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為何淪落到如今的地步?科學界有聲音呼籲重新對其審判

2020-12-04 奇點使者

在2006年的時候,天文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剝奪冥王星行星的稱號,將其重新定義為矮行星。這一消息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轟動,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則重大的消息,連平時不怎麼關注天文消息的人也會問一句,冥王星到底怎麼了?了解這件事的人都知道,其實冥王星自身並沒有發生任何重大的變化,只不過現在的它跟不上人類對行星的定義,因此才被請出行星的行列。

這麼一來,冥王星長期擁有的行星頭銜就這樣被拿走了,讓人感覺它在其它行星面前「低人一等」。那麼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中的會議報告指出,天文學家對冥王星進行了更深入的考察,發現它不滿足成為行星的其中一個條件。天文學家根據長期在宇宙中觀測的結果,為成為行星設定了三道門檻,分別是運行方向、質量以及軌道區域。首先是運行方向,太陽系裡的行星必須圍繞著太陽公轉,這是一顆行星最基本的「素養」,否則不能稱之為行星。

其次,行星的質量要達到一定的程度,這個程度就是能夠通過自身引力來塑造自己,使形狀儘量向球體方向發展。據了解,冥王星都達到了這兩個要求,但是不符合第三個要求。第三個要求是軌道區域,指的是行星必須將其周圍空間清理乾淨,就像地球周圍就只有月球一顆衛星一樣。然而根據天文學家長期的觀察,冥王星的附近長期存在著柯伊伯帶的隕石,因此它不能算是一顆行星。再加上冥王星的質量和體積與穀神星差不多,而後者已經被定義為矮行星,這使得天文學家們更有理由將冥王星貶為矮行星。

時至今日,冥王星「淪落為」矮行星的時間將近15年,但仍然有人為它打抱不平,認為冥王星應該被重新納入行星行列。他們對冥王星的支持並非沒有理由,首先他們反駁對冥王星體積質量的定義,認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並沒有明確定義出行星的體積和質量標準。在現行的模糊定義下,地球在木星面前也顯得非常幼小,而冥王星與地球之間的體積差距就和地球與木星的體積差距相似,因此無法從體積上就對冥王星進行判定。

其次,冥王星靠近太陽系的邊緣,而太陽系邊緣存在一條範圍十分寬廣的柯伊伯帶,那裡的隕石分布並非一顆行星所能左右。就算把木星放在如今冥王星的位置上,它也不一定能夠憑藉自身的引力清理出一片乾淨的區域。最後一點也是最有利的佐證,冥王星也有屬於自己的衛星,而且數量多達5顆,比地球的衛星還要多。支持冥王星重新納入行星行列的聲音和原因還有很多,而以上是三個最主要的觀點。

