的重大發現——通過將兩層石墨烯扭轉出約1.1°的魔角(magic angle)時,會產生神奇的超導現象。這一重大發現再一次讓石墨烯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
  •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打開APP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MEMS 發表於 2021-01-04 15:48:25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能直接貼在皮膚表面
  • 空芯光纖(HCF)及最新進展
    不得不說節流永遠不如開源來得快,來得直接,畢竟人家新技術可以成倍,甚至可以將傳統光纖容量提升1~2個數量級。向傳奇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打破他曾經創造的紀錄。超越是對前輩最大的尊重。今天我要介紹的這個空芯光纖,也算是對常規實心玻璃光纖的超越吧。先來介紹一下空芯光纖的導光原理和優點,研究歷程以及技術演進,然後再講講它的應用進展。
  • 光纖光柵傳感器應用技術研究
    加拿大通信中心的Hill K O等人在1978年首次在摻鍺光纖中採用駐波寫入法製成光纖Bragg光柵( FBG)。使得光纖光柵傳感器和傳感技術成為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熱點。光纖光柵具有幾個突出主要優點: 1)光的頻率數量級為THz,其頻帶範圍很寬,動態範圍很大,不受電磁場幹擾; 2)信號採用波長編碼,不受光源強度的起伏、光纖微彎損耗引起的隨機起伏和耦合損耗等因素的影響,對環境幹擾不敏感;3)光纖光柵的材料是二氧化矽,具有較強的耐腐蝕能力;4)自定標和易於在同一根光纖內集成多個傳感器復用;芯徑細且柔韌,易於布設; 5)易於實現大面積分布式測量。
  • Interfaces:飛秒雷射3D列印光纖MEMS器件用於氫氣傳感
    撰稿 | 深圳大學廣東省光纖傳感技術粵港聯合研究中心
  • 光無源器件與光纖傳感
    3. 光纖光柵:光纖光柵是利用光纖材料的光敏性,將入射光相干場圖樣寫入纖芯,在纖芯內產生沿纖芯軸向的折射率周期性變化,形成永久性空間的相位光柵,其作用實質上是在纖芯內形成一個窄帶的濾波器或反射鏡。當一束寬光譜光經過光纖光柵時,滿足光纖光柵布拉格條件的波長將產生反射,其餘的波長透過光纖光柵繼續傳輸。 4.
  • 復旦大學採用光強檢測SPR傳感,精度提高100倍
    ,檢測精度和解析度提升了2個數量級,檢測精度提高了100倍。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光學學報第六期。空芯光纖SPR傳感器結構圖(基管材料是石英玻璃,所鍍金屬膜材料為銀,內部空腔為高折射率待檢測液體的流動空間)實驗中搭建的實驗裝置,上半部分虛線框內為測量SPR傳輸光譜的實驗系統,採用寬譜光源滷鎢燈和光譜儀,應用于波長檢測型的SPR傳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