對於天體類別的定義終究是人為的,只是為了更加方便人類的認識和科學家的研究。當人類將自己的情感賦予到個別天體中時,情況往往會變得不一樣。

相關焦點

  • 冥王星有多可怕?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冥王星為何恐怖?冥王星距離太陽過於遙遠,所以它接收到太陽光的光照十分有限,這讓冥王星地表溫度極為寒冷,能夠達到零下230攝氏度,我們只看這個數字就能聯想到它是一個怎樣的星球,距離太陽比較遙遠,冥王星常年處於黑暗中,很少能有白天,正因為寒冷加上黑夜,才讓很多人對冥王星感到恐懼。
  •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它是否存在生命?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1930年,威廉湯姆利用羅威爾天台發現了x星,並在同年的5月1日將其正式命名為冥王星位居九大行星之列。但由於其距離遙遠,加上當時的科技水平較為落後,科學界一致認為冥王星的體積與海王星相似。
  • 冥王星有多可怕?它為何從「九大行星」除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
    從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我們便對地球和宇宙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太陽系曾經有九大行星。從2006年以後,冥王星從其中除名。有人說這是因為冥王星實在太恐怖了,與8大行星格格不入,這是為什麼呢?
  • 如今的他卻淪落到讓人心疼...
    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都有著不同的風土人情,就像是在四川有很多的辣妹子,但是對於一些沿海地區他們的口味就比較清淡。不過大千世界奇人無數,有的人雖然並沒有居住在那些喜辣的地區,但是依舊很喜歡吃辣椒。
  • 行星的「審判」,冥王星被踢出局,剩下的還有誰?
    自從人類發現行星時,行星的定義也在不斷被科學界更新,終在2006年把冥王星踢出了行星隊伍,行星之辨風起雲湧,接下來還會有哪顆行星將被踢出局?從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許多人實際上難以接受這個說法,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了?10多年前,天文學家投票改變了冥王星的分類。但問題還是出現了。
  • 冥王星上拍到巨型「蝸牛」,引發科學界熱議,外星生命真的存在?
    自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以來,其是否屬於大行星便一直被全球天文學者爭論不休。由於當年湯博錯誤估計了冥王星的質量,導致冥王星一直以來「混跡」於九大行星中。 後來經過長達70多年的觀測,科學家終於發現冥王星不管是質量還是大小都不如我們邊上的月球,被除名自然也是時間問題。
  • 為何冥王星與冥衛一如此不同?
    花了九年多的時間,經過30億英裡(約合50億公裡)的長途跋涉,「新地平線」號探測器終於抵達了冥王星,讓我們有機會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太陽系最外層的世界。同時我們也從地面了解到了關於冥王星系的一些蔚為壯觀的事實。圖源: 美國宇航局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西南研究所。
  • 小鄧肯淪落到被球隊忘卻地步,他若獲自由能成為哪隊冠軍拼圖?
    小鄧肯淪落到被球隊忘卻地步,他若獲自由能成為哪隊冠軍拼圖?文/顏無鏘NBA媒體記者馬克-斯特恩透露,「由於76人隊未執行賈希爾-奧卡福第四年的球隊選項,消息人士透露,這可能導致奧卡福要求合同買斷。」更加悲劇的是,奧卡福還在不同賽季出現了傷病,嚴重影響到他的發揮以及創造職業生涯巔峰的可能。
  • 冥王星的發現,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太陽系
    在1877年到1930年間,天文學家們提出了許多理論。他們預測海王星以外的任何地方都可能存在一到五顆行星。然而,天文學家珍·巴普蒂斯特·加約重新進行了行星軌道的計算,計算結果推翻了這些結論。於是,天文學界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海王星之外還有另一顆行星的想法。然而,也有一些天文學家持樂觀情緒。
  • 《好聲音》冠軍單依純,參加《天賜2》,首期就遭毒舌評委審判
    《永不失聯的愛》是單依純在《好聲音》唱火的,對於這首歌的詮釋,單依純似乎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此次加入《消失的愛人》,無疑十分令人期待。按理說,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沉澱,現在的單依純在技術方面會更為出色,但當我們看到《天賜的聲音2》的評委陣容時,還是為單依純捏了一把汗! 看了第一季《天賜的聲音》的觀眾都知道,在諸多評委中有一位堪稱毒舌的人——丁太升!
  • 鬩神星的發現,這顆類冥王星的天體,引起了科學界的「腥風血雨」
    這引發了科學界的一場辯論,導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2006年決定明確行星的定義。冥王星、厄裡斯和其他類似的天體現在被歸類為矮行星。厄裡斯最初被命名為2003 UB313(並被其發現小組稱為電視勇士齊娜),厄裡斯是以古希臘不和諧和衝突女神的名字命名的。這個名字很合適,因為厄裡斯仍然是關於行星定義的科學爭論的中心。
  • 冥王星或存在生命!有冰有海洋,NASA宣布對其進行生命探索
    如果冥王星上存在生命,那麼生命將可以存在於很多地方。這是五年前NASA的發現所帶來的成果,當時它的「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從32.6億英裡遠的距離發送了有史以來第一張的矮行星特寫照片。返回的數據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冥王星的一切,冥王星可能在其冰冷的表面之下有一個液態水海洋。
  • 冥王星上拍到巨型「蝸牛」,引發科學界熱議,外星生命真實存在?
    天文學上有很多不能用目前的科學解釋的東西,比如UFO是否存在?外星人是否存在?月球上發現類似於水的液體是什麼?這些問題需要等到科學的日漸進步,才會昭告於世,不過在世界九大行星上,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冥王星一個較為怪異的現象,這一切還需要從冥王星開始說起。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科學家:劃分標準得到重新的詮釋!
    文/仗劍走天涯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九大行星?科學家:劃分標準得到重新的詮釋!早在1930年的時候,現在的八大行星其實是九大行星。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是按照太陽的距離遠近進,所排列的一個順序。冥王星也是在這行星的類別之中,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對於太陽系中的行星定位,突然有了最新的詮釋,冥王星也就從此被除名了。即使冥王星已經被科學家從八大行星當中所剔除,但是作為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也是有著很大的實力的。中心的表面溫度低到了零下225℃,這是太陽系已知的最冷的一個地方。試想一下,如果人類處於零下225℃的時候,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冥王星與「言過其實」
    早在2006年,也就是13年前,冥王星就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它的體積沒有大到完全符合列為行星的條件,甚至不是那片星際區域中的最大星體。在我的在線研討會討論到這點時,一名學生稱其為「原為行星的冥王星」。這稱呼更為合適,隨後我將它用在我的圖示中。
  • 冥王星犯了什麼錯,為何從九大行星中除名?3點原因忍無可忍!
    冥王星犯了什麼錯,為何從九大行星中除名?3點原因忍無可忍!曾經的太陽系中存在九大行星,不知從何時起,冥王星便被除名了。冥王星給人一種神秘的印象,自古以來被增加一絲恐怖的色彩,被除名肯定另有原因。光聽它的命名,就知道冥王星非同尋常。
  • 冥王星為何被除名?衛星拍到巨型生物在其地表移動,體型堪比大象
    又或者,在冥王星除名的背後,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首先,讓我們一同來看一下冥王星「命運多舛」的發現之旅。早在19世紀40年代,天文學家首先通過經典力學分析天王星的軌道攝動,鎖定了海王星的位置,此後,有通過對海王星軌道攝動的研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顆「X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又重新被視為行星了?
    我不確定,但我希望冥王星可以重新被歸類為行星,就像地球一樣,就像水星和其他小天體一樣。也許這源於兒時的童話:冥王星還在太陽系,一切都很好。圖解:不同角度拍攝到的冥王星最清晰照片的拼接圖成為行星的三個標準: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決定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 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衛星拍到巨型生物在其地表移動, 體型堪比大象!
    又或者,在冥王星除名的背後,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 首先,讓我們一同來看一下冥王星「命運多舛」的發現之旅。早在19世紀40年代,天文學家首先通過經典力學分析天王星的軌道攝動,鎖定了海王星的位置,此後,又通過對海王星軌道攝動的研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顆「X行星」。
  • 以「死神」命名的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說起冥王星,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會陌生了,不過,在未來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冥王星可能就不見得被人們所熟悉了,因為,這個以「死神」來命名的冥王星,已經被踢出了九大行星之列,如今,已經是八大行星了,早就不存在什么九大行星了,所以,這裡就不免會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